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名叫馬雲的90後,1年回收100噸舊衣服,做著一件賺錢又有意義的事!

2021-01-21 周群超

作為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閒魚」、「轉轉」已經打出了名號。原因很簡單,大家想要扔掉處理的舊東西實在太多了!


周周今天要講的,是一個舊衣物回收公司。公司創始人名叫馬雲,一名90後創業者。沒錯,和我們的爸爸同名,但他自稱比馬雲顏值高。



公司名稱叫做「飛螞蟻」。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大概30多個城市,平臺的用戶超過80萬,年回收的舊衣物超過100噸。


這位馬雲是怎樣發現這個市場的?

他回收舊衣物是為了做公益嗎?

如何回收?如何說服大家把衣服給他?

全國各地挨家挨戶收衣服成本有多大?

最重要的是,能賺到錢嗎?


3月10日,馬雲在一席進行演講,回顧了自己創業屢次受挫的全過程,包括燒光投資人10萬塊錢,對方覺得事情不靠譜,賺不到錢,決定退出的事情。


據馬雲後來受訪稱,「飛螞蟻」目前已經完成了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餘。


以下是演講重點和視頻:



一、創始人退出、借錢堅持,然後團隊解散……


在中國,目前舊衣物的綜合利用率不到10%。但在國外,出售二手服裝的商店就非常流行,也很普遍。



其實最開始我們是找了一個投資人投了10萬塊錢來做這件事。但是經過我們四個多月不斷地摸索不同的回收方式,10萬塊錢很快就用光了。後來投資人感覺這個項目也不太靠譜,產生不了收益,就退出了。


我們四個人又向周圍人借了一部分錢,繼續堅持做了兩個月,但是始終沒有找到出路。於是在2015年7月份的時候,「飛螞蟻」最初的團隊就解散了。

 

團隊解散之後,我也比較愧疚,因為是我拉大家進來一起做這件事情,但沒有做成功。不過我也一直不甘心,於是我又向朋友借了一部分錢,繼續一個人做這件事情,想看看我一個人還能堅持多久。


馬雲發現,事情最關鍵的還是在物流這塊兒。


二、五次嘗試,找到公司生存的出路


從演講全文來看,物流確實一直是「飛螞蟻」面對的最大問題。馬雲不斷嘗試,卻不斷失敗,直到拉來了一個大學師弟,一切都不一樣了……


第一種嘗試:去小區收,四個人從早晨七點一直站到晚上的七八點鐘,收回來了大概一兩百公斤的舊衣物,結果是入不敷出;


第二種嘗試:招募舊衣物暫存點,因不好管理被pass掉了;

 

第三種嘗試:採用了「自建物流」的方式去收,結果也根本沒辦法平衡掉整個倉儲物流以及後期要做公益的費用;


第四種嘗試:用快遞這種方式去收舊衣服。收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調度和打包問題,合作的快遞公司也不太願意合作了。


第五種嘗試:說服一位有物流經驗的師弟加入飛螞蟻。加入之後果然效果就不一樣了。


三、最好的公益應該是去設計一套商業模式,讓各方都受益,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周周搜索百度或知乎,關於「飛螞蟻」究竟「是不是盈利機構,會不會借大家愛心賺錢」的質疑一直都有。



知乎上一名匿名用戶的觀點很對:


純公益的事情肯定走不長遠;如果大家認為我們不是捐了衣服而是幫助我們處理了家裡衣服,或許很多東西就能夠想通,或許就不糾結是不是被欺騙。營銷的時候儘量不要放大公益部分,會給用戶造成很多誤解。


關於這一點,馬雲在演講中也多有提到。他說:


我們也希望居民能夠理解有一部分舊衣物是用於出口的,因為這是飛螞蟻目前唯一能夠產生收益的部分。我也覺得回收企業有必要、有義務告知居民這些舊衣物的真正去向。


其實從一開始飛螞蟻成立之初,我就沒想著以純公益的角度去解決中國舊衣服的問題,因為從純公益的角度是根本沒辦法解決的。我前段時間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句話,說這個時代最好的公益應該是去設計一套商業模式,讓各方都受益,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這樣才是比較好的公益,是可持續的公益。


前面我說到中國目前廢舊紡織品的綜合利用率不到10%,我想如果通過我們飛螞蟻的努力,讓10%這個數字提高到20%、30%,那麼對於我們這些剛畢業不久的「90後」來說,也算是做了一件很牛很牛的事。



以下是馬雲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馬雲。對,和大家耳熟能詳的那個馬雲是一樣的名字。不過自我感覺在顏值上要略勝一籌。


我最早開始關注舊衣物是在大學畢業的時候。當時發現周圍很多同學畢業之後舊衣物不會帶走,就直接扔進了垃圾桶裡。


當時我就在想,這些舊衣物是不是有人需要呢?是不是可以把它們捐贈到貧困山區?於是我就上網找類似的信息。我在網上找了很多這種捐贈地址,發現很多都已經失效了,根本聯繫不到。有兩個聯繫到的,我電話打過去之後,他們說需要的是小學初中孩子的冬天的衣服,並不太需要大孩子、成年人的衣服。


