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造就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美景奇蹟,位於愛爾蘭島中西部的莫赫懸崖(Cliffs of Moher)便是其中之一。
它是歐洲最高的懸崖,200米的崖頂高度足以雄冠整個歐洲。黑色陡峭的崖壁如斧劈刀削而成。崖下驚濤拍岸,白浪翻騰,發出陣陣轟鳴。崖頂有海鳥飛掠而過,隨著幾聲長鳴,霎時又消失於遼遠的天際。莫赫險峻奇特的地貌使其當之無愧地成為愛爾蘭旅遊勝地。
它的名字「Moher」來自於堡壘「Mothar」,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因在此處興建訊號塔而被拆除。懸崖附近高聳的布萊恩塔是觀景的制高點。
莫赫懸崖的形成要追溯到三億兩千萬年前的上石炭紀時期。這裡曾是大河的入海口,河水夾帶著大量泥沙流經此地並長年堆積,後又經歷了無數地殼運動以及海水、風暴的侵蝕,才最終形成現在巖石層的模樣。
這裡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陰雨天氣,要不就是霧茫茫一片,還經常刮著強風。不料我們這次來到莫赫懸崖,卻遇到了難得的好天氣。離開都柏林時天空還是烏雲密布,但進入利默裡克鄉間小道後,藍天白雲就開始一路相伴。
我順著「Moher」的圍欄步道一路上行,山坡上成群的牛羊慵懶地躺在草地上曬太陽。崖邊有藝人正彈著豎琴,琴聲和著陣陣濤聲和風聲,仿佛在演奏一曲激昂的「海與風進行曲」。
我沿著步道走上驚險的土堤,抬頭仰望,碧空中白雲千朵,低頭俯視,身邊是萬丈絕壁。想到億萬年來,「Moher」始終在這裡孤傲、頑強地直面著浩瀚無際波濤洶湧的大西洋,經受了無數風暴和巨浪的洗禮,仍兀自巍然屹立,與狂風巨浪默然對峙,直至今日。此時便覺得人在歲月和天地間實在是如此渺小而不足道,自然界裡的萬物才真正令人敬畏和嘖嘖稱奇。這段路我足足走了近半小時,成為我難忘的莫赫懸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