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第一橋,中國式奇蹟的見證者,大渡河上的醉人高原紅

2020-08-27 來遊四方

西出瀘定,沿著大渡河南岸前行,兩岸儘是雄偉的高山,頭頂則是白雲藍天,景美如畫。過了一個小鎮不久,忽然看見崇山峻岭之間的大渡河上面矗立著有一座紅色的懸索橋。那一抹深紅與周圍的景色相比,格外的顯眼。期初,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到了康定百度才知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川藏第一橋興康特大橋。

遠遠的望去,因為距離遠,只是被橋身的亮紅所吸引,並沒有看出大小。等到走近,便立馬被這橋的雄偉和壯觀折服。一橋飛架東西,真的是天塹變通途,這裡可是著名的橫斷山脈。光爬上這海拔幾千米的高山就讓人驚訝了,更何況在這個大峽谷建一座橋。

興康特大橋位於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咱裡村,橋東接著名的二郎山,西接海子山,跨越了洶湧的大渡河。大橋線路全長1411米,主跨1100米,橋面至河水高為239米,其建造的難度開創了世界多項大一,是雅康高速的控制性工程。

興康大橋附近的風光,此處地處橫斷山脈,是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的爬升階段。大橋地處瀘定斷裂帶和鮮水河斷裂帶之間,地震活動頻發,建成後的抗震標準更是達到了八級。

興康大橋下的川藏線是雅康高速開通前瀘定去往康定的最主要的交通道,路線蜿蜒於大渡河峽谷,海拔落差較大,沿途行經多個落石路段。

川藏線的風光,如果走興康大橋的話幾乎全是隧道,這些景色是看不到,但是絕對節省時間。建議川西自駕的去程和回程,至少一次選擇川藏線,沿途風景真的很美。

川西回程的時候,走的是雅康高速,再次經過興康特大橋還是被她的雄偉所震撼。穿過一個個隧道之後,行駛在離大渡河面幾百米的興康特大橋上,有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當然,也不用害怕,走在上面和普通的高速行駛無疑,雙向四車道很寬闊。

因為特殊的地質結構,興康特大橋還建造了世界最長的隧道錨位於大渡河雅安岸。獲得了號稱橋梁諾貝爾獎的「古斯塔夫·林登少」金獎的興康特大橋創造了數個中國第一、世界第一,是中國式基建奇蹟的見證者。如果你去川西,一定要看看這高原藍天白雲裡一抹雄偉的高原紅。