我當時就開始留意這件事情,通過越來越深入的了解之後,我發現舊衣物其實是一種可循環再利用的資源,但是在我國,目前舊衣物的綜合利用率不到10%。


我想大多數人提到舊衣物這件事情,第一個想法肯定也和我當初是一樣的:舊衣物可以捐贈到貧困山區。



但如果在座的各位有往山區捐過衣服,就會發現,其實往山區捐衣服的運費也是蠻高的。因為山區一般都比較偏遠,有些地方甚至快遞都到不了,只能用郵政,每公斤的運費基本都會超過15塊錢。並且舊衣物的清洗消毒也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這些原因就阻礙了居民個人往山區去捐贈舊衣物。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把舊衣物捐給公益組織呢?結果我發現現在絕大多數的公益組織都不會接受舊衣物的捐贈。為什麼呢?因為公益組織一旦向社會公開收集,一般都能收到大量的舊衣物。但是這些舊衣物後續的倉儲、清洗、消毒、物流需要很多的資金,而一般的公益組織是沒有處理這樣大量舊衣物的能力的。


所以很多公益組織就會選擇向社會公開募集捐款,然後用這個捐款買新的衣服直接捐贈到貧困山區。這樣公益組織操作起來也簡單方便,貧困山區的人民也樂於接受。


需要舊衣物的貧困山區其實也會面臨一些尷尬。有一些人可能為了圖省事,把很多並不太適合的舊衣物捐贈到了貧困山區,將內衣內褲一起打包的也是有的。而這些是貧困山區並不太需要的。


有些貧困山區在網上發布了捐贈地址之後,一般都能收到很多居民寄過來的舊衣物。而可能有些山區早已經不需要舊衣物了,但還是會有人源源不斷地寄過去。因為他們在網上發布的這些地址被其他人轉載,很難在網上把這些地址刪除,所以還是會有居民把舊衣服寄過去,然後很多就會被退回來。


而有一些特別偏遠的山區卻很少能收到這些舊衣物的捐贈。我認識一個在新疆和田做扶貧工作的陳同學,他就告訴我,他們那邊很少能收到像上海這種沿海發達城市寄過去的舊衣物。因為距離確實也比較遠,從上海寄到新疆每公斤舊衣物的運費差不多要超過20塊錢。


那麼,居民除了捐贈還有哪些處理舊衣物的渠道呢?首先我們在很多的小區可能會發現這種舊衣回收箱。舊衣回收箱在全國其他城市並不是那麼普及。而且這些舊衣回收箱上並沒有明確說明舊衣物的真正去向。




另外,我們發現周圍收廢品的也很少會收舊衣物。收廢品的一般都是收廢紙板、廢塑料瓶、廢舊家電,很少有收廢舊衣物的。為什麼呢?可能大家會發現,我們對待舊衣物的情感和對待廢紙板、廢塑料瓶、廢舊家電的情感有些不一樣:畢竟這些舊衣物是曾經在我們身上穿過,陪伴過我們一些時光,當時買來都挺貴的。


當有一個收廢品的站在你面前,說這堆舊衣物兩毛錢一公斤時,很多人是沒辦法接受的,但是他也只能給這麼高的價格。


而且大多數收廢品的是不收舊衣物的,因為舊衣物後續的倉儲也比較麻煩——如果後續倉儲中一旦受潮,上一級回收商就不會要這些舊衣物。


還有另外一種。我們在一些城市的周圍郊區會看到這種慈善超市,這在中國目前也是尷尬的存在。很多居民會選擇將舊衣物送到這些慈善超市,但很少很少有居民會到這些慈善超市去購買舊衣物——儘管它們的價格都很便宜,有的只要十幾二十塊,甚至就幾塊錢。


但在國外,像Goodwill這種回收出售二手服裝的商店就非常流行,也很普遍,很多城市都有。




目前,我們舊衣物最大的一部分流向是被很多居民扔進垃圾桶裡。那它們最終的去向我們是可以想像到的,因為中國目前還沒有完善的垃圾分類和再利用的體系。這些扔進垃圾桶裡的舊衣物的最終去向,就是進入垃圾場焚燒或者填埋。



2014年大學畢業之後,我先去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了一個多月。因為之前發現了舊衣物的這個問題,那一個月裡,我就一直在想,同時也不斷地在網上收集一些資料。工作中我認識了一個同事,他也是剛剛大學畢業,和我一樣都是有創業熱情的人。我跟他講了舊衣物處理怎麼創業的事情,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就開始做這件事情,成立了「飛螞蟻」公司。


當時我們的想法也很理想化。我們那個時候已經知道舊衣物除了去做捐贈,有一部分是可以出口到非洲,還有一部分可以進行環保再生處理。我們當時想著靠出口和環保再生處理產生的收益,可以平衡掉做公益的種種支出。然後兩個人同時辭職開始做。後來發現兩個人並不太夠,就又召集了兩個夥伴開始做這件事情。


那麼一開始是怎麼去收的呢。我們最早的模式是在小區裡以舊衣換物的這種形式去收,通過和小區居委不斷地溝通,進入小區。當時我們在一個小區做的時候,採購了一千多塊錢的生活用品作為禮品,和居民兌換這些舊衣物。四個人從早晨七點一直在那兒站到晚上的七八點鐘。


最後一天總共收回來了大概一兩百公斤的舊衣物。這一兩百公斤聽著感覺很多,其實也就四五麻袋。而這四五袋衣服,我們能產生的收益也只有三四百塊錢。這三四百塊錢的收益和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支出相比,包括倉庫的費用、運輸的費用以及一千塊錢買禮品的費用,其實是入不敷出的。


