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街景地圖的拍攝過程
谷歌街景是谷歌旗下谷歌地圖的一部分,在造福社會的同時也引來不少官司,被懲高額罰金。
谷歌2007年推出街景服務,用街景車收集街道圖像,實時展示在谷歌在線街景地圖上。然而,谷歌街景服務涉嫌非法收集信息,在不少國家受到調查。谷歌先前承認,街景車依靠無線裝置收集到一些私人信息,包括電子郵件、網際網路地址和密碼。
最近加拿大蒙特婁的一名女子將谷歌告上法庭,原因是她在谷歌街景中發現了自己坐在家門口的圖片,關鍵是當時自己穿著低胸裝,乳溝暴露無遺,因此她要求谷歌支付4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74927)作為精神損失,主要來自抑鬱以及同事的嘲笑。
2008年至2010年,谷歌公司的幾輛「街景」拍攝車遊遍比利時全境,採集了大量圖片和其他信息作為「谷歌地圖」的數據信息。拍攝車同時配備電子掃描儀,能夠沿途掃描無線網際網路信息。如果被掃描到的無線網際網路沒有採取保護措施,谷歌能夠收集、存儲密碼和電子郵件等被發送的數據信息。2011年,比利時聯邦檢察院認定谷歌公司的「街景」拍攝行為觸犯了比利時電子通信法,要求它支付15萬歐元(約合138萬元人民幣)賠款以實現和解。
谷歌「街景」的拍攝行為目前已在一些歐洲國家被判違法。谷歌公司辯解說,它是在「無意中」記錄了個人信息。
2011年,法國全國信息與自由委員會說,谷歌公司因製作街景地圖時非法收集私人信息,接到10萬歐元罰單。這是它自2004年開始實施經濟制裁以來所開出最高金額罰單。
對於谷歌街景服務上存在的問題,美國本土和歐洲大陸都採取了相應措施。在德國,漢堡當地的檢察官對谷歌展開刑事調查,谷歌街景車的拍攝行為最終被勒令禁止。在法國,法國數據保護局(CNIL)對谷歌街景開出空前巨額罰單,處罰金額高達8.7萬英鎊(約86.3萬元人民幣)。在捷克,當地政府在與谷歌公司就隱私權問題談判無果後,於2010年9月將谷歌街景服務驅逐出境。
2014年4月,義大利數據保護局判定谷歌街景拍攝車不夠醒目,辨識度不高,導致普通公民不知道自己是否被拍攝,因此對谷歌開出100萬歐元(約合140萬美元)的罰款。義大利數據保護局(以下簡稱DP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谷歌的汽車在義大利街道穿梭,但完全難以辨識,因此現場公民難以確定自己是否被拍到。」谷歌將街景拍攝車派到世界各地,為谷歌地圖服務提供數據。現在的谷歌街景拍攝車都在車門上噴印了「谷歌地圖街景」的標識,車頂上裝架了巨型攝像機,因此較為容易辨識。
由於街景涉嫌侵犯當地公民隱私,谷歌在世界很多地方都遭到了起訴。谷歌也做出了回應,採取的措施包括對人物、住房、建築、車牌等進行模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