相關焦點

  • 「橋一橋」大渡河兩岸交通今昔過往!
    金秋十月 中國最美景觀大道——川藏線上 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途經雅康高速上身披「紅妝」的瀘定大渡河大橋,人們無不為其雄壯所震撼。
  • 跨過川藏第一橋,闖過康巴第一關,去邂逅神秘的折多山紅海子
    大橋全橋長1411米,主跨為1100米,採用鋼混疊合橋道系。橋面至大渡河水面239米,被譽為「川藏第一橋」。折多山埡口是川藏線上第一個翻越的高山埡口,埡口海拔4298米,與康定市的海拔落差達1800米。
  • 高速封閉,瀘定到康定的川藏線也很美,遠觀川藏第一橋
    去瀘定要穿過隧道,離開瀘定也要穿過隧道,紅軍橋隧道。雖然導航說康定很近,但是畢竟沒有走過,對國道還是有些忌憚。而且從瀘定1000多爬升到酒店所在的康定新城2700多,應該會有山路的,夜走盤山路可不好玩。瀘定出來不久就可以看到號稱川藏第一橋的大渡河大橋。大渡河大橋主跨1000多米,全長1400米,是建設在複雜風場環境、高地震烈度、高海拔超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
  • 「川藏第一橋」首根主纜索股成功架設
    鍾欣 攝中新網成都4月5日電 (記者 劉忠俊)雅康高速公路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首根主纜索股5日下午成功架設,這標誌著該特大橋上部構造主體工程施工開始,大橋主纜完工後將進入鋼桁梁吊裝施工。工程技術人員正在進行首根主纜索股架設。
  • 川藏公路:中國築路史上五大奇蹟
    ——人民解放軍建設川藏公路回眸(三)陳 輝中國郵政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六十五周年》紀念票冊發行時,有位公路專家感慨地說:修築川藏路軍民創造中國築路史上的最高、最險、最長、工程量最大、修建速度最快」的「五大奇蹟
  • 自駕川西,最美雪山溫泉、田園藏寨,大渡河畔奇異之旅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選美中國」曾將丹巴藏寨評為最美鄉村;每年3、4月相交的桃紅李白,11月中上旬的秋色沉醉,田園景致尤為迷人。大金川岸邊的甲居藏寨,開發最為成熟;小金川山上的中路藏寨,生活氣息更濃;沿大渡河向下遊駛去,梭坡藏寨的古碉樓群,將為你的丹巴印象畫上完美的句號。
  • 川藏鐵路,中國基建的奇蹟
    但是川藏鐵路打通之後,從成都到拉薩坐火車只需要13個小時。也就是說,這條鐵路將會成為連接西藏和長江中下遊平原之間經濟網絡的主動脈。川藏鐵路的修建,要跨越8座大山7條大河,比如大渡河、金沙江、二郎山、折多山等等。按照設計,在過程中實現「六起六伏」,相當於要坐一次長長的過山車。
  • 自駕川西,最美雪山溫泉、田園藏寨,大渡河畔奇異之旅!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選美中國」曾將丹巴藏寨評為最美鄉村;每年3、4月相交的桃紅李白,11月中上旬的秋色沉醉,田園景致尤為迷人。大金川岸邊的甲居藏寨,開發最為成熟;小金川山上的中路藏寨,生活氣息更濃;沿大渡河向下遊駛去,梭坡藏寨的古碉樓群,將為你的丹巴印象畫上完美的句號。成都茶店子客運站有發往丹巴的班車,途經臥龍溝、巴郎山隧道和四姑娘山鎮(日隆)。
  • 川藏公路——世界上最危險、最美麗的公路
    圖蟲@彬哥的旅拍日記這裡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這裡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最高點海拔超過5000米;這裡有世界上地質結構最多樣的公路,海拔落差超過4500米;大渡河大峽谷是中國的十大最美峽谷,深山中的避世奇景,壯觀的峽谷景觀,大渡河從中咆哮而過,時而響起成昆鐵路上火車的隆隆聲!還有曾經發現過大熊貓的白熊溝和神秘的老昌溝可以徒步探索,裡面有很多瀑布溪流!白熊溝口有一座懸崖上的古村:古路村!大渡河上的吊橋也是一大景觀和樂趣!
  • 川藏公路:美國人說不可複製的奇蹟
    但陌生人並不知道,這條路充滿殺機,車輛往往被泥石流、滑坡、雪崩等災害吞沒得無影無蹤,行人會被高原反應折磨得痛不欲生,當年築路大軍前在「世界屋脊」上創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蹟。自晚清至民國,歷屆政府都曾醞釀過修築一條打通康藏交通的通途,但面對險惡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都望而卻步,百姓盼望已久的「天路」始終未能建成。
  • 美景與奇蹟 | 記一次川藏行:你不知道的川藏公路
    沿川藏公路進藏,進藏途中從東到西依次翻過14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險峻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怒江、瀾滄江等洶湧湍急的江河,地形之蜿蜒複雜,氣候之多變無常,路程之蔓延漫長,施工之困難重重,不敢想像。川藏公路可謂是中國最險峻的公路,沒有之一。
