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除了《醉拳》,還拍了《醒拳》:羅維為爭奪成龍,手段太卑鄙

2020-12-18 大話港片

功夫巨星成龍也曾有過一段戴「票房毒藥」的帽子的時光。1970年代與羅維合作拍的《風雨雙流星》、《新精武門》等傳統功夫片票房失利後,1978年3月袁和平為成龍量身定做的第一部影片《蛇形刁手》上映讓成龍鹹魚翻生,幾個月後兩人趁熱打鐵,又推出同類型的《醉拳》,上映一個月票房高達676萬港幣,而且在韓國上映後還打破了韓國影史票房紀錄。

影片是黃飛鴻拜師蘇乞兒學醉拳的動作喜劇片,但事實上除了人名以外,電影裡的「黃飛鴻」幾乎和歷史上的黃飛鴻沒有任何關係。外殼是黃飛鴻,內核是動作喜劇。

1、武戲文唱

武術指導行業有一句話:「文戲武唱,武戲文唱。」文戲是電影的根基,功夫片也不例外。但1970年代的香港,功夫片是完全圍繞武戲的。在當時武器、絕招就是一部電影的主題,文戲常常淪為武戲的過渡,文戲是被根據武戲的場次、環境隨時調整的。著名導演和動作指導元彪曾說,「當時我們一場戲就是為了表現一個邪乎的、拼命的動作,很少考慮文戲合不合理的問題。在香港功夫片、動作片鼎盛時期,觀眾主要看我們的動作是不是邪乎、是不是拼命、是不是危險。動作片嘛,當然是以動作為主。」

《醉拳》雖名為「醉拳」,影片前面大半時間都沒有提到任何醉拳相關,即使是展現與醉拳無關的功夫,目的也不在展示功夫,而是搞笑。比如在成龍還沒有遇到蘇乞兒也就是袁小田之前,都是一般的拳腳配合著喜劇風格的設計。

成龍調戲女孩,被女孩的母親教訓,打鬥中十分爆笑。

後來才發現此人是自己的姑姑和表妹,裝作落枕不敢轉頭被他們看到自己的臉。

例如成龍打抱不平時用刀背切人的動作。

因為打傷了這位少爺,他家裡人來黃家討公道,黃飛鴻與他家的武師對打,成龍把少爺的擔架舉起來,讓武師誤傷已經被包成木乃伊的少爺。

成龍打得酣暢淋漓得意忘形,居然隨手讓旁邊的人幫他拿衣服,結果轉頭一看,是一臉怒容的父親……

而遇到了袁小田之後,也是進行大量的奇奇怪怪的訓練,與醉拳本身無甚關係。

用竹竿操控成龍。

舀水。

捏核桃。

直到成龍已經學會了「挨打」,才開始進入主題,教醉拳。

最後成龍與閻鐵心的決戰,用盡了「醉八仙」裡的前七仙套路也不能制敵,反被閻鐵心的「鬼魅無影手」打得無力招架。卻因為當初嫌棄何仙姑那一招娘氣沒學,在蘇乞兒的場外指導下,「七仙混揉成一體,氣定神寧自創仙」自創一套何仙姑,因禍得福贏了閻鐵心。

本片純文戲量相當大,且喜劇水準高。例如成龍被黃麒英罰扎馬步,師兄也就是石天為了報之前被他捉弄之仇,從雞毛掃上拔下一跟雞毛撓他,成龍恨癢難耐說他「雞毛當令箭」。

袁小田開始教成龍醉拳之前,為了讓他進入狀態,與成龍對飲吟詩,畫面與詩句直接對應,吟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鏡頭就給到蘇乞兒牆上的影子。

吟到「醉臥沙場君莫笑」,鏡頭就給到成龍醉倒在凳子上,妙趣橫生。

2、和《蛇形刁手》並稱動作喜劇開山之作

1970年代的香港,正是李小龍的動作片如日中天的年代,當年嘉禾的鄒文懷、何冠昌和李小龍合作創辦了協和影業,出品《猛龍過江》,票房高達530萬。但此時的華語動作電影正在急速地商業化,武術方面從刀劍到拳腳,文戲從嚴肅到喜劇兩方面正在急速轉變。1978年的《醉拳》作為早期的動作喜劇片成為引領潮流的存在。李小龍時代以前的動作片中鮮見對人物自我性格的大量描繪,個人始終淹沒在例如復仇等特定的風格之中。

而本片人物塑造相當立體,呈現市井氣,偷懶,活潑,好色,吃白食的現代青年形象,與李小龍電影中出塵的英雄截然不同。例如成龍在街上和同門師兄弟打賭,說自己能讓這個漂亮姑娘親自己。

