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石頭建造起的寺廟,用了240噸石頭,150年才竣工!

2020-12-21 奇聞講解員

現在人們出去旅遊,不僅僅是看山看水,更多的人喜歡去欣賞古代的建築物、寺廟以及有現代化風格的一些建築。現在有很多有古建築的城市,已經成為爆火的旅遊勝地。國外也有很多與中國建築風格不同的建築物,更多的中國人喜歡去鄰國旅遊,比如日本、印度等。印度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國家,在這裡也有較為獨特的建築物存在。

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

印度埃洛拉石窟不是一個奇特的存在,在公元六世紀的時候開始建造的,建築物是建在火山巖壁上面的,可能有很多的小夥伴並沒有去過這裡,但是從一些資料當中是能夠看出來的該工程龐大,是一座非常宏偉的建築,當建築物呈現在眼前的時候,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因為這所精妙絕倫的神廟就是在山峰上雕刻而成的,這人力和自然完美的結合。這樣的景觀是特別的神奇,而且這裡被譽為世界上最具建築技巧和最複雜的古代藝術遺產之一。

別具一格的建造方法

建築物首先建造的時候要開始在地面打地基,之後再不斷的累積,但是印度的埃洛拉石窟卻不一樣。在1300多年以前,印度人是沒有按正常情況去做的,而是將有5層樓高和半個足球場這麼大的玄武巖山峰從上往下劈出來,變成了一座寺廟。在建造的過程當中也沒有用其他的材料。

在石窟當中的凱拉薩神廟寬47米,長81米,最高的地方達到了32米,完成建築時,所用石頭的量超過了240萬噸。將這個重量放在現在來計算,就算用現在的技術運石頭估計也需要幾萬趟才能夠將石頭運完吧。在古時候卻是用了150年的時間才將石窟建造完成。

去這裡旅遊,展現在面前的便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將死的石頭變成了活靈活現的動物。