  • 從大渡河到夾金山 追尋紅軍在雅安的足跡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沿著「南方絲綢之路」和川藏茶馬古道先後走進雅安,並在這裡建立起省、縣、鄉紅色政權。   「雅安山河一片紅」,雅安是紅軍長徵途中極其重要的活動地區之一。   1935年5月23日,中央紅軍從涼山州冕寧縣進入石棉縣境內,6月12日,中央紅軍一部翻越夾金山,與紅四方面軍一部在小金縣達維鎮會師。
  • 行遊隨筆(過瀘定橋 宿康定城)
    過瀘定橋大渡河懸瀘定橋。康熙御筆賜名昭。鐵鏈索環相扣緊。堅韌。造福川藏跨江濤。天險飛奪贏惡戰。震撼。紅軍勇士勝英豪。彈雨激滔何所懼。勝利。凱歌奏響看今朝。 這是我們此次出行的第二十七天。位於四川省西部,橫跨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懸索橋。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的地龍樁和臥龍樁上,9根作底鏈, 4根分兩側作扶手,鋪上木板供行人通過。據說,全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鐵件重40餘噸。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清式古建築,風貌獨特系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
  • 用信仰跨過大渡河的波濤 ▪ 一路向西之7
    瀘定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是進藏出川的必經之地。瀘定橋是一座懸掛式鐵索橋,全橋由橋身、橋臺和橋亭三大部分組成。橋身由多根碗口粗的平行鐵鏈構成,橋欄直接由鐵鏈架設,底下並排鐵鏈鋪上木板形成橋面,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接,各鐵鏈環環相扣;橋臺位於橋身兩端處,橋臺內固定鐵樁,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鐵樁裡;橋頭兩岸橋頭古堡為漢族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錨固鐵鏈落井之上建有橋亭,飛簷翹角、古樸大方;橋西端觀音閣下存有康熙立的匾額。
  • 浪計劃第9期《川藏公路》:318國道+珠峰大本營+青藏高原自駕攻略
    以往,不過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難,這裡的山口海拔4250米,路面極窄,塌方常見,冬季雨雪不斷。如今,改建後的川藏公路已不復往日的艱險。折多山一線的地理地貌由於受岷江、大渡河等水系的強烈切割,地形高差大,溝壑密布,山嶺縱橫,且林木茂密、氣候溫潤,帶有典型的亞熱帶溫溼谷地特徵。下折多山,過新都橋,地勢漸漸趨緩,山嶺也不似行前那般險峻,真正的高原之旅從此開始。
  • 史上最難超級工程——川藏鐵路
    川藏鐵路東起四川成都,向西經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貢、林芝、山南,最終到達西藏首府拉薩,途中依次穿越二郎山、折多山、高爾寺山、沙魯裡山、芒康山、他念他翁山、伯舒拉嶺、色季拉山8座高山;經過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易貢藏布江、雅魯藏布江7大江河。
  • 川西印象旅遊(四)翻越康巴第一關 川藏南線網紅打卡地
    第一站就是翻越被稱為康巴第一關的折多山,折多山海拔4298米,「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過了折多山,就算是進入了真正的藏區。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西面為高原隆起地帶,有雅礱江,右為高山峽谷地帶,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態等方面處於過渡地帶,主要分布著有「嘉絨」之稱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壩州的大小金川一帶,折多山以東是山區,而折多山以西則是青藏高原的東部,真正的藏區。
  • 建設川藏鐵路為何難於上青天?
    修建由成都出發,跨越青藏高原抵達拉薩的川藏鐵路,一直是沿線群眾和全國人民的一個夢想。最新消息顯示,這一「世紀工程」的規劃建設即將全面啟動。建設川藏鐵路為何難於上青天?川藏鐵路從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川藏鐵路依次經過四川盆地、川西高山峽谷區、川西高山原區、藏東南橫斷山區、藏南谷底區等5個地貌單元。線路經過區域山高谷深,地形條件極其複雜。
  • 川藏318線上的傳奇,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川藏公路新的地標性景觀
    如果說中國有這麼一條路是很多自駕愛好者喜歡的,那麼絕對318國道,318國道起點在上海,終點是西藏友誼橋,全長5476千米,它是中國最長的國道。而318國道上這段公路更是成為了中國人自己的景觀大道,它就是318川藏南線,這條成都開往拉薩的公路,全長2142千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自駕愛好者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