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核桃產業發展喜人

2020-12-14 河北頻道

原標題:涉縣核桃產業發展喜人

核桃

涉縣有二千多年的核桃栽培歷史,當地核桃以個大、殼薄、仁飽、味香及出油率高而聞名於世。近年來,該縣抓住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和「特色經果林工程」的機遇,大力推廣核桃種植,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到47.3萬畝,密植核桃園優種率達到80%以上,優種核桃年產量在1000萬公斤以上,核桃產量穩居全省首位、全國前列,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

核桃是涉縣的重點出口創匯產品,更是該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提升產業化建設力度,該縣建立了以臺北、白泉水、固新等20個村為中心的優質高產核桃核心示範區,建成6萬畝優質高產核桃示範園區,完成了16萬畝核桃優新品種生產示範基地建設,同時輻射帶動全縣17個鄉鎮的核桃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目前,全縣形成了5個萬畝方,10個千畝片的示範基地,培育了8個核桃專業鄉,100個重點核桃專業村,帶動全縣核桃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去年涉縣核桃產量達到1.9萬噸,產值近5億元,核桃已成為該縣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為確保核桃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該縣大力發展核桃基地和核桃園區。位於涉縣井店鎮臺北村的河北省涉縣核桃產業科技示範基地,近日被認定為省級山區特色產業科技示範基地。該園區共有山場面積3000畝,已栽植核桃樹1500畝,並完成了機井、水櫃、主幹道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從整地、選苗到栽植管理,該園區全部按技術標準進行,保證了核桃樹的正常生長,構建了有機核桃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體系,基本實現了「一年栽樹、二年結果,三年豐產」的目標。核桃種植基地和種植園區的示範與輻射帶動作用,調動了周邊群眾發展核桃產業的積極性,有力的促進了當地核桃產業的發展壯大。

