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件事兒的爭論早在3月21日那天就開始了,事情是由上海音樂學院一個網名叫劉暢覺不夠睡的副教授挑起來的。原因是劉教授(劉暢覺不夠睡的簡稱,以下皆用此簡稱)發現了華晨宇在《歌手·當打之年》第七期節目的小片講話中搞錯了一個樂理知識。當時,華晨宇在談《降臨》歌曲的創作時說,他採取了傳統音樂中的雅樂音階:宮、商、角、變徴。當時華晨宇解釋了宮、商、角三個音,就是現在的哆、來、咪,這些都是對的。但是講到「變徵」時,華晨宇把「變徵」說成了現在鋼琴上的「降嗦」。
就這麼一個「降嗦」的錯誤,就被大V劉教授給抓住了。然後,劉教授便把這個錯誤形成微博小文貼了出來。劉教授在文字中說華晨宇不但樂理不精通,還經常在綜藝節目裡教育別人學習樂理。如果這段小文字針對的只是一般藝人或普通公知也就罷了,可是它所針對的竟然是背後有三千多萬粉絲加持護衛的當紅歌手華晨宇。這個事情可是非同小可。現在的粉絲都特別敏感,況且粉絲群體瘋狂撕人的例子也太慘烈、太血淋淋了。大家還記得潘長江被撕的事件吧?還記得227事件的緣起吧?
至於是粉絲如果去找劉教授進行圍攻和群撕的,我們都沒見到過,我們只是知道,劉教授給華晨宇挑錯兒的那段小文字後來被刪除了。虧了網友們的手快,當時就做了截圖。從另一篇微博截圖來看,劉教授是和粉絲們有過交鋒的,後來可能是力有不逮吧,最終那篇樂理普及的微博也不見了。儘管如此,但是很多自媒體作者的聲音卻起來了。各種關於此事的文章紛紛呈現於網絡。這次火星人們有的忙了,到處去控評或滅火。
聰明智慧如華晨宇者,站出來太及時了。他可比某些大流量要強得太多了。及時站出來勇於向劉教授勇於認錯,並在微博貼出如下文字:
我之前說「雅樂音階裡變徴 叫 降sol 也可以叫升fa」,但我剛複習了一下,雅樂音階裡 如果從樂理來講,變徴 是只能叫升fa,雖然從鋼琴上彈降sol和升fa是同一個音,降sol這個音的叫法也真實存在,但是在調式裡就只能叫升fa,如果考樂理試卷的話就只能是升fa 升fa 升fa。錄節目時突然被問到雅樂音階哪幾個音的時候,也沒想太多就說了。雖然音樂可以很自由很天馬行空,但樂理必須要嚴謹,果然畢業了太多年,都有點生疏了,謝謝大家的提醒。等節目錄製完,我決定 要重新把整本樂理書+和聲書再複習一遍啦!!
華晨宇這麼做,簡直是太厚道、太智慧了。這樣就終止了兩方面的衝動和火氣,首先是大V劉教授不再找他麻煩了,同時還得到指揮家趙曉鷗的點讚和肯定;其次,粉絲們也不再去找劉教授的麻煩了。同時,也給粉絲們做出一個良好的示範,對那些孩子們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勇於承認錯誤,是中止爭論的最好辦法。這比那些死不認錯還鼓動粉絲去狂轟對手的明星們強得太多了。不論何時,明星粉絲的戾氣太重、太瘋狂對愛豆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兒,在國內粉絲毀掉愛豆的例子還少嗎?
作為一個知名歌手,人格與德行修養,永遠都比才藝來得重要。一個藝人的口碑應該由六成德行和四成才藝所構成。並且這些年從華晨宇的表現來看,他也一直都在有意識地進行人品和德行上的修養和積累,這一點只要我們多看一些有華晨宇參與的綜藝節目就知道了。同時他也很清楚德行、人格、口碑在業內的重要性,也可以說,這是藝人進入職業生涯高級階段的必修課和軟實力。有了它,你的演藝資源就會源源不斷、左右逢源。多年來華晨宇演藝生涯一直很穩定,很大的程度上得益於他在智慧和道德這雙重修為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