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中國殷商人竟然是美國人的祖先!

2021-02-22 帆船生活志

    最近貿易戰打的火熱,關於中美貿易的摩擦讓世界為之揪心,但實際上,傳說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中國人橫渡太平洋登上美洲大陸,不僅創造了神秘的瑪雅文明,甚至還從美洲大陸回到中國進行貿易接觸。

    瑪雅文明的確以它的神秘性聞名於全球。那麼,這麼一個神秘的文明是由什麼人創建的呢?大家首先會想到美洲大陸的土著印第安人。

    但有專家研究發現,中國殷商時期的一支貴族跨越重洋創造了神秘的美洲文明,而美洲印第安人可能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後代。也就是說,現在美國人的一部分,可能就是當年中國商人的後代。

武王伐紂,殷商的後代「漂」到了美洲大陸

    法國人阿科斯塔早在公元1590年,就提出了一個著名觀點:中國的一部分商人(殷商),離開中國通過白令海峽進入北美洲,最終成了印第安人。    

    1752年,法國學者歧尼的進一步推進,提出中國古籍中的「扶桑」就是美洲的墨西哥的說法。

    據史書記載,在周王朝定鼎天下後,有一支殷商貴族神秘消失,去向不明。他就是攸侯國君主攸侯喜,攸侯喜是殷商王室的旁支子孫,驍勇善戰,被商紂王委以重任。

    當周武王起兵反叛商朝的時候,攸侯喜正率領25萬大軍在現在的山東一帶徵討蠻夷。不願意投降周朝的攸侯喜和他的25萬大軍從此下落不明。

    他到底去了哪裡?

    在美州印第安人中流傳的《侯喜王歌》中說:「二十五族為兄弟,跟著侯喜過天之浮橋,途中艱難不能忘,分發麥黍眾相親,兄弟莫將兄弟辱,天國再逢冬復春。」

    現在看來,其中的「侯喜」應該就是攸侯喜將軍;「二十五族」可能指的是攸侯喜所部;而「天之浮橋」很可能指的是天賜的黑潮暖流送他們來到了美洲。

    現在通過地理考證,天之浮橋島極有可能就是現在的阿留申群島。群島之間的距離大多不過幾十海裡,在海平面下降的遠古時代,群島之間就如同連結亞洲和美洲的浮橋島。而殷周人就是乘船從東海出發,沿著黑潮暖流和太平洋暖流,從日本北海道,經過千島群島,再沿半島海岸,穿過阿留申群島,最終來到北美洲。

    黑潮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為全球第二大洋流,只居於墨西哥灣暖流之後。自菲律賓開始,穿過臺灣東部海域,沿著日本往東北向流,在與親潮相遇後匯入東向的北太平洋洋流。黑潮將來自熱帶的溫暖海水帶往寒冷的北極海域,將冰冷的極地海水溫暖成適合生命生存的溫度。

    黑潮得名於其較其他正常海水的顏色深,這是由於黑潮內所含的雜質和營養鹽較少,陽光穿透過水的表面後,較少被反射回水面。黑潮的流速相當的快,就像搭上高速公路般,可提供回流性魚類一個快速便捷的路徑。

    黑潮的速約為100至200釐米每秒,厚度約在500到1000米,寬度約200多公裡。於日本四國的潮岬外海測得海水流量達6500萬立方米/秒,約是世界流量最大的亞馬孫河流量之360倍。

    也就是說中國人最先發現了美洲大陸,比後來的哥倫布要早兩千多年。這群從東方古國而來的人,與當地的印第安人生活在一起,把當時東方的文明傳播到這裡的印第安部落,並且融入進去當地的習慣,創建了新的文明,這就是瑪雅文明。

山海經裡描寫的可能就是大禹治水到達美洲的傳說

    有美國考古學家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多個巖壁上發現了商朝甲骨文。因為文字篆刻時間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早了2800多年,因此他認為有可能是商朝人最先發現了美洲大陸。

    美國女博士亨利艾特·默茲在《幾近褪色的紀錄》的一書中,甚至腦洞大開,認為《山海經·東山經》中描述的地理場景,其實就是從北美到南美的山川地理,中國人早在大禹治水時,就有過美洲之旅。所以,說印第安人是殷商後裔,一點都不奇怪!

