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利奇馬(英語:Super Typhoon Lekima,國際編號:19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anna)為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利奇馬」一名由越南提供,意為一種水果。
颱風「利奇馬」於2019年8月4日15時許獲得日本氣象廳命名,8月7日5時許被中央氣象臺升格為颱風,8月7日23時許被中央氣象臺進一步升格為超強颱風,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向浙江沿海靠近;8月8日下午17時,「利奇馬」強度已超過2019年2號颱風「蝴蝶」,成為2019年風王。8月10日1時45分前後,颱風「利奇馬」的中心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30百帕。
2019年8月10日凌晨1點45分前後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52米/秒),這不僅是2019年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也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浙江第三強的颱風 ;9時,颱風「利奇馬」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地點在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境內 ;8月10日20時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境內減弱為熱帶風暴級。11日20時50分前後,颱風「利奇馬」再次登陸山東青島 。
有網友表示很期待颱風的來臨,但你可知道,截至11日17時,颱風「利奇馬」造成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山東、福建等6省(市)651萬人受災,145.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近3500間房屋倒塌,3.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65.5千公頃。此次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和人員傷亡,或將被除名。
颱風除名是什麼意思?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通過的最新颱風命名法規定,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命名表也會做一些調整,如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它的颱風同名,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使用的名稱從命名表中刪去,也就是將這個名稱永遠命名給這次熱帶氣旋,其他熱帶氣旋不再使用這一名稱。
以上是熱帶氣旋名字被除去的主要原因。除名還有其他的原因。當某個熱帶氣旋的名稱被從命名表中刷除後,颱風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對熱帶氣旋名稱進行增補。為此,我國氣象局曾在全國範圍內發起徵集颱風名字的活動。
而被除名的熱帶氣旋也有替補的名字,如2002年的有查特安更名為麥德姆;鹿莎更名為鸚鵡,鳳仙更名為紅霞。2003年的有伊布都更名為莫拉菲,鳴蟬更名為彩虹。2004年的有蘇特更名為銀河等。
被除名的颱風有哪些?
2018年第22號颱風山竹
「山竹」,名字來源泰國,名字意義是一種水果。2018年第22號颱風「山竹」於2018年9月7日20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並在溫暖的西北太平洋上迅猛增強。9月15日,「山竹」在以超強颱風級登陸菲律賓呂宋島後,威風不減,9月16日17時左右,以強颱風級別在我國廣東江門市臺山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最低氣壓為955百帕,是2018年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2013年23號颱風菲特
「菲特」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提供,是一種美麗芬芳的花朵。「菲特」於10月7日01時15分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55百帕。該颱風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達623.3億人民幣。
2009年第8號颱風莫拉克
「莫拉克」名字由泰國提供,其含義為「綠寶石」。2009年8月7日,「莫拉克」於23時50分由臺灣花蓮縣登陸。8月9日,「莫拉克」進入福建。「莫拉克」帶來的危害更多在於其降雨量之大,以及因此造成的水患災害。
2006年第8號颱風桑美
「桑美」一名由越南提供,意為金星。2006年8月10日17:20,「桑美」在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登陸,登陸的風速高達60m/s,中心氣壓920HPA,「桑美」成為建國後登陸大陸地區最強的颱風。桑美過境期間,浙閩兩省超過500人遇難,多數死於風毀和海難。其風力強大到風速測量儀紛紛失靈。「桑美」共造成了25億美元的巨大損失。
2004年第14號颱風雲娜
「雲娜」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提供。颱風雲娜於2004年8月12日在浙江溫嶺登陸,登陸時最大風力在14級(45米/秒),並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據國家民政部統計,在颱風「雲娜」過境的短短13個小時內,其已造成受災人口1299萬人,經濟損失181億元。浙江全省共有164人遇難,失蹤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