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邱,不僅有著引人的城市人文,便利的交通,以及像半月堂這樣大型的購物商業中心,在美食上大邱市的「十味」也是享譽海內外,徵服了一批又一批到訪大邱的海內外人群。
大邱十味是指:大邱式香辣牛肉湯,烤腸,大邱式生牛肉片,東仁洞燉排骨,辣味鯰魚湯,烤河豚肉 ,刀切面,辣涼拌海鮮,炒烏龍麵,扁餃子一共十種美味。並且這些美食起源於大邱,用大邱獨有的烹飪方法烹製而成,是一些只能在大邱品嘗到的美味!
如果到訪過大邱,並且最近對大邱十味深深想念,但短時間又無法再次到訪大邱,那麼我們可以自己嘗試著在家做一些大邱十味!
本次挑戰的是大邱十味中的炒烏龍麵!烏龍麵是1970年代起源於大邱的辣口炒麵。以辣椒粉和蒜蓉為主調料,添加洋蔥、白菜、西葫蘆、綠豆芽、黑木耳為配料,夏天外加韭菜,冬天外加菠菜,再加上蝦米、魷魚、豬肉烹炒而成。
在韓網上搜了很久,韓國網友對於食材並沒有絕對的固定(烏龍麵除外),圖中我按照大邱網站「大邱美食與美食店指南" 提到的經典式食材購買,在網上也看到韓國網友有用五花肉卷代替魷魚和豬肉的,也有紅蘿蔔代替小白菜的,大家在嘗試製作時,可以按經典搭配準備,也可以按個人喜愛進行微調!
首先,按順序,從準備的食材中先把蔬菜切好和海鮮肉類準備好。
蔬菜,片狀還是條狀按個人喜愛準備即可。
海鮮有條件的話,可以買更加新鮮的,這裡選取的速凍蝦仁和已經處理好的魷魚。豬肉選取的NC百貨賣的韓國寶城豬肉,韓國寶城因盛產茶葉和土地肥沃而出名,品質和口感有保證。
在準備好蔬菜和海鮮肉類後,接下來是調料。主要用到的調料有蒜蓉,洋蔥,蠔油,生抽,鹽,辣椒麵,色拉油。
基本材料準備完畢,下面是正式下鍋前準備。
因為菠菜帶有草酸,所以需要燙一下後使用。
烏龍麵買的是日式鐵板烏龍麵,防止炒的時候容易斷裂和粘鍋。
下面就是依次下鍋,順序是海鮮肉類→蒜蓉→木耳→豆芽→辣椒麵和色拉油→烏龍麵和西葫蘆(西葫蘆和烏冬在下鍋前單獨加熱煮三分鐘)→加入蠔油和生抽料碗,隨後均勻翻炒,淡的話按個人口感加鹽即可→大功告成,出鍋!
大邱烏龍麵猛火現炒可匹敵義大利麵,辣味適中、回味鮮美,而且是猛火快速烹炒,能夠品嘗到各種食材的各自味道,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