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28日報導日媒稱,各國需共享「旅遊公害」對策。
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27日報導,如今,遊客增長過快對當地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響的「旅遊公害」已經成為世界性課題。當地時間10月25日至26日在北海道舉行的二十國集團旅遊部長會議確認了各國共享成功對策的重要性,以便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預測,外國遊客人次將從2018年的14億增至2030年的18億,增長30%。2018年赴日外國遊客超過3000萬人次,消費總額高達約4.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926億元——本網注)。日本旅遊收入超過半導體等電子零部件的出口總額,已經在日本經濟中佔據重要位置。與此同時,存在遊客在某地過於集中的現象,引發了垃圾、噪音和擁堵問題。
報導表示,以1992年奧運會為契機,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外國遊客激增。2017年,表示不滿的巴塞隆納居民舉行了反旅遊遊行。
二十國集團旅遊部長會議10月26日發表的公報認為:「從安全和擁擠的觀點上看,旅遊帶來了難題。」擔任會議主席的日本國土交通大臣赤羽一嘉在記者會上指出:「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面臨遊客與旅遊地的摩擦及保護文物這些課題。」赤羽表示,各國共享解決這些課題的成功事例至關重要。
報導稱,日本旅遊景點也開始受到「旅遊公害」的影響,出現擁堵、垃圾和上廁所問題。京都市9月底開始向遊客手機發送旅遊文明須知,要求遊客不要追拍藝伎和舞伎。神奈川縣鎌倉市今年春天出臺限制在動漫《灌籃高手》取景地拍照等的文明旅遊條例,此外還考慮對外埠車輛徵稅。
在解決「旅遊公害」問題上,將集中的遊客適度分散也是有效的辦法。外國遊客人數名列世界第一的法國通過充實體驗型旅遊線路,成功地將遊客分散到了地方城市。
當地時間2019年6月8日,義大利威尼斯,當地居民上街示威,要求禁止大型郵輪駛入威尼斯的狹窄水道,稱此舉危及威尼斯景觀及居民生活,並破壞當地地基。(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