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出「校徽上的大學記憶」

2020-12-21 騰訊網

10月21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園林博物館獲悉, 「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展出。此次展覽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據悉,本次展覽以「徽」字為連接點,共分為徽源、徽印、徽黌、徽憶四個部分,甄選1000餘件校徽,使觀眾展中「見物」,飽覽百年來中國大學發展的非凡進程。同時,展覽融匯愛國主義、文化自信和青春情懷,以小見大,讓觀眾在展覽中更能「見人、見史、見精神」。展品包括清末京師大學堂、部分地方大學堂校徽和其它運動會、學術類徽章及記錄中國百年重要歷史進程的徽章,其中部分文物珍品是首次展出。

「京師大學堂獎章」是京師大學堂1906年第二屆體育運動會的獎章,主圖案為二龍戲珠,兩條龍靈動、對稱、大氣,材質為銅質琺瑯。京師大學堂的建立標誌著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新起點。在展覽中,校徽不再是簡單的展品,而是會說話的講解員,充分呈現其背後所承載的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讓觀眾對綿延不絕的百年文脈可感、可悟。此外,觀眾還可以看到證章式樣、紀念式樣、牌匾式樣的多種校徽,與校徽有關的人物筆記、設計稿等文獻資料以及校園生活用品,其品類之全、規模之大堪稱國內首創。

隨著現代學校的創設,出現了校園這一新的園林類型。校園園林的發展和大學的時代變遷一脈相承,其發展軌跡也通過校徽形態得以充分呈現。

展覽的重點篇章之一「徽黌」主要以校徽上的園林和建築圖案為載體,呈現中國大學園林中西合璧、自成一格的校園景觀。在園博館中國近現代園林廳中,「中國近代園林」部分詳細展現了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燕京大學等高校為代表的大學園林,將現代大學功能與中國傳統園林意境成功結合。「黌」字意為古代的學校,此次展覽是園博館在現有展陳體系近現代園林研究上的一次拓展,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到自近代高等教育興起以來,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高校自身特色的實體建築與空間環境。

同時,很多高校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規劃及文化積澱,濃縮到方寸的校徽之中。在展覽中展示了百餘個高校的標誌性建築或園林景觀圖案的特色校徽及設計圖稿。如北京林業大學校徽以綠色為基調,綠色既象徵著綠色學府,又標誌著該校以培養綠色人才為己任的辦學宗旨;圖案中的園林植物松柏,蘊涵著蒼松正氣、萬年長青的北林氣節。再如中山大學新版校徽以中山大學舊址大鐘樓為設計主體,借用園林中的海棠式洞窗與大鐘樓外觀組合成「中山」二字,體現了中山大學文脈綿延。據悉,此次「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展期至12月15日。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蒲長廷攝影/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楊益編輯/毛羽

