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省會城市經濟排名 7省會GDP過萬億

2020-12-12 綜投網

  城鎮化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省會(包括自治區首府)城市作為所在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交通等各個領域的中心,也是城鎮化過程中,人口流入的主要方向。

  那麼各大省會城市的經濟實力如何?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各省會城市的GDP、人均收入、高新企業數量、首位度等多個指標進行梳理後發現,目前共有7個省會進入GDP萬億俱樂部,還有四個省會成為萬億城市後備軍;在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方面,杭州、廣州和南京位居前三;廣州、杭州和南京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位居前三。

  需要說明的是,個別城市相關數據沒有發布,比如西寧未公布2019年GDP數據,因此也沒有納入統計。

  廣州領銜 7省會GDP過萬億

  當前,GDP總量仍是衡量一座城市綜合實力和城市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數據顯示,2019年,省會城市GDP總量前十名分別是廣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鄭州、長沙、濟南、合肥和福州,其中前七名均超過萬億元大關。

  廣州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省會,也是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儘管目前經濟總量面臨被重慶趕超退至全國第五的局面,但在省會城市中,廣州的領先優勢仍十分明顯。去年廣州實現GDP2.36萬億,領先第二名成都6616億元。

  成都和武漢這兩個中西部的大區中心城市位居二、三位。這兩城高教力量雄厚,近年來高新產業發展都十分突出。

  來自長三角的杭州和南京位居第四、五位,兩城的GDP總量均超過1.4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這四個城市是目前眾多二線城市中的龍頭城市,也均為特大城市,並且全部位於長江經濟帶。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整個長江經濟帶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都很好,宜居宜業。同時,這幾個城市都有計劃經濟時代沉澱下來的教育、企業等資源。比如杭州一方面擁有浙大這樣的頂級名校,又毗鄰上海,通過與上海錯位發展,也獲得了很好的發展資源,另外浙江民營經濟十分發達,而民營經濟是創新的主體。

  省會城市中還有四個城市的GDP超過了9000億元大關,成為GDP萬億城市的後備軍,分別是濟南、合肥、福州和西安。

  南京人均GDP超廣州

  從人均GDP來看,在26個省會城市中(西寧數據暫無)共有23個城市超過了70892元的全國平均水平,說明省會城市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有11個城市人均GDP超過10萬元大關,分別是南京、廣州、杭州、武漢、長沙、福州、合肥、鄭州、濟南、成都和南昌,主要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其中,南京以165681元超過廣州,位居榜首。

  有三個省會城市的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分別是石家莊、哈爾濱和南寧。這三個省會所在的省域均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整體城鎮化率不高。石家莊和哈爾濱下轄縣市較多,雖然人口超過1000萬,但相當大一部分是來自下轄縣市。可見城鎮化水平的高低,對人均GDP的影響比較大。

  如果只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個省會城市中,位居前三的分別是杭州、廣州和南京,都超過了6.4萬元,遙遙領先其他城市,這三個城市也是直轄市以外經濟最發達的省份的省會。

  人均可支配收入第四的省會是中部地區的長沙,達到了5.5萬元,長沙也成為中西部地區人均收入最高的省會城市。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長沙也是近十年來30多個主要一二線城市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是依靠其強勁的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的帶動。這些年,長沙主打產業裝備製造業、文化產業、醫藥、汽車。以裝備製造業為例,長沙湧現出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等企業。

