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哭的時候,有智慧的家長從不說「別哭了」,而會說這兩句話

2020-12-13 騰訊網

「別哭了!」面對孩子哭泣時,有多少家長說過這句話?但大家可知,就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子,有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

「哭什麼哭,別哭了,閉嘴!」簡簡單單一句話,究竟害了多少孩子?

浩浩在學校和人打架受了委屈,白天忍了一天,晚上放學看到母親之後,委屈之情瞬間爆發,眼淚止不住地一直流。

看到這個情況,浩浩的母親也陷入了不知所措,但當她得知孩子是因為和別人發生了矛盾,頓時覺得可笑,甚至直接不耐煩地斥責孩子:「就這點小事哭什麼哭?別哭了。」

孩子白天忍了一天,晚上看到母親,壓制不住委屈,情緒瞬間爆發,本來是想尋求安慰,可面對母親的這一呵斥,突然覺得自己以為的依靠不是依靠,心瞬間涼到了極點。

自此之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寧願憋壞自己,也都不會再告訴別人,也不會再向自己的母親尋求安慰了。慢慢地浩浩內向了,甚至有了自閉的傾向。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極力壓制著委屈,看到了一個想要傾訴可以依賴的人,本來以為可以得到安慰,卻沒有想到,得到的只是一盆更刺骨的涼水。這種傷害,比外界帶給自己的委屈實際上要大得多,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性格和未來走向,毫不誇張。

尤其會給孩子帶來的這幾個問題,家長應該重視。

容易讓孩子陷入孤僻自卑當中。

當孩子在家長面前傾訴和哭泣時,如果得到的僅僅是呵斥和制止,很容易讓孩子漸漸封閉自己的內心,把所有的事情都憋在心裡。

久而久之,甚至會造成心理的扭曲和極端壓抑,讓孩子陷入孤僻和自卑當中,後果不堪設想。

容易讓孩子走向暴力極端。

除了會讓孩子陷入孤僻和自卑當中,很有可能會讓孩子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當情緒得不到合理的發洩,孩子可能會通過暴力的手段發洩出來,甚至會走向危害社會治安,傷害自身和親人的狀況,這種情況極為可怕。

不利於孩子正常人格和性格的建設。

總的來說,一旦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合理髮洩,直接會影響到孩子正常人格和性格的建設。無法構建真正的自我,無法建立良好的性格,真的會影響孩子的情商和人際社會關係,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和一生。

看到這裡,當寶寶哭泣的時候,你還會選擇大聲的呵斥和制止嗎?家長們千萬別犯這種低級錯誤了,否則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一生。

孩子哭泣,再正常不過的一種心理情緒宣洩方式,遇到這種現象,家長要做的不是不耐煩,也不是大聲的訓斥孩子,而是應該對孩子進行及時的安慰。

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來與孩子產生共情,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那麼當孩子哭泣時,真正有智慧的家長是不會制止孩子哭的,而會會說這兩句話!

1、想哭就哭吧,媽媽知道你受了委屈。

我們要明白,孩子的哭泣絕對不是沒有理由的,當孩子在自己面前哭泣時,難過傷心是一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是孩子想要在父母身上得到安慰。認識到這一層面,家長們就應該盡力地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時地給予孩子安慰。

不要制止孩子哭泣的行為,反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告訴孩子:「想哭就哭吧,我們知道孩子受了委屈。」

當孩子的情緒宣洩完畢時,再處理其他的事情。

2、可以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哭泣嗎?

一味的給予孩子安慰是不足夠的,在給予孩子充分的心理安慰之後,家長們還應該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共同尋找抵禦孩子悲傷的方法。

孩子到底是受欺負了,還是自己的物品被人搶走了?又或者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正當的原因而難過,家長有必要彌補孩子丟失的快樂,重建孩子的心情。如果是受到了欺負,也能及時做出回應和處理應對方法。

當孩子哭泣時,家長及時地說出來這兩句話真的很重要,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其實就從本質上反映出了孩子哭泣時的解決方法。

要知道,家長應該第一時間給予孩子安慰,是在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慰時,也是在共同的尋找原因解決問題。

