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研究生涯裡,三位嘉賓對自然語言處理、預訓練模型、機器翻譯、人工智慧等熱門NLP研究課題屢有建樹,頗有心得,將為研究者們接觸NLP前沿資訊提供新穎的解讀視角。此外,還集結了天南地北各方NLP專家學者:東道主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周清雷,北京大學語言計算與網際網路挖掘研究室負責人&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萬小軍教授和西湖大學特聘研究員張嶽教授。
— 直播觀看地址 —
AI研習社直播地址:
https://www.yanxishe.com/events/ccf-nlp-zzu
Bilibili直播地址:
https://live.bilibili.com/22494831
開場嘉賓:周國棟
蘇州大學教授&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開場介紹
開場嘉賓:周清雷
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院長
鄭州大學介紹
演講嘉賓:周明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ACL前主席
演講主題:預訓練模型在多語言、多模態任務的進展
分享環節:50分鐘主題分享+10分鐘互動問答
演講摘要:
最近幾年神經網絡自然語言處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其中預訓練模型是最近引起普遍關注的創新技術。利用幾乎無限的文本數據,可以自監督的方式訓練一個大型的語言模型,實現對文本的詞彙的上下文相關的語義表示。在學習一個特定任務時,基於預訓練模型進行細調獲得了很大的性能提升。預訓練模型進一步延伸到多語言、多模態的任務中,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步。
本講座介紹多語言、多模態預訓練模型技術,探討自然語言處理目前新的機會。我們也將介紹我們最近的研究成果包括支持語言理解和語言生成的統一的預訓練模型(UniLM)和支持跨語言任務的預訓練模型(Unicoder)和跨模態語言模型LayoutLM。
演講嘉賓:張民
蘇州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演講主題:自然語言處理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分享環節:50分鐘主題分享+10分鐘互動問答
演講摘要:
語言是人類智能最重要的標誌,作為人工智慧的核心難題之一,自然語言處理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得到各國學術界、產業界、投資界和政府前所未有的支持和投入。那麼什麼是自然語言處理?其要解決的科學問題、學科內涵、外延和技術應用場景是什麼?在當今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其研究現狀、技術成熟度、新的挑戰、應用前景和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本報告將就這些問題展開簡單討論。
演講嘉賓:周國棟
蘇州大學教授&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演講主題:自然語言與理解
分享環節:50分鐘主題分享+10分鐘互動問答
演講摘要:
雖然自然語言一直在社會、經濟和國家安全等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一直以來計算機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遠遜於人類。近幾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普及,以及雲計算、大數據、GPU、深度學習等相關平臺和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越來越感到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突破就在眼前。本報告將從自然語言理解層面探討如何提高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具體包括:自然語言本質特點、自然語言理解核心任務、語言理解=篇章理解+知識圖譜。
周國棟
周國棟,教授(二級), 博導,蘇州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1997年12月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8年1月至1999年3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4月-2006年8月在新加坡資訊通信研究院分別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和副主任研究員;2006年8月底加入蘇州大學擔任教授博導,組建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
研究方向:自然語言理解、自然語言認知等。近5年來發表國際著名SCI期刊論文30多篇和國際頂級會議ACL/ EMNLP/ COLING/ IJCAI/ AAAI論文80多篇,主持NSFC項目4個(包括重點項目2個) 。據Google Scholar統計,論文引用超過9000次。曾擔任國際自然語言理解領域頂級SCI期刊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編委。目前擔任ACM TALLIP副主編、《軟體學報》責任編委、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語言處理專委會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自然語言理解專委會副主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言現代化與智能化研究會副理事長。
周清雷
博士,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現任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兼任河南省計算機學會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傑出會員、河南省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河南省區塊鏈研究會副會長、YOCSEF鄭州首屆主席。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近年來,在信息安全、形式化方法及模型檢測、軟體可靠性、DNA計算、人工智慧等方面主持及參與國家級項目8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與了世界首臺擬態計算機原理樣機的研製(國家863重大項目:新概念高效能計算機體系結構研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網絡空間擬態防禦技術機制研究」研究工作(子任務負責人),以及公共安全重大專項課題負責人。先後在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發表論文150餘篇。
周明
張民
萬小軍
— 主辦方介紹 —
— 承辦方介紹 —
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