成龍去吃霸王餐,先和一個獨坐的「顧客」假裝老鄉用潮汕話套近乎,假裝是一起的。

其實《醉拳》對于成龍也是他的轉型之作,之前與羅維合作拍的《風雨雙流星》、《新精武門》等都是傳統功夫片,當初他的定位正是「李小龍接班人」。成龍出身京劇戲班,並沒有受過任何影視培訓。1978年袁和平作為成龍的師兄,根據他對成龍的了解,發掘出他的喜劇天性,量身定做了"《蛇形刁手》和《醉拳》,《醉拳》中已經顯現出獨有的成龍式的動作喜劇模式,都是靠成龍個人摸索出來的。

3、醉拳與醒拳:成龍爭奪戰

1978年《蛇形刁手》、《醉拳》兩開花,1979年又有《笑拳怪招》,成龍從曾經的「票房毒藥」一舉成為香港最紅的打星,立刻成為各大影視公司的目標,上演了一場成龍爭奪戰。

最先出手的是嘉禾,財大氣粗拿出大額支票籠絡成龍,面額從100萬漲到400餘萬,最終將成龍收入麾下。雖然邵氏等公司也明爭暗奪,但最終不及嘉禾,嘉禾的創始人之一何冠昌甚至做了成龍的乾爹。

事實上成龍在羅維公司拍的最後一部電影《笑拳怪招》,就已經因為嘉禾不斷抬價挖角,得到了創作自由,自編自導自演,自己擔任武術指導。1979年加入嘉禾後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師弟出馬》。但在《師弟出馬》的拍攝過程中,嘉禾頻出怪事:公司被人縱火,老闆的汽車裡面發現死狗頭。甚至於一天成龍走出片場,被幾個壯漢架著綁回了羅維的公司。

據說之前羅維希望成龍續約,給他每部戲的片酬從原來的幾千塊開到5萬,成龍出於信任籤了合約,但嘉禾開出的價格竟高達480萬。成龍最終決定即使賠償違約金,也跟嘉禾籤約。羅維沮喪不已,據說甚至因此撤掉了六十大壽的壽宴。

原來,成龍與嘉禾籤約之前,《醉拳》火了之後,羅維公司就籌備了一部叫《醒拳》的電影想借東風賺一把票房,結果還沒開拍成龍就跳槽,羅維只能把成龍逼回來。嘉禾自然不能同意,與羅維對簿公堂,最終成龍還是去了嘉禾,嘉禾賠給羅維一筆錢,並讓成龍為羅維拍完這部電影。但因為羅維的行為,成龍的配合度很低,羅維只能拼湊出一部敷衍的《龍騰虎躍》,在日本上映時仍然用了原名《醒拳》。

4、日本漫畫家素材庫

成龍與日本緣分頗深:成龍多部電影在日本大賣,具有極高的知名度。而成龍本人也多次去日本宣傳電影,甚至自學日語上日本綜藝節目演示醉拳。圖中坐著的日本主持人就是日本當紅偶像瀧澤秀明。

岸本齊史的漫畫《火影忍者》中,就有角色「洛克李」的絕招「醉拳」。

其實《七龍珠》的作者,漫畫家鳥山明的許多創作靈感就來自於1979年在日本上映的《醉拳》,當時斬獲19億日元票房。鳥山明也因此成為了成龍的粉絲,在後來的採訪中曾說,「沒有《醉拳》就沒有《七龍珠》」。

天下第一武道會上,龜仙人參賽的化名,就叫做成龍。

也是從《醉拳》開始,成龍在銀幕上形成了獨特的形象,正式走上了國際功夫巨星之路。「功夫喜劇」這一類型電影,也正是因《醉拳》發揚光大,在世界範圍內啟發了大量創作者,如今這樣的經典也只能存在回憶中了。(撰文:Mankei Wu)

