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春節來歷的傳說——紅紅火火過大年

2020-12-12 文學1955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相關焦點

  • 隨筆 春節來歷的傳說——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歡樂春節】歡歌笑語辭舊歲 紅紅火火過大年
    濟寧新聞網訊 據《濟寧新聞聯播》報導,歡歌笑語辭舊歲,紅紅火火過大年。春節到來,我市各地群眾用各種方式歡度新春佳節,孔孟大地處處洋溢著溫馨、祥和的節日氣氛。三陽開泰辭舊歲,金猴鬧春迎新來!觀眾朋友過年好!今天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兗州城區到處都是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一年一度的迎新春群眾文化藝術串街表演又開始了!鑼鼓敲得鏗鏘有力,花棍舞打得花樣繁多,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 「紅紅火火過大年」安徽志願服務情深意濃暖人心
    「紅紅火火過大年」主題志願服務活動。,認真組織開展「紅紅火火過大年,志願服務暖人心」為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1月19日在志願者們走進社區、敬老院你揮毫潑墨送祝福之際,馬鞍山「紅紅火火過大年」系列活動全面拉開帷幕。 >>>>點擊詳情
  • ...春節期間組織開展「紅紅火火過大年」主題志願服務活動的通知》
    中國文明網12月6日消息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志願服務活動持續健康發展,中央文明辦決定,2012年元旦春節期間在全國城鄉基層廣泛開展「紅紅火火過大年」主題志願服務活動。  《通知》提出,在元旦春節期間組織開展「紅紅火火過大年」主題志願服務活動,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以培養志願服務文化為核心,以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力所能及關愛生活困難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精心設計、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著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質、社會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質量,進一步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
  • 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節期間持有的基金有收益嗎?這樣買假期賺得更多
    原標題:紅紅火火過大年春節期間持有的基金有收益嗎?這樣買假期賺得更多離大年三十僅剩2個交易日了,七天長假即將開啟。春節將近,我們在基金理財上一定要注意一些重要的時點問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滬深兩市的春節休市時間為2020年1月24日至1月30日,受此影響,這7天內基金淨值的更新以及基金的交易申請都將順延至2020年1月31日。那我們買的基金在這春節休市期間是否仍有收益呢?不同的收益來源在節假日的收益情況會有所不同。
  • [河南] 安陽文峰"四個一"讓百姓"紅紅火火過大年"
    為著力營造歡樂喜慶、文明祥和、溫馨和諧的春節氛圍。安陽市文峰區開展了「紅紅火火過大年」「四個一」系列活動。  慰問一戶貧困戶。該區由民政部門負責,要求每個單位對敬老院、特困戶、五保戶和優撫對象家庭等進行走訪慰問。
  • 過新年鬧花燈紅紅火火過大年,你記憶當中過年是什麼樣的場景呢?
    過新年鬧花燈紅紅火火過大年,你記憶當中過年是什麼樣的場景呢?歡樂中國年+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王寶強,白客,嶽雲鵬,柳巖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到處洋溢著紅紅火火過大年,幸福歡樂中國年每當春節臨近,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到處都充滿著喜氣洋洋的氣氛。在農村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雞鴨魚肉樣樣置辦齊全,等待親人團聚,親朋好友的新年問候與祝福。大家一起快樂的過大年,包餃子,炸年糕,大燉肉燉骨頭,那場面至今回味無窮,記憶猶新啊,好生懷念兒時的年。
  • 歡歡喜喜慶元旦,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每一個華夏兒女最期盼的日子。為了讓夏小學子傳統的優秀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傳承,使孩子們不僅愛過年更了解「年」,夏丏尊小學開展了「歡歡喜喜慶元旦,紅紅火火過大年」活動,讓孩子們在積極的參與中感受傳統「中國年」文化,讓傳統在師生中得以繼承。本次傳統中國年活動,主題為傳統文化、美食一條街。
  • 過新年鬧花燈紅紅火火過大年,你記憶當中過年是什麼樣的場景呢?
