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自行車只能當廢品賣?這9種改造方法變廢為寶,化身為藝術品

2020-12-11 阿梅愛豆豆

廢棄自行車用這 9 種方式就能復活,舊物利用絕了

在我們農村,有很多的舊自行車,因為電動車的普及,騎自行車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所有,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有破舊的自行車,這些自行車最後的命運基本上就是當廢品賣掉,廢棄自行車只能當廢品賣嗎?會不會太可惜了,一起來看看還有些什麼改造方法吧,是否能變廢為寶!

01

燈具 個性工業風

2

車輪搖身一變

就成了茶几

3

再一變

吧檯椅

吧檯椅還可以

用車座和車架DIY

4

這樣的收納架有點酷

5

硬氣的外表之下

製造點小浪漫也毫不含糊

6

讓他人匪夷所思的鐘

看不懂上面的時間

試試這個

7

既是牆飾又是收納筐

8

齒盤還可以是杯墊

9

桌面收納也很好

圖片整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如侵刪

相關焦點

  • 廢棄自行車鏈條,在他手裡變成一個個藝術品,這樣的創意太賺錢了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關於廢品改造的藝術品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不斷的出現,幾乎每天都會有廢品改造藝術家將他的作品呈現在我們面前。 對於這些廢品改造藝術,有的人非常喜歡,因為這不僅僅是在做環保,同時還節約了資源。
  • 奶粉罐別當廢品賣!簡單改造一下,放在廚房裡,全家人都要搶著用
    奶粉罐對於很多寶媽來說都不陌生,很多有小孩子的家庭家裡都會有一些吃完的奶粉罐,這些廢棄的奶粉罐放在家裡太佔地方了,拿去當廢品賣又賣不了多少錢,前面也給大家分享了很多個奶粉罐變廢為寶的小妙用。今天就再教大家一個奶粉罐變廢為寶的小竅門,簡單改造一下,家家戶戶都能用到,一起來跟我學習一下吧!
  • 賣廢品時,塑料瓶蓋一定要留下來,簡單改造一下,實用又省錢!
    摘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產生各種垃圾,也會有不少的廢品,比如紙殼、洗衣液瓶、礦泉水瓶,這些廢品都是可以當廢品賣錢的,你家有廢棄的塑料瓶嗎?賣廢品時,塑料瓶蓋一定要留下來,只需要簡單改造一下,就能夠變廢為寶了,家家戶戶都用得到。
  • 廢棄單車怎麼辦?高校志願者「變廢為寶」打造公益自行車
    【廢棄單車怎麼辦?高校志願者「變廢為寶」打造公益自行車】近日,60輛嶄新的自行車從安徽工程大學被送到安徽省無為市石澗鎮範莊村村部。學生範啟芸拿到自行車後激動地說:「以前天沒亮就要趕著去上學,現在可以在家多背會書再走了。」 這是安徽工程大學校團委與團蕪湖市委合作的捐贈活動。
  • 紙箱不是只能當廢品賣,這個日本人用紙箱做出了無數驚人的雕塑!
    隨著網購的普及現在大家應該總是有各種廢棄的紙箱,大多數人選擇當場扔掉,也有人會把紙箱囤起來再一次性當廢品賣掉。不過紙箱也是很多人變廢為寶的首選材料,就像任天堂switch的labo就讓紙板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不過你知道紙箱也可以做出驚人的雕塑藝術品嗎?
  • 「變廢為寶」的最高境界:90後女孩巧用廢品,完美打造童話小屋
    在提倡環保的當今社會,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很多人利用自己的一雙巧手,變廢為寶,將「廢物利用」的理念詮釋到了極致。你相信能用廢品打造出一座夢中的小屋嗎?從小培養孩子變廢為寶的廢物利用精神,有利於提高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 暴利廢品回收行業不想被網際網路改造?
    但這都無關緊要,老紀始終將三輪車視若珍寶——他和它,在最困難的日子裡養活了一家老小,供養了一個上學的兒子,後來一家人也從逼仄陰暗的危房搬進寬敞明亮的樓房。在這個不起眼的廢品回收行業裡,從業者們究竟是如何「悶聲發大財」的?在2019年「垃圾分類」的風口上,這個行業受到了什麼影響?是否會被網際網路改造?
  • 廢棄菌袋變廢為寶
    隨著黑木耳產業繁榮發展,東寧市一年產生約25萬噸廢棄菌袋,隨意丟棄,不僅破壞鄉村美景,而且嚴重汙染土壤和水源。為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東寧大力開展廢棄菌袋回收綜合利用,蹚出了一條黑木耳產業綠色發展之路。   黑木耳的生長離不開水,流經東寧大肚川鎮團結村的佛爺溝河兩側,分布著大量木耳種植區。這裡曾經是廢棄菌袋汙染「重災區」。
  • 變廢為寶:小記者化身「環保達人」
    懷化新聞網訊 為充分展現了動手者的想像力、創造力,在變廢為寶的過程中增強孩子們的環保意識。12月14日下午,邊城晚報200餘名小記者走進懷化萬達廣場,化身"環保達人",在商場內展示自己如何將一件件廢棄物變成新東西。
  • 還在為垃圾分類頭疼?洛陽小夥將易拉罐變廢為寶改造成各類模型
