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8月1日起,大陸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臺灣旅遊業因此受挫。八月還沒過完,臺媒已傳出消息,有專營陸客的旅行社開始放無薪假,員工每周僅上班三天。業界預測,九月下旬恐會開始一波裁員潮。
臺觀光業者此前上街頭抗爭 資料圖
島內旅遊業提早進入寒冬,多家旅遊業者迫於生計,只能聯合工會北上陳情。27日上午,中國國民黨臺立法機構黨團接受了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等16位產業代表陳情。
相當罕見的是,臺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也親自出席。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在會中指出,大陸遊客仍佔旅遊最大宗,今年1至7月也都有50%的成長,不過8月份開始,情況就不一樣了。
姚大光指出,八月份的赴臺大陸遊客數量,與七月份相比,只剩下30%。預估到了九月中旬後,大陸赴臺個人遊人數將「歸零」。初步估計,從今年8月起至年底,團客也將比往年減少70萬至100萬人次。由於大陸遊客在臺平均停留天數最高,日消費水平也不低,因此對臺灣旅遊業影響巨大。
另據臺媒報導,針對大陸赴臺遊客縮減一事,臺交通部門主管林佳龍曾辯稱,「這說明臺灣旅遊業過度倚賴大陸市場,這次危機正是調整體質的契機」,還說「陸客不來,我們自己來」,並以島內居民旅遊秋冬補助延長到2020年1月、支持鬆綁東南亞等國「來臺籤證」等作為紓困方案。
臺交通部門主管 林佳龍 資料圖
對此,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回應指出,雖然臺當局8月推出36億元新臺幣補助臺灣居民境內旅遊的方案,但這對於觀光產業尤其是中南部觀光業者來說是杯水車薪。「因為很多觀光產業的衝擊是很直接的,馬上就面臨問題」。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及大陸團減少的實質收入損失,預估超過1千5百億新臺幣,臺當局釋出36億新臺幣補助,是不足的。
臺灣租車旅遊集團負責人徐浩源也說,2016年「5·20」以前,臺灣有遊覽車2500輛;政黨輪替後,遊覽車數量逐漸減少至1800輛左右;隨著團客人數減少,現在僅剩約600至700輛。對於尚存的遊覽車閒置問題,希望臺當局有關部門出臺補貼政策。
臺灣觀光導遊協會負責人則表示,導遊是感受觀光業冷暖最明顯的職業。在臺灣旅遊的黃金時期,很多人願意當導遊。過去,很多遊覽車是由夫妻承包,丈夫當司機、妻子做導遊,現在這樣的家庭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
姚大光強調,觀光產業80%以上都是庶民產業,因此他們要求蔡當局讓觀光業者能夠卑微地活下去,「別把觀光業當祭品」。臺立法機構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也表示,民進黨對兩岸政策束手無策,導致大陸遊客來臺人數大幅減少,當局對個人遊、團客縮減要做進一步檢討。業者面臨要出售旅館、遊覽車,經營進入慘況,才會特地來跟國民黨團陳情。這事情非常嚴重,衝擊到臺灣地區整體的觀光產業。
更多內容,敬請收看今晚22:24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