相關焦點

  • 黑棗、花椒、核桃……品牌興農不斷亮出涉縣「新名片」
    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統計,涉縣目前已取得涉縣黑棗、涉縣核桃、涉縣花椒、涉縣柴胡、涉縣連翹5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涉縣核桃、涉縣花椒、涉縣柴胡、涉縣連翹4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 冊亨縣坡妹鎮低產林改造示範基地核桃長勢喜人
    冊亨縣坡妹鎮低產林改造示範基地核桃長勢喜人 發布時間:2020-09-01 23:37:56      來源:黔西南日報   近日,在冊亨縣坡妹鎮大路村核桃低產林改造示範基地裡
  • 「小山貨」成為「黃金果」——河北涉縣山核桃「抱團發展」贏市場
    涉縣是中國核桃之鄉,全國重點核桃產區縣之一,全縣核桃種植面積45萬畝,相關專業社130多家,核桃深加工企業12家,並形成了「三珍」「女媧」「宜維爾」等品牌,建成了6個核桃萬畝園、50多個核桃專業村。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新華社石家莊10月14日電(記者 範世輝)金秋的陽光灑滿河谷,河北涉縣石門村山核桃迎來收穫季。
  • 探尋全域旅遊發展的「涉縣模式」
    創新發展夜間文化演藝、旅遊觀光、教育培訓、餐飲購物、休閒娛樂、體育健身、展覽展銷等,「周周有活動,月月人爆棚」。旅遊進一步激發了經濟活力。僅2018年,該縣實施8大類129個重點項目,刷新了涉縣項目建設的記錄;由單純依靠傳統鋼鐵產業調整為服務業突破,三產佔比突破50%,一鋼獨大轉為多點支撐萬馬奔騰,僅旅遊發展拉動的收入增長貢獻就達2.7億元。
  • 涉縣入畫來 紅綠正芳華
    面對災後重建、轉型升級、社會創新以及生態改善等多重壓力,涉縣的日子過得異常艱難:依靠資源要素驅動,傳統工業發展的路子越走越窄,發展速度和質量驟然下降,已跌至谷底。「不換道就是死路一條,我們打起旅遊的算盤。」在選擇轉型升級新賽道時,涉縣瞄準全域旅遊,以紅色旅遊為主體,根祖旅遊、山水旅遊為兩翼,打造全域旅遊的涉縣樣板。
  • 涉縣全力打造經果林新品種示範園
    把涉縣這些像滿堂紅柿子、黑棗、雞蛋核桃等品種遺留下來,新的品種發展下來,我想這就是試驗園,目前規劃栽5000棵優質樹,在4月份之前全部栽上。我們要讓這三道溝5000畝面積,都變成花果山。」 「涉縣山場資源廣闊,發展經果林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條件,這幾年我們林業技術人員轉變思想觀念,積極爭取上級的產業發展資金,扶持建設了幾個經果林示範基地,臺北這個就是我們一個核桃千畝示範基地
  • [綠色中國行動]那山、那水、那核桃人家
    央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初夏的傍晚,涉縣北腦山綠意盎然,記者的到來,打破了核桃園的寧靜,一位黑瘦的老漢快步走來,他就是核桃園的主人陳水洋。  太行山多石、少土、缺水,退耕還林如何讓老百姓退得下,穩得住,當地政府選擇了生態、經濟兼用樹種---核桃作為主要樹種。如今,涉縣已經種植了200萬棵核桃樹,為廣大農民致富找到了出路。200公裡外,同屬太行山脈的臨城縣,核桃產業也正蓬勃發展。
  • 小核桃託起脫貧致富夢 涼山州鹽源縣樹河鎮大水田村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這裡山高路遠,但當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農業立縣」總體思路,大力發展以雅礱江沿江河谷地區為重點的核桃產業。鹽源核桃鮮堅果現在主要銷往省內的成都市及周邊地級市,以及省外的雲南省、重慶市。乾果主要銷往廣東佛山、湖南婁底、遼寧大連等省市,通過電商也銷往全國各地。
  • 河北這樣的「國字號」核桃基地已有7個
    核桃是全國重要的木本糧油資源,加大對核桃等木本糧油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實施示範帶動與扶優扶強戰略,對於保障國家生態和糧油安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增加生態產品有效供給、優化居民膳食結構等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河北的「國字號」核桃示範基地已達7個,快來看看都是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蒲城縣永豐鎮:核桃產業為民鋪就「致富...
    眼下,這裡的1500多畝核桃進入採摘期,村民陸續開始採摘青皮核桃。農戶將採摘的青皮核桃裝袋7月3日早上,記者來到塢坭村,成片的核桃樹上掛滿了大小均勻、長勢良好的優質核桃,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70歲的苟福順一大早就和老伴在核桃園裡忙碌起來。
  • 綠了山林富了農家 鹿鳴山核桃產業築牢綠色發展之路
    不同於一般核桃,鹿鳴鄉村民種的這種果子叫作美國山核桃,又名「薄殼山核桃」,俗稱碧根果。早在1997年,祥雲縣就開始引進美國山核桃,縣內的鹿鳴鄉、祥城鎮、米甸鎮等地都開始實施規模化試種植。其中,鹿鳴鄉更是將山核桃種植髮展為當地的特色產業之一,並逐步發展壯大山核桃產業。
  • 走進河北涉縣旱作梯田系統
    指導組建以農民為主體的「涉縣旱作梯田保護與利用協會」,批准設立龍頭企業「涉縣梯田農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制定出臺旱作梯田農業系統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規劃、保護管理辦法、修復建設及保護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並積極與中國農大、中科院等開展科研合作,構建起「政府、社會、農民、企業、科研」五位一體的多方參與機制。
  • 科技「保姆」來 核桃產業興
    在養蠶的蜈蚣族改良、方格族的推廣使用上,不斷創新,讓蠶農的產繭量和經濟收入得到了很大提高,全鎮的蠶桑產業發展走在了全縣的前列。1983年7月,朱光平第一次去清泉村進行核桃產業發展調查走訪時,發現由於清泉村核桃樹管理粗放,病蟲害嚴重,核桃幾乎沒有收成,村民一度對發展核桃產業喪失信心。
  • 邯鄲涉縣打造紅色記憶小鎮 加快旅遊產業結構調整(圖)
    突出紅色文化主題、挖掘抗戰文化內涵、提升產業文化層次,涉縣打造紅色記憶小鎮。圖為小鎮緊張施工中。河北新聞網訊(馮曉廣、何曉芳、董源)「與時間賽跑創涉縣速度,以工匠精神建精品工程。」3月30日,筆者站在火紅的標語下看到,邯鄲涉縣紅色旅遊新景點——紅色記憶小鎮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涉縣是革命老區,境內紅色遺址遍布,為突出紅色文化主題、挖掘抗戰文化內涵、提升產業文化層次,涉縣決心打造紅色記憶小鎮。
  • 太行最美是涉縣,這裡講河南口音,屬山西性格,卻執河北戶籍
    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西漢,始置涉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復置涉縣,先後屬上黨郡、潞州等,期間多屬今天山西省。自元朝到清朝,涉縣均屬河南省。1927年,涉縣直屬河南省。1949年3月,涉縣屬安陽專署。1960年5月,涉縣歸邯鄲市。涉縣口音與河南口音非常接近。
  • 涉縣:荒山荒坡變成「花果山」
    □河北日報記者 趙紅梅    近日,涉縣臺北村村西荒山上一派繁忙景象:山腳下,3臺掘土機正在清石、掘土,為平整梯田做著準備;山頂上,十幾名村民正在緊張地修建蓄水池;半山腰,村民在鋪設輸水防滲管道……
  • ——雨城區八步鄉金花村發展生態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劉大興是村裡的護林員,在巡山護林之餘,他還養了十多隻山羊,發展養殖業,生活越過越紅火。在金花村,像劉大興這樣,依託生態優勢走上脫貧致富路的人不少。因為林業優勢,在脫貧攻堅中,金花村著力將生態變成財富,從生態優勢中發展綠色產業,實實在在將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為今年年底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基礎。
  • 古道南北家家種 山鄉農戶不再窮—永平縣巖北村發展核桃產業紀實
    (右三)深入大理永平縣廠街鄉巖北村調研核桃產業發展情況。何正坤 攝近年來,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緊緊圍繞建設「中國西部最大的特色林產業發展基地縣」戰略目標,在核桃種植應種盡種的基礎上,突出標準化核桃種植基地建設、核桃中幼林撫育管理等重點,努力推動核桃產業提質增效、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 涉縣太行紅河谷全力打造「特色小鎮」!
    初夏時節,邯鄲市涉縣太行紅河谷高質量旅遊經濟帶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涉縣赤岸研學小鎮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忙著搬運砂石、壘磚、砌牆、種植果木、硬化巷道,高效快速推進小鎮的各項建設。項目圍繞「一二九師精神」,主要建有博物館群、赤水灣湖、太行山幹部學院、一二九軍運體驗園、赤岸連心巷、太行民俗風情小鎮、太行紅河谷藝術中心、涉縣旅遊服務中心等八大項目。建成後,對於更好地再現一二九師和晉冀魯豫邊區抗日革命根據地的發展歷程,推動涉縣紅色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 貴州省林業局赴畢節市開展核桃產業調研工作
    為進一步抓好核桃產業發展,根據省林業局安排,12月1日至4日,貴州省林業局營林總站站長宗煒率省林規院、省林科院、省科推站有關專家組成的調研組,赴畢節市七星關區、威寧自治縣、赫章縣,調研核桃產業發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