發現這種方式行不通之後,我們就選了另外一種方式。我們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招募舊衣物暫存點,最早是在上海開始做的。當時招募的要求是,家中至少要有10平米以上的儲存空間,然後有充足的時間去接收居民送過來的舊衣物。


帖子發出去之後有四十多個申請的,我們綜合考慮了一下,選了三十幾個。後來發現這些申請作為我們暫存點的,大多數是家庭主婦。


但是這樣以暫存點的形式運營一段時間之後,很多參與的家庭主婦就不太願意做這件事情了。因為我們把她們的聯繫方式都公布到了網上,她們一天會收到很多很多電話,送過去的衣服很快就會堆滿了。可能她們家裡人也不太同意做這件事情。而且當時30多個暫存點,管理起來也比較麻煩,這種方式慢慢也被pass掉了。


這之後我們採用了「自建物流」的方式去收。當時租了兩輛五菱麵包車,全上海跑著去收。



但這樣就會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路上。當時每天預約的單有兩三百個,但是我們只有兩輛車。從早上七點出門,有時候甚至收到夜裡十二點,一輛車最多也就能收30家,根本收不過來。


我們那一個月大概收了不到5噸衣服。綜合算了一下,這5噸的衣服當時能給我們帶來的收益,根本沒辦法平衡掉整個倉儲物流以及後期要做公益的費用。


其實最開始我們是找了一個投資人投了10萬塊錢來做這件事。但是經過我們四個多月不斷地摸索不同的回收方式,10萬塊錢很快就用光了。後來投資人感覺這個項目也不太靠譜,產生不了收益,就退出了。


我們四個人又向周圍人借了一部分錢,繼續堅持做了兩個月,但是始終沒有找到出路。於是在2015年7月份的時候,「飛螞蟻」最初的團隊就解散了。


團隊解散之後,我也比較愧疚,因為是我拉大家進來一起做這件事情,但沒有做成功。不過我也一直不甘心,於是我又向朋友借了一部分錢,繼續一個人做這件事情,想看看我一個人還能堅持多久。


因為是一個人了嘛,我就想到了用快遞這種方式去收舊衣服。我找到了一家合作的快遞公司。我們當時對快遞公司就兩個要求:一個是時效性,另外一個是上門去收的時候服務態度要好。


這樣收了一段時間之後,快遞公司也不太願意跟我們合作了。因為他發現這種方式收起來很麻煩。我們這種回收的模式和普通電商的物流模式有些不一樣。普通電商物流是從一個點然後往城市各個地方去發,而我們是從城市各個地方統一地往一個倉庫去收。


這種方式就需要快遞公司有一個統一的調度,調度某一個站點某一個快遞員去收。這樣一來快遞公司會比較麻煩,而且快遞員上門收的時候也發現居民的舊衣物很多,一般體積也比較大,很多居民家裡根本找不到那麼大的袋子裝舊衣服,需要快遞員上門去打包,快遞員也嫌麻煩。所以快遞公司就不太願意跟我們合作。


就這樣,我一個人繼續堅持做。當時我住在寶山,既負責宣傳推廣也在後臺做客服,對接快遞公司派單。我一個人堅持做了兩個多月,慢慢地就發現這個問題要想解決,最關鍵的還是在物流這塊兒


我就想到了大學時認識的一個師弟,他當時在學校開了一個校園站點,對整個物流的運營模式和所有快遞公司的價格體系與服務質量都非常了解。於是我就去學校找到他,跟他講了一下這件事。他當時正好大四,也面臨著找工作。我就說服他加入飛螞蟻。


他加入之後果然效果就不一樣了,飛螞蟻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16年初的時候又有新的夥伴加入,新的飛螞蟻團隊就成立了。


我們運營的模式就是居民在微信平臺預約,然後我們安排快遞公司的物流人員上門去收。我們會讓居民填一下舊衣物的大約重量,快遞公司每天也給我們發報表,說明從每個居民家收回來了多少衣服。


我們發現,有時候從有些居民家中能收回來幾百公斤的舊衣物,普通居民家裡顯然是不可能產生那麼多舊衣物的,那這些舊衣服是哪來的呢?後來才知道,這些其實是工廠的庫存衣服。


我們也調查了一下,其實中國現在有大量的服裝生產性企業面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他們生產了大量的衣服,這些衣服可能因為款式老舊等等原因賣不出去,然後就常年堆放在倉庫中。


飛螞蟻經常會收到這種庫存衣服。有一次我發現我們收到了一些庫存衣服都有被老鼠啃過的痕跡,一看就是在倉庫中堆放了很多年。儘管這些衣服都沒有被穿過,但是也顯得很陳舊,有些看起來都是十幾年前的款式。


我前段時間看一個新聞,說現在一些快時尚品牌,其實是犯了舊衣物資源浪費的一個原罪,因為他們的衣服款式更新頻率很快,然後不斷地刺激人們去買新衣服,卻不管後續的舊衣服該怎麼處理。當然現在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大品牌,像優衣庫等都開始關注到這個問題,他們也以自己的門店去回收自產的舊衣物。


