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地方歷史文化,寺平古村「銀娘」成「遊客」新寵

2020-12-25 金華廣電

通訊員 貢小兵 胡阿榮

9月23日晚上,金華開發區湯溪鎮寺平古村的文化廣場上人山人海,廣場北側的圓形祭壇被海內外的遊客以及當地群眾圍得水洩不通,整個寺平古村的每一條路上,遊人都摩肩接踵,長流不息。

「寺平的銀娘顏值超群啊!真是不虛此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慕名前來參加第二屆「銀娘祭月」中秋節活動的上海的遊客劉先生感慨地說。當天,該村所有的民宿都早已被預定一空。一些遲到的遊客只能在參加完活動到到鎮上去尋找賓館住宿。

寺平古村是第五批國家級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距今已有700餘歷史。該村始建於明代初期,古建築面廣量大,較為完整而極具地方特色的歷史建築和文物古蹟有82處。徽派建築風格的古色古屋遍布全村,古磚雕工藝之精美,古建築保護之完整,令專家學者、遊客嘆為觀止。為做大做強寺平古村的影響力,去年寺平古村依據《湯溪縣誌》記載和民間傳說,通過深度挖掘村莊歷史,推出了具有很強體驗性與參與性的「銀娘祭月」活動,再現了具有濃鬱湯溪地方文化特色的祭月儀式,引得國內外遊客簇擁而至,鳳凰網、新華網等國內外知名媒體紛紛予以報導。

為把「銀娘祭月」打造成為金字招牌,今年的村裡特意從橫店影視城租借了四匹高頭大馬,並邀請經過專業培訓的群演80人,前來扮演將軍、侍衛和宮女,為祭月活動助陣。整個中秋假期期間,寺平古村同時還舉辦湯溪地方特色的美食節,遊客可以品嘗各種湯溪美食,學習傳統美食湯圓的製作。年輕的家長可帶孩子到崇德堂參加開蒙儀式,學寫「人」字,點「硃砂」,並參與活字印刷、模板印畫等各種研學活動。

