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外星人嗎?你相信有外星人嗎?從我接觸天文學開始,身邊就不斷的有人提這樣的問題,似乎每個人對外星人的存在都非常好奇,又或者說這是整個人類都在關心的話題,但是真的有外星人嗎?卻又沒有人能對這個問題做出明確的答覆。本期加長篇我們就來聊一聊外星人吧。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三百萬年。從前,人類以為自己是萬物之靈,是宇宙間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認為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但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眼界開闊了,才懂得宇宙的廣大無邊,它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像,而地球實在是太小了,更不會是宇宙的中心。於是人們想像:宇宙這樣寬闊,或許其它星球上會生活著一種與人類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這樣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熱衷於尋找外星人的人們。
十六世紀,有人用望遠鏡觀測火星時,發現了許多互相交錯的網紋,便以為那是"火星人"開鑿的"運河"。1935年,美國一家電臺廣播說火星人來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場虛驚。而英國一位作家創作了一本名為《大戰火星人》的科幻小說,其中對火星人作了許多繪聲繪色的描述,更引發了一系列有關"火星人"的小說和電影的誕生。
到底有沒有火星人?在只有望遠鏡的時代,它一直是個謎。到了六十年代,探測飛船終於上到了火星,解開了這個一直困擾人們的謎: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處是泥土石塊,經常狂風大作,飛沙走石,上面沒有任何生物,當然更沒有火星人。
這個謎解開以後,天文學家進一步分析認為:在太陽系裡,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沒有生物生存所必須的環境條件。因此,地球上的人類是太陽系裡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須到太陽系之外。
1972年,美國發射了"先驅者10號"飛船,它於1987年飛出了太陽系,飛船上的金屬片刻畫了人類的形象、人類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陽系的位置。1977年,美國的"旅行者一號"又給外面的世界帶去了更豐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結實的唱機和一張鍍金的唱片,唱片上收錄了幾十種人類語言和多首音樂作品(其中有中國的古曲)。人們熱切地期望外星人會收到它。
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以科學的方法嘗試聯繫地外生命。雖然科學家鑑於星球間存在著巨大的距離,認為即使有外星人,也不可能飛抵地球,但他們並未否定外太空存在生命的可能。
為了和外星人取得聯繫,科學家們甚至還製造了龐大複雜的設備,試圖向外星發射信息和接收來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經過了許多努力,人們依然沒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見到外星人的說法也僅僅是傳說,難以得到有力的證實。
值得一提的還有飛碟。許多人聲稱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駕駛的飛船,可這也僅僅是一種猜想而已。
那麼,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科學家分析,宇宙間像地球這樣的行星肯定還很多,某些與地球環境相似的行星上確實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於我們的航天、通訊技術尚未足夠發達,要找到他們我們還必須加倍努力才行。
從那之後,科學家們對地外生命的尋找一直沒有停止過,人類對外星人的好奇心也一直沒有消停過,但儘管如此,至今依然沒有得到突破性的進展,外星人的報導時常見諸報端,很多人聲稱見過飛碟,甚至見過外星人,同時他們也拍到了各種各樣的有關飛碟的照片。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外星人真的存在麼?
據自稱見過外星人的人們描述,他們所見到的外星人大多是一些個子矮小,腦袋圓大、嘴巴窄長如裂縫、身穿緊身衣的類人生物。
另一些人則熱心於尋找外星人在古代留下的痕跡。他們認為撒哈拉沙漠壁畫上人物的圓形面具、復活節島和南美的巨石建築以及金字塔等種種無法解釋的史前奇蹟都與外星人有關。還有的學者提出人類是外星人的後裔,或人類中一些民族(如瑪雅人)是外星人與地球人交配的後裔等種種觀點。但這些也只能作為猜測和假說,其中大多數仍缺少足夠的證據。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生物的進化是一種極為緩慢的過程,所經歷的時間之長完全可以同太陽的演化過程相比。化石的研究發現,早在35億年前地球上就已有了一種發育得比較高級的單細胞生物,稱為藍--綠藻類。根據恆星演化理論以及對地球上古老巖石和隕星物質的分析知道,太陽和地球的形成比這種生物的出現還要早10~15億年。太陽系形成後大約經過50億年之久地球上才有人類。