我們在自己的平臺上做了一個捐贈地圖,會把全國所有需要舊衣物捐贈的貧困山區都更新在這個平臺上,同時也會把每個山區的需求都寫明。居民進入平臺可以找到靠譜的地址,自己把整理好的舊衣物捐贈到貧困山區。也可以預約我們上門去收,運費是由我們來承擔的。


同時,我們會告知居民每一次回收的舊衣物數量,這些舊衣物被有效回收運用後相當於減少了多少碳排放。我們還會給居民發放一些代金券,這些代金券可以在飛螞蟻的平臺上購買一些生活用品。


我們還做了一個申領舊衣的功能,有需要的人可以在飛螞蟻的平臺上申領舊衣。我們會把這些經過清洗消毒整理好的舊衣物免費寄給有需要的人。


剛才說到了捐贈,其實捐贈目前在我們舊衣服去向中佔的比例大概有10%,還有一部分的舊衣物會出口,主要是流向非洲或者東南亞這些國家。這些國家目前的經濟水平都十分落後,有些地方甚至沒有自己的紡織業,所以他們的衣服大量依賴於從國外進口舊衣服。


這些舊衣服在這些地方賣的價格也很便宜,但是即便是這樣,在非洲能買得起舊衣服的人都算是生活條件比較好的。



我們也希望居民能夠理解有一部分舊衣物是用於出口的,因為這是飛螞蟻目前唯一能夠產生收益的部分,用這部分收益可以平衡掉整個倉儲、物流以及做公益的清洗消毒等等費用。如果沒有這塊的收益,可能現在所有的回收企業都不會去做舊衣物回收。我也覺得回收企業有必要、有義務告知居民這些舊衣物的真正去向。


就目前來說,出口這塊的需求也是在慢慢萎縮的。而捐贈這一部分,目前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貧困山區需要舊衣物,而且以後也會越來越少。


以上海為例,上海每年就有上百萬噸的舊衣服產生,如果這些舊衣服都能夠得到回收,有1/10的舊衣物捐贈到全國有需要的貧困山區,那麼基本就可以供給全國所有的貧困山區。那麼剩下那麼多城市那麼多舊衣物該怎麼處理呢?


我們慢慢意識到舊衣物處理這個問題,關鍵還是要看環保再生。做舊衣物環保再生的企業,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經營狀況都不怎麼好,都是要靠政府的扶持才能做下去的。


飛螞蟻是和國內做得最早也是比較專業的一家公司合作,叫華南再生棉紡有限公司。他們從我們收回來的舊衣物中,挑出那些可以進行循環再生的舊衣物,通過分揀、清洗、消毒,然後打碎、再加工,生產成一些再生環保產品。




這些再生環保產品能夠生產出來,消化掉這些舊衣物,其實是可以節約大量資源的。如果我國每年產生的舊紡織品全部能夠得到有效的回收應用,就可以節約原油2400萬噸


我們也可以看一下這部分。如果按照一件衣服平均壽命3到4年計算,我國平均每人每年在購置5到10件新衣服的基礎上丟棄3到5件舊衣服,那麼到2015年,我國累積產生的舊紡織品總量約為1億噸。


1億噸可能不太直觀,我再舉個例子。北京服裝學院的一位教授告訴我:2015年我國全行業生產服裝425億件。假如全球人口按70億來算,那僅2015年,我國就可以給全球每個人提供6到7件服裝。


這是我們通過華南再生棉公司生產的一些再生環保產品。



這些再生環保產品目前是主要銷往國外,在國內銷路並不太好。因為就目前的技術和規模來說,這種再生環保產品的成本比用新的原料要高。但是在國外,居民可能願意以稍微高一點的價格為再生環保產品而買單。


後期飛螞蟻也會上線自己的在線環保商城,讓居民能夠看到從他們手中收回來的舊衣物生產成了這些再生環保產品。我們後面要會和北京服裝學院合作,設計出更多更適合於國內的再生環保產品。


其實從一開始飛螞蟻成立之初,我就沒想著以純公益的角度去解決中國舊衣服的問題,因為從純公益的角度是根本沒辦法解決的。我前段時間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句話,說這個時代最好的公益應該是去設計一套商業模式,讓各方都受益,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這樣才是比較好的公益,是可持續的公益。


飛螞蟻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已經覆蓋了全國大概30多個城市,平臺的用戶也超過了80萬,年回收的舊衣物超過100噸。100噸大家感覺很多,但是就全國每年產生的2600萬噸舊紡織品而言,100噸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


我們之前也遇到一些和飛螞蟻一樣做舊衣回收的團隊,但做了一段時間就都不做了,因為他們也發現了做舊衣回收產生的收益是根本沒辦法平衡掉種種支出的。而飛螞蟻算是堅持時間最長的,目前來說算是全國舊衣回收平臺中最大的一個。


前面我說到中國目前廢舊紡織品的綜合利用率不到10%,我想如果通過我們飛螞蟻的努力,讓10%這個數字提高到20%、30%,那麼對於我們這些剛畢業不久的「90後」來說,也算是做了一件很牛很牛的事。



說完馬雲也快到清明假期了,最後再來說一個比較牛逼的人巴菲特。今天的文章是給死宅星人的,安利一部最近投資人都在追的紀錄片。


最近,那個拍出《權利的遊戲》,《西部世界》等高水準美劇的公司HBO,專門為股神巴菲特拍了一部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

紀錄片剛一播出,

國內外媒體就停不下來的安利,

豆瓣評分直接飆到8.5。

86歲的老爺子語速極快,

抖出了好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1.

