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並非安祿山的錯,根源在於楊貴妃的「三大神助攻」

2020-12-15 見史簡談

自李世民協助李淵開創大唐王朝後,貌似唐王朝就一直沒怎麼消停過,先是「玄武門之變」手足相殘。

緊接著又差點被武則天給改了姓,好不容易狄仁傑連忽悠帶拉扯的,把大唐又重新拽回了李家,結果「安史之亂」還是令這個強大的古王朝,一度走向了滅亡。

安史之亂的發動者,叫做安祿山。

很多古代文獻都說,是安祿山的叛變,造成了唐朝基石的鬆動,最終如潰散的大堤般,淪陷崩塌。那麼發動安史之亂,到底是不是安祿山的錯呢?

大唐北方有個「偷羊賊」

安祿山不是正八經的漢人,甚至他都不算純血統的胡人。

因為他父親隸屬西域,經商途中來到了突厥,並認識了他母親,兩兩結合,這才誕下了安祿山,所以他算是個混血兒,《舊唐書》中稱他為——雜種胡人。

阿犖山出生後沒多久,父親就過早的去了那邊,古代女人帶孩子並不容易,母親乾脆帶著年幼的阿犖山,改嫁給了突厥將軍安延偃,這才有了「安」姓。

隨後根據名字的諧音,徹底改成了安祿山。

可能安祿山命硬,反正第一個爹死後,第二個爹也沒能順心,過了沒幾年,安延偃所在的部落就直接被打沒了,為活命安祿山只好逃亡到了幽州。

聰明的他,在邊境地區當起了「互市牙郎」,說白了跟中介差不多。

常年的邊境生活,不但讓他繼承了父親的經商天賦,甚至還養成了奸詐的性格,憑藉著觀人無數,使得安祿山練就了一身「善於揣摩」的本領,看什麼人說什麼話。

奈何古代中介不比現代,頂多算是個能餬口飯吃的行當,即便他幹了十多年,依然沒個希望,為了打破上天賜予的「窮命」,他決定幹一份兼職,偷羊。

為什麼偷羊?因為安祿山從事多年的互市牙郎後,認識不少潛在客戶,晚上偷的羊,轉天就能成功銷出去。

於是他越幹越順手,忽然間發現以前自己多麼的愚蠢,怎麼沒早發現「偷羊賊」的職業。

奈何,祖師爺不賞飯吃,在一個月高風黑的晚上,安祿山讓人給抓到了,並且被蒙著腦袋沒差點給打死,牲畜簡直是遊牧民族的性命,當年蘇武餓的寧願啃樹皮,都不敢胡亂的宰殺一頭羊吃。

接下來,安祿山被送到了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面前,既然犯了錯,就得做好承擔錯誤的準備,於是張守珪命人把安祿山亂棍打死,就在生死一線的節骨眼上,安祿山喊出了一句話。

也正是這句話,給他打開了嶄新的一扇門。

安祿山的逆襲之路

"大人不是想消滅奚和契丹嗎?奈何打殺壯士?"

張守珪頓時間一愣,覺得眼前這個壞小子有點意思,走過去上下仔細一打量,發現安祿山還確實是當兵的料,既然他有悔過之心,乾脆給個機會,就這樣安祿山算是撿了條命。

不甘於人下的安祿山,自從進了兵營,多年來累計的圓滑本事,幫了他很大的忙,從一個新兵蛋子開始,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爬上了高位,並在張守珪的力薦之下,有了面見皇帝的機會。

因戰功屢屢升遷的安祿山,頗得唐玄宗重視,經過幾次覲見後,玄宗大喜之下,任命他為平盧節度使。可不要小瞧這個職位,放在唐朝那可是封疆大吏,手握一方軍權。

商人出身的安祿山,在官場上混的如魚得水,靠著不斷的「陰以賂中其嗜」,將張利貞哄得團團轉,為了回饋安祿山的「懂事」,沒少在唐玄宗面前幫他美言,最終安祿山通過張利貞,得到了一條有用的消息,想要混的好,得哄楊玉環。

