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部《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讓這個當時只有4歲的男孩紅遍了大江南北。
他叫郝邵文,在劇中飾演一個天真且無釐頭的小胖子。當年,他與釋小龍兩人的搭檔,鑄就了《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這個經典IP。
雖然當時兩個小孩子並沒有什麼演技之說,但憑著郝劭文的那股子耍賤賣萌的勁兒,火遍全國。
可令人嗟嘆的是,這個機靈的小胖子也逃不掉「童星定律」。
這群人長大之後都免不了面臨一堵難以逾越的山,若是翻不過,那只有光環湮滅的下場。
01、機緣巧合
1990年,正是臺灣經濟開始起飛的時節。
雖然經過了持續三年的經濟改革和文化復興,但沒料到這一切都被一場「股災」打碎了。
郝邵文就這樣出生在那個衰落的時代。
經濟的衰退導致當時的人們日趨保守,郝邵文的父母也不敢再對這個剛出生的小孩子有任何幻想,只希望他以後能當個普通的上班族。
這也是郝邵文後來繼續學業,而沒有大步踏進演藝行業的原因之一。
由於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在當時僅一隅之隔的香港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
在當時的臺灣,為了尋求出路,有許多人將自己的兒女送到香港念書或者生活。郝邵文的父母也是這群人其中之一。
郝劭文3歲時拍了一個果汁廣告被發掘,後來,這個憨態可掬的小胖子4歲時又再次被推到臺前。
在郝邵文剛上幼兒園那段時間,他的父親從事的是與演藝相關的行業,自然多多少少也認識圈中一些著名人物。
有一次他看到當時在自己家鄉有點小名氣的導演朱延平正在招小孩子參演,這位父親靈機一動,打算讓自己的孩子去試試鏡。
就這樣,當時年僅4歲的郝邵文走上了演藝之路。
02、這個小胖子,火了!
香港電影在八九十年代正值快速發展時期,被人稱之為黃金時代。
彼時的香港有星爺的《喜劇之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也有我們熟知的紫霞仙子和至尊寶的感情故事。
李安在九十年代期間接受採訪的時候曾說道:「如果你沒有過硬的演技、沒有劇情人物滿分的劇本,那你只能去劇組幫人拿飯盒。」
但他後來又補了一句,「可能連給劇組端盒飯的活都不給你做。」
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界,其競爭激烈的程度可見一斑。
1988年,執導《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的朱延平在當時神仙打架的香港電影界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導演。
本來打算回臺灣影界發展,遠離香港的朱延平,萬萬沒想到在這時有人給了他一筆經費。
《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的誕生真的就是個巧合。
朱延平雖然拿到了投資,但現在的他依舊很焦慮。他對於自己的劇本十分自信,但是角色從哪裡來這個問題反而難倒了他。
當時的香港不缺演技佳,貌美身段好的演員,而童星在當時卻極為稀缺。
正當朱延平焦頭爛額,打算放棄拍攝的時候,他在少林寺發掘了釋小龍,而友人也將郝邵文推到了他的面前。
人雖然齊了,但問題也來了。
釋小龍從小在少林寺長大,有一定的武打戲基礎。但郝邵文只是普通家庭出生的小胖子,他演得了嗎?
可令人驚喜的是,這個長得有點欠揍的小胖子沒有讓他失望。他當即邀請郝邵文參演他的電影。
1994年,年僅4歲的郝邵文與釋小龍合作主演了朱延平導演的《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
就這樣,一部現象級的喜劇片就這樣誕生了。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胖子也乘著影片的東風紅遍了大江南北。
03、大起大落
赫邵文的家人最初並沒有想讓他走上演藝這條道路。
他的父母封建思想厚重,只是想讓他與身邊的其他同齡人一樣,考上大學,謀求一份工作。成家立業,是多數長輩的想法。
《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的走紅讓他們意識到了,郝邵文也許有這方面的天賦。於是,他們便開始讓自家的孩子輟學專職演戲。
在最開始的前幾年,郝邵文憑藉著《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得到了許多劇組的邀約。
郝邵文後來回憶道:「當時賺的錢都不夠花的。」
4年之後,8歲的郝劭文回到了中國臺灣專心學業,很少再接新戲。
而小胖子的成名,也給這一家人帶來了不少的財富,足夠過上小康生活。但遺憾的是,郝家人卻逐漸被這些「意外之財」遮蔽了雙眼。
他們開始學著當時身邊的人們大手大腳地投資、花錢。雖然郝邵文的父母並沒有商業眼光,但他們並不在乎失敗。
當這個小胖子逐漸長大時,他的父母突然意識到,日常開銷如此之大已經讓這個家庭無法承受了,但過去養成的奢靡習慣卻已經改不過來了。
在郝邵文準備考高中那段日子,他母親敗光了家產,欠了一屁股債,甚至一度患上了憂鬱症。
當時成年的郝邵文,家庭條件已經不足以能夠讓他過上正常的生活。作為家中長子,他在高三還經常外出打工賺錢。
去房地產公司兼職推銷、去餐廳洗碗筷雙手洗出血、在凌晨的時候走街串巷,在每家每戶門前偷偷塞進傳單...
