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防戰略轉向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7月1日,澳大利亞國防部正式發布了《澳大利亞2020國防戰略更新》與《澳大利亞部隊結構計劃》。在澳大利亞新版國防戰略中,其對當前的戰略環境與形勢進行了重新判斷。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警告稱,澳大利亞正面臨著自二戰以來從未見過的地區挑戰。他表示,印太地區是戰略競爭加劇的「震中」,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意味著雙方關係非常緊張,導致誤判甚至衝突的風險正在加劇。

莫裡森在澳大利亞國防學院發表演講時表示,將在未來10年投入2700億澳元研發與升級作戰能力,並將加強對印太地區的關注。澳大利亞國防新戰略為此制定了三大目標:塑造澳大利亞的戰略環境;阻止有損澳大利亞利益的行動;在必要時以可靠的軍事力量作出回應。

莫裡森與國防部長雷諾茲都表示,此次新版國防戰略的發布實際上意味著澳大利亞自二戰以來 「最重大的戰略調整」,而戰略調整的核心就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擴大在印太地區的存在。澳大利亞新版國防戰略具有更強的進攻性,這意味著,其在戰略層面已經從主要為盟軍作戰準備防禦力量向在周邊地區實施常規威懾的角色轉變。

根據新的國防戰略目標,澳大利亞計劃組建一支規模更大、更具進攻能力的部隊。未來10年,澳大利亞將投入總計2700億澳元進行軍事採購與研發,它涵蓋了陸海空天網各個領域,而且武器裝備與系統的進攻性更加明顯。其中,包括耗資8億澳元向美國海軍購買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投入93億澳元用於研發高速遠程武器;耗資50億-70億澳元採購一套使用高科技傳感器的大型水下監視系統;花費150億澳元用於網絡和信息戰能力;支出70億澳元用於提高太空能力,包括用於建設獨立衛星通信網絡。

澳大利亞國防戰略的調整有兩個基點愈加突出,一是通過提高自身軍事能力鞏固與美國的戰略同盟關係;二是在印太地區對中國採取更加鮮明的遏制政策。

美澳同盟一直是澳大利亞軍事戰略的基石與核心,而澳大利亞也與日本一同被視為美國在太平洋的南北雙錨。因此,澳大利亞在政治與安全問題上,一直與美國同頻共振。川普政府上臺以來,隨著印太戰略的提出,澳大利亞在這一戰略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戰略布局的一個重要支點。

近年來,出於配合美國印太戰略的實施以及滿足自身利益的需要,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和平發展越來越抱以不友好的態度,甚至是惡意的解讀。2019年6月,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在名為《大國競爭時代的美澳同盟之未來》報告中,將中國實力的上升視為對印太地區的「挑戰」,認為中國正在「實際上和直接地改變地區力量格局」,「改變遊戲規則和行為標準,而很多規則及標準並不是美國和澳大利亞所能接受的。」

以這種敵視中國的思維方式為牽引,「遏華」成為美澳軍事同盟的共同目標。正因為此,澳大利亞近年來與美、日、印等國組成安全合作網絡,強化軍事聯盟,成為印太地區美國「遏華」的「急先鋒」和「馬前卒」。

澳大利亞正在以多種方式強化和鞏固新國防戰略提出的戰略目標。首先是加強區域內軍事聯盟的協同與合作。近年來,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已成為美國推行印太戰略的一個重要聯盟對話機制。7月10日,美國彭博社報導稱,印度計劃首次邀請澳大利亞參加今年的「馬拉巴爾」海上聯合軍演。

澳大利亞還有針對性地加強區域內的雙邊關係。2018年1月,澳大利亞總理訪問日本期間,兩國籤署了雙方軍事力量到訪協議,這是日本首次與別國籤訂到訪協議,將對日本自衛隊赴澳大利亞演習鋪平道路。澳大利亞媒體認為,此舉是澳大利亞對抗中國的重要措施。

其次是加強區域內戰略前沿支點的布局與建設。澳大利亞非常重視在周邊太平洋島國選擇合適的地點設置戰略前沿支點。2018年9月,澳大利亞取得斐濟黑石軍事基地的修建權。按照雙方的合同,澳大利亞不但承包了該基地所有基礎設施的工程建設,還將派出軍事人員為斐濟軍隊提供專業培訓。兩個月後,澳大利亞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就重建馬努斯島的郎布倫海軍基地達成協議,方便為美國和澳大利亞海軍進入南太平洋、南海海域提供前沿基地支持。