安祿山的嘴上功夫,要比他馬上功夫還厲害。憑藉超高的情商,安祿山厚著臉皮,認了小自己十幾歲的楊貴妃為「小媽」,反觀唐玄宗還頗感驕傲。

為了表示對「小媽」的重視,即便在唐玄宗宴請群臣的時候,他也先拜楊玉環,而不是玄宗。

問之緣由,則是番邦眼裡只有母親,一般母親要排在父親的前面。

玄宗聞言大感欣慰,楊玉環聽後也非常受用,所以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得到了皇帝枕邊人的寵愛,也就相當於跟大唐楊家綁在了一起。

有了楊玉環的寵愛,安祿山不但進宮自由出入,甚至還得到了不少楊貴妃的賞賜,而這便是楊玉環為唐玄宗埋下的禍根。

第一,楊玉環寵信安祿山,似的本就烏煙瘴氣的朝綱,更加無人敢惹他,甚至敢怒不敢言。第二,楊家眾人在朝中官職均不低,通過與楊家的關係,以及楊玉環口中,安祿山能清晰的了解到,大唐整理實力處於哪個階段。第三,後宮本來不可以幹政,但楊玉環仗著唐玄宗的寵愛,不但聯絡朝中大臣,還總想著插上幾手,但凡一個好妃子,也斷然不會做出如此越界的事情。三大神助攻之下,昏庸的唐玄宗在不知不覺間,拉著李氏江山走向了滅亡的邊緣。

畢竟安祿山要兵有兵,要裝備有裝備,要錢有錢,還清晰地知道唐朝內部政權已經不怎麼穩定,別說是安祿山,換成任何一個人,想必都會取而代之,安祿山只不過做個了順水推舟罷了。

安史之亂的七年之癢

安祿山發動的安史之亂,徹底點燃了李唐江山走向衰亡的導火索。

起初他將視線瞄準了洛陽城,作為離自己最近的昔日皇城,安祿山沒用多久便成功的拿下了洛陽,之後便以洛陽為跳板,攻打長安。

由於唐玄宗執政時期吃閒飯的太多,所以第一波戰役,叛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將朝廷軍馬堵在了潼關。

但潼關這裡易守難攻,叛軍一時間也無可奈何。

本以為高仙芝和封常清,稍作喘息,待得整合軍隊後,能來個大反攻,卻不料昏庸的唐玄宗聽信小人讒言,竟然將二位大將給斬了,可悲可嘆。

失去了兩位將軍之後,由於戰事緊急,於是唐玄宗便命令哥舒翰前去剿滅叛軍。原本年輕時候的哥舒翰確實勇猛,這點連大詩人李白都贊同。

可自從當上了重臣,長期紙醉金迷的生活,早已經掏空了他的身體。奈何大唐此時實在無太多強將可用,秉著趕鴨子上架的想法,唐玄宗讓楊國忠硬拉著哥舒翰去往了戰場。

哥舒翰去了之後,選擇的方式跟高仙芝和封常清一樣,以守為攻,先消耗敵人的實力。

反觀唐玄宗呢?一個生下來就不會打仗的皇帝,卻在後方亂指揮,經過楊國忠的一番慫恿,竟然自大的想要立刻平亂。

下令哥舒翰對安祿山發動進攻......結果可想而知,可憐的哥舒翰沒過幾年好日子,就把命搭了進去。

郭子儀為什麼沒事,因為郭子儀離著皇權比較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也正是擁有了相對的統治權,這才憑藉多年的戰鬥經驗,將李唐江山一點點收回。不過郭子儀的收復過程也挺辛酸,前前後後花了整整七年的時間,期間嚇得唐玄宗連長安城都放棄了,也算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從整體形式上分析,安史之亂徹底將李唐江山拉下了神壇,為了平息安史之亂,大唐深陷戰爭泥潭近十年,使得本就虧虛的國力,更加的虧虛。

外憂內患下,領土分崩離析,待得徹底奪回長安城之時,大唐早就不復昔日的輝煌,而這其中最重要的罪魁禍首,便是楊玉環。如果換成武則天,借#安祿山#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造反。