還有各種各樣的石雕,雕刻起來應該是費了不少的功夫!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

相關焦點

  • 只用石頭建造起的寺廟,用了240噸石頭,耗時150年才竣工!
    如今,人們外出旅遊,不僅是為了看山看水,也是為了欣賞古建築,寺廟和一些具有現代風格的建築。現在有很多城市都有古建築,這些古建築已經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國外也有很多與中國建築風格迥異的建築。更多的中國人喜歡去周邊國家旅遊,比如日本和印度。
  • 建築奇蹟,印度有一座用一塊石頭建造出來的寺廟
    通常,很多印度教的寺廟都是使用石頭拼砌起來的。但是,你相信只用一塊石頭,就可以建造出一棟寺廟嗎?當然,前提是,這塊石頭,有足夠大。Kailasa寺就是這樣一座寺廟。這座建於8世紀的寺廟是由一塊巨大的巖石雕刻而成的。
  • 印度非常奇特的古建築,山峰中「劈」出一座寺廟,150年才完工!
    對於旅遊景點來說,不僅僅是自然風光,如今許多古建築、寺廟和現代建築已經成為熱門的旅遊城市,近年來,中國人也喜歡出國旅行,可能是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說到出國旅遊,中國人普遍喜歡去日本、韓國、泰國等我們的鄰國旅遊,當然印度也去,但是去的人很少。然而,印度有一座建築非常獨特。
  • 全球唯一從房頂往下修建的寺廟,歷時150年
    對於旅遊景點,已經不僅僅是自然風景了,很多的古,建築,寺廟以及現代建築都已經成為了如今爆火的旅遊城市,並且我國人近些年來也非常喜歡出國旅遊大概是想看看外邊的世界吧,而說到出國旅遊,我國人一般喜歡去日本,韓國,泰國這些我國的鄰國旅遊,當然印度也有去,只是去的人很少而已,不過在印度有一個建築是非常獨特的。
  • 建在石頭下的寺廟,擁有400多年歷史,景色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人們走進來內心就會不自覺得感到緊張,而且古代寺廟的建造地址也是很重要的,首先風水一定要好,以供人們拜謁。 相信大家都看過甄嬛傳吧,劇中甄嬛出家的地方就是甘露寺,今天我們所說的這個壓在石頭之下的寺廟位於廣州潮州也叫甘露寺,這種寺廟在規模和造型上和國內其它的著名寺廟沒有什麼可比性,它奇特之處就在選址上
  • 緬甸神秘石頭,重達600多噸,矗立在懸崖邊上,傳聞與佛陀有關
    所以從古至今就是這樣一種氛圍,緬甸有很多佛教寺廟,獨特的風景也吸引了很多遊客來這裡觀光。今天除了別的,我只給大家介紹緬甸的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重達600多噸,卻屹立在懸崖上千年不倒,女人摸不著。金石上還有一座神奇的寶塔。這塊在緬甸的大石頭,位於一個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一個非常陡峭的懸崖邊上,整塊石頭的重量將近600噸。
  • 英國巨石陣每塊石頭約重50噸,科學家猜測:不是人類能建造的
    當遇到用科學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我們會將事歸咎於神學;當遇到能用一點點科學來解決的問題是,又會將其歸咎於更神秘莫測的科學。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悠久歷史。比如提到我們國家,中國是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提到英國,就要來揭一揭巨石陣的「神秘面紗」了。為什麼說英國巨石陣很神秘?
  • 湖南這座山頂上竟然有座用石頭建成的寺廟,全國少有
    這座寺廟位於湖南省洞口縣羅溪國家森林公園裡,建於海拔1581.4米的高頂山頂上,高頂山為雪峰山主脈第二高峰,寺廟佔地760平方米,始建於1817年,1822年竣工。正殿高4 米,上為斜平頂,牆、柱、瓦、梁皆為石頭建成,睛天時可遠望洪江、安江。
  • 印加石頭城藏著巨石的秘密|石頭|太陽神廟|城堡|庫斯科|印加|石頭城
    它始建於公元11世紀到12世紀前後,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這座山城有許多工藝精湛到令人叫絕的石頭建築。所用石頭有的重達幾百噸,有的鑿成多稜多角,有的被打磨得非常平滑。讓人驚嘆的是,這些石頭建築不使用任何黏合劑,而且石頭之間的接縫一張紙都插不進。在印加時期工具落後,沒有鐵器,人們是用什麼辦法移動和加工這些石頭的?關於印加人的巨石建築,有許多未解謎團。
  • 印加石頭城藏著巨石的秘密|庫斯科|印加|石頭城|石頭|太陽神廟|城堡
    它始建於公元11世紀到12世紀前後,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這座山城有許多工藝精湛到令人叫絕的石頭建築。所用石頭有的重達幾百噸,有的鑿成多稜多角,有的被打磨得非常平滑。讓人驚嘆的是,這些石頭建築不使用任何黏合劑,而且石頭之間的接縫一張紙都插不進。在印加時期工具落後,沒有鐵器,人們是用什麼辦法移動和加工這些石頭的?關於印加人的巨石建築,有許多未解謎團。