    中國學者王大有出版了一套叢書叫《中華大道文庫》,其中一些篇章詳細地論述了所謂「中華先民開拓美洲」的觀點。他認為美洲先民是「中華人種」,美洲文明是距今一萬年到三千年內不同時期的中華移民所創造的。

    197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了一具3000年前的石錨,經過對巖石樣本的化驗,確認這種巖石只在我國臺灣海峽附近有,而美洲沒有。於是美國學者墨裡亞蒂就把有關資料和巖石樣本寄給我國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賈蘭坡,要求中國學者參與研究。賈老又把資料轉給我國水運史專家房仲甫,房先生經過研究後認為:「殷人航渡三千年」。

    1953年,美國考古學家在墨西哥奧爾梅克遺址的祭祀中心發現了16尊雕像和6片玉圭,玉圭上刻有文字,王大有認為是殷商文字,並破譯解讀出來,是殷人祖先的名字:蚩尤、少昊、帝嚳、簡狄、多婦、契、相土、王亥、上甲等。另外祭祀的習俗也和東夷人相同。

殷人後裔曾派人回到中原,初次中美貿易接觸

    早在1939年,中國學者陳志良就提出了殷人逃美的斷想。上個世紀70年代,香港學者衛聚賢在《中國古代美洲交通考》中撰文說,殷人亡國後,逃亡到了美洲,公元前656年,齊桓公曾到阿拉斯加的科達克島去尋找美洲虎皮,後來,殷人後裔曾派人回到中原,帶回六隻美洲特有的蜂鳥。蜂鳥體小而美麗,是唯一在飛行中可停可退的鳥。

    《左傳僖公十六年》中載「六鷁退飛過宋都」,這幾隻退飛的「鷁」既不是中原的特產,也不是古人的夢幻,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前的 2136年,殷人的後裔就帶回了足以在中原炫耀的美洲蜂鳥。

    王大有解讀印第安人的問候語「YINDIAN」(被哥倫布當作indian)為「殷地安」即「殷地安陽」,猶言「家鄉好」;解讀印第安人傳說中的「HOSI王」為殷末軍事統帥攸侯喜;解讀「IN-FUBU」(墨西哥印第安人)為「殷福布」,其居住地「CHI-HUAHUA」為「羲華華」(伏羲、羲和之羲,華夏之華);解讀「in-ca」(古秘魯土著人)為「殷家」;解讀「hopi」(美國亞利桑那州印第安人)為「赫胥」(我國上古氏族);解讀「Na Dene」(加拿大西海岸土著)為「大地灣」(甘肅秦安縣的伏羲遺址)等等。

    然而,這裡卻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一群古人如何跨越風雲變幻的太平洋,從中國來到美洲?以古人的條件,能做到這一點嗎?

    是的,遠隔重洋,滔滔萬裡,中、美兩地的這些相同的文化觀念,難道僅僅是偶然的巧合嗎?然而,殷人又怎麼能渡得過那迢迢煙水呢?

    

殷商人善航海,跨過太平洋並非易事

    中華民族本來就是一個濱海民族,綿長的海岸和煙濤迷茫的廣闊的海疆,本來就足以誘發人們無窮的遐想。

    在悠久的中國歷史中,戰敗者越海而逃的事屢見不鮮:最早的出現在夏朝末年,《尚書大傳·湯誓》中說:「桀日『國君之有也,吾聞海外有人』,與500人俱去。」那就是說商湯——殷人的祖先在戰勝夏桀的時候,就出現過五百人越海而逃的事例。後來,秦始皇滅齊的時候,田橫也曾率領500壯士越海而逃。

    殷人本來就是個航海的民族,《詩經·商頌·長發》中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統一)。」他們管轄的範圍本來就延伸到了「海外」,到他們戰敗的時候,越海而逃就是很自然的了。

    然而,他們能渡過茫茫的煙水嗎?

