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美術聯考中,色彩科目往往能夠體現出考生水平分值的差異。其原因在於,美術考生往往是先學素描,後學色彩。色彩科目學習時間較少
色彩科目因為需要準備的畫具多,事先調色,中途洗筆,不允許使用定畫液,往往會產生多種考場因素。如何在色彩考試中取得高分,並不犯錯,我們一一分析:
【點擊查看】聯考素描科目秘笈
考試內容與要點:
1. 考試內容:靜物、風景
2.考試用具和材料:
試捲紙為四開畫紙(考場提供)繪畫工具材料為水彩、水粉等(考生自備)3. 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為180分鐘(3個小時)
考試要求與對策
要求1:構圖完整,造型準確
對策:在畫色彩的時候既要考慮物體的色彩關係,又要考慮物體的明暗素描關係。畫得平主要是素描的明暗關係沒有考慮到或是沒有處理好,所以沒有立體感,顯得平。單調是因為沒有意識到畫色彩是畫色彩的關係,也就是沒有考慮到環境色的影響,所謂的色彩關係就是物體的固有色、跟光顏色、跟環境色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畫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動態關係;而不是僅僅依賴用固有色或固有色加白色或黑色來表現形體。
要求2:色調明確,注重色彩關係的對比與統一
對策:色彩科目中比較容易出現犯「火」、「灰」、「花」和「髒」的畫面錯誤。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在調色時就要注意將色彩的明暗變化轉化為色彩的冷暖和傾向變化,即做到明度、冷暖和純度三位一體。同時,又要注意拉開黑白灰大色塊,不斷提高自身的調色能力,在作畫過程中注意調色的技巧。如顏色的調配要靈活,常常稍加混合就可以擺人畫面,不要調得太「熟」。
需要在觀察和著色時從大處著眼。建議考生用寬大的扁筆進行開始階段的鋪色,注重大的暗面、中間面及亮面的色彩變化,暫時忽略細微的起伏及微妙的色彩變化,抓住並控制了大的體面色彩關係後,再在此基礎上進行深人的表現,相對較容易克服瑣碎的毛病。但從根本上說.整體觀察與整體表現才是克服瑣碎毛病的有效方法。
要求3:強調色彩塑造能力
對策:不少同學為了追求塑造,用力過猛,出現「粉」與「焦」的問題。畫面效果顯得偏「重」,這主要是在顏料使用上出現了問題。
解決辦法:
控制白色的使用量,切忌每筆都加白色,可以用一些純度高的色彩,如說檸檬黃、湖藍、淺綠等替換白色,使用得好能起到提亮畫面色彩的作用。儘可能地不用純黑色,否則就要考慮物體的素描關係和色彩關係,適當加入少量環境色。要求4:用筆生動,富有藝術表現力
對策:保持畫面的層次感,色彩畫面的表現力在於,整體尊重客觀對象的前提下,允許對局部的色調進行減弱、或加強的藝術處理。換而言之,在考慮整體效果協調的前提下,用小筆觸進行美化更容易產生效果。
補充
平時應該注重方法和效果。正確的方法是取得理想成績的重要前提。要想在高考美術聯考中拿高分,還要調整好心態。只有具備良好的心態,才能在考場上發揮出平常的水平。有的考生在平時畫得較好,可到考試時,由於心理緊張,發揮得不理想;有的考生由於心態較好,同樣的基礎,則可能發揮得更好。老師在考前應多進行考前訓練,有意識地進行三、四個小時的素描作業,營造一定的考試氛圍,讓他們在這種環境中逐步適應考試的時間、考試的心理狀態,並做到對試卷的效果心中有數,使考生的心理狀態平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