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夠記住這兩句話,引導孩子正確的發洩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並非是玻璃心,而是家長這兩方面沒做好!
    「我家那孩子,動不動就哭,摔地上了沒人扶也哭,被父母說兩句也哭」,寶媽群裡,一位寶媽正在吐槽自己家的孩子玻璃心,引來了不少寶媽的附和。很多寶媽都說,自己的娃也有類似的情況,說不得一說就哭。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孩子「說兩句就哭」,然後就覺得他們是矯情、玻璃心。
  • 孩子越愛哭,長大後情商越高?聰明的父母從來不說「別哭了」
    文丨巧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相信對很多父母來說,孩子愛哭真的是一件特別頭疼的事情,尤其是男孩子,一旦表現出很愛哭,就會讓人覺得是不夠堅強、耍小性子。所以當孩子哭泣的時候,父母最常說的話就是「別哭了」,然而孩子並不會因此停止哭泣,相反的還會哭的更厲害,事實上,當孩子哭的時候,最沒有的一句話就是「別哭了」。
  • 心理學家:你越說,孩子越不會聽,因為你少說了這兩句話
    無論是在與同齡人相處時,還是與長輩尤其是父母相處時,他們都會表現出「不服」: 面對同齡人的質疑,會用盡一切方式去證明自己出眾;面對父母及老師的管教,他們會體現出不耐煩以及行為上的反叛。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處於初高中階段的孩子會讓父母非常頭疼,甚至到了無法正常交流的地步。
  • 孩子一說就哭,有顆易碎的「玻璃心」怎麼辦?家長要先學會放手
    對門鄰居家有個8歲的女兒,名叫晶晶,晶晶原本就是一個比較斯文內向的女孩,但是近期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非常的「玻璃心」。前些天鄰居到家裡來閒話家常,要準備回家的時候就看到晶晶坐在樓梯口,鄰居疑問的對著晶晶說了一句:「又沒帶鑰匙嗎?還是又弄丟了,長這麼大了,還不知道敲門?」這句話照常人聽起來也沒什麼,但是晶晶聽到這話之後,竟然哭了起來,而且一個勁的哭。
  • 孩子一說就哭?容易「玻璃心」,其實是家長這3個方面沒做好
    鄰居家有一個8歲的小女孩,名字叫青青,是一個比較斯文內向的女孩子,本來孩子性格還好好的,最近一段時間卻變得越來越玻璃心。前兩天,鄰居過來串門聊天,回家的時候發現青青坐在門口,於是就隨口說了一聲:「又沒帶鑰匙?還是弄丟了?這麼大個人了,難道不會敲門嗎?」
  • 真正在乎你的人,從來不說這兩句話
    真正在乎你的人,從來不對你說這兩句話。真正在乎你的人,從不對你說「沒時間」真正在乎一個人,見到對方時,會心花怒放,見不到對方時,心裡則會猜想他此時此刻在做什麼。想見你的人,24小時都有空,東南西北都順路。
  • 孩子被家長打罵後,為什麼會哭著就睡著了?這幾點很扎心
    可是沒想到都回到家了這孩子還是在哭,我去哄他的時候嫂子說「不用管他,讓他哭,一會兒睡著就沒事了」對於嫂子的這種做法,我是非常不贊同的,只能說她對「哭著睡」的原因、危害還不夠了解。1、眼睛腫脹當一個人長時間哭泣的時候,眼睛裡面會積累大量的眼淚,導致角膜水腫,這種情況下人的眼睛就會出現紅腫現象。
  • 當孩子口齒不清,把青蛙說成青瓜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
    有時候小朋友也會用很快的語速,說一些大家聽不懂的話,沒有人接他的話,他就會故意更大聲的說一遍。如果別人還是搖頭看他,他就會加入更多的身體動作來「表達」。孩子語言混淆期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陪伴孩子度過呢?面對孩子語言混淆期的種種表現,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因為這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語言學習的必經之路。
  • 塗磊說女人十月懷胎的苦,男人你不懂,看完這段話我哭了
    塗磊說女人十月懷胎的苦,男人你不懂,看完這段話我哭了 有很多情感專家會告訴我們,婚姻沒有你想像的這麼幸福,婚姻有著你們不為人知的苦。但是那時的我們多天真啊,覺得我有愛情怕什麼,我相信愛情能戰勝一切,這些話現在聽來是所麼的幼稚啊,但是也會感慨年輕人的感情真簡單。
  • 李玫瑾給父母的3句話:孩子頂嘴時說這3句話,將來他會感激你
    當自己的孩子跟自己頂嘴的時候,您會選擇怎麼做?是選擇跟孩子吵起來?還是選擇去靜靜地聽孩子發完牢騷?很多的家長都在面臨這這一大難題,孩子跟自己頂嘴的時候,自己到底應該怎麼去做?怎樣做才是最有效的?首先家長一定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跟自己頂嘴。
  • 孩子一說就哭,面對易哭的孩子不要吼,父母做到四點更有效
    ,同學無奈的說:「不是什麼大事,就是要玩 手機沒有給他,說了幾句就委屈上了,這孩子有些脆弱,比較敏感,一丁點的小事就會哭,我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卻不知道怎麼辦最好」。哭是人類的自然反應,但是,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堅強、勇敢,能直面風雨,心靈不那麼脆弱,可這樣愛哭鼻子的孩子卻讓家長手足無措。未來的人生路會面對很多的磨難、挫折,孩子這麼愛哭怎麼辦?