相關焦點

  • 中秋節無數遊客湧向寺平古村 只為看一眼「銀娘」到底有多美
    2019年9月13日,第二屆「銀娘祭月」中秋節活動在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湯溪鎮寺平古村如期上演,其中「銀娘省親」這一劇目,吸引了無數當地人和外地遊客前來觀看。人們要看一看這個傳說中的」銀娘「到底有多美。寺平古村是第五批國家級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距今已有700餘歷史。該村始建於明代初期,古建築面廣量大,較為完整而極具地方特色的歷史建築和文物古蹟有82處。徽派建築風格的古色古屋遍布全村,古磚雕工藝之精美,古建築保護之完整,令專家學者、遊客嘆為觀止。近年來,寺平古村依託古建築文化,著力挖掘地方歷史文化資源。
  • 寺平古村「銀娘祭月」 中外遊客蜂擁而至
    10月4日中秋佳節,金華開發區湯溪鎮寺平古村首次舉行盛大的「銀娘祭月」,再現700前具有濃鬱湯溪地方文化特色的祭月儀式,眾多遊客紛紛簇擁而至。《湯溪縣誌》記載,明成化年間,皇帝選秀的詔令到了金華後,15歲的戴家女子「銀娘」因相貌出眾被選拔入京,並得到了憲宗皇帝的寵愛。
  • 觀「銀娘祭月」品湯溪美食 寺平古村中秋「穿越」之旅等你來
    坐落於金華市湯溪鎮的寺平古村是第五批國家級「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該村始建於明代初期,古建築面廣量大,保存較為完整,原有廳堂24座,現保存較為完整的廳堂仍有8座,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留存至今的明代、清代及民國時期的建築尚有千餘間,古民宅總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較為完整而極具地方特色的歷史建築和文物古蹟有82處。
  • 陪銀娘省親,看嫦娥奔月走,到寺平古村過個不一樣的中秋節去
    「今年的中秋節來我們寺平古村,不僅可以陪『銀娘』『省親』和『祭月』,還能親眼看到『嫦娥奔月』的整個過程,感受到特別的視覺衝擊。」9月11日,金華開發區湯溪鎮寺平古村黨支部書記戴維平介紹說。資料圖片據悉,2019寺平古村農民豐收節暨第三屆「銀娘祭月」中秋節旅遊活動時間已正式敲定,日子就定在9月13-15日。與往年相比,今年又增加了「嫦娥奔月」這一大型表演項目。
  • 與銀娘來場美麗「約會」金華開發區寺平古村國慶舉行文化旅遊節
    「今年『銀娘』又要回家鄉來祭月啦!」連日來,金華開發區湯溪鎮相關工作人員以及寺平古村的村民都在為2020年寺平古村文化旅遊節暨第四屆「銀娘祭月」國慶中秋節而忙碌著。活動將於10月1日~8日舉行。本次文化旅遊節由湯溪鎮人民政府主辦,本次文化節以「感尋家門口的鄉愁」為主題,以漢服文化元素為表現載體,讓遊客在體驗鄉村風光的同時,感受寺平人文精神和民俗民風的獨特魅力,全面展示寺平的鄉村環境和旅遊資源。寺平古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最美古村落。
  • 與銀娘來場美麗「約會」 金華開發區寺平古村國慶舉行文化旅遊節
    「今年『銀娘』又要回家鄉來祭月啦!」連日來,金華開發區湯溪鎮相關工作人員以及寺平古村的村民都在為2020年寺平古村文化旅遊節暨第四屆「銀娘祭月」國慶中秋節而忙碌著。本次文化旅遊節由湯溪鎮人民政府主辦,本次文化節以「感尋家門口的鄉愁」為主題,以漢服文化元素為表現載體,讓遊客在體驗鄉村風光的同時,感受寺平人文精神和民俗民風的獨特魅力,全面展示寺平的鄉村環境和旅遊資源。
  • 寺平古村文化旅遊節暨第四屆「銀娘祭月」國慶中秋節開幕
    今天(10月1日),金華開發區湯溪鎮寺平古村舉行2020年文化旅遊節暨第四屆「銀娘祭月」國慶中秋節活動。活動由湯溪鎮人民政府主辦,以「感尋家門口的鄉愁」為主題。文化旅遊節融入了漢服等傳統中國文化元素,讓遊客在體驗鄉村風光的同時,感受寺平人文精神和民俗民風的獨特魅力。銀娘省親巡遊。
  • 陪銀娘走親訪友,看嫦娥奔月去寺廟平古村過一個不同的中秋節
    金華開發區唐溪鎮四平古村村黨支部書記戴維·平介紹說。據悉,寺平古農民豐收節和第三屆「銀娘祭月」的時間已經正式確定,定在的13-。與往年相比,增加了「嫦娥奔月」作為大型演出項目。漢服踩街活動將從開始舉行,漢服踩街活動將舉行,在護衛的「衛隊」下,漢服遊客的親屬將一起探望,當晚,傳統的銀娘儀式將在四平文化廣場的平臺上舉行,屆時「嫦娥奔月」將重現。屆時,遊客可以看到「嫦娥」在天空中跳舞翩飛以月亮為背景。
  • 國慶中秋寺平古村民俗活動豐富多彩
    國慶中秋寺平古村民俗活動豐富多彩
  • 「著古裝,留靚影」,金華開發區寺平古村推出「五一穿越遊」
    寺平古村是個有著700多年的歷史古村。該村古建存量巨大,磚雕工藝精美,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同時還是國家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全國文保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近年來,該村在發展古建遊的同時,積極打造紅色旅遊景點,建設了以毛澤東主席的雕像和胸章等藏品為主的紅色革命紀念館,成為市內外一個知名的紅色旅遊景點。