早餐的秘密

巴菲特的早餐從來沒超過3.17美元,

哪天股市行情不好,直接降到2.95美元

而且90%都是垃圾食品;

2.

兩個老婆的秘密,

巴菲特和第一任妻子Suzie,

巴菲特和第一任妻子Suzie的閨蜜,

三個人同居!

3.

慈善的秘密,

截至2015年,

他為慈善事業捐了255億美元。

慈善捐款巨多 ,

足夠建五個蘋果飛船總部。

不過這部紀錄片並沒有講太多關於專業投資上的事,而是讓大家看了很多巴菲特不為人知的一面。生活不能自理、老婆吐槽、斤斤計較、失敗和遺憾,假期裡不妨一刷。


天才少年:拿計算器當玩具,5歲開始做生意,11歲開始買股票。


1930年8月30日,處女座的小巴菲特出生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

父親賣股票,母親數學超好,估計是他倆強大的基因起了作用——巴菲特從小興趣愛好就非常獨特。別人家的小孩都在看童話故事的時候,巴菲特看的是《賺1000美元的1000種方法》,而且越看越上癮,幾乎都背了下來。

而且,股神童年的消遣方式也與眾不同,那就是——做數學計算題!!!特別是涉及用極快的速度計算複利利息,小巴菲特一算就停不下來。

小巴菲特的第一個玩具,也是他最喜歡的玩具之一,是一個綁在手腕上的金屬貨幣兌換器。後來,長大一點,父親辦公室裡的計算器又成為他的新寵。

於是,五歲的巴菲特就開始做生意了。先是賣口香糖,每天3美分進貨,5美分賣出,每天賣夠20條才回家。

但最喜歡的還是賣報紙,因為可以自己規劃喜歡的路線。他每天早上五六點,騎著自行車,裝著一筐報紙去賣,路上也沒人打擾他,用巴菲特的話說:「我完全是我自己的老闆啊!」

每天巴菲特可以送500份報紙,每份獲利1便士,然後巴菲特再用這1便士換其他的東西。巴菲特最著名的「複利」思想,其實10歲的時候已經成型了。

當我們還在玩泥巴時,11歲巴菲特已經開始炒股啦!不僅給自己炒,還幫家裡的姐姐炒,16歲還沒上大學,就賺了53000美元,成功躋身萬元戶。


但16歲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紀了,巴菲特覺得,「學校根本學不到什麼啊」...等等,這話聽起來有點耳熟,好像比爾蓋茨說過,扎克伯格也說過。但巴菲特並沒有輟學,他想著趕緊上完,不要耽誤我賣股票啊,於是他用3年的時間修完了所有的學分,而且科科都是優。

寢室室友經常向巴菲特的姐姐吐槽:「你弟快要把我逼瘋了,每天一直學習,考試全是第一」。


奇葩投資哲學:嘴放哪裡,錢就放哪裡!


你知道巴菲特愛吃什麼嗎? 如果知道,那恭喜你,你已經掌握了股神的投資哲學。喜歡吃什麼,就投資什麼。


1.可口可樂


5歲那年夏天,巴菲特人生中第一次喝到可口可樂,這一喝可一發不可收拾,可口可樂貫穿了巴菲特整個人生。

在辦公室,吃著漢堡得就著可樂

在操場上,唱歌的時候也離不開可樂

喝了幾十年

對可樂的稱讚還是停不下來,

「That's really GOOOOOD!"

後來,美國營養協會實在看不下去了,專門寫信給他,建議他多吃西蘭花和萵筍,可巴菲特一臉委屈,  我一天才喝5罐啊……白天3罐、晚上2罐,很多嗎?


他還有怪癖,

公司裡喝一般原味可樂,

回家喝櫻桃可樂。

可樂絕對是他食物的最愛,於是,他決定讓整個世界都來一口——1988年,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股票5.93億美元。


但就是這一支股票,就成為了巴菲特最傳奇最成功的股票投資案例。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市值上就漲到133億美元,10年賺了10倍。沒錯,可口可樂一隻股票就為巴菲特賺取了100億美元。


2.冰淇淋、巧克力、DQ雪糕


除了可樂,巴菲特簡直是對甜食沒有任何抵抗力——冰激凌,巧克力也是一吃就停不下來,當然,也沒耽誤投資。


接受採訪的時候,

嘴上的雪糕也不肯放下....

他是DQ甜品店裡的資深吃貨——跟小孫女和孫女的同學們聊天,他就總是愛去DQ。巴菲特的女兒估計也遺傳了父親的甜食基因,拿著甜筒越吃越高興。

所以,1997年,巴菲特整體收購DQ公司。他不光收了DQ,還買下了一家巧克力工廠——加州著名的巧克力糖See's candy。


嗜甜如命的巴菲特

辦公室有好多巧克力


3.百威啤酒、亨氏、漢堡王


這種愛吃什麼投什麼的例子簡直數不過來。比如,他花了2秒就決定投資百威啤酒;愛吃番茄醬,就不惜花280億收購了美國食品製造商亨氏(可能是愛上了麥當勞家的番茄醬);14年又提供給漢堡王30億美元的融資支持。

他把自己的美食愛好與投資偏好相結合,精明地選擇最有投資價值的嘴巴股,創下了市值3557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帝國。


而且他只做自己愛做的事——「我有一個內部的記分牌,如果我做了什麼事,別人不喜歡,但我自己很喜歡,我會感到高興。如果我做的事,別人紛紛誇獎,但我自己並不滿意,我不會感到高興。」


生活低能,「股神」也是「小氣鬼」


雖然巴菲特是全球最成功的投資者,但這個數字天才在生活上簡直低能,他找不到家裡燈的開關,搞不清家裡牆壁的顏色,老婆Suzie生病臥床,讓他去廚房拿一個盆子,他卻送來一個濾鍋。

大女兒也跟著爆料說,自己曾偷偷錄過母親出門的聲音,然後放給爸爸聽「 Bye~~~Warren!",再假裝關上門,巴菲特就真的覺得母親出門了!