能夠賺錢的事,郝邵文幾乎都做遍了。
郝邵文一邊幹活一邊讀書,雖然每天回到家都累得只能躺在床上,但他回憶起當時那段日子時,臉上總會露出笑容,他覺得那段日子最為充實。
皇天不負有心人。
他在家庭最艱難的時刻站了出來,在最後那場關乎命運的考試中他贏了,他考進了臺灣著名的一所高校——淡江大學。
本來以為自此就能夠邁向人生新生活的郝邵文卻怎麼也沒有想到,一場意外將會打破他的美夢。
正當郝邵文入學後的第二年春天,正在圖書館自習的他接到了一通電話。他接聽之後表情瞬間凝固了,只是呆滯地不停應答著。
電話的那一頭是他的母親打來的,她說郝邵文的父親出了車禍。
在那之後,郝邵文日益消沉,他知道吸菸能消愁,後來也染上了抽菸的惡習。
為了維持家庭,無奈的他只能重複之前半工半讀的生活,不斷地犧牲著自己的青春。不過這一次,頻繁外出打工的郝邵文卻因此耽誤了大學學業。
當淡江學校第三次給他發來學業警告和強制退學的通知時,坐在房間裡抽著煙的郝邵文最終打消了繼續讀大學的念頭,他決定外出去香港打工。
過去那個風光無限的小胖子已經不在了,他現在只是被社會所折磨的「社畜」。
郝邵文十分清楚,如今的他已經不再是當時那個紅遍大江南北的烏龍院裡的小胖子,他現在只是一個普通人。
2008年,距離《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的拍攝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四年。
那一年春夏交替之際,郝邵文正在茶餐廳的後廚幫忙,「喂,邵文,外面有人找你。」
他聽到了老闆的喊聲,頓感不安,他以為他做的菜出了問題,慌忙地走向客人的桌前。
那個客人是個帶著墨鏡的大叔,看起來一副不好惹的樣子。當那個大叔看到穿著廚師服的郝邵文時,他說了一句,「好久不見。」
大叔的名字叫周曉鵬,他導演的《雨後驕陽》等多部作品曾入圍臺灣金鐘獎,是郝邵文在臺灣的好朋友。
後來,當郝邵文接受媒體對於自己當初復出的採訪時,郝邵文提起了周曉鵬來臺灣找他的那個夜晚。
他當時什麼也沒有說,只留下了帶來的劇本和名片。一年後,郝邵文憑藉著電視劇《閃亮的日子》重新復出。
十多年過去了,過去的餘燼又重新點燃了這個年輕人的夢想。
04、浴火重生
郝邵文並沒有當什麼主角,起碼在復出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是這樣。
他放棄了在茶餐廳的工作,重新回到了那個讓他既陌生又期待的世界。
雖然在這之後,九把刀找他拍攝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曾經讓他好像紅過一段時間。
但他只不過在劇中飾演了一個無關緊要的配角。
郝邵文很感激他的好友帶他重新回到他曾經的出發點,但他也明白萬事只能靠自己。
他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去拍戲,當配角無所謂,只要能夠再次站在攝影機面前。
2013年,他參加了《星跳水立方》的節目,人們第一次了解了這個站在跳水臺前,十分慌張恐懼的胖子的不凡過往。
2015年參演周拓如導演的《致青春》,同年8月8日,參演了網絡小說改變的《超能寫手》。
郝邵文不甘心,他在爭取那個原本應該屬於他的位置。
他不斷地接作品,即便是活不過三集的角色,即便是在劇中只不過十幾秒的片段,他從未拒絕過。
但這一切的努力,依舊無法讓他擺脫當時《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的光環。
當時網上有人嘲笑他,「這個人也只能靠童星的身份混口飯吃而已。」
但他並沒有放棄。他在每一部劇的角色飾演中都在不斷地磨練自己的演技。
在去年剛上映的《美人心》中,郝邵文扮演了夫差一角。
當在片中看到郝邵文笑得面目猙獰時,我甚至一度懷疑,這還是當年那個郝邵文嗎?
但我很快打消了這種疑惑,他無疑是當下的郝邵文,或者這樣說,他褪去了光環,他已經是他自己了。
當年那個賤兮兮的小胖子,已經變成了有著精湛演技的準一流演員。
著名哲學家尼採曾經說過,「凡是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
郝邵文經歷的大起大落並沒有讓他迷失掉前進的方向,他不斷努力著擺脫束縛,向終點衝刺。
郝邵文在參加《星跳水立方》節目的時候,說他一直有一個夢想:「人們能夠不再只是提起《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而想起有這麼一個人。」
他想要擺脫那個令人絕望的「童星定律」,而現在的他已經離這個夢想的實現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