    答案也是肯定的。

    1852年,美藉華人喬治休從廣州出發,一共使用8艘小艇,最後是沿著黑潮,一路漂流到了加利福利亞。如今,喬治休的小艇照片還保留在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博物館裡。當然,這一事跡受到的質疑較多。

    2010年,太平洋上的玻里尼西亞群島上,一群人為了證明他們來自中國,在古代能夠跨越大海,所以就不藉助任何現代工具,就用一隻獨木舟,靠風力和洋流,靠大海捕撈食物,歷經4個月,航行近3萬公裡,最終抵達福建。

    組織這一次證明活動的人叫易立亞,是玻里尼西亞前總統的外交顧問。在他看來,他們的祖先可能就來自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所以,在抵擋福建時,易立亞淚流滿面,說了一句「我回家了」!

    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美籍華人物理學教授周傳鈞博士,30多年前在他還是個漁人的時候,就曾偕同四人,不假其他動力,駕木帆船,用了63天的時間,沿黑潮暖流橫渡太平洋獲得成功。在他之前,他的一位同事的父親,也因一批木船被颱風刮向黑潮暖流,最後也漂流到了美洲。

    與此同時,一批勇敢者也完成了橫渡大西洋的試驗。

    一位名叫圖爾·海耶達爾的挪威旅行家,仿造古人埃及的船隻,建造了一艘紙莎草船「拉」號。1969年,他就乘坐這艘船從摩洛哥橫渡大西洋。來到了美洲沿岸的巴貝多島。

    1981年12月,另一位勇敢的探索者,36歲的法國人克裡斯蒂安·馬蒂,乘坐一艘面積只有2平方米的帶帆水上滑板,經過38天的航行,於1982年1月18日到達了南美洲法屬蓋亞那的庫魯市附近。

    這些勇敢的實踐,說明了跨越茫茫煙水的可能。可以判斷,以古人的航海技術條件,中國人是可能遠航到美洲大陸的。

藉助黑潮駕船從中國漂到美洲不是夢

    西班牙的檔案館裡,有一些瑪雅人對自己來源的神秘記載。比如從「海上神路」而來,「三千年前由天國乘涕竹舟經天之浮橋諸島而來」等。所謂涕竹,產自中國福建,傳說「截其二節剖為兩半即可成舟」,說明殷商後裔乘坐「竹舟」跨越大海來到美洲!

    因此,可以想像這麼一幅圖景:周武王和800諸侯一起反叛商朝,在外的十萬商人精兵,害怕被俘之後處死,無奈之下逃亡中國,於是就乘坐竹舟,順著洋流,一路涉險到達美洲大陸。或許就在那時,又遭遇風暴或迷航,有一些殷商逃亡部隊就流落到太平洋各地島嶼上。 

    北太平洋及附近海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呈順時針流動的大環流。該洋流自太平洋北赤道附近產生,經呂宋島北部、臺灣東部進入臺灣海峽,在舟山群島交匯,到對馬東海,在日本九州南部,有一支分流北上,形成對馬海流,該海流經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又經津輕海峽回到太平洋上。這個北上的大暖流也被稱為「黑潮」。

    據考證,周公平定叛亂為秋九月,渤海、黃海、東海已開始刮北風,如果殷人此時下海,那麼北風、黑潮、西風漂流會促使他們走以下路線:舟山群島—一臺灣北部——一琉球群島——日本南部——一阿留申群島南部—一北美—一加利福尼亞——墨西哥,順風順水,簡直是一帆風順。

    正如沿著黑潮橫渡過太平洋的周傳鈞教授所說:「古代中國的船舶不被漂到美洲是絕對不可能的。」只要有足夠的食物、淡水和思想準備。

    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中就記載著夏代命九夷,狩獵於大海,獲大魚的事跡。《史記》也記載,在西周滅商之戰中,姜太公指揮的周朝將士建造了47艘渡船,載著四萬七千人渡過了黃河。

    可見,當時的船舶製造技術和載重能力遠超我們的想像!