  • 常對孩子說「三句話」,孩子越大越有出息,家長別半途而廢
    但是有一些父母不會說話,不但沒有讓孩子變得自信,反而讓他們驕橫無禮,連父母都管教不了。所以我們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說一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的話,並且要持之以恆,這樣孩子才能夠成長。
  • 家長總在抱怨孩子情商低,我說你去看看羅永浩和楊冪的直播帶貨
    昨天有一位家長談到了孩子的情商特別低。無論和他說什麼話,總是能給你懟回來。本來家長是要準備和孩子好好聊一聊最近的學習情況,結果沒聊兩句,就被孩子的話氣得火氣往上串,最後無果而終。既沒能和孩子好好地溝通解決問題,還把自己氣得夠嗆。不由得就跑到群裡來訴苦一番。聽完家長的吐槽,其實我是很疑惑的,這怎麼就能判定孩子的情商低呢?
  • 孩子常說「我不行」,可能是缺乏自信心,家長這樣引導給孩子勇氣
    對父母來說,最大的炫耀資本莫過於養育一個優秀的孩子,在很多種場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出眾的,與眾不同的,可很多孩子,遇到問題往往最先回答的是:「我不行、我不敢、我不會」,當孩子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很多父母會覺得沒有面子,但其實你有沒有意識到,這是孩子的自信心不足呢?
  • 孩子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有這兩種習慣,家長注意了
    「哇…… 」聽到哭聲我就心驚肉跳,趕緊跑出去看,小朋友跪在地上,仰天大哭,大人不管如何勸說都沒有用,孩子哭得是越來越大聲,其實這是他的常態,有時候一天裡同樣的情況甚至要發生好幾次,我跑出來是因為擔心兒子有沒有跟他發生矛盾。
  • 《易經》中暗藏的說話之道: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不說這3種話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這是出自《論語·子路》中的一句話,由此可見古人對於「會說話」的重視。而在當今社會,也是如此,比如說在職場中,一個會說話的人,和一個木訥人,給領導的印象,之後獲得的待遇都是很有差別的。
  • 宅家太久,孩子越來越嬌氣、動不動就哭,家長怎麼辦?
    她們一家都宅在家,一共六個人,天天都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開啟了寵溺孩子的生活方式。閨蜜說:現在這孩子動不動就哭,本來宅在家就煩躁,再加上孩子老哭,不知如何是好了。孩子特別愛哭也是有原因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應對這些情況呢?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家長多說3句話,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但是當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時,如果父母再搪塞,他們就會懷疑爸爸媽媽的威信。例如,有些父母經常言而無信,這時孩子們會對家長有意見,隨後就會出現「不服爸爸媽媽管教」的想法。比如有些家長會說「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可得好好學習,好好表現」,或者「你可不能像你爸一樣,你得會xxx」,這難道不是大型雙標現場?如果家長不能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他們很難理解什麼是「變得更好」,跟家長只會有樣學樣,如果被無端指責,試問誰能服氣?
  • 孩子,別放棄希望;孩子,別哭!
    這幾天,死亡的陰影,在汶川災區的殘垣廢墟上徘徊遊走,不斷傳播著悲愴的消息;這幾天,我們的眼睛一直蒙著層層淚水,看著那揪心的畫面和湧動的愛心,再堅強的人也忍不住淚流滿面。這震撼來自於他在災區的所見所聞,來自於他親眼目睹的慘狀,和在災難面前永不泯滅的愛心和民族脊梁。9個小時,兩條鮮活的生命,所有的人伸出手臂,迎接復活的母女!上天啊,當你降災難於人間,可曾被這一幕打動!  當關於災區的災情消息潮水一般湧過來的時候,身在後方的本報編輯們哭了。每天,我們都是含淚將內心的悲痛鑄到報紙的版面和文字中,讓讀者在每一個字符、每一個圖片裡面感受我們的哀傷。
  • 佛說:福深且極具智慧的女子,從不說兩種話,與人善言,暖於布帛
    有修養的人,待人溫和,處世嫻靜,落落大方,讓人親近。脾氣差的人,時常暴躁,抱怨不斷;斤斤計較,讓人反感;因此,人們常說「你什麼睥氣,就是什麼命」。人生在世,家庭對於每個人至關重要,而在一個家庭中,女人更是重中之重,一個品德高尚的女人,不管貧富與否,定會助其家族越來越興旺,而一個品德殘缺的女子,即使富貴傍身,也遲早會令一個家庭慢慢陷入萬丈深淵,正如佛說:福深且極具智慧的女子,從不說這三種話,與人善言,暖於布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