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月圓之夜,就會有各種傳說,從嫦娥月宮,到桂樹月兔。月圓象徵完美,所以人們對月圓有著嚮往,但對月蝕的現象又不能做出解釋,各種傳說也應運而生,最出名的,要數天狗食月了。
天狗食月,往往在月食時發生,人們對這種突發的月食感動恐懼,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是天狗在作祟。電影《寶蓮燈》中,就描繪了這個場景。
還有一種說法,之所以有月圓月缺,也是天狗在食月。
《山海經·西山經》中,也記載了這樣的野獸:「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貓貓(也作榴榴),可以御兇。」
日本文化中,也有不少神話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在日本傳說中,天狗長著又高又長的紅鼻子與紅臉,手持團扇、羽扇或寶槌,身材高大、可達2.5米,穿著「山伏」(日本服飾的一種),抓食迷路男孩。
想要了解更多迷信傳說,不妨來看看《迷信與宗教》。
【書名】迷信與宗教(迷信と宗教)
【作者】[日] 井上圓了(井上円了)
【譯者】嚴丹敏、餘晨珺、黃寅
【責編】嚴丹敏
在《迷信與宗教》一書中,井上圓了針對普通讀者,對西方、中國大陸、臺灣、衝繩、日本各地的迷信做了詳盡的介紹,對狐狸、天狗、鬼魅、咒術、卜筮、緣起等進行了版本比較,並以簡單的邏輯指出迷信的疑點,權衡迷信的利弊。他會援引報章文字或自身經驗,說理方式靈活。他還結合自身提倡的妖怪說,對「真怪」「誤怪」「假怪」「偽怪」做了區分,認為「真怪」與純正哲學殊途同歸。
值得注意的是,井上圓了考察到很多傳說或迷信是中國傳過去的,受當時日本學界思潮的影響,他多將這種歸為中國的「妄說」。
這本書是井上圓了針對迷信風氣比較重的日本社會而寫,在時隔百年的中國,仍有其借鑑意義。一般人可以將其作為科普讀物,對民俗學感興趣的讀者亦會有所收穫。
井上圓了(1858-1919),日本明治、大正年間佛教哲學家、教育家。出生於新瀉縣長岡市真宗大谷派慈光寺。10歲(明治維新)學漢學,13歲出家,16歲學西洋學問,23歲就學東京大學哲學科。當時日本處於對外開放的階段,面對西方思想的巨大衝擊,圓了深感需要重新整理東洋的哲學,遂創立哲學館,之後發展為「東洋大學」。為破除迷信,他在日本及全球各地考察、講演,研究妖怪學,著有《妖怪學講義錄》等,被稱為「妖怪博士」。1919年,因腦溢血死於大連。
井上圓了一生倡導佛教哲學,影響甚廣。勝海舟與其有深交,明治天皇、梁啓超等曾是其讀者,蔡元培翻譯過他的《妖怪學講義錄》。
四國地區除了犬神迷信,還有貉子附身和天狗附身等迷信。例如讃岐地區雖流傳著犬神迷信,但從數量上來看貉子附身的迷信更多。然而當地完全沒有狐狸附身的傳說。據說很久以前弘法大師[2]封禁了四國地區的狐狸,因此當然也就沒有狐狸附身的迷信了。近年來人們發現了狐狸的蹤跡,卻仍未有狐狸附身的傳說,這是由於古往今來就沒有這類傳聞。至於天狗這一形象,在四國各地區都是共通的,被人們所廣泛信仰。我週遊四國之時,時常聽聞天狗的傳說。但奇怪的是,在四國地區只有平民百姓被犬神折磨得痛苦不堪,士族雖說也被天狗糾纏,但士族人家內從未有過犬神,而且也從未有平民百姓被天狗附身。
總的來說,犬神僅在無知之人身上顯靈,天狗則在有識之士身上顯靈。
天狗傳說二