巴菲特不僅生活低能,而且是出了名的「摳門」,用優惠券請比爾蓋茨吃麥當勞這事兒,已經成為見面被吐槽的老梗。


這個億萬富豪很少出席宴會,更不怎麼去豪華餐廳,不抽菸,不太沾酒,愛用折價券,會把一套保守的衣服穿到破為止......更震驚的是,為了提醒自己時時刻刻要注意節儉,巴菲特的車牌也換成了大寫的節!儉!

一輛凱迪拉克DTS一開就是八年,而且沒有專職司機,老爺子時常親自駕駛這輛車行駛在奧馬哈街頭。

除了車,這個平均一天就賺到了好萊塢明星玩命賺一年的收入的老爺子住的也跟普通路人一樣,他現在還住在1958年買的房子裡。


這套別墅是他1958年買的,

只花3.15萬美元,

以後一住就半個多世紀。

沒有圍牆,沒有鐵門,更沒有大院子,灰色的小樓,離路邊也就三五米遠,與周邊鄰居的一些別墅比,並不特殊,就像是普通的美國中產階級的房屋,因此,每天總有許多人就從他房子旁邊走過,還有遊客沒事跑過來合合影。

甚至一些網站上還掛出了這樣的賣房啟示——想成為巴菲特的鄰居嗎?來買我們的房吧!

▼ 

除了這棟巴菲特住了半個世紀的房子,在全世界都在買房囤房的時候,節儉的老爺子決定把自己海邊的別墅給賣了!老爺子說,反正現在也沒人住,空著也是資源浪費。

巴菲特正在將自己在美國加州拉古納海灘(Laguna Beach)的豪宅掛牌出售,現掛牌價為1100萬美元。

每次記者問他為什麼這麼節省,巴菲特總能一臉傲嬌的懟回一句:「這是我喜歡的生活啊!」

▼ 


如何成為巴菲特? 專注,專注,再專注!


說了這麼多,你會發現,巴菲特對衣食住行,真的完!全!不!care!他只是在做自己感興趣的股票事業,而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


巴菲特一生從來沒有把時間浪費在自己不喜歡或是不擅長的事情上,而只是專注一件事,恰好這件事賺錢了而已。

 

話說,比爾·蓋茨的成功秘訣也是專注。大首富和二首富的成功秘訣都是!


紀錄片中講到,在一次聊天中,蓋茨爸爸和他們玩了一個遊戲,叫他們每人在紙上寫下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一個詞。蓋茨和巴菲特沒有任何交流,同時寫下了「專注」這個詞。

因為專注,巴菲特對自己不關心的事情一無所知。比如,他們不了解烹飪和藝術,也對物理和宇宙全然不懂。但是,對於經濟和股市,86歲的巴菲特卻堅持每天5-6小時閱讀報紙。

前不久巴菲特和北大學子對話,他們問另一個問題,如果巴菲特是一個畢業生,要如何從零開始建立職業生涯?他是這樣回答的:


當我畢業後,我會選擇一個職業,一個當我不需要工作的時候也會去做的職業。我不希望我夢遊般的上班,而我也不會太在意我的起薪。我會選擇那些我喜愛的,讓我有激情的工作。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只會不斷地看著時鐘等待下班。

最後,分享給大家一段巴菲特的話:


