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煒梅 賴鋒
見習記者 丘佳溢
特約記者 張炳鋒
「歡迎大家多來我們村走走看看。」在五華(雙華)革命歷史展廳,竹山村村民、義務講解員徐可樓向遊客發出邀請。他歡迎大家的「底氣」來自竹山紅色村近年呈現的良好發展態勢。
登畲鰲背鄉農民協會是梅州首個鄉農民協會;中共五華縣小組是梅州最早建立的中共地方組織;睦賢鄉蘇維埃政府是梅州首個鄉級蘇維埃政權;五華縣是梅州地區最早成立工農武裝的地方……五華屬原中央蘇區範圍,是廣東省重點革命老區。往昔,「硬打硬」的五華阿哥為革命衝鋒陷陣,譜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詩篇;今朝,150萬五華阿哥傳承蘇區精神,拿出「硬打硬」的實幹精神、工匠精神謀求高質量發展。
打造紅色品牌
講好紅色故事
「無慄不成家」是雙華鎮竹山村廣為流傳的俚語。時光回溯到上個世紀20年代末,當時雙華鎮的百姓不僅是種慄能手,還是英勇奮戰的工農革命武裝,「竹山阻擊戰」是工農革命軍在敵眾我寡形勢下取得的一次勝利;竹山兵工廠生產的土槍、長矛、大刀等武器全部送往各區、鄉,壯大農民自衛軍武裝,有力支援了南昌起義軍。經過時光洗禮,現在竹山戰鬥、兵工廠等舊址經維修、布展變身展館。在竹山阻擊戰舊址公園,走過時間長廊,可以看到「製造武器支援南昌起義」「竹山阻擊戰」「協助革命軍東徵」等歷史故事。
竹山阻擊戰紀念園(林翔 攝)
提起五華「紅色故事」,就不得不提古大存,他是五華革命先驅人物,紅十一軍的創始人,也是東江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從縣城出發途經興華高速梅林出口就能抵達古大存故居。建於清嘉慶年間的它幾經修復,即將布展展示五華縣革命史及古大存的故事。
革命遺址得以修繕,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園等也相繼建了起來。位於五華縣城奧體中心的「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紅色體驗館,是我市首個以現代科技方式來體驗紅色革命文化的科技館。在這裡可以了解五華鐵匠參與中央蘇區兵工廠創建、人民群眾穿越古驛道支援前線等歷史,還可以聽革命歌謠、看歷史影像、向革命前輩獻上鮮花,新奇的體驗讓人耳目一新;在蒲麗頂紅色旅遊區的五華革命烈士紀念碑、五華縣革命史跡陳列室等已經建成……
五華縣有革命史跡119處,近年以來,該縣高度重視紅色遺址維護、開發、利用,採取「上級撥、縣級擠、社會籌」辦法,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5億多元用於革命場館的建設。「我們採取先急後緩、先重點後難點、梯次推進、一址一策的方式有效保護開發,爭取每年打造一個品牌。」五華縣委黨史辦副主任江連輝說。
激活紅色資源
做活紅色文章
「這裡以前是一個雜草叢生的小山崗,現在竹山村不時有各地的客人造訪,最忙時我一天要宣講三次。」在竹山阻擊戰舊址公園,徐可樓提高嗓音說。古稀之年的徐可樓是土生土長的竹山人,退休後,他回到村裡,挖掘並收集發生在這裡的紅色故事。五華縣(雙華)革命歷史紀念館建成後,他成了一名義務宣講員,與來訪賓客講述紅色故事。
2017年,竹山村被省委組織部確定為「紅色村」,隨後累計投入約1370萬元用於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建設,經過一年多的施工,全面完成了竹山阻擊戰舊址公園、五華縣(雙華)革命歷史紀念館、竹山兵工廠、竹山村蘇維埃政府臨時辦公點舊址等建設。「維修布展後很多人來參觀學習,過年期間就有1000多人前來參觀學習。」竹山村黨支部書記蔡其梅笑言。
梅林鎮是古大存故居、優行鄉農民協會舊址(德公祠)、中共五華縣委誕生舊址等紅色革命史跡所在地。2017年重修的古大存故居,目前已經通過縣、市驗收;總投入125萬元的中共五華縣委誕生舊址也在今年修繕布展完畢……「以往梅林沒有產業,現正在打造『八紅』(紅景、紅街、紅村、紅道、紅址、紅橋、紅校、紅館),發展『紅色+』旅遊產業,帶動鄉村面貌、產業發展。」梅林鎮黨委副書記陳活祥說,現在的梅林開闢了一條紅綠結合的發展之路,規劃將梅林、優河、梅南三個村作為鄉村振興示範點,以紅色文化為主題,以古大存故居和南灃山養生養老生態園為核心,通過專業設計公司的設計規劃,興建民宿、推進公路建設等措施,形成「一帶串五區」的產業聯動發展格局。
年初召開的五華縣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對梅林、雙華、郭田三個革命老區蘇區鎮的發展方向,分別定位為「紅色故土·幸福梅林」「紅色熱土·森林小鎮」「紅色蘇區·多彩郭田」。如今,經過半年多的實施,紅色資源帶來的效應逐漸凸顯。
用足用好政策
享受蘇區紅利
「利用好老區蘇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政策,今年以來向上爭取到中央和省交通、水利、醫療、教育民生保障等項目資金21.8億元」……在中共五華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上「用足用好政策」成為熱詞。
五華縣惠堂體育場、長樂遊泳中心、紅色體驗館、老河道公園等近年來建成的項目,如今成為五華老百姓「打卡」網紅點;中英文實驗學校、遠恆佳教育城、水寨中學小都校區、橫陂鎮第三小學、縣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足球小鎮、梅蓄項目等一批項目如火如荼推進;技工學校、婦女兒童醫院、中醫醫院外科綜合大樓、第三人民醫院等一批項目獲得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經過多方努力,梅龍高鐵將在五華縣設站……
「五華縣是我省老區蘇區振興發展重點老區蘇區政策支持範圍,近期,五華縣聯合成立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工作專班,及時和上級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對接,第一時間把發展政策轉化為發展優勢。」記者從五華縣發改局、五華縣財政局了解到,成立工作專班後,該縣及時傳達、解讀政策,加強溝通對接與項目謀劃。
「要珍惜難得機遇,加強老區蘇區政策的研究運用,把政策紅利最大化,加快補齊突出短板,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隊」「要把握時勢,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把機遇變成現實」……中共五華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上,一串串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五華縣也正緊抓機遇謀發展。《五華縣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動我省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實施方案》等也即將出臺,發展新號角全面吹響。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