中新網4月26日電 綜合報導,25日,韓國政府就開城工業園區問題向朝鮮提出會談提議,並表示,如果朝鮮拒絕本次提議,韓方將不得不採取「重大舉措」。
韓聯社此前報導稱,韓統一部長官柳吉在將於26日下午北京時間5點就開城工業園區問題發表政府聲明,介紹今天在青瓦臺舉行的外交安全長官會議上決定的內容。消息人士稱,韓方在發布的重要聲明中將建議開城園區韓方人員撤離。
開城工業園區是朝韓首腦2000年籤署《北南共同宣言》後雙方進行的重要經貿合作項目。園區位於平壤以南約170公裡、開城以南8公裡處,距離北南軍事分界線僅一公裡。
2000年6月朝韓首腦會晤後,雙方就重啟開城經濟門戶和實現經濟共同繁榮達成共識。2002年8月,朝韓就建設開城工業園區正式達成協議。同年11月,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通過法律規定,開城工業園區是一個主權屬於朝鮮,由朝韓雙方共同管理,實行不同經濟政策的經濟特區。
根據計劃,開城工業園區佔地面積66平方公裡,由韓方出資本和技術,朝方出土地和勞力,分階段實現滾動開發。園區建成後將成為國際性的工業、商貿、金融和旅遊區。
2003年6月,該園區動工建設,2005年開始運營。現階段,有約5.4萬名朝鮮人在園區120多家韓國企業工作,生產服裝、器皿、手錶及其他日用消費品。
自動工建設以來,開城工業園區一直被視作朝韓關係的減壓閥和溫度計,備受政治局勢影響。在金大中和盧武鉉執政期間,韓國推行韓朝和解合作的「陽光政策」和「包容政策」,半島局勢總體緩和,園區開發和運營總體進展順利。2008年李明博上臺後,由於對朝政策趨於強硬,朝韓關係由合作轉向對抗,並直接影響到園區的運營。
今年3月韓美啟動兩場聯合軍事演習後,朝鮮半島局勢日益緊張,一些韓國媒體和官員稱,開城工業園區是朝方重要外匯來源,朝鮮無法對園區採取措施。這一說法隨即遭到朝鮮反擊。3月30日,朝方警告韓方停止利用園區作為話題,損害朝方尊嚴,否則立即關閉園區。
朝方隨後於4月3日決定,韓方人員只許出,不許進。8日,朝鮮方面宣布暫停運營開城工業園區,並撤回園區內全部朝方勞務人員。由於朝方勞務人員9日未上班,開城工業園區事實上可能會從9日起全面中斷運轉。
分析稱,如果開城工業園區完全被關閉,朝韓雙方都將難免遭受經濟損失。韓國方面的經濟損失估計達1萬億韓元(約合54億元人民幣)左右。開城工業園區再次處於朝韓關係的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