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博物館紅色文創亮相「杭州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

2020-12-13 杭州網

9月23日上午,「紅色記憶——杭州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在臨安博物館隆重開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杭州市精心策劃了此次展覽。

展覽上匯集了全市25家文博單位及社會團體的130餘件藏品,全面展示了歷年來杭州市對革命文物保護修繕、活化利用、收藏研究的成果。

紅色記憶,三個篇章

概況篇

全面梳理了杭州市革命文物的數量及分布情況。

保護篇

重點展示了浙江新文化運動的搖籃——浙江省第一師範、杭州農村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鴨蘭村支部、中國空軍的搖籃——筧橋中央航校、杭州正面抗日戰場的指揮中心——抗戰蕭山縣政府、愛國抗日進步報紙社——《民族日報》社舊址、侵浙日軍受降儀式舊址等一系列見證杭州重要革命歷史事件的革命舊址修繕保護利用情況;

並通過一件件帶有鮮明時代印跡的展品,講述了中國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國學大師——章太炎、中國現代農民運動的先驅——李成虎、抗日巾幗英雄——孫曉梅、愛國詩人鬱達夫等一系列在中國革命史上有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

展望篇

重點介紹了下一步杭州市革命文物修繕保護計劃及「杭州市紅色線路」「杭州市最美文物守望者暨紅色基因傳承人」先進事跡、「紅色記憶」宣講團等「紅色記憶」系列宣傳活動開展情況。

△餘杭博物館設計製作的《紅色記憶·餘杭革命遺蹟旅遊攻略手冊》

互動體驗,線上線下

展廳體驗

展覽現場還貼心地設置了市民互動環節。

展廳中央設置了兩面紅軍標語牆,原型取自淳安縣楓樹嶺鎮石柱口村、餘杭區鸕鳥鎮太平山村上潘自然村,展廳盡頭按比例縮小製作了解放杭州紀念碑,市民遊客可以在標語牆和紀念碑前拍照留念。

△餘杭博物館設計製作的《抗日牆標》手工體驗

平臺互動

如果你嫌數百方的展廳不夠看,市園文局還聯合杭州網推出了「紅色記憶」平臺。

平臺有五個板塊——

1、紅色記憶手繪地圖:一邊聽故事,一邊尋訪革命舊址;

2、革命文物故事:圖文並茂地品讀葛理庸烈士的家書、孫曉梅烈士的日記等;

3、紅色基因傳承者:了解身邊弘揚革命精神、默默付出的人;

4、活動進度:了解全市十四個區(縣、市)圍繞「紅色記憶」開展的活動。

5、我最喜愛的紅色線路投票:這裡有39個微視頻,生動地解讀了全市39條紅色線路,那些時光流轉的鏡頭與質樸無華的語言,相信一定能帶你重溫那段風起雲湧的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烈的偉大革命理想和犧牲奉獻的高貴品格。