最後是加強區域內有針對性的軍事活動。按照澳大利亞的戰略規劃,從印度洋東北部到東南亞海上與大陸,再到巴布亞紐幾內亞和西南太平洋的周邊地區,是澳大利亞最直接的戰略利益區。因此,要阻止「戰略競爭對手」勢力進入這片範圍廣闊的太平洋區域。其中,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在南海地區的各類軍事活動。根據澳大利亞參議院委員會公布的數據結果顯示,自2014年以來,澳大利亞海軍逐漸增加了在南海地區的活動,不但增加水面艦艇部署數量,還增多了在區域內軍事活動的頻次。據媒體報導,澳大利亞近日就派出5艘軍艦在南海和西太平洋與美國、日本開展聯合演練。

由此可見,以新版國防戰略為牽引,澳大利亞將以美澳軍事同盟為基礎,在南太平洋地區發揮自身的核心影響力,從而對亞太地區的整體安全形勢帶來不小的影響與衝擊。

(作者單位:空軍工程大學)

王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07月30日 07 版)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在美「印太戰略」中扮演什麼角色
    「抱大腿」式防務政策傳統澳大利亞國土面積近770萬平方公裡,人口2000多萬,依靠自身力量難以建立起有效的國防。作為大英國協國家,在大英帝國如日中天的時候,澳大利亞得到強大的英國海軍的保護。但隨著「日不落帝國」由盛轉衰,特別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崛起並在東北亞地區攻城略地,澳大利亞感到了極大的安全危機。
  • 澳大利亞在美「印太戰略」中扮演什麼角色-中青在線
    「抱大腿」式防務政策傳統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近770萬平方公裡,人口2000多萬,依靠自身力量難以建立起有效的國防。作為大英國協國家,在大英帝國如日中天的時候,澳大利亞得到強大的英國海軍的保護。
  • 澳大利亞推出《關鍵礦產戰略2019》打造多元礦產大國
    經濟日報4月16日訊 (記者李學華)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近日推出《澳大利亞關鍵礦產戰略2019》,明確提出要發展多元礦產,使澳大利亞成為世界領先的關鍵礦物勘查、開發、生產和加工大國,成為支撐農業、航天、國防、可再生能源和通信等產業發展所需礦產的供應大國。
  • 美媒文章:澳大利亞和日本走向戰略趨同
    原標題:美媒文章:澳大利亞和日本走向戰略趨同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14日刊發題為《在疫情衝擊下,澳大利亞和日本走向繼續戰略趨同》一文,編譯如下:疫情期間舉行的虛擬峰會似乎不像過去的峰會那樣成為媒體頭條新聞
  • 澳新《國防白皮書》為擴軍鋪路
    當地時間5月2日,澳大利亞政府正式公布最新版《國防白皮書》(以下稱《白皮書》),表示將在未來20年內,對該國海空軍進行全面的現代化改造。美聯社、法新社及澳大利亞本地媒體普遍認為,此舉在相當程度上是澳政府對「中國軍事崛起」的回應。
  • 【獨家】澳大利亞達沃斯論壇!抓住機遇,提升澳大利亞的戰略價值!
    參加者以澳大利亞嘉賓為主,也邀請了世界各地的商界、學術界和政界約160多名精英們,其中包含前澳大利亞總理、州長、美國戰略學家、前美國白宮的官員、著名矽谷投資人、歐盟駐澳代表、量子計算機專家、澳洲多家知名院校主席、澳大利亞工商領袖理事會主席等各界領袖出席。整個論壇分主論壇、分論壇和小組討論多種形式。
  • 澳大利亞大擴軍「對抗中國」?澳學者潑冷水:不是一個體量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長期在反華議題上給自己加戲的澳大利亞人,最近「動真格」了。7月1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公布了該國《2020新版國防戰略》,宣布澳大利亞將在未來10年投入2700億澳元(約合1860億美元)國防預算,佔澳大利亞GDP的2%。
  • 澳大利亞海軍聖誕節將集體放假兩個月(圖)
    停靠軍港的澳大利亞海軍科林斯級「沃勒」號潛艇 圖片來源:人民網  據美聯社2008年11月18日報導,12月3日起澳大利亞海軍將「停業」兩個月,大部分海軍官兵將回家過聖誕節。這一驚人決定是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在11月18日宣布的,澳大利亞稱此舉是為了應對海軍缺少新兵的現狀,同時給士兵們更多家庭溫暖。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喬爾-菲茨吉本稱海軍的聖誕節假期將從12月3日開始。目前澳大利亞海軍缺少2020名專業士兵,國防部打算利用假期時間招募新兵。喬爾-菲茨吉本指出,假期中澳大利亞海軍艦艇基本不會執行任務,僅有一部分哨兵在碼頭值班。
  • 美軍謀求在澳大利亞印度洋島嶼部署偵察機
    28日澳《雪梨先驅晨報》報導說,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史蒂芬·史密斯證實,美國已經向澳方提議希望使用澳大利亞的科科斯群島作為美軍的偵察機起降基地。該建議一旦獲得批准,勢必會給美軍偵察機窺視南中國海帶來便利。這無疑反映出美步步推進其「亞太戰略」的野心。科科斯群島距澳大利亞西海岸大約3000公裡,位於印度尼西亞以南海域,由一系列珊瑚礁組成。