相關焦點

  • 安史之亂歷時多久,安史之亂是誰平定的,安史之亂簡介
    唐朝曾經開創了"開元盛世","貞觀之治"一片盛唐景象,唐朝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一場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漸漸沒落。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最後安史之亂又是誰平定的?安史之亂簡介會為你一一揭曉。安史之亂簡介唐朝後期,由於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
  • 安史之亂有多亂?漢人攻打朝廷,胡人拼命抵抗,皇帝大後方拖後腿
    安史之亂,聽起來就是一場叛亂,每個朝代都會發生那麼幾場叛亂。以後來人的眼光看,這都是朝代發展興衰迭代的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這是客觀的看法,但每個人都有喜好。有人喜歡秦朝的霸氣,有人喜歡唐朝的繁華,有人喜歡宋朝的文氣。對於喜歡唐朝的人來說,安史之亂絕對是令人扼腕嘆息的一場叛亂。連歷史課本上都寫,安史之亂,標誌著唐朝由盛轉衰,對外政策由開放到保守。
  • 安史之亂還是三鎮起義?安祿山只是旗幟,邊軍利益集團才是主力
    所謂的安史之亂,安祿山死不重要、史思明死無所謂,這到底還是不是安史之亂?安祿山和史思明被叛軍尊為聖人。聖人稱雄、叛軍彪悍無前,但聖人斃命、叛軍依舊造反不止。這兩個聖人,對於這支叛軍、對於這起叛亂,到底有多重要?所以,安史之亂,只是被冠之以安史。大唐朝廷,所面對的絕非只是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兩個梟雄。
  • 唐代女神楊貴妃,安史之亂後去了日本,馬嵬坡下留空冢,供人憑弔
    公元756年,安祿山發動了安史之亂,唐玄宗無奈,帶著楊貴妃西逃成都,路過興平馬嵬驛,到這裡大約是午飯時分,將士又飢餓又疲憊,這時候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被亂軍斬首。後來大家讓唐玄宗交出楊貴妃,認為她是紅顏禍水,惑亂君心,唐玄宗開始不願意,但不願意六軍譁變只會愈演愈烈,無可奈何,讓高力士帶著楊貴妃,賜白綾,自縊身亡。圖中這個就是唐楊氏貴妃之墓,楊貴妃的墓碑。
  • 安祿山和楊貴妃是什麼樣的關係?
    安祿山與楊貴妃關係不一般,關於兩個人七葷八素的故事流傳千年,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每當安祿山遇見玄宗皇帝和楊貴妃的時候,總是先給楊貴妃磕頭,然後再拜皇帝。女巫姿色尚可,後來得到了一名冒用安姓軍官的垂情,遂嫁於軍官為妻,把兒子更名為安祿山。再後來就沒有了關於安祿山母親的記載,可能是神靈不在對其保佑,早早的去了天堂。所以安祿山從小就是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儘管楊貴妃比他小了十多歲,但是讓他找到了嬰兒偎依在母親懷抱裡的感覺。那麼安祿山真的是渴望得到母親的愛撫嗎?
  • 楊貴妃居然為安祿山做這種事,唐朝覆滅真的因為她?
    楊貴妃可以說是「點擊量」最高的美女了,各朝各代關於她的討論就沒有停息過,就連最近上映的《妖貓傳》都是以她為線索。關於她世人眾說紛紜,一部分人說因為她唐朝才會覆滅,因為她本性放蕩,與安祿山有染,才會引發安史之亂。
  • 為了皇位,唐玄宗一次殺三個兒子,為何安史之亂中卻拱手讓位
    錯,唐玄宗太留戀他的皇位了!既然唐玄宗如此留戀皇位,為什麼在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還要把皇位拱手讓給太子唐肅宗李亨呢?我覺得主要是這幾個原因。當唐玄宗派出去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哥舒翰敗給安祿山,潼關失守,安祿山氣勢洶洶向長安殺來的時候,唐玄宗已經嚇傻了,趕緊往四川跑。雖然他在逃跑途中,老百姓們在路上攔住他,表示願意跟隨他殺到長安,但是卻怎麼也沒有那個膽量。他也沒有膽量停下來,號召大家勤王,因為他怕安祿山追上來,把他給殺了。可以說,那一刻對唐玄宗來說,他的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 楊貴妃真正死因千年終於揭開,專家稱死因太悽慘,史書都不敢記載
