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弄潮——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武漢革命博物館開展

2020-12-14 武漢發布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為彰顯武漢4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提升武漢市民的自豪感和獲得感,12月16日,「大江弄潮——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覽在武漢革命博物館開展,通過圖、文、實物、多媒體展示的方式,將武漢改革開放4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在觀眾面前。

12月16日,「大江弄潮——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覽在武漢革命博物館開展。記者苗劍 攝

此次展覽分為「勇立潮頭」和「大城崛起」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勇立潮頭」包括「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旅事業」「社會事業」「生態文明」五個單元;第二部分「大城崛起」包括「經濟實力」「深化改革」「衣食住行」「文化建設」「美麗武漢」五個單元。

展覽用300餘幅圖片、200餘件實物,展示武漢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事業和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巨大變化和發展,既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方面的宏大敘事,又不乏老百姓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和物件的微觀呈現。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中除了許多帶有老武漢記憶的生活物件,還能看到代表武漢近年來文化、科技、經濟發展成就的實物,如北鬥導航衛星模型和與改革開放同齡的盛隆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網際網路智能低壓配電櫃。

武漢革命博物館館長高萬娥表示,經過半年時間的籌備,「大江弄潮——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覽終於和市民見面,40年來,武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全方位、深層次地展現了40年來社會的大變革,人民生活的大變遷。讓市民感受到40年來祖國的日益強大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長江日報融媒體 記者李翌 通訊員陳勁 陶昕敏 劉翔 黃昊)

300多張高清圖片200餘件實物

在這裡讀懂武漢40年發展變遷

從糧票到人臉識別支付、從磚瓦房到高樓大廈、從低收入水平躍升至高收入水平、從洋廠長到「中國智造」……一組組圖片,一件件實物,無不呈現出改革開放中的武漢巨變,幫助觀眾讀懂武漢40年來的發展變遷。

從糧票到人臉支付

變化的不僅僅是支付方式

剛剛結束的「雙11」和「雙12」,成為了買買買的「剁手節」,坐在家裡點擊手機就可以買到天南海北的物品,可在40年前要想買米買油,還得拿出票證到店裡去購買。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包括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步在老百姓的視線中消失。如今市民出門帶著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二維碼支付。「看到這些糧票,就想起了小時候家裡的生活情形,我還常常陪著媽媽拿著票據去買東西。現在出門都可以不用帶錢包了,小小糧票見證了人民生活從全面短缺到日漸豐富的轉變。」家住糧道街的方靜女士,得知展覽開幕特意來到館裡參觀,這些糧票讓她感慨不已。

除了這些糧票,擺放著電話、手機的展櫃也圍滿了觀眾。展櫃中,從旋轉號盤電話機、BB機、大哥大,到諾基亞磚頭機、蘋果2代手機以及再到國產智慧型手機都紛紛陳列出來。「這些手機讓我感覺好親切啊,基本上都用過呢,哈哈!」觀眾王先生邊參觀邊和朋友說。

40年,從糧票到鈔票,再從二維碼到人臉支付,變化的不僅僅是支付方式,也是日益提升的物質生活水平。

展覽現場還布置了一個老漢正街的復原場景。1979年底,漢正街恢復國營三鎮小商品批發市場,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給當地103名經營人員核發了小百貨個體工商戶執照,開啟了漢正街「傳奇」。從2005年起,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陸續建成鞋業、小商品、皮具箱包等專業批發市場,漢口北現已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綜合性批發市場集群。

12月16日,「大江弄潮——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覽在武漢革命博物館開展 記者苗劍 攝

從磚瓦房到高樓大廈

變高的不僅僅是一棟棟房子

紅色磚牆、綠色衛生牆、黑白電視機、鄧麗君和「四大天王」的海報……這樣的場景是不是把你拉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歲月?在二樓展廳裡,一個老房子的復原場景仿若一個時光穿梭機,讓觀眾置身於那個年代的家庭生活中。

