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不稀奇,廈門竟有人"遛龜"!
昨日清晨,演武大橋旁,
觀景平臺工作人員發現驚人一幕:
一隻大海龜被繩子緊緊綁住,
被人一路拖拽,早已奄奄一息。
市民發現海龜 竟想"牽"回家
昨天上午7點多,演武大橋觀景平臺工作人員巡邏時,發現有市民在遛一隻體長近50釐米的海龜。
經交流,工作人員了解到,海龜是市民在海邊發現的。由於其體重重達40斤,不方便運輸,市民索性用繩子綁住它的前肢,準備就這樣牽回家。
「去年年底,我們救過一隻玳瑁海龜,和今天這隻長得有點像。」工作人員推測,這隻海龜應該也是國家保護動物。一番交涉後,他們成功「解救」海龜,並將它送到了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進行緊急救治。
海龜不縮頭 傷情相當嚴重
「按道理說,用手摸海龜的脖頸,它會本能地把頭縮起來,有時候還會張嘴咬人。」但送來的這隻海龜「垂頭喪氣」,不論翻身還是觸碰它都沒反應,不禁讓海洋三所工程師鄭維兵心頭一緊。
原來,被「送醫」的是只雌性蠵龜,「龜齡」在1歲至2歲之間,正處於幼年期,相當於人的5歲到6歲。
「體檢」後,鄭維兵發現,海龜受傷程度相當嚴重:四肢、腹部皮膚潰爛;用手觸摸其脖頸,可明顯感覺到它呼吸困難;微微發紅的肛門,則是胃腸功能不良的表現。另外,或許是受到繩子的束縛,蠵龜左右前肢還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
吃藥又輸液 一周後返大海
摸清病情,鄭維兵輕輕地將海龜放入水中,浸潤其身體,而後,用酒精棉、紅藥水開始處理傷口。隨後,給蠵龜服用人們生病常會吃的消炎藥,還為蠵龜進行輸液。
歷經兩個多小時診療,蠵龜的狀態稍有好轉,不僅能睜大眼睛觀察周邊,還可在水中輕輕抬頭。如果蠵龜恢復得好,一星期左右即可重返大海。
蠵龜是海龜科蠵龜屬的一種,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也見於上海長江口外海域,甚至黃浦江內。蠵龜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是海龜上岸交配的季節;而5月至7月,懷胎許久的海龜媽媽們則會上岸產卵。此番救治的蠵龜,在福建省內的東山、詔安海域較為常見。
2017年3月,廈門環島路珍珠灣
一隻大蠵龜出現在沙灘,引發遊客圍觀,
長達106釐米,重100多斤,
可惜的是,它當時已「去世」。
↓↓↓
2017年以來,
廈門海域共救助6隻受傷海龜,
均有進食困難,腸道梗阻等病症,
糞便夾雜大量破碎塑膠袋和尼龍繩!
大家注意:
請不要往海域扔垃圾!
海龜以珊瑚、魚蝦和水母為食
誤食塑膠袋等垃圾會喪命!
日前,哥斯大黎加發現一隻鼻腔有異物的海龜,保育研究人員剛開始以為是寄生蟲,船上沒有專業獸醫器材,研究員們只能用鑷子幫它手動拔除,整個過程持續了8分多鐘,海龜十分痛苦,拔出居然是一根10公分的塑料吸管!
日前,泰國一個許願池發現一隻海龜,它無法正常遊泳,無法正常呼吸,膨脹的身體還導致龜殼破裂。獸醫懷疑它體內有腫瘤,CT掃描發現一團巨大的金屬物質!經過7小時的手術,最終從海龜的體內取出915枚硬幣,重達5公斤。
圖/視覺中國
前些天,劉烘昌博士在聖誕節島拍攝到這一幕:一隻海龜媽媽,在垃圾堆中產卵引發千萬網友的關注與熱議。
這一幕幕,讓每個人都深深觸動…
一個塑膠袋,一個礦泉水瓶,
竟會給生靈帶去滅頂之災,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留一片純淨,為每個生命!
▍整合來源:廈門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商務合作電話:153-5925-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