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東航推出價值3322元的「周末隨心飛」產品後,華夏航空也緊隨其後推出了價值2999元的全國無限次飛行套餐。分析認為,在航空需求疲軟的背景下,指定期限內的無限飛可有助於航空公司提升自身造血能力。那麼,航空公司能否借多重限定條件下的無限飛產品成功「回血」呢?
「周末隨心飛」真的「隨心」嗎?
近日,在眾多的機票優惠券、折扣券等促銷產品中,東航於6月18日推出的周末「隨心飛」產品引發市場關注。東航在產品上線公告中稱,只要支付3322元,用戶就可在今年年底前任何一周的周六、周日無限次兌換東、上航的國內航班經濟艙旅行。
圖/東航官網截圖
不限次數飛抵國內各大城市是一個亮眼的吸引點。理論上,只要飛行次數夠多,消費者就能迅速回本,以低成本玩轉多目的地。以北京為例,東航執飛最多的航線是北京-上海,目前可查到的該航線的單程機票約在330元左右。若以該機票均價計算,約搭乘5趟便可回本。
不過,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東航推出的「周末隨心飛」產品有不少限制條件。
首先,3322元的價格不包含燃油附加費(如有)、民航發展基金等在內的各項其他附加費用。其次,產品對訂退時間以及航段也有限制。按照要求,一張電子卡上同時僅可存在3段未使用的客票,且同一日期、同一始發地只能存在1段未使用的客票。換言之,消費者使用「隨心飛」產品不能實現當天往返。「周末隨心飛」產品須在航班起飛日期5天(含)前換票,如無法成行則須至少提前4天退票。如果發生3次訂座兌換後未乘坐,且未按規定時間前辦理退票取消,所購「周末隨心飛」產品將自動失效。換言之,用戶一旦兌換一段航程就意味著必須搭乘飛機。
另外,產品還對用戶年齡以及相關服務也有所限制。購買人需是12周歲以上東方萬裡行會員,購買後7天內綁定乘機人,且一經綁定就不得變更。所購產品未訂座換票可全額退款,一經訂座換票就不能再退。此外,產品無裡程積分、無升級次數,兌換航班不得籤轉、改期、升艙和換開,延誤取消要接受航班保護安排,不可另行指定日期,且無現金賠償。
諸多條件並未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據悉,「周末隨心飛」產品一經推出,市場反應強烈,東航APP 購買入口一度被擠爆,黃牛也湧入加價倒賣。
圖/某電商平臺截圖
把控高低頻旅客需求成盈利關鍵
據東航發布的最新公告,東航鑑於公司的實際運力,預計限量銷售仍將持續一定時間。6月22日,新京報記者登錄東航APP發現,「周末隨心飛」產品仍可正常預訂。
圖/東航APP截圖
東航在關於「周末隨心飛」產品的兩次公告中,均未對產品量數進行說明,但從其將限量預訂延期的操作來看,此次產品的上線為東航帶來了一定「甜頭」。
民航專家林智傑指出,東航上線的預付費產品「周末隨心飛」,是航空公司在疫情影響下所推出的一種促銷手段。不僅為公司帶來了一定的現金流,同時還能利用空餘的座位進行創收。與「周末隨心飛」產品較為契合的,是那些有旅行需求,但因經濟條件等情況因而不經常坐飛機的群體,如異地工作、兩地分居等類型的消費者,航司可通過此類產品刺激他們的航空出行需求。
「本來旅客一年只要坐十次飛機,但是一看交20次的錢就能夠無限飛,旅客可能就願意多掏錢多坐飛機,航司因此也就實現了賺錢的目的。」林智傑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周末隨心飛」產品若要實現盈利,還有兩大關鍵。林智傑告訴新京報記者表示,該產品盈利前提,一是對未來市場預判較為消極,在座位過剩情況下,需要通過此類產品提振機票銷售;若最終擠佔了買票旅客的座位,將對航司造成損失。二是要避免高端旅客降級,「例如原本一年飛三四十次的旅客,現在交了20次的錢就能夠隨心飛,那麼對航空公司來說是虧的」。
換言之,東航若希望「周末隨心飛」產品實現盈利,便需要在假定未來市場座位過剩的前提下,一方面儘可能多地吸引低航空出行需求的旅客選擇飛機,另一方面要努力把高頻次的商務旅客排除在外,以免造成收益損失。
「周末隨心飛」類產品或將隨疫情的結束而消失
據了解,「周末隨心飛」這類指定期限內的無限飛產品,並非東航首創,在此之前就曾有國內航空公司推出過指定航線、指定期限內的無限飛產品。但據業內人士表示,如東航這樣全網絡開放的指定期限內無限飛產品還是首次。
與此同時,東航「周末隨心飛」產品的火爆讓其他航空公司看到了復甦的新方式,已有航空公司準備跟進。據媒體報導,華夏航空6月21日也發布了全國不限次數飛行套餐,即日起到10月24日前,支付2999元即可無限次飛行百餘條航線。
林智傑認為,國內其他航司會跟進東航的「周末隨心飛」產品,一方面是航司本身有相關銷售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博弈。「如果只有東航有,而其他航司沒有,那旅客可能就會被東航挖走。對航司而言,增加一位旅客的邊際成本其實是很低的,只有約100元。」林智傑表示。同時他還認為,因疫情而產生的「周末隨心飛」類無限飛產品,也將會因疫情的結束、航班銷售的穩定而消失。
新京報記者 王真真
編輯 鄭藝佳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