展覽布展方長江日報策展中心負責人介紹,為了真實還原當年的場景諮詢了十餘個老武漢人,還跑遍了武漢三鎮去尋找這些老物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街頭流行著這樣一句順口溜:「飛鴿快,永久耐,騎上鳳凰談戀愛,戴上手錶真是帥。」那時候,擁有一塊手錶,絕對是家庭富足的體現。於是,有人買了手錶,就會將左手的衣袖挽得高高的,生怕別人看不見自己的手錶。在復原的場景裡,就呈現了手錶等不少老武漢人耳熟能詳的物品,比如五屜櫃、縫紉機、搪瓷杯、老式收錄機。

家住復興村的邱大爺捐贈了一臺12英寸的國產黑白電視機。「上個世紀70年代,電視機是多數家庭裡第一臺『大件』,買一臺電視機要花掉全家一年的積蓄。」邱大爺說,這臺電視當時大概花了500塊左右買的,他是一名技術工,當時月工資50多塊錢。這第一臺黑白電視機一直沒捨得丟,「雖然屏幕只有12英寸,只能收看幾個頻道,但是卻承載了我年輕時全部的回憶。」

如今,老式的房子變成了高樓大廈,黑白電視機變成了液晶顯示屏,縫紉機也不再是家裡的必備品。邱大爺說,他現在也看電影、用智慧型手機,他感嘆,改革開放40年,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洋廠長到「中國智造」

科技發展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

1984年至1986年,德國專家威爾納·格裡希受聘擔任武漢柴油機廠廠長,他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國企聘請的首位「洋廠長」。2018年4月15日,已故的格裡希入選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

格裡希就任武漢柴油機廠廠長後,成績卓著,受到武柴職工和武漢市民的好評。一位普通工人給時任武漢市市長吳官正寫了一封題為《外國廠長能辦到的,中國廠長為什麼辦不到?》的信,吳官正隨即回信《這個建議提得好》,在全市引發了一場大討論。展覽現場展示了當時《長江日報》的報導。

40年後的今天,這樣的討論也逐漸有了答案。如今的中國已經逐步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在很多領域的產品已經達到了世界級水平。展覽中,由盛隆電氣自主研發的iPanel網際網路智能低壓櫃也出現在展廳之中,這款配電櫃是國內唯一一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能配電櫃,實現了配電系統的可靠安全與智能高效的完美結合,適用於發電、交通、工業、樓宇、通信等眾多行業。正如配電網中的「暖心大白」,智能保護客戶的用電安全。

「這個產品很多技術參數已經超越了外資品牌,並代表中國參與世界競爭,廣泛應用於海內外重點項目中。」盛隆電氣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電氣行業長期被國際品牌主導,如今在配電智能化時代,以盛隆電氣為代表的「中國智造」超越了國際品牌,擁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緊挨著配電櫃展示的是北鬥衛星的模型。2014年,李德仁、劉經南、龔健雅3位院士帶領的武漢大學對地觀測與導航技術創新團隊,研製出海上北鬥高精度地基增強服務系統,榮獲了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獎。該項衛星定位技術使我國衛星實時定位進入「釐米時代」。

低收入水平躍升至高收入水平

增長的不僅僅是一串串數據

1991年5月16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拉開建設大幕。兩年後,中法合資神龍汽車有限公司開工建設。展覽中,兩張珍貴圖片記錄了神龍公司成立儀式現場以及公司成立初期生產富康汽車的生產線的場景。

如今,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已經成為武漢十一大工業支柱產業之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和鋼鐵及深加工、裝備製造、信息技術製造、食品菸草、能源及環保六個產業產值過千億元。

據了解,黨的十八大後,武漢的經濟規模和質量效益同步提升,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大關。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19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9.5%。工業實現倍增發展,千億產業增至6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63%;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農村經濟加快發展,農業總產值實現翻番。