自駕帆船,橫渡太平洋,重走三千年前殷商遷徒美洲之路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年,雖然現在貿易戰搞得雙方都有壓力,但民間經濟往來依然火熱。兩國元首通了一個電話,全球股市就漲起來了,說明中美人民還是很期待友好共處的。

    今年7月,你可以選擇和我們一起自駕帆船環球航行,從中國大連出發,經威海到韓國、日本,然後順著北太平洋洋流一路直奔阿拉斯加,重走三千年前殷商遷徒美洲的天之浮橋。

    北太平洋5~8月份為夏季季風,太平洋洋面盛行南-西南風。低緯海域全年盛行東北風。夏季風較弱,持續時間短,穩定性較差。夏季整個洋面平均風速在6~7m/s,6級以上大風頻率在大部分海域佔10%-15%,赤道附近海域為5%,8級以上大風頻率小於5%,7月份為全年大風頻率最小月份。

    但是在6、7月份,北太平洋的霧區擴大,北緯40度以北的海域大霧頻率為15%以上,鄂霍次克海頻率為50%,白令海大於30%。千島群島東南部洋面由於親潮跟黑潮交匯,是海霧出現頻率最高的區域,頻率高達55%。

    想想這條航線,不僅要搭乘黑潮的高速還要穿過親潮與黑潮交匯區域的大霧,還要遇到白令海的冰山,是不是千載難逢?雖然我們已經失去了搶在哥倫布前發現美洲大陸的機會,但我們有能力自駕帆船體驗三千年前偉大的中國殷商人順著洋流登上美洲大陸的那種幸運。

    需要報名的,請在後臺留言。

(目前中國-日本、韓國段已啟程,日本-白令海峽-阿拉斯加-溫哥華段將於7月10日啟程,預計全程50-60天,機會難得,名額有限,不超過5人,報名從速。)

    