設想把每50億年按簡單比例壓縮成1"年"。用這樣的標度1星期相當於現實生活的1億年,1秒鐘相當於160年。從宇宙大爆炸起到太陽系誕生,已經過去了大約2年時間。地球是在第3年的1月份中形成的。3、4月份出現了藍--綠藻類這種古老單細胞生物。之後,生命在緩慢而不停頓地進化。9月份地球上出現了第一批有細胞核的大細胞,10月下旬可能已有了多細胞生物。到11月底植物和動物接管了大部分陸地,地球變得活躍起來。12月18日恐龍出現了,這些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僅僅在地球上稱霸了一個星期。
除夕晚上11時北京人問世了,子夜前10分鐘尼安特人出現在除夕的晚會上。現代人只是在新年到來前的5分鐘才得以露面,而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開始於子夜前的30秒鐘。近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舊年的最後數秒鐘內一個接一個加快出現,子夜來臨前的最後一秒鐘內地球上的人口便增加了兩倍。
由此可見地球誕生後大部分時間一直在撫育著生命,但只有很短一部分時間生命才具有高級生物的形式。
在我們看到了智慧生物的誕生要求恆星必須至少能在約50億年時間內穩定地發出光和熱。恆星的壽命與質量大小密切相關。大質量恆星的熱核反應只能維持幾百萬年,這對於生命進化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類似太陽質量的恆星才是合適的候選者,銀河系內這樣的恆星約有1000億顆,除雙星外單星大約是400億顆。單星是否都有行星呢?遺憾的是我們對其他行星系統所知甚少,但是確已通過觀測逐步發現一些恆星周圍可能有行星存在。考慮到太陽系客觀存在,甚至大行星還有自己的衛星系統,比如太陽系中的木星。不妨樂觀地假定所有單星都帶有行星。有行星不等於有生命,更不等於有高等生物。關鍵在於行星到母恆星的距離一定恰到好處,遠了近了都不行。由於認識水平所限我們只能討論有同地球類似環境條件的生命形式,特別要假定必須有液態水存在。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但明確處在能有條件形成生物的所謂生態圈內的只有地球。金星和火星位於生態圈邊緣,現已探明在它們的表面都沒有生物。
對一顆行星來說,能具有生命存在所必須滿足的全部條件實在是十分罕見的。太陽系中地球是獨一無二的幸運兒。詳細計算表明,在上述400億顆單星中,充其量也只有100萬顆的周圍有能使生命進化到高級階段的行星。
另一個限制條件是地外生命應該與地球上生命有類似的化學組成。天文觀測表明,除少數例外,整個宇宙中化學元素的分布相當均勻,因而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遙遠行星上也能找到構成全部有機分子所需要的材料。事實上已經在不少地方發現了許多比較複雜的有機分子。因而可以認為,生命在某個地方只要理論上說可以形成,實際上也確實會形成。於是銀河系中就會有100萬顆行星能有生命誕生,不過每顆行星上的生命應當處於不同的進化階段。
對於外星人的研究,其實也是統計學的一部分,據科學家觀測,整個銀河系大約有100,000,000,000(1000億)顆左右的恆星,而整個宇宙大約有100,000,000,000(1000億)個左右的銀河系。我們假設出現生命體的概率是1/1,000,000,000,000(萬億分之一),那麼依然會有100,000,000(1億)顆行星上有生命體出現。
許多人認為時空旅行是不可能實現的,畢竟星際之間的距離是以光年計算的。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19世紀中期,科學家認為55Km/h是人類所能達到的最大極限速度,可是現如今的時代,我們已經遠遠的把音速拋在了身後,只用了區區不到200年的時間。那麼為什麼不能在這100,000,000顆可能出現生命體的行星上,有某個種族超越了人的智慧,發明並且掌握了星際旅行的方法(比如說反物質、暗能量的應用),從而來到地球呢?雖然科學家們一直都在爭論蟲洞存在與否,畢竟從天文學的角度,天然蟲洞是還沒有被常任何望遠鏡觀測到的,而人造蟲洞的科學預算成本也是遠超我們想像,一切均只是停留在理論猜想階段,但是絕大部分天文學家還是相信確有這種連通兩個相隔數億光年區域的通道存在,而在未來我們就能依靠這種通道實現星際旅行。
也許我們不曾看到過外星高智能生物,但是單憑眼睛和"古老的"科學技術就武斷的以為並不存在外星人,未免有失科學嚴謹的風範。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真的有外星人嗎」這樣的話題,各界仍是眾說紛紜,對地外生命是否存在一說,至今科學家們依舊未能統一意見或拿出確切的證實或否定證據。同時也正是因為科學態度的不明確,才給了很多傳播謠言、緋聞之人可乘之機,各種不明飛行物的視頻圖片迅速流傳,類似「發現外星人」的文章更是鋪天蓋地,天上只要冒出點異光就是不明飛行物,地上只要有個什麼印記就是飛碟丟下的,謠言止於智者,如果一切都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就不會有科學了。
科學是嚴謹的,在是否存在外星人的說法上,目前的確無法給出明確的答覆,但是,作為有理智的高等生命,人類必須居安思危,尋找並不一定是為了統治,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更好的發展進步,當然,如果迄今為止,人類還認為在自己是萬物之靈,是廣袤的宇宙間,僅存有的智慧生命的話,那未免也太自欺欺人了!
註:本文首發於天文學探索,轉載還請先取得授權,註明作者和出處並保留文章的完整性,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告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