    過新年鬧花燈紅紅火火過大年,你記憶當中過年是什麼樣的場景呢?歡樂中國年+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王寶強,白客,嶽雲鵬,柳巖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到處洋溢著紅紅火火過大年,幸福歡樂中國年每當春節臨近,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到處都充滿著喜氣洋洋的氣氛。在農村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雞鴨魚肉樣樣置辦齊全,等待親人團聚,親朋好友的新年問候與祝福。大家一起快樂的過大年,包餃子,炸年糕,大燉肉燉骨頭,那場面至今回味無窮,記憶猶新啊,好生懷念兒時的年。
  • 除夕迎立春 紅紅火火過大年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2019年農曆除夕恰逢「立春」節氣,城市各處妝點一新,紅紅火火過大年。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農曆除夕當天,北京地壇公園入口被大幅門神和大紅燈籠等裝飾一新。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北京地壇2019年春節文化廟會入口處豎起「吉祥如意」牌坊。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2月4日,正值農曆除夕,湖南鳳凰古城的居民貼春聯迎接除夕的到來。
  • 大年已過,元宵節將至,你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嗎?看完長知識了
    大年已過,元宵節將至,你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嗎?看完長知識了熱鬧隆重的春節已經過去,大年已過,但「年」還未結束,人們從臘月的臘祭開始忙年,直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徹底結束。作為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因為還在年內,同樣充滿了濃厚的中國情結。猜燈謎、賞燈會、吃湯圓等等眾多的風俗習慣不斷彰顯著良宵佳節的喜慶氛圍。這些習俗都是從古代流傳至今,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很多人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於這一節日的歷史由來卻很少人能夠說清,你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嗎?
  • 民俗專家解釋:「春節」為何又叫「過大年」
    「紅紅火火過大年」。春節是全年的第一個重大節日,有道是「百節年為首」,民間俗稱「過年」或「過大年」。那麼,「春節」為何又叫「過大年」呢?民俗專家給予了解釋。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每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半夜子時過後,春節就算正式到來了。春節從起源上來看,是由古代的豐收祭祀活動演變來的。
  • 紅紅火火過大年,貼對聯,大紅燈籠高高掛了
    春節日益臨近,家家戶戶過年都少不了的春節飾品開始熱銷了,走入飾品市場,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我也是看著紅紅火火的年味,去了最有代表中國年味的春節對聯市場。每年必須在年前逛一次這樣的濃濃年味市場,雖然年味越來越淡了,但是,你去了一次這樣年味地方,心情就會不一樣,真的置身於這樣的年味中,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過大年、貼對聯,放鞭炮,提著紅彤彤的小燈籠,到處跟著大人去拜年的情景浮現出來。春節到,紅紅火火過狗年。每年都會迎新年過佳節,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吶!
  • 除夕迎立春 紅紅火火過大年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2019年農曆除夕恰逢「立春」節氣,城市各處妝點一新,紅紅火火過大年。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農曆除夕當天,北京地壇公園入口被大幅門神和大紅燈籠等裝飾一新。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北京地壇2019年春節文化廟會入口處豎起「吉祥如意」牌坊。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2月4日,正值農曆除夕,湖南鳳凰古城的居民貼春聯迎接除夕的到來。
  • 春節的來歷與傳統風俗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歲節(年節)。
  • 大年已過,元宵節將至,你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嗎?看完長知識了
    大年已過,元宵節將至,你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嗎?看完長知識了熱鬧隆重的春節已經過去,大年已過,但「年」還未結束,人們從臘月的臘祭開始忙年,直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徹底結束。作為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因為還在年內,同樣充滿了濃厚的中國情結。猜燈謎、賞燈會、吃湯圓等等眾多的風俗習慣不斷彰顯著良宵佳節的喜慶氛圍。這些習俗都是從古代流傳至今,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很多人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於這一節日的歷史由來卻很少人能夠說清,你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嗎?
  • 初一到十五的年俗以及四大春節來歷傳說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 銀齡隨筆|《新兵連裡過大年》《我家春節初三過》《舊時過年》
    中國春節都是以除夕之夜為重,坊間常有這樣的話語,三十晚上辭舊迎新過大年,初一祭祖,初二到外祖父家拜年,三六九姑爺走丈人,吃吃喝喝到十五元宵節。這種俗規蠻有意思,春節期間每天應該如何行動,都有一定攻略。打開記憶的閘門,每一個春節似乎都歷歷在目。現在,我家的春節是初三過的,祝福、團圓、紅紅火火,溫暖長存。
  • 《豬豬俠·豬年吉祥》《小豬佩奇過大年》提前鎖定春節檔
    小豬佩奇中國「過大年」  除「本土明星」豬豬俠外,來自英國的知名動畫形象小豬佩奇也將於2019年2月5日農曆豬年春節大年初一首次登上中國大銀幕。  《小豬佩奇》動畫系列片是由Neville Astley和Mark Baker創作的知名IP,此次名為《小豬佩奇過大年》的電影版將是一個充滿年味兒的中國故事,影片以真人參演部分和動畫劇情相結合,將在春節這個合家歡聚的節日裡,帶著千萬中國家庭走進影院,團團圓圓開心過大年。
  • 春節的來歷與傳說
    點擊上面「藍字」     關注「c2000_cn」春節的來歷與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