「你要去找一份即使你不需要錢也願意去做的工作。生活是美好的,每天早上,你從床上跳起來,是因為你很期待這一天。


60多年來,我都是跳著踢踏舞一樣地去工作,因為我很喜歡自己在做的事,我覺得自己太幸運了。」



相關焦點

  • 舊衣服回收賺錢的背後,善宜家出口到非洲的舊衣服為什麼賺錢?
    在農村,衣服的一般壽命為3—4年,甚至許多中老年人,舊了也捨不得丟掉,穿個七年八年也是常有的事。但在城市,衣服的壽命縮短為1-2年,對於年輕的90後、00後來說,穿著時間甚至更短。但許多舊衣服要麼被丟棄,要麼堆在了衣櫃深處。
  • 看似不起眼卻很「暴利」的行業,舊衣服回收,年賺幾十萬一點不難
    在報導中,我們能看到在生產再生棉的原料廠有堆積如山的舊衣服,這些衣服都是從哪裡來的?這就不得不提及舊衣服回收行業。廢品回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對於舊衣服回收卻要陌生很多。其實兩者的原理是相通的,都是通過低價回收各類廢舊物品後轉手賣給需要的廠家,然後廠家們按照國家行業標準變廢為寶,如此循環往復。
  • 一件舊衣服背後暗藏的千億產業鏈調查
    「公眾對舊衣回收誤解很深,就是因為早些年有的企業打著捐贈的幌子回收衣物。」飛螞蟻創始人馬雲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隨著關注度變高以及線上回收平臺加入,舊衣回收近年來相對陽光規範,不僅舊衣回收箱很少出現捐贈字眼,線上回收平臺,甚至會主動標明衣物回收後的處理方式。
  • 看似不起眼卻很「暴利」的行業,舊衣服回收,年賺幾十萬一點不難
    在報導中,我們能看到在生產再生棉的原料廠有堆積如山的舊衣服,這些衣服都是從哪裡來的?這就不得不提及舊衣服回收行業。廢品回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對於舊衣服回收卻要陌生很多。其實兩者的原理是相通的,都是通過低價回收各類廢舊物品後轉手賣給需要的廠家,然後廠家們按照國家行業標準變廢為寶,如此循環往復。
  • 舊衣服回收賺錢嗎?90後小夥帶大家深入了解舊衣服行業
    白色舊衣服,白色紡織布料白色舊衣服,床單被罩首先給大家介紹舊衣服回收再造的領域,看看哪些舊衣服可以是回收再加工的。上圖大家可以看到,是一堆白色的舊衣服、或者床單被罩等一些紡織品、這些白色的衣服不要求純白,不要求必須乾淨,也就是說主要以白色為主,(行業內稱之為白料)帶一點花邊和其他顏色是可以的,還有就是髒一點破一點都無所謂,後期通過設備都是可以處理的!首先我們將回收回來的大白、用機器打碎,方便後期進機器時不卡機器!
  • 回收舊衣服,原來這麼「暴利」?「內幕」被揭開,有人年入百十萬
    而最近這幾年,相信大家都沒有這種「煩惱」了,因為現在很多小區裡都擺放有一個回收舊衣服的箱子。而這種回收箱的存在,對於那些廢舊衣服比較多的人來說,確實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這些被回收的舊衣物,是用於公益用途的。所以,這就給自己的「喜新厭舊」找到了一個心安的理由,認為自己這並不是丟棄,而是變相做好事了。
  • 舊衣服回收賺錢嗎?90後小夥帶大家深入了解舊衣服行業
    白色舊衣服,白色紡織布料白色舊衣服,床單被罩首先給大家介紹舊衣服回收再造的領域,看看哪些舊衣服可以是回收再加工的。上圖大家可以看到,是一堆白色的舊衣服、或者床單被罩等一些紡織品、這些白色的衣服不要求純白,不要求必須乾淨,也就是說主要以白色為主,(行業內稱之為白料)帶一點花邊和其他顏色是可以的,還有就是髒一點破一點都無所謂,後期通過設備都是可以處理的!首先我們將回收回來的大白、用機器打碎,方便後期進機器時不卡機器!
  • 回收舊衣服,原來這麼「暴利」?「內幕」被揭開,有人年入百十萬
    而最近這幾年,相信大家都沒有這種「煩惱」了,因為現在很多小區裡都擺放有一個回收舊衣服的箱子。而這種回收箱的存在,對於那些廢舊衣服比較多的人來說,確實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這些被回收的舊衣物,是用於公益用途的。所以,這就給自己的「喜新厭舊」找到了一個心安的理由,認為自己這並不是丟棄,而是變相做好事了。
  • 舊衣服是塊唐僧肉 年賺幾十萬非難事 舊衣物回收應進行規範管理
    有公益組織負責人建議,希望有標準來分清捐贈和扔垃圾的區別,規範這一行業。1上百家機構在回收 僅有三家合法合規12月12日,自治區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擺放回收箱回收廢舊物品用於公益慈善目的,屬於公開募捐行為。
  • 回收舊衣服,竟然這麼「暴利」,「內幕」被揭開,有人年賺幾十萬
    對於這樣的問題,可能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表示,這些回收的舊衣服,都用來捐給需要的人了。因為在一些舊衣服回收箱上,都會標誌一些公益宣傳語,從而讓很多人認為,將不穿的舊衣服,扔進回收箱中,也是一種公益行為。當然,有些舊衣服回收箱確實是取得了公開募捐資質,但是,有很多回收舊衣服的機構,卻只是打著「公益」的幌子,來做賺錢的買賣。
  • 柳州小區被放置多個「愛心箱」,回收舊衣服真的是在做公益嗎?