  • 蘊含不為知的秘密,所有建築全由石頭建造
    如果說蒸汽朋克是蒸汽革命的頂點,那麼印加帝國也可以稱之為「石頭朋克」。印加帝國的首都庫斯科城,是石頭藝術發展到極致的傑作。整個城市建於11世紀,裡面所有的建築都是用石頭建造的,所用的石頭在大小和形狀上有很大的不同,有些重達數百噸,而另一些則被楔入裂縫中以填充縫隙。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石頭縫太緊了,甚至一張紙也放不進去。
  • 北京故宮最「名貴」的石頭:重達200噸,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
    北京故宮最"名貴"的石頭:重達200噸,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正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一個真正才華滿腹的人,無論怎麼被埋沒,也掩蓋不了他奪目的智慧,終將一天會被發現並像金子一樣綻放出耀眼的光芒。當然!就例如小編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全球最"名貴"的石頭,眾所周知,石頭是一種並不存在生命體的自然產物,再加上它本身所坐擁的價值意義又不高,所以石頭在大多人眼中往往是不起眼的,除非是一些經由人工打磨雕刻後的珍貴石頭,它的身價就另當別論了。然而在我國北京故宮太和門前,一塊被稱"雲龍階石"的乳白色大石頭,它的價值早已無法用金錢衡量了。
  • 村民用巨石建造房屋,儼然是魔幻電影中的精靈石頭小鎮
    神秘而誘人的石頭村落再一次嘆服於人類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這種嘆服依然來自建築。在葡萄牙的埃什特雷拉山脈之中,一個高高的懸崖上,有一個名叫蒙桑圖(Monsanto)的中世紀村落,村落不大,卻頗有特色,神秘而誘人。
  • 印度這座「神廟」,從房頂往下修建,歷時150年才完工
    文/阿秋現在的旅遊景點,不僅僅只是些美的自然景點,越來越多的古建築,寺廟,古村、古鎮,甚至一些火爆網絡的城市,都可以被稱之為景點,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擁有的景點更是數不勝數,但是每當節假日來臨的時候,凡是有點名聲的景點都會被圍得水洩不通
  • 《我的世界》石頭小屋建造教程 石頭小屋設計圖大全
    導 讀 在手機版中,我的世界如何建造0.13.1石頭小屋?
  • 在石頭的壓力下,中國的寺廟已經燒香400年了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許多寺廟已成為著名景點,我們都知道佛教在我國沒有受到啟發,但他對我國人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們國家有許多信徒,因此有許多佛教寺廟,然而一般寺廟都位於特殊的位置,他們都在山野之間,遠離城市的噪音,有些直接建在懸崖上,更有甚者,在大石頭的壓力下有一座寺廟,持續了。
  • 中國古代為何不用石頭建房子?原來是因為這個
    講個故事:有一個外國遊客到中國旅遊,去故宮轉了半天,發現全是木質建築,感嘆地說:「你們中國真落後,我們幾千年前就開始住石頭房子了,而你們還在住木頭房子」,這時導遊用這位遊客說:「你剛來中國,不了解傳統,活人是不住石頭房子的」,隨後導遊用喇叭講道:「鑑於這位朋友的提議,我們下一站將去明十三陵,參觀一下中國的石頭房子」。
  • 世界最「奇葩」的石頭,兩千五百年煥發金光,卻唯獨女性不可觸摸
    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世界上最「奇葩」的石頭便是在緬甸,其因為2500年煥發金光,不過卻是有著女性不可觸摸這一條規定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個石頭並非我們認知系統內的石頭,確切來講這是一個佛塔,叫做潔梯優佛塔,因為有一塊天生天長的巨大石塊,但是在這上面有著一個人工建造的佛塔
  • 大辛巴威石頭城遺址之謎
    1868年的一天,一個葡萄牙人亞當·倫德斯在搜尋獵物時無意間步入一片蔥蘢茂盛的原始林海,走出林海,看見眼前一座由花崗巖壘砌而成的古堡。這是一片佔地廣大的石頭城遺址,由三個部分組成,所有建築物均用長約30釐米、厚約10釐米的花崗石砌成,面積約達600多公頃。這三個部分是建在開闊谷地上的「大圍場」、建在山崖頂上的「衛城」和介於兩者之間的平民區。
  • 唯一被壓在石頭下的寺廟,面積近6000平方米,真是太神奇了!
    人們對寺廟有一種獨特的敬畏感。即使在戰爭年代,寺廟也不會受到影響。無論是哪一個皇權,他們都很重視佛教。修道院真是太棒了,每年都要修繕。寺廟通常是莊嚴肅穆的。當我們到達宏偉的宮殿時,一種無形的壓力就會降臨到我們頭上,讓我們感到敬畏。寺廟的選址非常精緻,風水一定很優秀,因為寺廟的傳承通常持續幾百年,所以其選址非常重要。今天我們來談談一座石頭下面的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