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推動蘇區振興發展綜述:把準紅色脈動 匯聚發展動能

2020-12-24 梅州網

  ●本報記者 鄭煒梅  賴鋒

  見習記者 丘佳溢

  特約記者 張炳鋒

  「歡迎大家多來我們村走走看看。」在五華(雙華)革命歷史展廳,竹山村村民、義務講解員徐可樓向遊客發出邀請。他歡迎大家的「底氣」來自竹山紅色村近年呈現的良好發展態勢。

  登畲鰲背鄉農民協會是梅州首個鄉農民協會;中共五華縣小組是梅州最早建立的中共地方組織;睦賢鄉蘇維埃政府是梅州首個鄉級蘇維埃政權;五華縣是梅州地區最早成立工農武裝的地方……五華屬原中央蘇區範圍,是廣東省重點革命老區。往昔,「硬打硬」的五華阿哥為革命衝鋒陷陣,譜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詩篇;今朝,150萬五華阿哥傳承蘇區精神,拿出「硬打硬」的實幹精神、工匠精神謀求高質量發展。

  打造紅色品牌

  講好紅色故事

  「無慄不成家」是雙華鎮竹山村廣為流傳的俚語。時光回溯到上個世紀20年代末,當時雙華鎮的百姓不僅是種慄能手,還是英勇奮戰的工農革命武裝,「竹山阻擊戰」是工農革命軍在敵眾我寡形勢下取得的一次勝利;竹山兵工廠生產的土槍、長矛、大刀等武器全部送往各區、鄉,壯大農民自衛軍武裝,有力支援了南昌起義軍。經過時光洗禮,現在竹山戰鬥、兵工廠等舊址經維修、布展變身展館。在竹山阻擊戰舊址公園,走過時間長廊,可以看到「製造武器支援南昌起義」「竹山阻擊戰」「協助革命軍東徵」等歷史故事。

竹山阻擊戰紀念園(林翔  攝)

  提起五華「紅色故事」,就不得不提古大存,他是五華革命先驅人物,紅十一軍的創始人,也是東江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從縣城出發途經興華高速梅林出口就能抵達古大存故居。建於清嘉慶年間的它幾經修復,即將布展展示五華縣革命史及古大存的故事。

  革命遺址得以修繕,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園等也相繼建了起來。位於五華縣城奧體中心的「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紅色體驗館,是我市首個以現代科技方式來體驗紅色革命文化的科技館。在這裡可以了解五華鐵匠參與中央蘇區兵工廠創建、人民群眾穿越古驛道支援前線等歷史,還可以聽革命歌謠、看歷史影像、向革命前輩獻上鮮花,新奇的體驗讓人耳目一新;在蒲麗頂紅色旅遊區的五華革命烈士紀念碑、五華縣革命史跡陳列室等已經建成……

  五華縣有革命史跡119處,近年以來,該縣高度重視紅色遺址維護、開發、利用,採取「上級撥、縣級擠、社會籌」辦法,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5億多元用於革命場館的建設。「我們採取先急後緩、先重點後難點、梯次推進、一址一策的方式有效保護開發,爭取每年打造一個品牌。」五華縣委黨史辦副主任江連輝說。

  激活紅色資源

  做活紅色文章

  「這裡以前是一個雜草叢生的小山崗,現在竹山村不時有各地的客人造訪,最忙時我一天要宣講三次。」在竹山阻擊戰舊址公園,徐可樓提高嗓音說。古稀之年的徐可樓是土生土長的竹山人,退休後,他回到村裡,挖掘並收集發生在這裡的紅色故事。五華縣(雙華)革命歷史紀念館建成後,他成了一名義務宣講員,與來訪賓客講述紅色故事。

  2017年,竹山村被省委組織部確定為「紅色村」,隨後累計投入約1370萬元用於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建設,經過一年多的施工,全面完成了竹山阻擊戰舊址公園、五華縣(雙華)革命歷史紀念館、竹山兵工廠、竹山村蘇維埃政府臨時辦公點舊址等建設。「維修布展後很多人來參觀學習,過年期間就有1000多人前來參觀學習。」竹山村黨支部書記蔡其梅笑言。

  梅林鎮是古大存故居、優行鄉農民協會舊址(德公祠)、中共五華縣委誕生舊址等紅色革命史跡所在地。2017年重修的古大存故居,目前已經通過縣、市驗收;總投入125萬元的中共五華縣委誕生舊址也在今年修繕布展完畢……「以往梅林沒有產業,現正在打造『八紅』(紅景、紅街、紅村、紅道、紅址、紅橋、紅校、紅館),發展『紅色+』旅遊產業,帶動鄉村面貌、產業發展。」梅林鎮黨委副書記陳活祥說,現在的梅林開闢了一條紅綠結合的發展之路,規劃將梅林、優河、梅南三個村作為鄉村振興示範點,以紅色文化為主題,以古大存故居和南灃山養生養老生態園為核心,通過專業設計公司的設計規劃,興建民宿、推進公路建設等措施,形成「一帶串五區」的產業聯動發展格局。

