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芯與到場的家長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 市少圖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昨日上午,許多家長和孩子來到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中山公園館4樓的會場,參加胡文芯的公益分享會。這個畢業於廈門六中的女孩,今年被哈佛大學錄取,不久後,她就將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涯。
胡文芯自稱「被圖書管理員看著長大」。她不僅常到圖書館借閱書籍,從2009年起,每周日都到市少圖做英語助教,即使在高三期間也從未間斷。 記者沈淑婷
自比「爬向塔頂的蝸牛」,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有人曾說,世上只有兩種動物能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另一種是蝸牛。」胡文芯將講座命名為「蝸牛間的對話」。她在講座中說,每個人都有可能因為努力和信心的加持,變成那隻爬上金字塔頂的蝸牛。她認為,自己正是如此,靠著努力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前行。
課內學習中,她認為,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最重要的,不要全部照搬老師的。她在現場展示了自己的筆記,她說:「很多人追求筆記的詳盡,但我認為理解和消化更關鍵,經過自己消化後的筆記才是真正有效的。」
隨時隨地帶著課業提綱複習、寫作業,這在她看來,不僅效率低,而且完成效果會打折扣。她喜歡「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學習中,她不希望給完整的學習過程造成幹擾,只要擺上幾樣學習必需品,她就能高效專注地完成學習任務。
胡文芯說:「廈門很多學校都很棒,把握每所學校的長處,尋找機會提升自我最重要。」
父母提倡「自律的自由」,如何做全靠她自己
胡文芯的父母都來自IT行業。她形容父親「理性到有點冷酷」,喜歡以理服人,而母親總給家裡帶來許多歡樂。父母相處的模式常讓她覺得很有趣,即使在壓力很大的高中時期,也感到輕鬆愉悅。
胡文芯的父親胡先生告訴記者,他提倡「自律的自由」。從小到大,家裡的作息都是清晨6點起床,晚上9點半睡覺。胡先生說:「我希望她有自己的目標和規劃,但如何做到全靠她自己,我們不會加以幹涉。」此外,他提到,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讓女兒一定要注重鍛鍊。
這樣的家庭氛圍下,胡文芯顯得活潑又大方。她喜歡通過運動來放鬆身心,也愛通過旅遊來增長見識,還喜歡自己製作美食,不斷學習新技能。她在初中時就參加了託福考試,取得還算不錯的成績。她說:「我很早就開始了解國外的學校。定下出國目標後,就一步步努力,包括看原文書籍、接觸培訓機構、聽英文廣播等,做了充分準備。」
8年借閱2500餘冊書刊 通過閱讀豐富精神世界
因為上幼兒園時的一次參觀活動,胡文芯和圖書館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此開始借閱生涯,並保持每周一次的借閱頻率,到高中依然如此。
胡文芯說,閱讀的起點應該是自由的,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養成閱讀興趣。障礙和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不要用時間和距離來為自己找藉口。此外,她認為要嘗試著接觸不同類別的書籍,不要給自己設限。
講座中,胡文芯分享了許多自己曾借閱的書籍。從幼時看的《老鼠記者》《魔法校車》再到現在喜愛的《野火集》《文學回憶錄》《辛德勒的名單》等,2010年至今,她共借閱了2500餘冊書刊。她說:「閱讀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讓我覺得很充實,邏輯思維能力也不斷提升。」
胡文芯自稱「圖書管理員看著長大」的小孩,市少圖的許多工作人員都認識她。每周日上午,市少圖中山公園館開展外教講故事活動時,她都會來當助教,用英語為孩子們講故事,即使是高三期間也未間斷。市少圖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家都對胡文芯印象很深,覺得她熱情開朗、有耐心能堅持。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