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日本神戶,民眾點燃蠟燭悼念地震遇難親人供圖/新華國際
日本兵庫縣神戶市和其他多地17日舉行阪神大地震20周年紀念活動,悼念遇難者。
當地時間5時46分,大約1.4萬人在神戶市中心的東遊園地公園為大地震遇難者默哀。1995年1月17日的同一時刻,一場7.3級地震襲擊神戶和大阪地區,致死6434人,超過4萬人受傷;神戶受災最重,4564人遇難。
公園裡放置大約1萬盞竹燈,排列為「1995」和「1·17」字樣,在默哀儀式開始前被逐一點燃。
在神戶市的兵庫縣公館,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與部分遇難者親屬一起參加悼念儀式。這是日本天皇夫婦繼2005年後再次參加阪神地震遇難者悼念儀式。
今年在東遊園地公園參加悼念儀式的民眾為歷來最多。先前人數最多的一次在2010年,大約8000人參加。由於神戶現在超過4成居民沒有經歷過阪神地震,因而地震親歷者憂慮,那場災難可能被逐漸遺忘。今年紀念儀式上,一名20歲青年代表地震當年出生的人群發言,表示將把震災的經驗教訓傳承下去。
兵庫縣其他一些地區舉行紀念行走活動,沿著當年震後疏散的道路行進,最長距離達到15公裡。
東遊園地公園的紀念活動還另外為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和海嘯遇難者點燃竹燈。同樣,在那場震災的重災區福島、巖手和宮城縣,當地居民也舉行活動,為阪神地震遇難者祈福。
阪神地震引發日本上下對地震科學、都市建築防震、交通防震等課題的重視和反思。日本修訂了《災害對策基本法》和《地震防災對策特別措施法》,強化防災體制,市町村級行政區域可跳過上級都道府縣行政區,直接向日本首相匯報災情;市町村長可要求都道府縣知事向上級申請派遣自衛隊救災。
阪神地震後,用於基礎設施和商業重建的資金總額已經達到16.3萬億日元(約合1400億美元)。不過,日本共同社15日發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僅四成災民認為自己的生活狀況已經完全恢復。
共同社去年12月調查207名倖存者,平均年齡73.7歲。54%的調查對象說,沒有獲得地方政府的援助或援助不夠;近21%的人對所獲援助感到滿意。多數人呼籲地方政府繼續乃至擴大住房援助,其次為經濟援助。
地震後,災區地方政府向住宅損毀的居民提供政府補貼住房。截至去年年底,仍有4197戶居民生活在這樣的住房中,而補貼將於今年9月左右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