和這些宏觀的經濟數據相比,另外一組微觀的數據更讓老百姓對武漢40年的發展有深切的體驗。展覽中顯示,武漢市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9.91億元躍升至2017年的13410.34億元,提高了335倍。1978年武漢人均GDP僅有735元,2017年人均GDP達到123831元,是40年前的168倍,平均每年增長10%。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已實現由低收入水平躍升至高收入水平的行列。

「數據是冰冷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帶來的感受是真真切切的,40年來增加的不僅僅是一串串數據,更是心中滿滿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高萬娥說。(長江日報融媒體 記者李翌 通訊員陳勁 陶昕敏 劉翔 黃昊)

相關焦點

  • 延津縣政協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迎新年書畫攝影展徵稿
    40年改革開放,40年砥礪前行,40年波瀾壯闊,40年輝煌成就。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彰顯新時代人民政協的責任與使命,充分發揮延津縣政協書畫攝影院職能作用,用筆墨鏡頭描繪大美延津精神面貌和人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促進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延津縣委員會研究決定,特舉辦本次展覽,現將有關事宜公布如下。一、展覽名稱:延津縣政協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迎新年書畫攝影展。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合肥市美術作品展》在久留米館開展
    合肥在線訊(戴小花  文/攝)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示合肥美術工作者近年來的創作成果,12月27日,《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合肥市美術作品展》,在久留米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是歲末年終合肥市文藝界呈現給廣大市民的一次「視覺盛宴」。本次展覽由合肥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市美術家協會承辦。
  • 今日歌曲《南昌人的歌》|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城市歌曲大展《我的...
    改革開放,脈搏湧動一道聲音麥浪帶你感受她的歷史滄桑城市印記,無限光芒一束熠熠光輝帶你飛躍她的歲月流芳全國40家音樂電臺用歌聲照亮城市,一起唱響改革開放40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廣播文藝工作委員會主辦全國音樂廣播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城市歌曲大展《我的城市我的歌》今日歌曲《南昌人的歌》推薦單位:江西音樂廣播一首好的歌曲、一曲動人的樂章能激發人的自豪感、幸福感和昂揚感,一首好的城市之歌也能讓外地人對城市產生嚮往感,一首歌能唱響一座城。
  • 景泰縣開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紅色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在景泰組建82周年,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謳歌改革開放,奮進偉大時代。11月8日,一條山戰役紀念館聯合縣博物館來到辦學特色鮮明、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景泰二小,開展紅色歷史文化進校園活動。
  • ...文化進萬家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藝術回顧展在北京君頤潤華酒店...
    (大會合影)        為了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貫徹落實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文聯聯合印發《關於元旦春節期間廣泛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
  • 【沉浸式360度香港一日遊】香港特區政府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巡展!
    香港特區政府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飛躍四十載 同發展開頭就講過,這是一場驚喜滿滿的展覽,因為它的主題就是香港特區政府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飛躍四十載 同發展‧共繁榮」巡迴展覽!在這裡,您將了解到國家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和所作的重要貢獻。2018年是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對國家和香港特區來說意義重大。過去四十年,國家在經濟、社會、民生各方面的發展取得驕人成就;今天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社會的不同領域上都發揮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力。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北京旅遊時光變遷展亮相汽車博物館
    【環球網報導】1月5日上午,由北京旅遊網和北京汽車博物館主辦,環球網承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北京旅遊時光變遷」展在北京汽車博物館二層拉開帷幕,展覽將持續至1月17日。本次展覽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通過大量老物件,讓觀眾親身體驗北京旅遊變遷。本次展覽主要分兩大部分:時光展和光影展。在時光展現場,有許多七、八十年代的場景年代秀,用時光舊物帶觀眾穿梭回到崢嶸歲月,一同回顧那不能忘卻的歲月,引起許多美好的時光回憶。
  •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榆林記憶 第二集 住房 築夢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榆林記憶 第二集 住房 築夢 2018-12-25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美術作品特展徵稿啟事
