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文明祭奠成主流,路口依然有人燒紙。微話題:我們該如何祭奠...

2020-12-14 青島電視臺今日

「十月一,燒寒衣」。今天是農曆十月初一,不少人會祭奠已故的親友,因此,這一天也被成為「祭祖節」、「寒衣節」。今天,前往青島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祭奠的人多不多?大多數人有沒有做到文明祭祀呢?

上午十點鐘,記者來到了青島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前來祭掃的市民不在少數,停車場入口處車輛排起了長隊。記者從服務中心了解到,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祭掃的市民明顯增多,其中,10月26日前來祭掃的市民大約有1.5萬人,10月27日則有3.5萬人。從現場市民攜帶的祭品中不難看出,傳統的紙錢逐漸被鮮花所替代。

劉女士 市民:

老人生前愛吃的水果還有菜,帶上一樣兩樣,主要是祭奠一下,沒有別的,以前我們也燒紙,現在我們也不燒了,接受了。老年人也趕時興,也不燒紙了。挺好的

黃先生 市民:

每年都來,不光這一天,周年也來,對老人的祭拜,我們就帶了鮮花,再就是水果。

在青島殯葬事業服務中心門口,禁止焚燒衣服、被褥及各類紙紮品的通知十分醒目,在服務中心內部,也安排有專人巡查,記者採訪時,並沒有市民在室外焚燒。

田安峰 青島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副主任:

在我們館內建了39個環保祭奠爐,這個爐子都是有尾氣煙塵處理設施,是不冒煙的。老百姓如果按照傳統的祭掃方式,想燒紙,在這些爐子燒紙。

除了文明、環保祭掃外,綠色共祭也被越來越多市民接受。共祭儀式現場,恭讀祭文、敬酒奉茶獻鮮花徹底做到了「無煙」祭奠。

田安峰 青島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副主任:

整個的趨勢是,選擇文明綠色祭掃的老百姓逐年增加。逐年改觀的是,殯儀館以及殯儀館周圍的空氣品質明顯上升,館內館外聞不到煙塵味,也看不見冒煙,這是最大的改變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據考證,「寒衣節」源於周代的「臘祭」,也就是現在的「臘八節」,最早人們在豐收的時候,會用自己所得的獵物、農作物祭祀祖先,祈求來年五穀豐登,傳承到唐宋時期才形成如今的「寒衣節」。

劉海濤 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文博館員:

其實寒衣節有兩種層次的含義,父母愛人,對自己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服的關心,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忘記對亡故的人表達思念

以前,很多地方在十月初一這一天不僅要祭奠已故的親人,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儀式,比如,在這一天把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家人試穿,整理火爐、煙筒以備過冬等。現在,「寒衣節」的習俗雖然有所變遷,但它傳遞的情感卻始終未變。

劉海濤 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文博館員:

不是讓人們相信有鬼神,而是通過有儀式感的節日,表達對親人的關愛,通過有儀式感的方式去表達情感。

然而,「寒衣節」祭祀的方式有的卻不是那麼文明,路口的燒紙就飽受詬病。昨天,網友@五花肉 給《今日》微信公眾號發來了自己拍攝的視頻。由於這位網友並沒有留下聯繫方式,所以我們無法得知他拍攝的是哪個路口。但是通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燒過紙的馬路上一片狼藉,而馬路對面,還有兩組人在燒紙祭祀。這位網友感嘆「同一個路口,傍晚開始就有二三十撥人在此處燒紙,文明祭祀為何這麼難」?

今日微話題

祭奠先人,為的是表達一份思念之情,而焚香燒紙可能引發火災、造成環境汙染等危害,確實應該摒棄。寒衣節,您會採用什麼樣的方式祭奠先人?歡迎您發表您的觀點,隨時與我們互動。

青島電視臺今日

QTV-1《今日》每天17:00 - 17:30,《今日60分》17:30-18:30,爆料電話85701777,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藍睛app留言。每天,我們的欄目都會通過藍睛APP進行直播,您也可以通過藍睛隨時與我們互動。