    1多家機構回收舊衣服 不少缺乏資質近日,記者在柳州市多個小區走訪發現,目前在柳州通過回收箱回收舊衣服的機構有近十家。絕大部分機構沒有公開募捐資格,舊衣服的流向也不明。在北雀路康城小區,對於在小區擺放回收箱回收舊衣物的行為,不少居民點讚。「有些舊衣服還可以穿,扔了怪可惜的,不如捐給有需要的人。不僅環保,而且還能獻愛心。」居民張女士稱,她一直認為捐衣服就是在做公益。
  • 90後創業「舊衣換物」 5公斤起上門回收(圖)
    「親,您家裡有不需要的廢舊衣物嗎?看著滿櫥的舊衣服是不是很苦惱?用不要的舊衣服去換生活用品好不好?5公斤起上門回收哦!」這是微信公眾號「若鄰再生」的「廣告語」。鼓勵給「舊衣」新生打開衣櫥,層層疊疊的衣服排山倒海襲來;收納箱中,壓箱底的是再也不會碰的舊衣。「如果有個地方處理這些舊衣就好了。」這或許是不少人共同的心聲。幾年前,上海開始試點回收舊衣。如今,民間組織也紛紛加入這支隊伍,讓塵封的舊衣有了新的去處。「舊衣換物實行的頭四天,一連拜訪了50餘戶,就已經回收了2噸多衣物。」
  • 90後創業「舊衣換物」 5公斤起上門回收(圖)
    「親,您家裡有不需要的廢舊衣物嗎?看著滿櫥的舊衣服是不是很苦惱?用不要的舊衣服去換生活用品好不好?5公斤起上門回收哦!」這是微信公眾號「若鄰再生」的「廣告語」。鼓勵給「舊衣」新生打開衣櫥,層層疊疊的衣服排山倒海襲來;收納箱中,壓箱底的是再也不會碰的舊衣。「如果有個地方處理這些舊衣就好了。」這或許是不少人共同的心聲。幾年前,上海開始試點回收舊衣。如今,民間組織也紛紛加入這支隊伍,讓塵封的舊衣有了新的去處。「舊衣換物實行的頭四天,一連拜訪了50餘戶,就已經回收了2噸多衣物。」
  • 「飛螞蟻」試錯舊衣回收
    《環球》雜誌記者/胡豔芬  在中國,舊衣物的浪費現象有多嚴重,圍繞舊衣的回收、捐贈、再利用和環保處置的事業開展就有多困難。但在舊衣物回收平臺「飛螞蟻」創始人馬雲看來,能將環保、公益、創業這三種理念結合在一起的事業,值得一拼。
  • 你捐的舊衣服,最後都去哪兒了?
    | Pixabay根據業內人士估算,我國每年產生的舊服裝在500萬~1000萬噸[1],人均5公斤左右。但是舊衣服回收的成績和這個數字比起來相去甚遠。以上海為例,每年回收到的舊衣服只有幾百噸[4],人均不到0.1公斤。全國最大的舊衣回收平臺飛螞蟻的用戶超過80萬,每年回收的衣物也只有100噸,人均也只比0.1公斤多一些[5]。
  • 在城鎮鄉村回收舊衣服怎樣,去哪找銷路?能賺錢嗎?
    農村鄉鎮回收舊衣服火過一段時間,這個行業做的人也比較多,很多人覺得在農村回收的衣服非常便宜,甚至是坑裡、垃圾堆旁扔的都是舊衣服,如果這個有銷路,那利潤將會非常大。其實這是個想當然的看法,現在的農村人的確會扔一些舊衣服,主要放家裡不穿,還礙事,如果有人回收,多少給點錢就會賣掉,但收上來容易,怎麼出手又成了問題。
  • 揭秘舊衣服回收行業,這些山東大媽,決定非洲服裝的時尚潮流
    人們閒置不穿的舊衣服被回收後,通過分揀、打包、裝櫃,乘坐遠洋貨輪到達大洋彼岸,最終銷售給當地居民。所以,在非洲和東南亞地區,看到有人身穿帶有中國元素的衣服並不稀奇,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FROM CHINA」。一「這廠是做什麼的?」下午,載有貨櫃的掛車到廠後,王維海忙碌起來。
  • 借公益之名回收舊衣服,竟有「內幕」?有人從中牟利,年賺幾十萬
    舊廢品回收看似是一個不起眼的行業,既髒又累,工作環境也差,但其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有消息顯示,城市裡面回收舊廢品的商販,其毛利率可達100%甚至更高,回收的越多,賺的錢也就會越多。這是因為這些舊衣服不是用於扶貧捐獻的,儘管這些回收箱上面會張貼一些宣傳性的公益標語,但實質上一大部分舊衣服被用來了「交易」。據悉,這些舊衣服回收之後的用途比較廣泛,不僅可以直接回收,還可以通過再加工的方式進行二次銷售。一般來說,舊衣服回收的成本較低,許多人把舊衣回收當作公益來看待。然而,遺憾的是,許多個人、公司或者打著公益性質的團體卻利用人們的心理來牟利。
  • 揭秘舊衣服回收行業,這些山東大媽,決定非洲服裝的時尚潮流
    人們閒置不穿的舊衣服被回收後,通過分揀、打包、裝櫃,乘坐遠洋貨輪到達大洋彼岸,最終銷售給當地居民。所以,在非洲和東南亞地區,看到有人身穿帶有中國元素的衣服並不稀奇,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FROM CHINA」。一「這廠是做什麼的?」下午,載有貨櫃的掛車到廠後,王維海忙碌起來。
  • 閒魚三個月回收500噸舊衣服:等於守護10萬平米大自然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數據顯示, 我國每年大約有2600萬噸舊衣服被扔進垃圾桶,回收再利用率只有不到1%。 雖然也有一些舊衣公益捐贈活動,但無奈覆蓋面太窄,而且回收再利用過程也很不透明。今年3月,阿里巴巴旗下閒置交易平臺閒魚推出舊衣回收服務, 僅僅三個月就讓500噸舊衣服得到了回收和科學利用,相當於減少1800噸碳排放。 據了解,在這項回收服務中,閒魚聯合專業回收機構上門取舊衣,並對舊衣進行科學分揀,分成不可穿戴、可穿戴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