相關焦點

  • 千餘件校徽亮相中國園林博物館
    中新網北京新聞8月18日電  「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18日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正式開展。
  • 觀校徽、看園林,見證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史
    近日,「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這是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展品包括清末京師大學堂、部分地方大學堂校徽和其他運動會、學術類徽章及記錄中國百年重要歷史進程的徽章,其中部分文物珍品是首次展出。「京師大學堂獎章」是京師大學堂1906年第二屆體育運動會的獎章,主圖案為二龍戲珠,兩條龍靈動、對稱、大氣,材質為銅質琺瑯。
  • 園博館展覽「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今日舉辦開幕活動
    2020年8月18日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開幕活動。嘉賓在捲軸上寫下母校校訓參觀展覽 探索大學百年歷史「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是
  • 跟隨鏡頭走進中國園林博物館,見證中國大學百年發展史
    一枚校徽承載流轉的舊時光陰一座博物館融匯精妙的古今園林一次觀展追溯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史一場直播走近「有生命」的實景園林博物館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百項展覽推介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覽8月30日15點30分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號,直播帶您看!
  • 打卡豐臺 樂享金秋——走進中國園林博物館,欣賞中國傳統園林文化~
    中國園林博物館秋妝碩果,豐收累累。「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覽讓中國園林博物館成為又一網紅打卡地。展覽分為徽源、徽印、徽黌(hóng)、徽憶四個篇章,從中國大學校徽的起源開篇,縱覽百餘年來中國大學發展的歷史脈絡,生動呈現了中國高等教育與國家、民族的命運唇齒相依、休戚與共的緊密聯繫。
  • 國慶中秋 | 十一逛園林 好展看這裡!
    金秋十月,喜迎國慶中秋雙節,值此舉國歡慶的日子,中國園林博物館與觀眾朋友們一同在實景園林裡,開啟精彩的國慶中秋文化盛宴。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園說Ⅱ——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那些年 那些事 那些人——中國營造學社紀實」展、「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共同獻禮國慶!
  • 韓國傳統園林亮相中國園林博物館 展出130幅園林圖片
    新京報快訊(記者楊暢)7月8日,由韓國文化財廳國立文化財研究所、中國園林博物館、駐華韓國文化院共同主辦的「韓國風景園林圖片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作為去年中韓建交25周年紀念展的延續,將被韓國文化財廳指定為文化遺產紀念物中的韓國傳統園林按宮殿、王陵、私家園林、別墅、書院、寺廟、樓·亭·臺、神林等分門別類,展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30幅園林圖片。據悉,展覽將持續到9月2日。為研究兩國園林文化、共同舉辦展覽、培養專業人才、加大園林文化宣傳,三個機構的合作協議籤訂儀式也於8日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行。
  • 中國大學校徽校訓——北京大學!
    如果要說到中國的最高學府,你認為哪所大學才是中國排名第一的高校呢?如果按照綜合實力以及國際知名度來說,大部分同學們肯定會說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大學,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的社會民間中這兩所大學,可以說被稱之為中國的最高學府一點也不會過。
  • 霜降日裡看園林-中國園林博物館-一館看盡中華
    鷹山腳下,永定河畔,北京市豐臺區射擊場路15號,是中國第一座以園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園林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是是第九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的配套設施,2010年開始籌建,2013年5月開館運行,免費對外開放。這座博物館由文物展廳、室內園林展廳和室外園林展廳三部分構成,藏有文物和高仿品5000餘件。
  • 有趣的大學校徽研究
    我們首先看一下全球前60所大學的校徽都長什麼樣?如下圖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從結構上來看,盾形和圓形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校徽形狀。其中,盾形校徽有27個,佔總數45%;圓形(含橢圓)校徽有16個,佔27%;盾形和圓形結合的複合形狀有5個,佔8%;其他創意圖形有12個,佔20%。
  • 中國人民大學校徽設計者章葉青校友向學校捐贈校徽著作權及相關...
    4月26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校徽設計者、北京知行堂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章葉青校友與中國人民大學籤署協議,向學校捐贈中國人民大學校徽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賀耀敏副校長代表學校與章葉青校友籤署了《中國人民大學校徽著作權權屬協議》,並頒發了捐贈證書。協議明確了中國人民大學校徽的著作權歸屬及其他智慧財產權事宜,並明確了章葉青校友的權益。
  • 中國人民大學差點失去校徽!
    人大校徽商標到期未續展被搶註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將校徽圖案-3個並列的篆書「人」字圖形申請為商標,主要申請類別為41類(教育;提供培訓;娛樂)、第35類(廣告;商業經營;商業管理;辦公事務)、37類(房屋建築;修理;安裝服務)、39類(運輸;商品包裝和貯藏;旅行安排)等24個類別
  • 中國大學校徽校訓:清華大學
    水木清華對於中國的學生們來說,肯定是一個比較神聖的詞語,因為這個是清華大學中的一個詞也是擁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想每個人聽到清華大學這四個字的時候心裡都會泛起一波漣漪,因為我們努力的結果主要就是為了能進入像這樣中國最高層次的學府,但是每年錄取的人數卻是寥寥無幾,每個高中甚至是每個縣裡面僅僅有一個學生能考入這所學校
  • [北京青年網]人民大學校徽設計者向母校捐贈校徽著作權
    [北京青年網]人民大學校徽設計者向母校捐贈校徽著作權 來源:北青網 編輯:趙禾
  • 英國大學校徽:金史密斯你怎麼回事?校徽也太敷衍了吧
    >但大大的「K」還是顯示出了KCL的地位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愛丁堡大學的校徽白底藍槓交錯是蘇格蘭王室標記;其上紫色薊花,乃是蘇格蘭國花原來,校徽靈感來源於羅馬浴室建築房簷上的浮雕,也是隨意中帶著耿直的學校了。
  • 校園,是否恢復佩戴校徽的規定
    劉繼明攝上世紀,校徽是師生身份的代表;佩戴校徽也曾是學校的規定。時移事易,如今校徽在很多學校已經成為記憶。近日,記者在北大、清華看到,迎面而來的學生無一人戴校徽;在北京四中,據了解,「前年已不大戴了,去年基本不戴,今年就更沒人戴」。問起全國幾省市的大學生,幾乎眾口一詞:「早就不戴了。」
  • 為何醫科大學校徽上都有一條蛇?有何意義?網友:很多也沒蛇
    關注我的人都知道,我給大家推薦大學,很推薦醫學專業,不少人也去了解各類醫學院,慢慢的就發現一個問題:各個醫科大學的校徽上都有一條蛇。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呢?比如最著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校徽上是一條爬在蛇杖上,周圍是橄欖葉。其中蛇杖源於希臘傳說中可以起死回生的風神赫耳墨斯神杖,這是國際公認的醫用標誌。
  • 一畝園——中國私家園林史博物館在北京開館
    中國私家園林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系統展示中國私家園林歷史的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現在乃至將來最小的私家園林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位於郊區的私家園林史博物館,展示了天津大學在風景園林歷史理論方面研究的成果,成為天津大學又一教學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