  年初召開的五華縣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對梅林、雙華、郭田三個革命老區蘇區鎮的發展方向,分別定位為「紅色故土·幸福梅林」「紅色熱土·森林小鎮」「紅色蘇區·多彩郭田」。如今,經過半年多的實施,紅色資源帶來的效應逐漸凸顯。

  用足用好政策

  享受蘇區紅利

  「利用好老區蘇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政策,今年以來向上爭取到中央和省交通、水利、醫療、教育民生保障等項目資金21.8億元」……在中共五華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上「用足用好政策」成為熱詞。

  五華縣惠堂體育場、長樂遊泳中心、紅色體驗館、老河道公園等近年來建成的項目,如今成為五華老百姓「打卡」網紅點;中英文實驗學校、遠恆佳教育城、水寨中學小都校區、橫陂鎮第三小學、縣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足球小鎮、梅蓄項目等一批項目如火如荼推進;技工學校、婦女兒童醫院、中醫醫院外科綜合大樓、第三人民醫院等一批項目獲得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經過多方努力,梅龍高鐵將在五華縣設站……

  「五華縣是我省老區蘇區振興發展重點老區蘇區政策支持範圍,近期,五華縣聯合成立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工作專班,及時和上級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對接,第一時間把發展政策轉化為發展優勢。」記者從五華縣發改局、五華縣財政局了解到,成立工作專班後,該縣及時傳達、解讀政策,加強溝通對接與項目謀劃。

  「要珍惜難得機遇,加強老區蘇區政策的研究運用,把政策紅利最大化,加快補齊突出短板,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隊」「要把握時勢,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把機遇變成現實」……中共五華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上,一串串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五華縣也正緊抓機遇謀發展。《五華縣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動我省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實施方案》等也即將出臺,發展新號角全面吹響。

