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為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引導交通設施與城市功能有機融合,北京市發改委大力推進公交場站綜合利用工作,根據居民服務需求和城市功能需要相繼推進了一批覆合功能的公交場站項目,進一步推動北京市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讓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看得見、可感知。
隨著城市發展,市民對居住區周邊生活、商業等便捷服務設施需求日益增加,而傳統的公交場站主要功能是公交駐車、保養、運營等,「冷冰冰」的分布在居住區周邊,僅僅是滿足乘客日常交通換乘需求,用地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近年來,北京市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從政策、規劃、規範等多方面積極推動公交場站綜合利用,將公交場站逐步打造為有溫度的「便民驛棧」。在滿足交通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場站周邊居民需求,因地制宜,不斷優化完善場站建設方案,按照規範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原則,引入便利店、餐廳、咖啡廳等便民服務設施,積極探索場站與籃球場、足球場、休閒廣場等綠色體育休閒設施相融合。對乘客來說,下車後在場站內就可以方便採購生活用品,對周邊居民來說,場站就是一處休閒活動的好場所。
據悉,自2017年以來,北京市發改委已批覆了康家溝公交保養場、東小營公交中心站等11個現代化立體公交場站,推動建設場站便民服務設施1.4萬平方米,綠色體育休閒設施近2萬平方米。目前正在推進的項目有康家溝公交保養場、東小營公交中心站、郭公莊公交場站等。
康家溝公交保養場項目位於朝陽區高碑店鄉,總用地面積2.1公頃,承接原阜成門公交電車保養場站外遷的電車保養功能,可停放公交車161標臺,年維修保養能力900標臺。建成後是北京市第一座集停、保、運為一體的綜合立體公交場站,可滿足副中心和中心城東部地區電動公交車保養修理,以及項目周邊運營公交車輛的駐車停放需求。項目周邊分布著都市經典、興隆家園、康家園等小區,居民生活服務需求較大。在充分調研周邊小區居民服務需求基礎上,在場站內增設咖啡廳、便利店等便民服務設施。該項目已於2018年3月開工建設,今年年底基本完工,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對外營業。
東小營公交中心站項目位於通州區,是廣渠路快速公交系統工程的首站,也是通州區第一個立體公交場站,是副中心最大的、最核心的公交調度指揮中心。場站地上主要建兩層立體公交車庫,可停放標準公交車268輛;地下兩層將建成551個小汽車停車位,對社會車輛開放。項目周邊分布文化教育用地,在保障了周邊居民便民服務需求之外,充分利用屋頂空間,配建籃球、足球等居民休閒健身場地近1萬平方米。該項目於2018年開工建設,今年年底主體完工,預計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郭公莊公交場站項目位於豐臺區,總佔地面積2.5公頃。地上四層,地下兩層。地上可停放353輛公交車,地下可停放410輛小汽車。該項目是北京市首座實現P+R功能的公交立體停車樓,也是豐臺區西南部首座公交立體停車設施。結合周邊居民需求,充分利用場站屋頂綠化空間,設置休閒廣場等綠色休閒設施。項目於2018年開工建設,今年年底完工,預計明年正式對外開放。
根據計劃,今明兩年北京將陸續建成10個配套便民服務設施的公交場站。下一步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對有條件的公交場站全部進行綜合利用建設,提前梳理場站周邊居民需求,確定經營管理方案,力爭便民服務設施與公交場站同步建成投運。
(責任編輯:石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