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春節前幾周,啟用了新烤箱後,家裡時不時就飄出烤紅薯的香甜氣味。
紅薯不是唯一,土豆、芋頭都可以烤。
主要操作者是琪麟,他第一次烤紅薯沒烤熟,之後就掌握了技巧,我稱讚他烤出來的紅薯「是世界上最好的烤紅薯」,「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烤紅薯」,第一句有違反廣告法的嫌疑,第二句就毫無瑕疵。
鼓勵之下,必用勇夫,他在烤箱用途開發的路上越走越遠。
我從朋友圈裡看到中持綠色的肥城項目還生產有機蔬菜——西紅柿、尖椒、茄子等,就從慧玲處購買了一箱西紅柿和一箱尖椒茄子。
收到蔬菜後,西紅柿是很清新、可生吃的那種,味道和超市裡購買的不一樣,像是小時候我們吃過的味道。
尖椒和茄子看起來也很不錯,這就促使琪麟開動腦筋,這麼新鮮的食材何不烤了吃?
烤完用自製辣椒油和蒜泥拌一拌,真是爽口美味,吃完這個再吃炒菜,只覺得過於油膩。
再到後來,烤魚終於也提上了議事日程。
他買了一條鱸魚,請攤販幫忙殺好,回來用調料醃好。很快屋子裡就飄來了烤魚香。
那天晚上,我們就拿這條烤魚當了晚飯……
我也用烤箱烤過紅薯和芋頭,只要設好溫度和時間,就不會失手,可以說烤箱是小白們最拿手的廚具了。
我覺得烤制食品非常古樸,原始社會,人類第一次吃到弄熟的食物,很有可能就是直接用火燒熟或者烤熟的。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頓飯——鴻門宴,項羽招待劉邦吃的就是燒烤食物。
有一天,我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了烤蛋糕成功的照片,說在抖音學的烤巴斯克芝士蛋糕。
我在抖音上搜到了許多相關視頻,看來還挺熱門,他們的食譜都一樣,我在百度上也搜到了文字版的食譜,也是大同小異。
原料:
奶油奶酪 350克 (抖音博主說是340克)
雞蛋(全蛋) 3-4個(180克左右)
蛋黃 1個(20克左右)
淡奶油 200克
細砂糖 85克
玉米澱粉(或者低粉) 10克(8克)
食譜:
1.把奶油奶酪和白砂糖(應該用特別細的糖霜那樣的白糖)放入主鍋,混合均勻。
2.放入3個全蛋和1個蛋黃(我沒再加這個蛋黃),繼續混合均勻。
3.將室溫狀態下的奶油(200克)和玉米澱粉(10克)加入,繼續混合,原則就是混合成均勻的沒有顆粒的液體狀態。
4.取出一張可以放進6寸模具大的烘焙紙,打溼再擰乾,鋪進6寸模具裡。(我直接鋪進去一張錫紙,一樣好使)
5.周圍儘量壓平,不平也沒關係,這款蛋糕不要求周圍很光滑。把蛋糕糊倒入模具,輕震一次就可以進烤箱了。(輕震不知道是什麼鬼)
6.放入預熱好的烤箱,230-240度,烤制25分鐘左右。建議冷藏一夜再切開食用。(溫度和時間值得商榷,每家烤箱不同)
點檢一下,家裡有雞蛋和烤箱,其他都需要買,包括6寸模具。
說幹就幹,我在網上採購了全套烤蛋糕用具和奶油奶酪等食材。買的時候稍微猶豫了一下,烤蛋糕工具,其實我只用採購6寸模具就可以了。
但是我想要自信點,烤箱這麼簡單易用,巴斯克芝士蛋糕的做法也不複雜,我肯定能成功,成功後,烤餅乾等不也就要考慮了嗎?何不這次就買齊工具?捎帶還買了一個廚房秤。
京東仿佛也知道了我迫切的心情,工具和食材是一次送到的。
收到後我就行動起來。本來想跟烘焙高手阿花討教幾招的,但我真等不了了。
因為過於迫切,還忽略了抖音博主的一條忠告,現在天氣比較冷,奶酪最好隔水熱一下,但是也不能太熱,直接融化。就是稍微加熱軟化一下。
