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又將有新動作。
新華社消息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今年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匯報,要求確保為企業減負擔、為發展增動能。
這次會議除了要求落實已有的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外,還有新動作。
會議提出,及時研究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確保製造業等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建築業和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稅負有所降低、其他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研究進一步推改革、促發展、增就業措施,聚焦鼓勵創業創新,研究對製造業重點行業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和後勁。
今年減稅降費力度空前,預計超過2萬億元,是今年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重要舉措。會議稱,今年前8個月全國減稅降費1.5萬多億元,促進了企業減負、居民增收和就業增加,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做好「六穩」、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這次減稅降費政策的一大底線就是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近日接受學習時報採訪時表示,今年4月1日實施增值稅降率以來,所有行業稅負都有所下降,但單算此政策,4-7月累計仍有3.06%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一時出現了少量增稅的情況,合計增加增值稅43.53億元。需要看到的是,增值稅稅負上升不等於企業總負擔上升,評價企業減負成效要算減稅降費「總帳」。如綜合考慮2018年增值稅降率在2019年形成的翹尾減稅以及其他新增減稅政策,增稅企業面降至1.64%;如果再進一步考慮社保降費等因素,基本上所有企業可實現整體稅費負擔只減不增。
為了保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財稅部門密切關注相關行業稅負變化,及時出臺補丁政策。
比如,9月30日,財稅部門發文將生活性服務業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抵減10%比例提至15%。這一目的是增加生活性服務業稅前扣除力度,進一步減輕生活服務業企業稅負。
根據此次會議部署,製造業重點行業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有望進一步提高。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是將企業實際發生研發費用支出數額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這樣可以達到企業少交企業所得稅,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
去年我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已經從50%提至75%,下一步針對製造業重點行業的這一比例還會繼續提高。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機械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行業有望優先獲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