    楊貴妃是中國歷史上四大美人之一,論容貌,可謂傾國傾城,沉魚落雁,否則也不會讓唐明皇李隆基愛慕已久,論才氣,琴棋樣樣精通,否則也不會與李隆基同甘共苦,開創梨園盛世。從古到今,提起楊貴妃之死,每個人都是一聲嘆息,為什麼男人的錯總是推到女人身上,可是唐明皇的罪過不能抹去,楊貴妃的罪過同樣慘不忍睹,一個偉大的盛世在這個女人的手裡結束了,留給後世看起來似乎浪漫的愛情故事,而帶給世人的卻是無盡的戰亂與生靈塗炭。楊貴妃(719年-756年),號太真,祖籍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生於容州(廣西玉林容縣)。
  • 楊貴妃愛泡溫泉?安史之亂是唐代落寞的標誌?西安這個遺址有答案
    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顏值傾國傾城;華清池,歷代帝王遊歷,建造行宮的地方……一個人物和一個地方,不僅產生了浪漫的愛情,更見證了衰敗與輝煌,這就是陝西華清池。不過,讓華清池披上浪漫色彩的,則是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楊貴妃作為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兩人長期在驪山遊玩,他們居住的宮殿是華清池,也叫華清宮。為什麼楊貴妃要選擇在這裡洗澡呢?因為這地方有天然的溫泉水,這些溫泉水不光清澈見底,而且富含各種有利於皮膚的物質。相傳華清池在冬天利用溫泉水製成暖氣,每當冬天雪花飄舞時,溫泉周圍落雪為霜,故名飛霜殿。
  • 楊貴妃與安祿山發生了什麼?楊貴妃慘死後安祿山的舉動令人震驚
    安祿山回答說:」l裡面沒有其他的東西了,只有我的忠心一顆!」可見安祿山是多麼會拍馬屁,唐玄宗對他是越發欣賞起來,後來就讓他與自己的皇子以及楊貴妃的兄弟們結為兄弟。貴妃認子有一次在宮廷中遊玩的時候,安祿山拜見了楊貴妃,皇子們對楊貴妃行母禮,安祿山卻另有打算,在宮宴快結束的時候,安祿山跑到楊貴妃跟前自請奉楊貴妃為義母。
  • 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與當時被稱為幽州城的北京,有啥淵源?
    二、北京成了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的根據地很多人將安史之亂發生的原因,歸咎於安祿山的野心,認為他慾壑難填,想要吞併大唐江山。但也有很多人對這個觀點提出質疑:畢竟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的國力還處於強盛期,經濟和軍事力量都不能小覷。
  • 日本女星高調公開身份,祖上是楊貴妃,為何貴妃後人會在日本?
    楊貴妃是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關於她的奇聞軼事有很多,有一個就是她並沒有死於馬嵬坡,而是流亡到了日本,因病去世後被葬在了山口縣。而似乎也有證據證實這一點——日本的知名影星山口百惠,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裔,還拿出了家譜。
  • 大唐的黃昏:安祿山過生日,唐玄宗楊貴妃明送豪禮,暗送江山!