相關焦點

  • 支持梅州老區蘇區振興發展 景田集團礦泉水項目落戶梅州市 馬興瑞...
    大洋網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現場會部署要求,支持梅州老區蘇區振興發展,5月9日,梅州市政府與景田(深圳)食品飲料集團有限公司在廣州籤署合作協議。省長馬興瑞出席活動並見證籤約。
  • 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在梅州市大埔縣召開
    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在梅州市大埔縣召開用心用情用功推動我省老區蘇區全面小康振興發展李希出席並講話 馬興瑞主持大洋網訊 昨日,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在梅州市大埔縣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區蘇區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推動全省老區蘇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實現振興發展。省委書記李希出席會議並講話,省長馬興瑞主持會議。李希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老區蘇區工作,先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明確指示要求,為新時代推動老區蘇區脫貧致富、振興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福建三明推動鄉村振興 為民族山鄉注入「紅色脈動」
    在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上,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近年來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唱響「石榴籽」和諧之聲,大力弘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的蘇區精神,聚焦脫貧攻堅、村寨建設、文化傳承、產業發展等重點,著力推動民族鄉村振興。
  • 景田集團礦泉水項目落戶梅州 為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增添新動能
    籤約儀式現場馬興瑞在籤約儀式上表示,梅州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紅色蘇區和革命老區,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要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和生態資源優勢,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招商引資,真正把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
  • 總投資5億元景田集團 礦泉水項目落戶梅州五華
    本報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現場會部署要求,支持梅州老區蘇區振興發展,5月9日,梅州市政府與景田(深圳)食品飲料集團有限公司在廣州籤署合作協議。省長馬興瑞出席活動並見證籤約。
  • 推動全域旅遊助力蘇區振興
    原標題:推動全域旅遊助力蘇區振興    昨日,由韶關市生態環境局、韶關市
  • 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若干...
    省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加大對我省原中央蘇區地區落實《若干意見》的支持力度,在規劃編制、政策制訂、項目布局、資金安排、體制創新等方面予以扶持,協助其解決在貫徹《若干意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省發展改革委要牽頭制定我省的實施工作方案,強化對關係我省原中央蘇區地區振興發展的重大問題的綜合協調,指導、推動《若干意見》的深入貫徹實施,重大問題及時向省政府報告。
  • 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興寧蘇區振興發展
    本報訊 日前,梅州市委常委、興寧市委書記餘其豹主持召開了市委常委會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上級有關會議精神,以新擔當新作為,全力以赴做好脫貧攻堅、雙擁優撫、疫情防控和「兩委」換屆等工作,推動興寧蘇區振興發展。興寧市領導洪國華、羅利娜、何志平等參加了會議。
  • 「省尾國角」變蘇區大港 饒平迎來振興發展新機遇
    不僅如此,這裡還曾是一方紅色革命熱土。在1927年風雷激蕩的歲月裡,朱德率領的八一南昌起義軍在饒北山區召開軍事決策會議,保存了南昌起義的革命火種,亦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光輝足跡。2010年6月,饒平縣被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日前,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正式展開,記者一行走進饒平,一探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
  • 昆明五華「大融合、大聯動、大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
    企業負責人感慨,正是有了五華區委、區政府的支持,才讓企業在疫情稍穩之後有了發展的信心和底氣。這是五華區堅持融合發展,以黨建引領推動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砥礪前行的鮮活縮影。近年來,五華區以「大融合」理念、「大聯動」思維,服務「大發展」目標,持續深化區域化黨建工作。
  • 廣東省老促會會長座談會在南雄召開:促進新時代老區蘇區振興發展
    廣東省老促會會長座談會在南雄召開:促進新時代老區蘇區振興發展 2020-12-22 2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銘記光輝歷史 展望蘇區振興
    由廣東中共黨史學會、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梅州中共黨史學會、豐順縣委、豐順縣政府主辦的紅四軍挺進東江進駐馬圖90周年學術研討會日前在豐順縣順利召開,來自全國10多個省市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進行學術研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老區蘇區工作重要論述,激勵廣大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東省進一步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機遇
  • 五華:聚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全縣目前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有河梅、汕湛、濟廣、梅汕高速(五華段)4條共153.63公裡。在建高速公路有興寧至汕尾高速公路五華至陸河段和豐華高速公路(五華段),分別計劃於2020年底、2021年上半年建成通車。
  • 蘇區往事猶新 紅色引擎「轟鳴」
    日前,記者一行在梅縣區梅南鎮水美村採訪時,她講述了記憶中那段「紅色往事」和現在的美好生活。 梅縣區具有悠久的革命鬥爭歷史,留下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和一批革命遺址。精神火炬,穿越時空。如今,光榮的蘇區精神轉化為推動蘇區振興發展的堅實動力,梅縣區將「紅色」融入發展底色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昔日村莊已從土坯房變成現在的小洋樓,從靠天吃飯到靠產業掙錢,一幅欣欣向榮的美好畫卷盡收眼底。
  • 梅州:點燃電力引擎加快振興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做支撐。近年來,梅州供電局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電力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地,在服務方式、服務手段、服務流程上下狠功出實招,不斷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為梅州蘇區振興發展保駕護航。
  • 梅州大埔稅務為「以茶致富振興蘇區發展」添力
    廣東大埔縣是目前廣東省唯一被認定的中央蘇區縣。茶葉一直是該縣重要的傳統優勢產業,2019年,該縣茶葉產業園成功上榜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性產業。  梅州市大埔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地」之稱,為了打通脫貧致富「最後一百米」,該縣一直堅持把茶葉產業發展作為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發展模式定向訂單、入股合作、安排就業等方式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脫貧,實現蘇區振興發展。
  • 弘揚革命老區精神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本報訊(記者 費玉瓊 王道)9月22日,中國老促會副會長楊槧、湖南省政法委原常務副書記彭對喜、重慶市老促會會長王昌渠等一行來黔江參觀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情況。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姚登惠,區政府副區長孫天明介紹相關情況。
  • 局黨組書記、局長鄧海鷹赴自然資源部對接新一輪蘇區振興發展政策
    局黨組書記、局長鄧海鷹赴自然資源部對接新一輪蘇區振興發展政策 信息分類: 文件編號:
  • 大融合大聯動大發展 構建五華城市黨建新格局
    即日起,我們推出「黨建引領 同心共建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高品質核心區」系列報導,展現五華區在機制構建、功能強化、提升服務實效等方面的創新亮點和城市基層黨建「探索者」「創新者」們的獨特風採,激活城市發展的「紅色力量」,為五華區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高品質核心區裝上驅動發展的「紅色引擎」。
  • 國家質檢總局對口支援贛南蘇區振興發展走筆
    於是,國家、省、市質檢系統上下一條心、工作一盤棋,發揮職能優勢,支援贛南蘇區振興發展。  時間見證了變化,付出轉化為成果。日前,記者走訪了國家質檢總局對口援助建設的會昌縣洞頭鄉畲族村等地,生活環境變美了,發展基礎更牢了,當地幹部群眾早已把國家質檢總局派出的駐點掛職幹部當作了親戚。「國家質檢總局對口支援贛南,真情幫扶會昌,把會昌人民當親人,把會昌工作當質檢事業,值得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