相關焦點

  • 消失的殷商大軍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最開始在學術界有印第安人是殷商後代的說法,是因為美國考古學家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亞利桑那州多個巖壁上發現了殷商的甲骨文。因為文字及文字篆刻事件比哥倫布美洲早了2800年,所以有的專家認為是商朝人最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準確呢?
  • 美國原住民的祖先是商朝人?為什麼有這個說法?
    最近幾年時間裡,有一個說法越來越激烈,那就是美國的原住民,也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其實是商朝人遷徙過去的。當然,這個說法並不是瞎說的,有些證據還是能夠說明的。2015年,美國考古學家在美國一個懸崖壁畫上面發現了一些古老神秘的文字,經過研究發現,這些文字固然是中國的甲骨文,距今已近有三千多年了,難道當初殷商的軍隊橫跨了整個太平洋來到了如今的美國?說起來,雖然殷人東渡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還是很多證據來證實這種說法的。
  • 殷商人對待俘虜的野蠻方式:殺掉了泡到酒中用來祭祀祖先
    有「王於宗門逆羌」,宗門就是廟門,即是商王親自在宗廟迎接羌人祭品。如此看來,在殷商人的人牲祭品中,羌人尤其顯得重要,因為殷商人可能認為羌人也是高貴族群,否則商王不至於親自迎接。 卜辭中還有「王揖以羌南門」、「犬延以羌一用於大甲」、「王其用羌於大乙卯惟牛」、「侑羌父乙卯小牢」諸如此類的記載,即說明殷商時代的羌人已經分化為很多部族,又被殷商人分別命名為不同的名字,如「以羌」、「用羌」、「燎羌」等族群,可能是居住在不同區域的羌人,唯獨相同的是他們都被殷商人當做用來祭祀祖先的祭品。
  • 殷商王族到底是什麼人
    從對殷墟的考古來看,這些歷史記載完全都是真的,殷商王族絕對是食人族。那麼,殷商王族到底是什麼人呢?根據歷史記載,孔子是殷商王族的直系後裔,所以只要查出孔子老先生的基因,就能知道殷商王族到底是什麼人。所以對於相信《進化論》的人來說,殷商不可能來自美洲,只能是美洲來自殷商。但是,他們的思想已經被《進化論》限制住了,對於我這個不相信《進化論》的人來說,殷商來自美洲是完全有可能的。
  • 美國原住民的祖先是商朝人?為什麼有這個說法?
    最近幾年時間裡,有一個說法越來越激烈,那就是美國的原住民,也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其實是商朝人遷徙過去的。當然,這個說法並不是瞎說的,有些證據還是能夠說明的。2015年,美國考古學家在美國一個懸崖壁畫上面發現了一些古老神秘的文字,經過研究發現,這些文字固然是中國的甲骨文,距今已近有三千多年了,難道當初殷商的軍隊橫跨了整個太平洋來到了如今的美國?說起來,雖然殷人東渡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還是很多證據來證實這種說法的。
  • 您知道殷商人就是西方白人的祖先嗎?
    現代西方人為何喜歡噴灑很重的香水?白人體味特別大。古代白人祖先,原本屬於黃種人,上古大洪水引發這些人罹患白化病,被華人驅趕到極北苦寒地帶,形成高加索人祖先,他們不知禮儀,不講信義,殘忍暴虐,渾身惡臭,猶如惡鬼,臭氣燻人,因此被中華百姓叫做燻人。現代西方白人身上體味仍然特別大,一股腥羶之氣。
  • 印第安人文化和殷商時期文化很相似,那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的後裔?
    從目前的文獻記載和考古情況來看,印第安人是否與中國人有關係,很難給出確定的答案。很多考古資料表明,部分印第安人文化與殷商時期文化有相似性。而這並不能說明印第安人就是中國人的後裔,但也不能肯定的說印第安人與殷商人毫無關係,最起碼從文化相似性上可推斷出,二者間可能存在過某些交流。
  • 美國學者: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很有可能來自於古代中國
    美國有多項研究發現,古代中國與美洲之間存在相關性,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很有可能來自於古代中國。1983年,北京大學的一位教授到美洲講學,教授在一次印第安人的晚會,邂逅了一位印第安人中學教員。這位教員地對他說,他的祖先來自中國,是殷人。教授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不說是漢人或是唐人,而單說是殷人呢?這位印第安教員說,這是我們是世代相傳的,什麼原因並不知道。
  • 這些證據可以表明中國人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嗎?
    印第安人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很遙遠且神秘的民族。他們分布在北美和南美洲,至今仍固守著原始、簡單的生活。然而在美洲的印第安土著人也並非土生土長在美洲的。至於他們的祖先來自何方?他們到底屬於什麼人種?在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他們是失散的以色列部族的後裔;也有的人認為他們是來自埃及。然而最火熱的一種看法是:印第安人的祖先來自亞洲,那麼印度安人到底是不是中國人的後裔呢?
  • 瑪雅人是殷商的後裔?
    作為美洲大陸上瑰麗文明的代表,瑪雅文明與中國的華夏文明有著許多相通和相似之處,引發了歷史學家對這兩種文明之間聯繫的無盡猜想,甚至有學者推測早在殷商時期就有中國人抵達美洲大陸並定居繁衍。一、墨西哥先民對玉石的喜愛絲毫不亞於華夏子孫中國古代典籍《禮記》有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把人的求知過程與玉器的打磨聯繫在了一起。