天狗傳說在山陰地區也不少。因幡有一塊天狗巖,位於網代浦。此地有奇石,怪巖突出林立於海上,是為山陰第一風景勝地,至今還未曾有過雅名,我就將其命名為仙巖浦。巖石當中有一處百丈高的斷崖。曾有人從巖壁邊失足墜海卻毫髮無傷。人們相信這是天狗相助,於是將這塊巖石命名為天狗巖。
天狗傳說三
攝州有馬地區的鳥地獄,川邊郡昆陽池的獨眼魚等事件,從前都是用迷信去解釋,時至今日人們倒不覺得這類事件很奇怪了。奈良的猿澤池的靈異事件也已經不太受關注了,然而大和的大峰山上至今還流傳著一些迷信傳言。傳說登此山時,中途的陡坡上有一處平地,登山者爬上這個陡坡後來到平地上,但有幾十間[9]的地面不能直立通行,大家都要匍匐前進。因為此地有盲天狗伸手探尋人們所攜帶物品。若是直立通行,被它的手碰到的東西就會被拿走,人們害怕攜帶物品被奪走才匍匐前進。真是個有趣的傳說。
天狗說法溯源
除了怪火,全國共通的就是狐狸和天狗。狐狸正如之前所記載,各地方皆有不同,而天狗迷信則是全國統一的。九州天狗和東北天狗並無差異。因此在此不用說明天狗是何物。只介紹一則登載於《靜岡民友新聞》的與天狗相關的有趣故事。
一日,東海道米原站車庫的三十五名有志之士,從御臺場口登富士山,當晚留宿山中,翌日從須走口[1]下山,上午十點左右來到太郎坊。一行人正在休息,嚮導說:「這附近自古以來便是天狗的住所,它時常折磨登山者。不知何時,當地的有志之士建立起古御嶽神社祭拜天狗。從此以後天狗便不再戲弄人類了。」他一邊解釋著古御嶽神社的由來,一邊準備動身。正在此時,一行人中的車庫職員高橋等人突然停住腳步,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說著:「我是侍奉富士淺間木花咲耶姫已久的大天狗,我要一個不留吃掉你等心胸不淨者!」氣勢洶洶地拿出金剛杖準備出手,一行人正茫然不知所措之間,他的身影便消失得無影無蹤。追尋他的蹤跡卻再也尋不著,眾人沒有辦法,趕緊向須走事務所報告,請求消防出動。眾人進行了一番大搜查,仿佛在裾野周邊森林進行的富士圍獵一樣轟動。傍晚時分,人們發現了天狗在數十丈的大樹上坐著,人群中一個機靈的男人大聲說道:「天狗大人爬樹了得,想必從樹上下來也很厲害,何不給我們展示下這個妖術?」天狗得意地抽動著他(不高的)鼻子[2],吱溜一聲從樹上下來,大家一齊上去抓住了他,拿繩子五花大綁起來,放進馬車中運到御殿場,他在車中還不停逞威風說不許對本大人無禮。
右邊僅是與天狗相關的一則故事。至於世間存在著天狗這一想像究竟從何而起,我前些年著述的《天狗論》一書中有所闡述。這個怪物在西洋、印度、中國都沒有,這是日本固有的妖怪,這與物理方面、心理方面都有關係。
下文引用《天狗論》中的一節。
天狗是一種複雜的妖怪現象,由外界及內在各種因素複合形成,首先從物理性質上對外界因素進行說明。第一,必須考慮到外界環境。天狗的住處僅限於深山,其天氣狀況與平地不同,時常發生神奇的現象。水聲風聲都能引起人們的恐懼心。雲影人跡也能引起人們的驚異心。並且山中動物、植物與平地的動物、植物也不同,山中會出現奇珍異獸。這類情況是導致妖怪思想的一大重要誘因。第二,考慮到外界事物,鳥獸以及人類是其主要原因。如果在山中見到天狗的手下——一種有著長嘴能夠飛行的動物,就會認為是鷲、鷹之類。俗稱木葉天狗[3]正是此類。另外,還有一類天狗與怪獸類似。居住在東印度諸島的猴子,鼻子高聳,顏色赤紅,與我國的猴子絲毫無差。很久以前這類猴子可能棲息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山中。