    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寶十年,此時正是歌舞昇平的盛唐時代,距離大唐國立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亂還有四年。日後的叛亂的「反賊」安祿山,眼下還只是一個權傾一方的權臣,準確說,是一個唐玄宗眼中的弄臣。唐玄宗曾經在勤政樓上舉行宴會,文武百官都坐在樓下,只有安祿山一人坐在樓上御座東面金雞障中,玄宗又命楊貴妃的兄弟姐妹與安祿山約為金蘭,安祿山因此可以出入宮中。玄宗還命人在長安為安祿山建造府邸,要求「但窮壯麗,不限財力」,府宅建成,堪為長安城第一豪宅,甚至宮中的一些東西都比不上。
  • 安史之亂中,為何大唐軍人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跟著造反呢?
    安史之亂時,漁陽鼙鼓動起來,安祿山一聲令下,範陽等地的「大唐將士」紛紛調轉槍口,直撲中原。當時的大唐,雖出了不少問題,但總體上仍處於盛世。為何這些軍人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跟著造反呢?即使在安史之亂失敗後,已經接受大唐安撫的田承嗣,還公然建「四聖廟」,擊敗安祿山父子及史思明父子,足見安祿山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2、對楊國忠不滿者。安祿山起兵,打的是誅殺楊國忠的旗號。楊國忠確實不得人心。
  • 一場安史之亂大唐的四位皇帝都經歷了什麼
    只是有的事情,明明早已預見,可到頭來發現似是命中注定,不可改變,安史之亂還是在公元755年爆發了。 y大唐命運預言家 翻開歷史,我們驚訝地會發現,居然有四位大唐皇帝經歷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爆發這一年太子李亨的兒子李豫,即後來的唐代宗,時年28歲。
  • 日本女星自稱楊貴妃後人,馬嵬坡之亂後,楊玉環真逃亡日本了嗎?
    在得到楊貴妃以後,唐玄宗百般恩寵,縱情聲色,重用安祿山,招致誤國。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逃至馬嵬,叛軍勢如破竹,一路追趕。逃亡途中,深受楊國忠家族欺壓的將領不願前行,要求誅殺楊國忠。為避免譁變,宰相楊國忠被當場斬首。 楊國忠此死後,將士忌憚楊貴妃秋後算帳,要求唐玄宗勒死貴妃,無可奈何之下,唐玄宗命令高力士用白綾吊死貴妃,後讓陳玄禮等人檢查。
  • 安祿山的最後一天:大喊家賊害我,恍惚中想起送過楊貴妃一個木瓜
    軋犖山來自粟特文roxsan,現在譯作瑣羅亞斯德,尼採譯作查拉圖斯特拉,意為「光明之神」。不久阿史德氏帶著孩子嫁給一個名叫安延偃的將軍,軋犖山於是有了姓。安軋犖山十歲時候,安延偃死了,家產被仇敵吞併,安軋犖山和幾個安姓子弟一路南下,跑到幽州,改名安祿山。
  • 楊貴妃香消玉殞,遺體葬在何處?日本:楊貴妃搬到日本,後人尚在
    在此之後唐玄宗對楊貴妃更加寵愛。唐玄宗是個沉迷於女色的皇帝,在他執政期間不管國事。將心思花費在了女人的身上,當他得到楊貴妃的時候,對後宮的人說了10個字: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從這一點能夠看出十分喜愛楊貴妃,在這之後,楊貴妃的親戚都被封為高官。
  • 造反全靠「演技」,天生反骨的安祿山,竟還讓楊玉環幫他打掩護
    所以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其內心的成長本就是不健全的,童年經歷才是他反叛之心的根源,而不僅僅是反骨的面相之說。 反骨之路如何造就呢? 成為中國四大美人之一楊貴妃的「乖兒子」。天寶六年,安祿山拜快比自己小二十歲的楊玉環為母親。這看似可笑、亂倫的無稽之談卻讓楊貴妃和玄宗開心不已,竟欣然準許了。因胡人承襲母系社會,安祿山每次覲見都先拜楊貴妃再拜玄宗,討「母親歡心」。
  • 《劍網3》安史之亂獨家首曝 加入新門派丐幫
    丐幫自從建幫以來,一直迫切需求提升本幫聲望,參與到江湖大事中來;楓華谷之變後,丐幫在現任幫主郭巖的統領下逆勢而上愈發強盛。安史之亂期間,郭巖命天下群丐齊心協力,為抵禦安祿山入侵做出貢獻。點擊進入勢力介紹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