相關焦點

  • 前三季度城市GDP排名50強 中國城市gdp排名2020
    近期,不少城市和省份已經統計公布了前三季度GDP,多個強省會城市增速位居前列。今年前三季度GDP 50強城市花落誰家?  榜單顯示,有11個城市超過萬億元,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和天津。此外,前三季度GDP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也達到了31個。
  • 福建正式開啟強省會時代,萬億GDP城市要來了
    2019年,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天津、南京、寧波、無錫、青島、鄭州、長沙、佛山等17座城市躋身GDP「萬億俱樂部」。而在今年,福建或將有兩座城市的GDP會達到萬億元規模。
  • 國內很霸氣的省會,GDP1.7萬億超老二城市6倍,被贊最幸福的城市
    國內最霸氣的省會,GDP1.7萬億是老二城市的6倍,被贊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為了便於城市之間的管理,就有了各個省份的存在,在眾多的兄弟城市中還會有一個省會城市,一般來說,省會城市的發展都是比較靠前的,不管是從地理位置或者是發展前景
  • 福建正式開啟強省會時代,萬億GDP城市要來了! | 閩商觀察
    2020年上半年,福建人均GDP在全國範圍內依舊躋身前五。  官方數據顯示,福建2020年上半年的常住人口為3973萬人,人均GDP為50092元,僅次於北京、上海、江蘇,排在全國第四。與2019年的人均GDP全國排名相比,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 前三季度城市GDP排名50強 中國城市gdp排名2020
    近期,不少城市和省份已經統計公布了前三季度GDP,多個強省會城市增速位居前列。今年前三季度GDP 50強城市花落誰家?  榜單顯示,有11個城市超過萬億元,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和天津。此外,前三季度GDP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也達到了31個。
  • 2019年省會城市gdp前20強出爐:廣州居首 太原墊底
    截止2020年2月21日,我國省會城市gdp前20強當中,除華中地區三城武漢、長沙、鄭州至今尚未公布2019年經濟運行情況之外,其餘17城已經全部公布相關經濟數據,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廣州仍然位居各大省會城市首位,太原在前20大省會城市中墊底。
  • 長沙市GDP逼近萬億大關 成為全國省會城市六強之一
    長沙市GDP逼近萬億大關  去年地區生產總值9323.70億元,成為全國6個過9000億元的省會城市之一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高於武漢、成都、杭州、南京、廣州  2月9日,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2016年長沙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323.70億元,成為全國省會城市中6個GDP總量超過9000億元的城市之一。
  • 中國這4大省會城市,經濟實力在全國都數一數二,卻非常「低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經濟也好,城市的面貌也好,或者城市的基礎設施也好,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國內更是相繼湧現出了諸多十分優秀的城市,尤其是一些省會,例如成都,西安,杭州亦或者是廣州等等,但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卻是我國最低調的三座省會城市。
  • 全國省會城市2019年度GDP排名 廣州第一,成都第二,拉薩末位
    一、廣州市2019年度GDP達到2.36萬億元 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比2018年增加769.25億元廣州市2019年度GDP達到2.36萬億元,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比2018年度增加769.25億元,佔當年廣東省GDP
  • 江蘇省「最低調」的城市,GDP即將過萬億,卻在省內的存在感不高
    眾所周知,位於東部地區的江蘇省是中國的經濟大省,GDP總量僅次於廣東省位居第二,另外,江蘇省還是一個經濟發展非常均衡的省份,全省幾乎沒有「窮市」,就連排名墊底的宿遷市也躋身百強,這在全國也絕無僅有。在江蘇省內,蘇州、南京、無錫三個GDP超過萬億元的城市,那麼,江蘇省內的下一個萬億城市是哪個呢?
  • 中國「最強勢」的地級市,GDP即將突破兩萬億,遠超本省省會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國內最強的地級市之一,江蘇省管轄下的蘇州吧,為什麼蘇州強大呢,關鍵在於其驚人的經濟規模和增長速度,蘇州市實現gdp18577.47億元,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在全國城市gdp百強排名中居第7位,超過武漢、成都等有力省會城市。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15個新一線城市gdp最新排名 中國城市gdp排名2018
    而在2019年初,各省市中大部分已披露2018年度gdp經濟指數和增長速度。根據相關政策和發展策略,新一線城市依然保持強有力的增長,並且各自守住了自己的排名。  排名第一的仍然是四個直轄市之一的重慶市,首次突破兩萬億大關,達到20363.19萬億,再一次鞏固了自己國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地位。
  • 中國「最強勢」省會,GDP成功突破4萬億大關,穩居新一線榜首
    看一個城市是否發達,其實就是看gdp,如果gdp增長快,那麼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肯定比較快,我有這樣一個非常強的省會,gdp佔全省的半壁江山,現在他已經穩居全國新一線城市的首位,你知道那是哪個城市嗎?
  • 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城市GDP南北方城市經濟差距拉大
    (根據2020前三季度經濟排名重慶超越廣州位居第四)全國城市排名第五。國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2019年GDP19300億元,距離2萬億元僅差一步之遙。全國城市排名第六。,2019年GDP11589.7億元,全國城市排名第十五。
  • 中國經濟繁榮的省會,貢獻了全省一半的GDP,是你的家鄉嗎?
    正常情況下,一個省的省會就像國家的首都一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在省內起著領跑的作用,但在我國沿海的一些省份中,由於各地的經濟普遍發達,省會城市的優勢並不算很大,甚至有的省會還不如其他城市發展得好,可以說是相當「沒面子」,如果將城市擬人,這些「失勢」的「老大哥」最羨慕的城市
  • 2020年上半年全國省份城市gdp排名 上半年gdp全國排名2020
    目前,31省市均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廣東、江蘇、山東位列前三,16個省份是正增長,西藏以5.1%的增速居全國第一位。  受疫情影響,廣東GDP增速小幅下降2.5%,GDP總量依舊領先全國。江蘇緊隨其後,GDP總量為46722.92億元,同比增長0.9%。值得注意的是,江蘇跟廣東的GDP差距明顯縮小。
  • 上半年城市gdp全國排名2020 上半年gdp各省排名2020
    上半年城市GDP全國排名2020,2020年上半年城市GDP相繼發布,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個城市的GDP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上半年的GDP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沿海外貿城市受到疫情及貿易戰衝擊最大,GDP排名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作為省會城市的呼和浩特,經濟實力卻僅排名內蒙古自治區內第三位
    呼和浩特的尷尬在我國每一個省或自治區的省會城市,由於具有極強的地位優勢,往往在社會經濟發展上,在省區內享有優先地位,一般都會擁有更多的人口數量、更多的政策、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省會城市的發展程度往往排名區域內各城市之首,成為區域的發展中心,從GDP角度來衡量,通常省會城市的排名都是區域內的第一位。
  • 2020年城市經濟排名出爐 省會城市優勢明顯
    記者梳理了直轄市以外的27個省份GDP總量前三的城市數據,發現有20個省會(首府)城市是所在省份的第一經濟大市,此外有7個非省會城市超過了所在省份的省會城市,成為全省(自治區)經濟第一市,這些非省會城市主要位於沿海地區。同時,從各省份GDP一、二名城市的比值來看,中西部的四川、湖北等地省會城市的首位度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