  • 銀娘故裡上演《千秋令》
    「寺平古村育銀娘,啟迪致富後世人」。一場由洪增貴編劇,金華青年婺劇團出演的新編大型地方古裝戲劇《千秋令》在銀娘故裡寺平古村上演。  早在幾天前就有寺平的朋友打電話邀請我們上他們村看戲。說句實話,對於戲劇我們並不是那麼感興趣,可卻抵擋不了朋友的熱情。電話裡頭朋友告訴我這是一出講述湯溪縣首任縣令宋約的戲劇,其中還有一段關於他們村銀娘回鄉省親的故事。
  • 金華湯溪寺平古村,帶你感尋「家門口的鄉愁」
    各種圖案的精美磚雕,尤其以門樓最為出色,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令專家學者、遊客嘆為觀止。寺平古村,也被當地村民稱之為「七星伴月村」。於興勇 攝感受民俗:「銀娘祭月」和「龍會燈夜」在寺平古村,除了「七星伴月」古村落之外,還有一些獨特的民俗頗受市民、村民和遊客的喜愛。——銀娘省親:據《湯溪縣誌》記載,明成化年間,皇帝選秀的詔令到了金華後,15歲的戴家女子「銀娘」因相貌出眾被選拔入京,並得到了憲宗皇帝的寵愛。
  • 探村浙江金華|寺平古村,七星伴月格局,最美磚雕民居
    浙江金華,婺城,寺平古村。始建於元末,距今有700多年歷史,毗鄰秀美的九峰山,古風極其優美的村落。據傳,春秋時期,有個菇蔑族被周王朝驅逐南遷至此,建國菇蔑,取戴為姓,等待戰爭。到了戰國時期被秦漢帝國所滅,他們不再幻想興國,於是就在寺廟的旁邊一平地上建屋居住下來,取名寺平村。建村之初,寺平古村的祖先即以神秘的「七星伴月」的地形圖景來規劃全村的建築,希望能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古老的村落先人們,依據七星的方位,分別建造了七座宏偉的殿堂。
  • 金華網丨「魅力村莊 何以常青」 守住文化根脈 古村煥發生機
    無限金華客戶端9月15日消息(金華廣電融媒體記者 李培學 葉燕琪 夏志剛 樓東波 俞嘉煒)金華開發區湯溪鎮寺平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村子利用古建築來發展旅遊,挖掘「銀娘」文化,守住文化根脈,讓古村煥發生機展現新顏。
  • 小景點靠什麼讓遊客魂牽夢繞 開發區旅遊從「點」到「圈」旺全域
    在這七天中,入住寺平的留學生們遊走於古村小巷,觀賞古老的徽派建築風採,感受金華農村美麗風光以及民間文化習俗。在這裡,他們參加農耕趣味賽,銀娘井取水、獨輪車運貨、百順堂跳大繩,大家在歡聲笑語中體驗寺平村獨有的鄉土文化;在這裡,他們跟著有「豆腐西施」阿香姐學做豆腐,喝豆漿、吃油泡,品味地方民俗小吃;在這裡,他們學寫「福」字、貼春聯,還拿到了壓歲紅包……來自烏克蘭的馬克西姆說,在這七天裡,豐富多彩的活動節目讓他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姿多彩、寺平村民純樸的民風和熱情好客、古村豐富的文化內涵,今後有機會他會再次重返寺平村
  • 【政府補貼 萬人遊金華】8月29日最後一班---金華雙龍洞、九峰山、寺平古村 純玩二日遊(贈送2正餐)
    【寺平村】湯溪鎮寺平村,是中國最漂亮的磚雕民居村,也是中國古代十大美女銀娘之鄉。寺平戴氏祖先從元末遷徙於此,繁衍至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據說明憲宗時期村中有「銀娘」被選入宮成為「娘娘」後,村中逐漸興旺,二十四座主要廳堂構成「七星伴月」布局。走進寺平,村中的古宅廳堂清逸秀麗,長弄蜿蜒,阡陌縱橫,木雕磚刻,移步換景,磚瓦棟梁異彩紛呈,展示著歷史交融的古村文化。徽派建築風格的古屋遍布全村,古磚雕工藝之精美,古建築保護之完整,令專家、學者、遊客嘆為觀止。
  • 流動的江南|金華:在古村落之間尋訪歷史
    當我們問及寺平村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時,戴賢生說,從他爸爸、爺爺、太公一直傳下來的講法是,寺平這個地方的人熱衷經商、賺錢、造房子,對做官卻沒什麼興趣,所以沒什麼大人物。過去,村前的莘畈溪上有一座碼頭,寺平的商人沿水路出發去往蘭溪等地經商,積累了足夠的財富之後就在村裡大興土木營建房屋。
  • 流動的江南|金華:在古村落之間尋訪歷史_陶村
    元末明初,這片依山傍水的丘陵地上已經建起了一座安樂寺院,戴氏先祖帶著族人在寺廟旁平曠的空地上建立村落,寺平村因此得名。直到現在,安樂寺院仍然是寺平所有戴氏後人共有的族產。2010年,寺平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3年寺平村鄉土建築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擁三個「國字號」的古村落,在浙江省乃至全國都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