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結合自然景觀精心打造的三峽原鄉景區(旱夔門)將於7月1日對外開放,還可以進行休閒、探險等活動。
「我縣結合旱夔門獨特的生態人文資源,與白帝城·瞿塘峽、天坑地縫、九盤河、龍橋河深度融合,實現旅遊發展區域聯動。」據縣文旅委負責人潘萬山介紹,依託旱夔門獨特的傳統自然風光與現代工業項目,打造歐洲風情小鎮熱點IP,引爆我縣旅遊產業,力爭實現旅遊人均消費與遊客人次雙增長。
據了解,夔門小鎮將以「吃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要素為支撐,精準發力,滿足遊客需求,未來將持續打造林下餐廳、奶酪工坊、兒童樂園、漫遊馬車、奶牛牧場、記憶博物館等特色主題生活館。
「旱夔門與長江三峽自然景觀夔門相似。旱夔門距奉節縣城約40千米,位於奉節縣興隆鎮回龍村椅子淌腹地,是地殼運動時大自然留下的鬼斧神工之作,其形狀和險峻堪比長江上的夔門。」據潘萬山介紹,因為山谷裡平時乾旱,雨天才出現小細流,旱夔門之名由此而來。據了解,旱夔門由兩處如刀削般的600多米絕壁構成,兩山之間形成一道400多米寬的天然大石門,被地質界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山門"。
「旱夔門氣勢雄偉,不亞於作為十元人民幣背景的三峽夔門。還有著名的紅葉。」據潘萬山介紹,集「短、奇、秀、幽」為一身的旱夔門風景區,峭壁上有幾千年的懸棺,乃古巴人文化的見證。登上山頂俯瞰,炊煙繚繞,雲霧縹緲,恰似人們心中的桃花源。
據了解,在旱夔門還可以進行探險。穿過旱夔門後可進入3公裡長的迷宮河,迷宮河谷底兩岸樹木茂盛,四面被千仞絕壁圍繞,使人不辨來路,因而叫迷宮河。在迷宮河裡有一處奇特景象,就是飛泉下的一處大約5畝面積的碧綠深潭,大約每隔10來年就會突然持續噴出數十米高的水柱,響聲如雷,10裡外都能聽見,當地人給它取了個響亮的名字:「炮泉」。有關專家解釋說:「這應該是一種地下間歇湧泉。」
旱夔門峽谷雄奇險峻,源頭三面峭壁,巍然矗天,幾眼山泉飛流而下,其中從40多米高的懸崖上落下的大瀑布,就是小寨天坑裡的地下暗河水形成的。迷宮河兩岸植被豐茂,香獐、麂鹿、巖羊活躍其間。
觀光路線:奉節縣城——夔門長江大橋——鶴峰鄉——九盤河景區——興隆鎮回龍村椅子淌——三峽原鄉景區(旱夔門)。
記者 龍江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