  • 殷商人對待俘虜的野蠻方式:殺掉了泡到酒中用來祭祀祖先
    有「王於宗門逆羌」,宗門就是廟門,即是商王親自在宗廟迎接羌人祭品。如此看來,在殷商人的人牲祭品中,羌人尤其顯得重要,因為殷商人可能認為羌人也是高貴族群,否則商王不至於親自迎接。 卜辭中還有「王揖以羌南門」、「犬延以羌一用於大甲」、「王其用羌於大乙卯惟牛」、「侑羌父乙卯小牢」諸如此類的記載,即說明殷商時代的羌人已經分化為很多部族,又被殷商人分別命名為不同的名字,如「以羌」、「用羌」、「燎羌」等族群,可能是居住在不同區域的羌人,唯獨相同的是他們都被殷商人當做用來祭祀祖先的祭品。
  • 和中國相隔萬裡的印第安人的祖先真的是中國人?
    如果僅僅是學術界的猜測言論的話,那麼近來發現的證據足以說明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後裔的事情的真實性了。之前一直都說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後裔,這一點從外表就可以看出來,甚至從新生兒中也能看出什麼蛛絲馬跡。但是接下來的證據可以說是實錘了。
  • 瑪雅竟現殷商文化,祭祀中國祖先崇拜龍文化,印第安人或是中國人
    曾經位於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因其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方面擁有極高的成就而聞名世界,這讓人們對瑪雅人的起源充滿了興趣,於是很多研究者追本溯源找到瑪雅文明的前身奧爾梅克文明竟發現它與中國的殷商文化有著眾多相似之處,更有學者斷定瑪雅人甚至印第安人就是殷商的移民
  • 美國學者: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很有可能來自於古代中國
    美國有多項研究發現,古代中國與美洲之間存在相關性,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很有可能來自於古代中國。1983年,北京大學的一位教授到美洲講學,教授在一次印第安人的晚會,邂逅了一位印第安人中學教員。這位教員地對他說,他的祖先來自中國,是殷人。教授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不說是漢人或是唐人,而單說是殷人呢?這位印第安教員說,這是我們是世代相傳的,什麼原因並不知道。
  • 美國發現的印第安人的盔甲,為何會掛滿中國古錢幣
    在上個世紀,美國境內曾出土了一幅盔甲,據稱是古代的印第安人所留下來的。奇怪的是,在這些盔甲上竟然掛滿了錢幣,就是我們最常見的中國古錢幣。印第安人是美洲部落民族,距離中國相隔萬裡,古代印第安人和中國基本上不通交流和信息,那麼古代印第安人的盔甲為什麼以中國古代的銅錢做盔甲鱗片呢?難道古印第安人與中國古代人有什麼關聯?或者說是從中國遷移出去來到美洲的?
  • 歷史闢謠:印第安人真的起源中國嗎?謠言
    印第安人殷商起源說關於印第安人起源,學術界有一部分人認為。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後裔,準確的來說是殷商人的後裔。 並且這種說法還有證據支撐,美國考古學家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多個巖壁上發現了殷商的甲骨文。
  • 印第安人文化和殷商時期文化很相似,那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的後裔?
    從目前的文獻記載和考古情況來看,印第安人是否與中國人有關係,很難給出確定的答案。很多考古資料表明,部分印第安人文化與殷商時期文化有相似性。而這並不能說明印第安人就是中國人的後裔,但也不能肯定的說印第安人與殷商人毫無關係,最起碼從文化相似性上可推斷出,二者間可能存在過某些交流。
  • 中國殷商時神秘消失了二十五萬人,不久美洲出現瑪雅文明,是巧合嗎?
    要說世界上最著名的文明,瑪雅絕對是其中之一,其實很多人認識這個國家都是因為那些著名的預言,但是對於這個國家本身還是很陌生的。但是你知道嗎?這很有可能就是中國的分支。
  • 瑪雅出土「甲骨文」,引發巨大猜想:瑪雅文化源自中國殷商
    沒辦法,美國的好萊塢太厲害了,一個《2012》就讓全世界都知道了這個曾經地處中美洲地區的輝煌文明。這個文明可以說是美國三大文明裡面最為神秘的一個,那麼其神秘之處到底在哪裡呢?而瑪雅人竟然在中美洲這個幾乎不可能發展出來礦石冶煉業的地方,發展出了青銅器。這三大神秘之處一直讓全世界的歷史學家為之著迷。經過外國學者的研究,他們認為,之所以瑪雅文明會出現那麼多反常的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文明,其實是中國殷商文明的一個分支。
  • 印第安人真是中國殷商遺民?圖形相似甲骨文,青銅外貌相似
    不過令人震驚的是,考古學家在研究時竟然在美洲發現了兩條龍,並且距離現在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痕跡,在數千年前,龍是怎麼跨越空間上的距離去到美洲的呢?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在左右,因為中國王室的更迭導致一批人坐船到了美洲,傳播了中國龍文化。公元前10世紀是周武王時期,商紂王荒淫無度,大肆修建宮殿導致國家日漸衰落,周武王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推翻了商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