《唐土訓蒙圖鑑》中展示的羽民國的人,或《佛像圖鑑》中的迦樓羅王,與我國的天狗形象極其形似,這些全都是想像出來的。另外,古時候深山中居住著一種野蠻人。世間所說的山男[4]大概就是這類野蠻人吧。他們居住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幽谷中,若樵夫、修行者等人偶遇他們,也就難怪會認為他們並非人類而是一種怪物。還有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修驗等人會深入山中無人之地,以野果為生,偶爾在山中迷路的人會遇到此類修行者。回到家中就會向他人說起此次的遭遇。因此代代相傳的天狗之說就不足為怪了。
我認為美洲印第安人的圖騰柱之類與我國天狗迷信相似之處甚多。美洲印第安人是經亞洲的白令海峽移住到阿拉斯加地區的,因此或許圖騰柱的起源與我國天狗相關。暫且將這一聯繫放在一邊,考慮一下這些想像的由來,或許在古代日本及近海諸島,真的住著與其類似的獸類或怪人呢。
總而言之,居住在深山中的鳥獸以及人類,毫無疑問就是天狗怪談的主角。若是在高山上,人們就會把風聲、瀑布水聲或走獸發出的聲響誤認為是天狗將樹木弄倒,扔大塊石頭的聲音。
我國有天狗怪談而其他國家沒有,究其原因,第一,我國高山較多。中國、印度等地多平原曠野,少有人涉足深山。而我國各地都山深樹茂,時常有人在山中迷路。第二,我國各山必祭拜神佛,修建祠堂。其他國家沒有這種現象。因此各山皆有信者涉足。相信神佛靈驗的人就會登上高山,眼見耳聞必定會誘發心中對靈異事物的雜念。這就是我國多見天狗談的原因。其他請對照上文所述。
接下來進行心理方面的論述。第一,由於恐怖、預期、想像等產生的妄念。不論何人進入深山無人之鏡,都會油然而生恐懼的心理,正如諺語所說「疑心生暗鬼」,不論是誰聽見風聲、看見雲影難免都會心境動搖,生出種種妄想。而且日本人從小就聽聞高山上住著天狗,見過各種奇異的繪畫,心中早已熟知其一舉一動以及不可思議之處,一旦走進深山,那種記憶再現,下意識就會關注種種怪象。這就是心理預期的作用。再加上腦中浮想聯翩勾起各種想像,結果沒有聲響也聽到聲響,沒有東西也看見東西了。這就是幻覺、幻聽。即妄覺。[5]至今流傳下來的天狗圖,都是基於畫師的構思,綜合了自古以來天狗談的內容,再加以潤色形成的。人們一旦見過這種圖畫再走入深山中,不一會兒就會產生妄覺、幻視,認為自己看見了高鼻肉翅的怪物,這種心理不足為奇。例如《古今妖魅考》一書中提到,「下總國[6]香取郡萬歲的五個村民結伴去後山伐木,那裡天邊經常有一隻髒兮兮的老鷹,村民中的一人說那是可怕的修驗行者。然而其餘四人爭論著那只是一隻老鷹,只有他一人說那就是修驗行者,根本聽不進其他人的話,下略。」這個例子中完全是由於一個人的妄覺而產生了幻視。自古以來的天狗談中出現這種妄覺的一定不少。
第二,精神作用的制約。即太專注於某物,甚至會從妄覺進入幻境。今日民間所見的天狗附身即此類。例如某寺廟的小和尚被師父的批評了,傍晚離家出走,自己也不知道走到了何處。彷徨在野外時,突然遇到了天狗,與天狗一起在山中遊玩,到處跋涉之後回到家中的故事。這就是心中太過苦悶導致精神異常,做夢夢到自己到處遊歷。(下略)
關於天狗的起源就講述到這裡。祭拜天狗以求冥福,向天狗祈願以求現世福報等完全都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