    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美術作品特展徵稿啟事20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華誕,回顧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展現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定於2021年6月下旬在齊齊哈爾市博物館舉辦慶祝建黨一百周年大型畫展,
  • 國家博物館改革開放四十年展覽可網上觀展 附3D展館入口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展覽地點:國家博物館一層大廳  展覽時間:2018年11月13日開幕(結束時間暫未公布)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8:30-18:  該展什麼時候結束?  該展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建議大家合理安排參觀時間,分散參觀。
  •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榆林記憶 第六集 電影記憶(上)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榆林記憶 第六集 電影記憶(上) 2019-01-02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集美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歌曲、原創專輯出爐
    用深情的歌曲向改革開放致敬,以原創的形式為人文集美獻禮。昨天,集美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歌曲《集美,匯集天下美》首播暨專輯《新時代的集美音》贈送儀式在區文化館舉行,包括《集美,匯集天下美》在內的40首歌曲被收入專輯《新時代的集美音》。
  • 東莞觀音山展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畫作品
    9月23日,在慶中秋、迎國慶之際,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建國69周年,由全國政協辦公廳老幹部局、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廣東楹聯學會聯合主辦的「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畫作品展在東莞觀音山隆重開展。
  • 廬山市三小值日生參觀「廬山市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老照片展」活動
    感受家鄉滄桑變遷,珍惜創造幸福生活廬山市第三小學值日生參觀「廬山市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老照片展」活動側記九江新聞網訊(萬美娜)3月26日下午,廬山市第三小學值日生參觀了「廬山市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老照片展」。
  • 香港特區政府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飛躍四十載 同發展 共...
    香港特區政府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飛躍四十載 同發展 共繁榮」巡迴展覽將於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在上海舉行,回顧香港在過去四十年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中的貢獻和怎樣受惠於國家的高速發展,以及未來如何一如既往發揮所長,服務國家,實現共贏。
  • 881幅圖片見證江蘇改革印記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在寧開展
    881幅圖片見證江蘇40年改革印記。近千件反映人民生活變遷的老物件、老用品帶你穿越時光,重拾記憶。今天上午,江蘇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在南京國展中心開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從溫飽到小康、逐步富裕起來的歷史變化。
  •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美術主題創作展在北京開幕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美術主題創作展在北京開幕/4) "← →"翻頁 7月30日,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全國藝術名家作品網絡展 第三期:包立榮
    為了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謳歌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取得的偉大成就,進一步推動我國書畫事業藝術大繁榮、大發展,由國內領先的主流訪談新媒體《新華訪談網》聯合全國第一資訊媒體平臺《中國資訊網》共同主辦的「墨香大中華 點讚新時代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全國藝術名家作品網絡展」。
  • 市南宮碑書協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法展開展
    本報訊(記者李海榮)6月27日,由市文聯、市文廣新局主辦,市博物館、市群藝館、市南宮碑書協承辦的,「逐夢新時代·南宮碑書協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法展」在市博物館開幕。 此次展覽共評選出入展作品100件,其中評選出獲獎作品16件。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蘇科大舉辦專場音樂會
    本報訊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昨天,蘇州科技大學舉辦「領航新時代」專場音樂會。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與數百名師生共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望未來壯闊前程。  音樂會在氣勢壯闊的鼓樂合奏《龍騰虎躍》中開場,之後意韻綿長、詩境深遠的古箏《長相思》、在世界音樂會上獲得一致好評的笙獨奏《即興曲》、榮獲全國舞蹈大賽一等獎的《豐收時節》等一一登場,以飽含深情的旋律,讚頌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音樂會下半場,在眾多演奏家的精彩演繹下,現場高潮迭起。最後,整場演出在《在燦爛陽光下》《領航新時代》大合唱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