    而在火山小視頻上,洛陽小夥代昌麟卻受到了網友們矚目,他將易拉罐、礦泉水瓶等廢品改造成了汽車等各類模型,受到熱捧。代昌麟是如何將這些廢品變廢為寶的,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巧手改造易拉罐等廢品 「改造破爛王」成「網紅」這幾天,「垃圾分類」絕對屬於熱詞,隨著《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在7月1日正式實施,上海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上海垃圾分類也受到了全國矚目,各種垃圾分類段子更是走紅網絡。
  • 上海小夥垃圾堆裡尋寶 改造廢物成藝術品年入百萬 王一博都搶著買
    他把廢舊物品改造成藝術品,在淘寶上走紅,就連王一博、吳鎮宇等明星都搶著買;靠著這手絕活,吳陽德年入百萬,還受邀請參加今年的淘寶造物節。一起來看,他是怎麼做到的。吳陽德老家在安徽,2000年,在他13歲時,便跟著哥哥來上海「討生活」,哥哥給人看停車場,他因為年齡小找不到工作,就只能在附近撿廢品賣了掙一些零花錢。後來,他對摩託車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研究摩託車、電動車維修。
  • Soneva推出 「再造項目」,為馬爾地夫廢棄塑料帶來新生
    此外,Soneva也會適時推展此項目來回收附近島嶼的廢棄塑料。  第一臺開源再造機已經被Soneva Fushi的生態中心成功研發出, 它能將塑料改造成趣味的功能性藝術飾品。「再造項目」是Soneva鼓勵住客和員工積極參與再生回收計劃的一環,目的是要讓年紀較輕的客人了解物品被造出的過程,並教授他們關於「變廢為寶」的環保概念。
  • 川大廢棄自行車變身公益車 將招募校園「修車工」
    川大廢棄自行車變身公益車 將招募校園「修車工」 2014-09-10 19:43:57而這些公益自行車則是曾經被畢業生遺棄或捐贈的廢舊自行車改裝而成。  今年5月,國內多家媒體報導四川大學江安校區數百輛自行車被遺棄成為自行車「墳地」,隨後校方回應稱將出臺循環利用公益項目把廢棄自行車「變廢為寶」。隨著新學期的到來,重新刷上大紅色外表的廢車搖身一變公益車,成為川大新學期一道亮麗風景線。
  • 變廢為寶,廢棄百米深坑中建網紅景點
    位於長沙西岸坪塘,大王山下的湘江歡樂城,項目的前身是一個歷時50多年開採遺留下來的廢棄礦坑,深100米,南北跨度440米,東西跨度350米,巖壁坡度80至90度,地形地質複雜。如今,這些落後產能已被清理,但留下的礦坑卻難以恢復。所以人們提出了一個偉大的想法:再坑中建一個冰雪世界!
  • 學生志願者讓廢棄單車變為公益自行車
    當地學生範啟芸拿到自行車後高興地說:「我終於有了第一輛屬於我自己的自行車,以前天沒亮就要趕著去上學,現在可以在家多背會兒書再走了。」  當天,安徽工程大學校團委與團蕪湖市委合作,指導學校含笑花服務團隊在範莊村舉行捐贈活動,向貧困學生捐贈60輛愛心公益自行車。
  • 國內最大「變廢為寶」現場,廢棄採石場變身伏羲像,網友:厲害
    它的前身是一個廢棄的採石場,經過人們智慧的「雕琢」,如今已經成了國內最大的山體雕像。網友:這可真是大型「變廢為寶」現場,廢棄採石場搖身一變成伏羲雕像,厲害。整個鼻子寬9米,高度也是達到了18米。整個雕像高達70餘米,是美國總統頭像雕像的四倍。
  • 從為「破爛兒」辦展到app預約上門回收,講述京城收廢品的陳年往事
    1959年,原崇文區廢舊物資回收公司的收購員在街巷中收購廢品。李晞 攝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的胡同、大院裡設有廢品收購站,人們隔三差五將平時積攢的廢品拾掇出來,拿到收購站換回幾毛錢。報紙、剩骨頭、牙膏皮、廢銅爛鐵……都能換錢。那會兒,廢品回收支援了工農業生產,也為國家創造了財富。
  • 廢舊自行車不招廢品回收點和二手車市場待見
    調查發現,由於無利可圖,廢舊自行車不招廢品回收點和二手車市場待見,同時,又因為很難聯繫到車的主人,相關部門即使想清理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任由這些「殭屍自行車」佔據街頭。門口賣水果的老闆指著一輛特別顯眼的粉紅色自行車說,「這輛車之前一直是個小姑娘騎著,兩三個月前吧,就再沒見過那姑娘了,車就一直擱這兒沒人理了。」   被遺棄兩三個月算短的,老闆說,有的車在這裡至少停放三四年了,「其實好多車都是附近學校學生扔的。」有的學生為了方便,在大學期間買了自行車,騎車到地鐵站旁邊,再換乘地鐵出行。
  • 淮北「變廢為寶」的公園,由廢棄礦坑逆襲為網紅,當地人搶著去!
    淮北「變廢為寶」的公園,由廢棄礦坑逆襲為網紅,當地人搶著去!安徽淮北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型工業城市,也是我國大型煤炭資源城市,煤炭資源為淮北的城市發展提供了源泉,也帶來了諸多的基礎設施與社會公共設施,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煤炭資源與煤炭工業就是淮北的生命線。這個城市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城市公園,把廢棄的煤坑改造過來,優美的公園景色和漂亮的城市道路相互映襯,處處洋溢著山水城市的無限之美!
  • 廢棄易拉罐竟然這麼值錢?看看王陽是如何變廢為寶成功致富的
    王陽大學學的是經營管理,2012年大學畢業後,黑龍江男孩王陽來到深圳,應聘到一家酒店工作,但是因為資歷淺,他只能從酒店服務生做起。服務生的工資不會很高,王陽的生活條件也很一般,他和一些同事借住在酒店的地下室裡,與那些廢棄的易拉罐為伴。每天下班時,都會碰到前來收購廢棄易拉罐的阿姨,把那些形形色色的易拉罐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