青島人身邊的新鮮事,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關注| 送路燒紙都不許,天津人該怎麼祭奠親人?
    關注 | 送路燒紙都不許,天津人該怎麼祭奠親人?》施行後擺放紙牛紙馬、半夜「送路」等現象幾乎沒有了那麼今後,我們應該用何種方式祭奠自己的親人呢?中元節寒衣節開展夜巡作為執行部門,市民政局緊抓《條例》實施的有利契機,從正面倡導與反向約束兩方面發力,在文明祭掃倡導方面,以社區為陣地,擴大群眾參與度,讓厚養薄葬理念深入人心;在陋俗治理方面,市民政局積極會同多部門聯合執法,加大殯葬服務用品市場違法銷售封建迷信用品行為的整治力度,從源頭上革除陋俗。
  • 「中元節」燒紙祭祖存在安全隱患 警方呼籲文明祭奠
    「中元節」燒紙祭祖存在安全隱患 警方呼籲文明祭奠 2020-09-03 11:4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高陵區民政局多措並舉 紮實推進「寒衣節」文明安全祭祀工作
    為切實做好「寒衣節」期間群眾文明祭掃安全管理工作,高陵區民政局結合工作實際,採取強有力措施,確保「寒衣節」祭掃活動安全、文明、有序進行。一是提前安排部署,力保平安寒衣。區民政局於10月22日召開寒衣節文明安全祭祀工作部署會。會上,傳達了西安市民政局《關於做好「寒衣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對寒衣節文明祭祀工作進行了嚴密的部署,進一步明確了各單位工作職責,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10月25日,區民政局副局長陳宏斌組織奉正遷安園管理站全體工作人員及抽調人員召開寒衣節文明祭祀工作籌備會,對城區文明祭祀焚燒點設置、公墓當日祭祀活動流程進行了具體安排。
  • 「祭奠親人,請別燒紙了吧」
    ,請別燒紙了吧」 我省多地推出「鮮花換紙錢」倡導綠色祭掃 本報記者 叢書瑩 攝   本報4月2日綜合消息(記者 叢書瑩 張萍 晉森) 用鮮花祭奠親人,作為一種文明的祭奠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 市民寒衣節十字路口燒紙錢,環衛:工作量是平時6倍,管不了
    10月27日,寒衣節(農曆每年的十月初一)前一天晚上,鄭州一十字路口,不少市民在地上畫一個圈燒紙錢祭奠家人,在路上燒是因家太遠無法回去。環衛工稱:是平時工作量的五到六倍,管不住,只有不停清掃。央行新規出臺!
  • 寒衣節文明祭祀念故親
    為弘揚優良傳統,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倡導綠色、文明、低碳的現代祭祀新風,連日來,濱海新區各開發區、街鎮、村居積極行動起來,向轄區居民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勸阻隨意燒紙等行為,引導和鼓勵居民以鮮花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等綠色文明的方式寄託哀思。寒衣節期間,漢沽街市場監管所聯合屬地民政部門對轄區內殯葬用品市場開展專項檢查。
  • 掛甲寺街開展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活動
    11月15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寒衣節,為貫徹落實《天津市文明促進條例》,掛甲寺街於11月1日啟動了寒衣節禁燒工作安排,向各社區發放《一束鮮花寄親人》宣傳海報和《倡議書》,通過宣傳引導居民「講文明、除陋習、樹新風」,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科學的文明祭掃方式。
  • 為啥人們十月初一會在十字路口燒紙?風俗從何而來?聽老農怎麼說
    在每年十月初一的時候,很多老年人都會在十字路口燒紙,並且,已經形成了規矩。對於這種規矩的形成,年輕一代(包括我在內)都不知道。為此,我向一位老農進行了探尋,老農告訴我說,這種規矩是這樣形成的:一、十月初一給已故親人燒紙的來歷十月初一是指農曆十月的第一天,這一天在民間被稱為「冥陰節」、「十月朝」、「祭祖節」。在傳統的風俗習慣中,人們在這一天都會祭奠自己已逝的親人,因此,又被稱為「寒衣節」。
  • 送路燒紙都不許,天津人該怎麼祭奠親人?
    >那麼 今後,我們應該用何種方式 祭奠自己的親人呢? 這些不文明行為都被禁 今年5月1日《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頒布施行,對在公共區域焚燒迷信用品
  • 寒衣節裡寄哀思,明天寒衣節
    寒衣節裡寄哀思,明天寒衣節1、寒衣節的微風,攜帶無限的哀思吹過你長眠的山谷;寒衣節的細雨,飽含深情的緬懷潤澤你腳下的土壤
  • 察北管理區做好「寒衣節」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