我是把奶酪放進小盆子裡後,直接用廚房秤稱了85克糖霜扔進去。發現攪不動後,再燒水,把盆子放進去,就比較難搞了。
把奶酪和糖霜攪勻後,就容易了。按照那個食譜,一步步往裡面加東西,攪拌,加東西,攪拌,實在有點過於簡單。西式糕點和中式糕點的複雜程度完全無法比嘛。
這大概是典型的初學者心態,一開始畏懼,選擇了比較簡單的方式入手,感覺簡單,就又輕視。
攪動、攪動、攪動,盆子裡的糊糊變得非常細膩。
抖音博主說為了減少顆粒,還要用小篩子過濾一下,我看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嘛。即使偶爾有些細小顆粒,也不影響什麼。
看著這由奶油奶酪、細砂糖、雞蛋、玉米澱粉、奶油等攪和成的一盆糊糊,精挑細選、真材實料、用心攪拌,我覺得不好吃都沒天理。
把糊糊倒進墊了錫紙的模具時,我發現了點小問題。我買的整套工具裡,蛋糕模具不是6寸的而是8寸的,當時想的是這能差多少。因為是8寸的,糊糊倒進去後就比較扁平,不像蛋糕那樣比較高。
我按照食譜把烤箱以230度,預熱了10分鐘。把模具放了進去。繼續以230度,定時25分鐘。
萬事大吉,我和小丸子去玩跳房子的遊戲去了。
一開始是蛋糕的香味,十多分鐘後,氣味有點讓人不太愉快,但也不嚴重。
鼻子非常靈敏的小寶卻跳出來說,氣味這麼難聞,是不是烤糊了?我說:沒有,沒有,烤紅薯不也是有這個焦焦的氣味嗎?
他走到烤箱旁邊去看,大叫:媽媽,你看上面都黑了,搞不好會起火啊!我說他大驚小怪,肯定不會。
繼續烤到20分鐘後,蛋糕的表皮整個變黑了,煙氣也越來越大,小寶把窗子打開,同時要求我關了烤箱。
我這時候發現我烤蛋糕的知識其實並不比小寶多,我也是第一次烤。
我聽他的話,關了烤箱,取出蛋糕。蛋糕黑不溜秋的。
小寶拿來一個鍋鏟,想要鏟下去嘗嘗,我說不要,表面這層糊了,拿掉看看。
稍微冷一點之後,我把表面那層黑色的殼揭掉,裡面終於露出了金黃色的蛋糕。
小寶嘗了一口,說味道很不錯,很甜,有點像雞蛋羹。
我挺崩潰的,放糖就會甜,甜算啥表揚?雞蛋羹用得著這麼費勁做嗎?
我說放冰箱裡冷藏後就會是蛋糕的味道了。我也嘗了一口熱乎的蛋糕,滑滑的,甜甜的,帶點淡淡的焦糖味。沒有一個博主建議熱食,我們大概也是極少數的吃過熱的巴斯克芝士蛋糕的人了。
冷藏之後再拿出來,風味果然變了,就是芝士蛋糕的那種細膩口感。
從外觀上看,揭掉一個黑帽子後,模樣有點不大好看,而且因為模具大了2寸的緣故,整體比較扁,像披薩而不是蛋糕。
我拿出冷藏後的蛋糕,叫來小寶和小丸子,說,看媽媽親手做的蛋糕,像冰淇淋一樣好吃。然後帶著「天哪,你們還不快high起來」的神秘微笑點頭。但孩子們表現很冷靜。
小寶拿起勺子吃了一些。我給小丸子的小碗裡也放了幾塊,她很不捧場,只吃了一口就不吃了。
剩餘的都被琪麟回家後吃了,他說很好吃,還說「你應該繼續做蛋糕」。作為一個成年人,他也知道「鼓勵之下,必有勇夫」。他不知道過程中的煙霧和焦糊味。
事後想想,最大的失誤就是烤箱溫度。當時看到我們家烤箱上寫著,烤蛋糕190度,烤牛排和魚才需要230度。卻還是按照食譜上的說明,扭到了230度。看來不同烤箱的溫度是不一樣的。
世事真如夢,人生不肯閒。這樣一個不完美的烤蛋糕,卻激起了我對完美的追求,我準備近期再烤一個巴斯克芝士蛋糕,並向更多烘焙品類進軍。
同時,我也發現,擊節讚嘆、滿懷期許,是讓一個烘焙新手繼續努力的法寶。也可能不僅適用於這一件事。
松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