  • 北交院與北京國防交通協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簡稱北交院)與北京國防交通協會在北交院大興校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校園國防交通教育、國防交通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國防交通教育基地的建立、國防交通教育培訓的開展、國防交通科研項目的開展、國防交通宣傳等七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 巴基斯坦的兩大盟友突然轉向印度秀親密關係,出了什麼問題?
    印度陸軍司令納拉萬周二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進行為期六天的訪問,這是印度陸軍首長首次訪問這兩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海灣國家。印度官方的說法,陸軍參謀長的訪問被視為印度與兩國日益增長的戰略關係的反映,並有望進一步為國防和安全領域的合作開闢新的途徑。
  • 中國已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 2020煤炭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
    中國已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 2020煤炭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 2020年10月13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正在脫掉羊皮,向進攻戰略轉型!
    例如,澳大利亞在美國要求下,以落實聯合國有關決議為由,向東北亞派出預警機,長期以衝繩為基地為美盟提供情報支持,成為美國戰略圍堵的重要力量。二、澳大利亞的國防戰略澳大利亞有國防戰略嗎?要說有,那就是響應美國的戰略。
  • 美闡述再平衡戰略五大支柱 企圖安撫亞太盟友
    原題:外媒:美再平衡戰略闡述難釋疑  【印度國防問題分析研究所網站3月21日文章】題:歐巴馬第二任期的美國亞洲戰略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託馬斯·多尼倫3月11日在亞洲協會發表重要演講,闡明歐巴馬的再平衡戰略。
  • 澳大利亞再迎「噩耗」:中國等留學生轉向英加!1893億收入或泡湯
    高校在澳大利亞不僅是培養人才的機構,還是發展經濟的重要產業。資料顯示,國際教育行業是澳洲最大的服務出口業,是僅次於鐵礦石和煤炭的第三大出口行業,堪稱當地的「搖錢樹」。長期以來,中國留學生是澳洲高校的主要生源,但因為疫情等因素無法赴澳,導致高校收入銳減。如今,澳洲擔心的事情發生,英國、加拿大等對手趁機加大力度攬收學生,中國等留學生開始加速撤離。
  • 澳大利亞對華態度改變 中國發展為澳帶機遇
    澳大利亞政府上月初發布了新版國防白皮書,對比2009年陸克文政府的國防白皮書,可以發現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態度有了不少變化。2009年版國防白皮書標題為《在亞太世紀中保衛澳大利亞:軍力2030》,時隔4年吉拉德政府再次發布的國防白皮書卻沒有標題。
  • 既不獨立也不研究 澳大利亞這家「智庫」什麼貨色?
    ▲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圖源:新華社)中澳關係不斷走低之際,一家名為「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ASPI近年來,這家總部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的智庫打著「獨立研究」的旗號,充當「反華」勢力「急先鋒」,長期炮製關於中國軍方介入澳大利亞大學、新疆、間諜等問題的不實報告,在中澳關係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據《澳大利亞預警服務》等媒體披露,這家所謂的「獨立研究機構」長期接受美國國防外交機構和軍火商資助。
  • 國防大學李莉:美國意在西太平洋地區打造"珍珠鏈"
    中廣網北京1月14日消息(記者徐佳慧)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美國近日公布了全球海軍戰略布局。按照布局,未來10到15年,美國海軍將有超過1/3的戰艦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這是否是貫徹美國新軍事戰略的一個實際舉措?美軍戰艦的此番調整真正的戰略意圖是什麼?請聽國防大學教授李莉的深入分析。
  •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學創新:教員授課後還需網上答疑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運用網絡創新教學模式——  「網際網路+」拓展課堂邊界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作者:洪大鵬  從課堂灌輸到全程學習  為提前了解兩天後的《國家安全戰略實踐與理論這一轉變,得益於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去年11月推出的「網際網路+教學模式」。  該部領導介紹說,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率先在《戰略理論與案例教學》課上應用。他們在校園網上為每堂課開設在線教學互動窗口,要求每名授課教員在課前上傳講課提綱、電子閱讀材料、參考書目等5類電子材料。同時,以論壇的形式搭建教學互動平臺,鼓勵師生在論壇上交流研討。授課結束後,教員根據學員在網上提問和評析的質量給以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