相關焦點

  • 袁和平與成龍的天作之合——評電影《醉拳》
    《醉拳》海報如果說《蛇形刁手》令成龍一炮而紅,那麼《醉拳》則正式奠定了成龍香江首席動作明星的地位。《蛇形刁手》的大賣,證明監製吳思遠對諧趣功夫片(動作+喜劇)的判斷是正確的;而另一方面,觀眾對《蛇形刁手》的認可,也證實了成龍身上的潛力。於是,二人決定趁熱打鐵,準備再拍一部升級版的《蛇形刁手》。
  • 從《蛇形刁手》到《醉拳》,成龍爆紅背後,藏著哪些故事?
    在演藝圈混了一兩年後,他還一度因為沒機會而去澳洲投奔了父母,每天在小餐館打工,前途一片迷茫。好在大導演羅維很看好成龍,將他喊回香港,去古龍那裡求取了劇本,還將他調給吳思遠拍武俠片,成龍才得以翻身。此後,他便開始籌備《醉拳》,他心目中的男主角自然還是成龍。他便再次去羅維公司,但這次並沒有第一次那樣順利。此時,成龍已小有名氣,羅維便希望他能拍自己公司的電影,自己掙錢。吳思遠為了借出成龍,來來回回跟羅維討論多次無果,但是成龍自己也想演這部影片,便帶著吳思遠上門堵羅維。
  • 細數成龍大哥的電影,我覺得《醉拳》最為出色!
    而成龍主導的成家班則崛起於1980年代,成龍與劉家良此前各打一片天,王不見王,卻終於在1994年進行了唯一一次的歷史性合作:《醉拳2》。《醉拳2》是為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的創立而拍攝的紀念作,這是香港唯一一個由武師組成的業界團體,因此劉家良和成龍才破天荒合作演出,並邀請到大量明星客串。
  • 劉家良放棄成龍,自己組隊拍攝《醉拳三》,結果票房慘澹
    在李小龍病逝以後,影視圈想要在創造出第二個李小龍,可是無人成功,好在成龍的出現又將香港動作片推向了高潮。成龍和李小龍的風格完全不一樣,成龍所代表的是動作片和喜劇片的結合,成功的將功夫喜劇帶上了巔峰。成龍所拍攝的《醉拳》、《蛇形刁手》都是非常經典的作品,而今天重要了解的主要就是成龍所拍攝的《醉拳》系列。
  •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想召集《醉拳》的原班人馬,拍攝系列續作。然而,成龍卻因為公司的限制,無法出演。為了彌補成龍的角色缺憾,袁和平啟用了元奎、袁信義,拍攝了這部續作《南北醉拳》。在1979年的票房市場之上,袁和平的這部《南北醉拳》,與成龍的另一部功夫喜劇不期而遇,結果被成龍拉開了近一倍的票房差距。
  • 李連杰的十字拳,成龍的醉拳,打拳最霸氣最有氣勢的我就服第四位
    以前拍功夫片可是要有武術底子的,成龍,李連杰,甄子丹都是自幼習武日後才有機會成為影壇的功夫巨星。動作明星影視作品打出的拳很好看,雖然裡面有一定的藝術加工,但如果沒真才實學也是打不出這效果的。說到拳法李連杰絕對稱得上影壇「第一人」,他會的拳法不計其數,他在民間曾跟100多位名師學習過武術。
  • 27年前,王晶的電影創作,引發成龍、甄子丹、李連杰的醉拳大戰
    《廣東靚仔玉》不光對《廣東靚仔玉》進行了借鑑,王晶還將「醉拳」元素,結合到了這部《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之中。1978年,袁和平設計了一個獨特的「黃飛鴻故事」《醉拳》。該片不僅成就了成龍的事業高峰,同時也掀起了功夫喜劇的時代潮流。
  • 成龍對日本動漫影響不小 沒《醉拳》就沒《七龍珠》_遊俠網 Ali213...
    國際武打巨星成龍(JackiaChan)不僅僅在中國影響巨大,對日本動漫界影響也不小,漫畫大師鳥山明、高橋留美子的漫畫作品都深受其影響,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成龍和日本漫畫界的緣分。
  • 沒成龍就沒《龍珠》和《火影》,看看成龍對日本動漫的影響有多大
    深受一大批日本粉絲的熱愛和追捧,而在這諸多粉絲中,最為出名的就是這位被封神級的漫畫創作者鳥山明了為表達對成龍《醉拳》的喜愛,鳥山明更是在採訪中直接表示如果沒有成龍主演的《醉拳》,他就無法創作出後來風靡全球的《龍珠》。
  • 成龍早年造型最帥的5部電影,《醉拳》排名第一,都看過我服你!
    電影裡面的成龍都有哪些讓人難以忘記的造型呢?接下來就讓我們盤點一下成龍早年那些造型最帥的電影吧!排行榜第一位:醉拳《醉拳》作為成龍早年的電影之一,對其而言具有重要的代表意義,同時《醉拳》也是成龍開啟龍式喜劇風格的第一部電影。
  • 成龍的4部「冷門」電影,《醉拳》上榜,你若全看過我叫你大神!
