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是江西境內最有名的山,以避暑勝地和雄奇險秀聞名於世,有著「匡廬奇秀甲天下」美譽,且位列三山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毛主席曾經寫詩讚嘆「無限風光在險峰」,指的就是廬山錦繡谷的風景。
4月的廬山,滿山的映山紅盛開,到達的當天下午遊覽了錦繡谷,一路上雲霧茫茫,讓我真正感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可以說這也是這座中國十大名山的最特色所在。
這是錦繡谷的入口,這裡屬於廬山景點的西線。 廬山的秀麗在於植被的豐富,常年的水汽迷濛使得植物生長旺盛,四月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的這首詩,描寫的就是廬山大林寺的景色。
廬山獅子口,雲霧時濃時淡,淡的時候可以看到遠處的山峰呈現一個清晰的倒「V」形,而濃的時候,你望出去就是霧茫茫一片。
險峰,其它並不高,海拔1025米,但是這裡名氣卻比較大,有幸第一次看到的霧海就這樣壯觀,整個視野看出去,仿佛是位於九霄雲上,更驚喜的是霧氣流動,一下子整個山頭被遮蓋,眼中所見只有白茫茫一片,一下子又慢慢顯現,真是恍如仙境一般。
險峰的視野相當開闊,雲海組成的天際線,把兩側的山峰連成一片,廬山一年中有霧的天數多達200多天,這和她獨特的地理條件有關,她北臨長江,東瀕鄱陽湖,周圍的江河與湖泊提供了充足的水汽,為廬山雲霧的形成創造了條件。而春天來廬山,看到雲霧的概率非常大。
如果沒有雲霧,在這裡是看得到山下的九江市,此處雖海拔不高,但也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而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名句,後來多被形容迎難而上用於攀登的精神,只有經歷困難,才能到達常人所不能到達之處,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錦繡谷指的是從天橋到仙人洞的一段1.5公裡的秀麗山谷,相傳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採擷花卉、草藥處,這兒四時花開,猶如錦繡,故名。如今正是4月山花盛開的時節,沿途山崖上的映山紅把山谷點綴得格外美麗。
剛入谷,首先就是攻略上提到最多的天橋景點,其實在橋上一點都不恐怖,問題的關鍵是拍攝的角度,很多年輕人在上面各種姿勢各種擺拍,想要拍出那種險要以及一腳跨越到對面山崖的照片還真的有點難度。
觀光車到花徑下車,左邊是如琴湖和花徑,右邊就是錦繡谷。此時的如琴湖能見度還相當不錯,湖水清澈,遠處山影被一層薄霧所籠罩,顯得更加的清新淡雅,仿佛不食人間煙火,匆匆拍了2張照片,我們就往錦繡谷而去,沒想到這2張就是我們此行所拍攝到的唯一清晰可見的如琴湖照片,因為之後我們回到這裡的時候,大霧完全的把湖面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