掃描下方二維碼

進入杭州網「紅色記憶」平臺,

聽故事,看資訊、學模範、

觀視頻、評線路,

選出「我最喜愛的紅色線路」。

相關焦點

  • 「紅色記憶——杭州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開幕
    ——杭州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開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承載著杭州光榮革命歷史的展覽——「紅色記憶——杭州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9月23日在臨安博物館開幕。
  • 實施「一三三九」,留住紅色記憶——在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和利用座談...
    為切實增強我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深入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浙江省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和《杭州市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程(2019—2022年)實施綱要》(徵求意見稿)文件精神,杭州市重點開展了四個方面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效,這四個方面工作可以用數字簡單地概括為「一三三九」,即建立一個革命文物資源資料庫
  • 武漢革命博物館和辛亥革命博物館獲評「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
    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過入圍項目單位代表精彩匯報和評審專家認真評議,我省武漢革命博物館「弘揚抗疫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武漢革命博物館抗疫物證的收藏保護和利用」項目、辛亥革命博物館 「武漢上空的鷹——紀念蘇聯空軍志願隊特展」,
  • 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結果揭曉
    入圍案例涵蓋了革命文物維修保護、展示傳播、社會教育、文創旅遊等諸多方面,展現了各地近年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探索實踐、創新成果和典型經驗。終評會採取現場匯報演示、專家和與會代表互動交流的方式進行,既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也利於參評單位之間觀摩學習、分享互鑑。
  • 餘杭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工作5年結「碩果」
    5年結「碩果」   12月15日下午,「讓文化遺產活起來」——餘杭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成果展在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餘杭博物館)拉開帷幕,全情展示和分享餘杭區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5年的珍貴成果,回顧餘杭文化遺產的保護歷程,領略燦若群星的文物古蹟的非凡魅力。
  • 探營服貿會:文物及博物館文創產品展區用創意點亮生活
    在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展區,琳琅滿目的文創展品吸引著探營記者們的目光,紛紛駐足拍照記錄。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由市文物局主辦的「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展區」,以「擦亮北京歷史文化的金名片」為中心思想,用「讓文物活起來」展覽主線,在服貿會開幕當天在奧運景觀大道8號展篷和2號展篷精彩亮相。
  • 2020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公布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確定濟南市萊蕪709文化產業園申報的「紅色文創讓革命故事喜聞樂見」等10項為2020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代號709)舊址打造,重點展示山東小三線建設時期的豐碩成果,重現那段崢嶸歲月的紅色記憶。
  • 博物館文創進入「雙11」|考古與遺址博物館專委會主任變更 | 紅樓櫥窗推出山西文物保護成果展
    紅樓櫥窗推出山西文物保護成果展近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山西省文物局承辦的「傳承文明 砥礪奮進——山西文物保護成果展」在北大紅樓櫥窗展出,展期一個月。山西歷史悠久,擁有眾多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紅色文化資源。山西省有不可移動文物53875處,其中國保單位531處,普查可移動文物320餘萬件/套,是名副其實的文物資源大省。
  • 餘杭革命烈士紀念碑等10處不可移動文物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崇賢街道鴨蘭村北鴨蘭村41號、42號南側。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中共杭州地委派馬東林到鴨蘭村秘密從事黨的活動,發展黨員。6月在此建立杭縣農村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鴨蘭村支部,馬國華任書記。黨支部建立後,利用農民協會這一合法組織形式,發動群眾進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動。舊址坐北朝南,面寬12.5米,進深7.5米。
  • 受降館裡的紅色杭州 「讓文物活起來·走近你」第五站:走進富陽區
    杭州市園林文物局開展「讓文物活起來·走近你」系列宣傳活動,生動講好杭州「文物故事」,將文物保護利用的成果呈現給廣大市民,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讓珍貴的歷史文脈不斷傳承……9月22日上午,「讓文物活起來·走近你」系列宣講活動第五站——走進富陽區,在抗日戰爭勝利浙江受降紀念館舉行。
  • ...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創產品推介活動」在陳家祠舉行
    此次入選的典型項目形式多樣、做法各異,為我市的文物保護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有益借鑑。同時,我市在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上進行了一系列嘗試,產生了一批優秀文創產品。此次活動集中展示了廣州文物活化利用最新成果,助力廣州文化建設出新出彩。
  • 山西公布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
    山西省文物局近日發布通知,經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申報,市文物部門推薦、省局組織專家評審,決定將16處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列入山西省第一批專題性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將運城市、晉城市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列入第一批綜合性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
  • 權威發布 陝西文物保護利用力度顯著增強
    文物系統堅決守護好中華文明、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大力推進長城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黃帝陵文化園區和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實施博物館改造提升等重大文化標識工程;在全國率先編制《陝西文物保護總體規劃》《陝西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創新編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管理規劃》《陝西革命文物保護規劃》等,努力實現文物保護與社會進步和諧發展。
  • 西安: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四大工程 打造文物保護「西安模式」
    ,社會參與機制初步建立,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眾,基本形成文物保護的「西安模式」。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四大工程《方案》明確,將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重要文物保護工程和文物平安工程等四大工程。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加強對藍田猿人遺址、半坡遺址、姜寨遺址、楊官寨遺址、太平遺址等典型史前遺址的考古調查和科學研究,形成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學術成果。
  • 山東93個縣(市、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據介紹,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效顯著,在國家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中,山東省共有93個縣(市、區)入選,居全國第一位。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創出山東經驗。省文旅廳充分發揮山東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紮實推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建設。
  • 中紅網:興國舉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紅色基因傳承」論壇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紅色基因傳承」論壇現場。由中紅網、北京詩詞學會主辦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紅色基因傳承」論壇於10月7日在江西省興國縣的官田村中央兵工廠舊址群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和文藝家圍繞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和紅色基因傳承暢所欲言,提出眾多創見。    論壇由中紅網總編輯江山主持。中華詩詞學會原副會長、北京詩詞學會代表張桂興在會上致辭。
  • 《西安市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正式發布
    進一步做好全市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探索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傳承「西安模式」——12月10日,全市文物保護大會發布《西安市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我市文物保護工作14個方面38項重點任務,包括堅守文物安全底線、推進文物合理利用、加快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等內容。
  • 紅色文創聯盟今天成立,北京早期革命活動舊址明年全面對外開放
    國家博物館等全國紅色博物館、紅色景區及文創相關領域從業機構共同倡議成立「紅色文創聯盟」,一批可親可近的紅色文創將陸續亮相。今天,在聯盟成立現場,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副司長彭躍輝透露,明年,以北大紅樓為中心的北京早期革命活動舊址將全面對外開放。百年黨史文物基本陳列等也將開放。
  • 逛展覽、淘文創、打卡博物館……端午前後,這些文化福利莫錯過
    免費開放、免費講解、票價折扣、免費活動、青少年教育、革命精神宣講、文化遺產論壇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福利」,將在我國429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54家博物館等文物資源內送上。  文博類主場城市活動將於6月8日在革命聖地陝西省延安市舉行。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論壇、革命舊址開放等9項主要活動相繼舉行。
  •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被推介為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
    記者從甘肅省文物局獲悉,12 月 11 日,2020 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過 20 家入圍項目單位代表精彩匯報和評審專家認真評議,中共惠州市惠城區委宣傳部等單位申報的 " 東湖旅店——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 " 等 20 項案例被分別推介為 2020 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其中,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申報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入選 2020 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