    《醉拳》是1978年由袁和平執導,成龍主演的動作電影。講述了少年黃飛鴻從只會招惹麻煩的混小子,經挫折,終於從乞丐師父蘇乞兒那裡苦練醉拳,死纏爛打地擊敗了前來他家踢館的大壞蛋的故事。《快餐車》是由嘉禾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喜劇片,由洪金寶執導,李炯楷、鄧景生、聯合編劇,成龍、洪金寶、元彪領銜主演。該片講述巴塞隆納華僑青年託馬士與大衛以經營快餐車為生,並與偵探社社長華僑胖子毛比之間的故事。《A計劃》是1983年上映的一部喜劇警匪電影,由成龍執導,成龍、元彪與洪金寶主演。
  • 1978年最賣座十大港片,李小龍半部電影不敵成龍的《醉拳》
    《賣身契》在劇情設計上除了諷刺電視臺用人制度之外,也反映了當時許多社會現狀,極具現實意義,拿下冠軍實至名歸。2、《醉拳》票房:676萬1978年對成龍大哥來說是一個轉折點,他和袁和平打造的功夫喜劇一炮而紅,從而造就了後來的全球巨星成龍。和李小龍以前實打實的功夫片相比,他們極具詼諧性,更多傾向於雜耍。
  • 必看的成龍十大電影
    蛇形刁手成龍的第一部動作喜劇電影,自上映後便大受好評,這也成為成龍動作喜劇的開端。醉拳系列成龍和袁和平合作的又一巔峰系列,結合兩部也是成龍思想更加成熟的一個分水嶺,成龍也說過拍完第一部幾年後發現喝酒打架是不對的於是趕緊就有了第二部的誕生。
  • 十二生肖、神話、醉拳,哪一部才是你心目中經典的成龍電影?
    成龍大哥的經典電影太多了,想說一兩天也說不完,十二生肖、神話、醉拳,哪一部才是你心目中經典的成龍電影?如今成龍已年近六十,沒有人可以敵得過歲月地磨礪,成龍也一樣,但是在英雄謝幕前,誰又不想用力一搏,一喚當年地風採,最後一次重溫自己久違地榮耀呢。於是十二生肖 誕生了,小編相信它也成功了。可能夠有人會說,作品地動作設計,笑點設置都是以往地 成龍式 ,沒有突破,但是小編在想,完全意義上地成龍式作品還要追溯到98年地 小編是誰。
  • 成龍拍功夫瑜伽借70輛豪車,杜拜王子就一句話:隨便用壞了再補
    成龍成龍杜拜借車近百輛當年成龍在杜拜拍攝功夫瑜咖的時候,杜拜皇室為了讓成龍拍出的效果更真實豪氣地支持了成龍70輛豪車,還一直和成龍說不要有壓力!沒事,這車子壞了裡面立馬再給你送來一輛一模一樣的,你只要好好拍攝盡最大能力支持你,這些豪車中不乏法拉利蘭博基尼勞斯萊斯賓利等等,其中閃亮還在全球唯一一輛裡面還有小王子最喜歡的車子,這時候借給了成龍拍攝電影,由此可見成龍在杜拜的地位。
  • 世界第一全能電影人成龍的導演作品,最後一部成龍身兼15職
    【世界第一全能電影人成龍的導演作品】成龍是世界聞名的動作巨星,沒看過成龍電影的中國人幾乎沒有。成龍在片場是出了名的親力親為事事操心,他除了做為電影的主演,還經常兼顧電影的武術指導、監製、編劇、導演等等工作,細數之下發現,成龍親自出任導演的電影還不少,而且很多都是不錯的精品。
  • 成龍100部電影拍《十二生肖》 獸首價高買不起
    成龍: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一個奧黛麗-赫本的電影,裡面她演一個盲人,這個戲就她一個人在那邊做完的。我以前嘗試過很多戲,我很想拍一部彩色的默片,還想拍一部完全是我自己完成的電影,沒有攝影,沒有燈光,全部由我自己來攝像、打燈、開機、表演……真的全部是個人的電影。但是現在的電影都是群體工作,靠自己一個人是不能成功的,所以我想,如果我是一個小兵,怎麼來拍一個這樣的故事。
  • 成龍人生中暈倒三次,兩次都發生在廁所,還和英文水平有關
    在明星群體中,成龍應該是負傷次數最多的人了。拍《少林門》被打至完全失去知覺、拍《醉拳》眼角被踢爆、拍《蛇形刁手》被踢掉一顆牙齒、拍《A計劃》頸骨重傷……這些在片場受傷的經歷,串聯起了成龍大哥的光影生涯,讓人佩服他對電影的敬業。
  • 美國人最喜歡的7部「成龍電影」,有一部很意外
    到90年代中期,成龍再赴好萊塢,這一次,隨著《尖峰時刻》《上海正午》等片的大賣,成龍成為了好萊塢一線巨星,成績不說超過李小龍,至少能與之媲美。成龍在香港拍了很多經典電影,但受到美國人青睞的作品,大多集中拍攝自90年代。這裡羅列了7部在北美票房超過百萬的成龍港產電影,大多數都是精品。
  • 成龍最羞於啟齒的電影,當年想靠它打進好萊塢,結果慘敗而歸!
    成龍咱們先看看當時的成龍,在香港電影屆是個什麼樣的地位。17歲就入行當了「龍虎武師」的成龍,憑藉著「不要命」的拍攝風格和聰明的頭腦,在羅維影業時期,接連出演了《新精武門》《蛇形刁手》《醉拳》等經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