    ,確保寒衣節期間森林防火「零火災」。針對「寒衣節」期間返鄉人員增加、上墳燒紙等祭奠陋習屢禁不止情況,11月14日、15日,全區各單位不休息,對所包聯區域的墳頭和重點林草區進行全天候、全方位、全時段巡查監控。巡查人員做到「五清」:清地邊、清林邊、清墳邊、清路邊、清隔離帶內的可燃物。護林員做到「五看」:看好山頭、看好地頭、看好墳頭、看好路口、看好特殊人群。
  •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2019年寒衣節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是秋冬交界處,人們要添置棉衣,而已故的人也要添置棉衣。在古代有燒包袱燒棉衣的祭祀方法,在明代紙張盛行後,慢慢演變為了燒紙錢紙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四大鬼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叫做送寒衣。這也標誌著冬季的來臨。
  •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記得給故去的親人送寒衣
    中國的節日,大多數都離不開講吃,唯獨寒衣節,俗稱鬼節日,沒聽說要吃什麼,講什麼呢?講祭奠。寒衣節是農曆十月初一,與清明節和中元節被俗稱為三大鬼節。這一天,尤其講究的是晚上,晚上儘量不要走夜路,要人們早回家,回晚了不好,回晚了說是容易跟上鬼。
  •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又稱祭祖節,這天都哪些習俗
    寒衣節是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祭祖節」,是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一、寒衣節習俗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這天有家祭、也有墓祭,而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
  • 2018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新曆時間每年都是不同的
    寒衣節屬於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所以新曆時間每年都是不同的,那麼今年寒衣節是哪一天,2018年寒衣節什麼時間燒紙?來看看吧!寒衣節屬於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所以新曆時間每年都是不同的,那麼今年寒衣節是哪一天,2018年寒衣節什麼時間燒紙?來看看吧!
  • 倡導文明祭祀避免環境汙染 日照各主要十字路口布設祭祀燒紙容器...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根據市民的傳統習俗和習慣需要,日照市園林環衛集團本著人性化管理服務理念,在中元節即將到來之際,早著手早準備,根據往年工作經驗和市民常集中的燒紙路段、燒紙時間,在市區各主要十字路口布設祭祀燒紙容器,希望廣大市民朋友們,自覺摒棄不文明的祭祀方式,以實際行動帶動家人朋友
  • 祭奠親人何必非要燒黃紙?西安民眾家門口文明公祭寄託哀思
    3月31日,在西安曲江新區翠竹園小區的社區內,一場以「鮮花換燒紙絲帶寄哀思」為主題的文明公祭活動受到了許多市民的關注,現場大家用鮮花水果、鞠躬施禮來緬懷已故親人,用一段往事、一束鮮花,一篇詩文、一支心曲寄託哀思、傳遞文明。
  • 給活人燒紙祭奠!經紀人賈士凱爆粗口譴責!
    還在清明假期有書粉居然焚燒楊洋海報,還燒紙錢祭奠。這一行為使得楊洋經紀人賈士凱爆粗譴責,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有種就給地址,看來賈士凱是想奉陪到底!有不少網友疑惑怎麼突然間楊洋就遭遇了網絡暴力了呢?原來是書粉覺得楊洋毀戲了,但是作品和人品是兩回事,這個二次元世界的小粉絲這種行為就過激了。
  • 明明俗語「燒的紙多,惹得鬼多」,為啥,農民寒衣節還執迷燒紙?
    寒衣節,顧名思義,隨著秋去冬來,立冬後,氣溫逐步冷了,在北方地區的農村,人們也換上了厚棉衣以禦寒,而「生人如此」自然要顧及先祖,「送寒衣」也就成了孝悌文化中的一部分,每年農曆十月初一
  • 寒衣節|中國的三大鬼節,不知道的趕緊看看!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是史上的三大鬼節之一,按照中國的傳統來說,這是一個鬼門關打開,鬼怪可以在人間出遊的日子。因此,了解寒衣節的注意事項對人們來說,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送寒衣的儀式也是很講究的,我們這裡會在十月初一這天的傍晚,把準備好的五色紙,備幾份,每一份要送給一位失去的親人,然後要親手用金箔做成元寶,和寒衣一起燒給先人。在家門口用草木灰或者是爐渣撒上一個未封閉的圓圈,在圓圈開口的地方插上香燭,後面擺上餃子、果子一類的貢品,並插上竹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