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 Power 2022年初測試電動車固態電池

2020-12-12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由福特支持的電池創企Solid Power表示,2022年初將開始測試用於汽車生產的固態電池,此舉意味著該公司最終或將可以幫助傳統車企向電動車領域推進。

(圖片來源:Solid Power)

今年第二季度,Solid Power開始在其科羅拉多工廠的一條試點線生產電芯。該公司執行長Doug Campbell表示,第一代電芯可容納的能量已經比現今電動車中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多出15%至20%

Campbell在採訪中表示:「假設所有事情都不變,整車廠仍然以現在的速度運營,我們最早可以在2026年支持固態電池汽車量產,不過2027年可能性更大。我們已與一些整車廠進行接洽,他們想了解是否可以加速此過程。」從實驗室電池到應用於量產汽車需要數年時間的檢測,以確保其滿足汽車標準,然後才可以開始生產流程。

Campbell 表示,Solid Power與八家汽車製造商進行了接洽,但當技術有了進一步的進展時才會籤署供應合同。若與汽車公司達成了「廣泛合作」,固態電池量產的時間可能會提前到2025年。該公司已進行2,600萬美元的股權融資,其中包括來自福特、現代風投部門的投資;此外,該公司還與寶馬汽車達成了一份聯合開發協議。

Solid Power並不打算投資數十億新建工廠,而是將電池設計成能在現有工廠中生產。該公司還可能會和松下、三星SDI等傳統電池製造商合作,或者效仿特斯拉通用,與想要自主生產電池的車企建立合資公司。

福特執行長Jim Farley上月表示,正考慮是否為其新電動車型自主生產電池。日本的豐田汽車已花費數年時間,想要使搭載固態電池的汽車在本世紀20年代初上市。

固態電池使用固體材料而非易燃液體來實現充電放電。它們比鋰離子電池存儲的能量要多,因此能實現更長的續航裡程,還能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並減少充電時間,使電動車與汽油汽車勢均力敵。

有許多競爭者想要生產固態電池,但目前還沒有一家公司生產出商業化產品並搭載於面向大眾的汽車中。

本周,大眾集團支持的創企QuantumScape公布其固態電池新性能數據,稱其電池15分鐘內可以充電80%,將近是特斯拉Model 3充電速度的兩倍。該公司預計將投16億美元建造其第一家電池廠,並將於2024年開始生產電芯。

相關焦點

  • 福特有望在2022年用上固態電池?
    有很多競爭者試圖提供固態電池,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製造出商用產品並將其投入大眾市場。福特汽車支持的電池初創公司Solid Power表示,它有望在2022年初開始測試用於汽車生產的固態電池,這預示著它最終可以幫助老牌汽車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進展。這家初創公司於2014年從科羅拉多大學分拆出來,並於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在其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工廠的一條試驗線上生產電池。
  • 豐田全新技術來了,固態電池能解電動車"死結"?
    儘管電動車已經成為全球多個汽車廠商當前布局的主要業務,但仍舊有很多消費者在觀望當中,這其中還是因為電動車本身有些瓶頸未解決,特別是大家頭疼的續航問題。於是,解決續航問題也成為了各大車企急需突破的一個難題。而在近日,豐田汽車公開表示,豐田即將於2021年正式亮相固態電池及相關技術;至於正式量產上市時間,目前尚未得到確認。
  • 豐田全新技術來了,固態電池能解電動車「死結」?
    儘管電動車已經成為全球多個汽車廠商當前布局的主要業務,但仍舊有很多消費者在觀望當中,這其中還是因為電動車本身有些瓶頸未解決,特別是大家頭疼的續航問題。於是,解決續航問題也成為了各大車企急需突破的一個難題。而在近日,豐田汽車公開表示,豐田即將於2021年正式亮相固態電池及相關技術;至於正式量產上市時間,目前尚未得到確認。
  • 對比三元鋰電池、刀片電池,豐田固態電池有什麼優勢?
    日前,豐田對外表示,將於2021年首次對外展示固態電池技術,並且將於2025年正式量產搭載固態電池的汽車。與此同時,豐田也對外公布了一項測試數據:其研發的固態電池充電10分鐘續航即可達到500公裡,並且豐田還表示希望該電池使用30年之後依然能保持90%以上的性能。
  • 日本政府或砸數千億日圓資助研發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鋰離子電池|...
    豐田計劃2021年公開搭載全固態電池的試製車,開始進行性能測試,目前研發的全固態電池車輛續航距離為500公裡,相同條件下是搭載鋰離子電池車輛2倍以上。配合車企研發動向,日本原材料廠商也在加快步伐,三井金屬、出光興產計劃於2021年開始生產固態電解質。
  • 備用電源-固態繼電器應用|惠木電子
    固態繼電器的作用: 1.切換主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工作狀態。When the main power supply returns to normal, the dual power supply switch instantly switches back to the main power supply. The role of solid state relays: 1.
  • 日本電池展觀察:日立造船硫化物固態電池2019量產
    事實上,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重要方向,固態電池已經被全球主流車企、電池企業及產業鏈企業列為攻堅目標,並且,自2018年以來,已有多家國內外企業對外宣布了量產時間表。在技術路線上,固態電池的發展主要遵循兩條路線,一是聚合物路線,二是全無機陶瓷路線,全無機陶瓷路線又可以分成氧化物和硫化物兩個方向。
  • QuantumScape發布電動車用固態電池
    在為投資者舉辦的虛擬「電池日」活動中,這家最近上市的公司宣布,其用於電動汽車的固態電池將比傳統電動汽車電池充電更快、容量更大、使用壽命更長。數十年來,大多數電動汽車公司使用 "溼 "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使用液體電解質來移動能量。但這些電池的充電速度可能很慢,在零下的溫度下可能會凍結,並且含有易燃材料,在發生碰撞時可能會有危險。
  • 光大證券固態電池跟蹤報告:蔚來發布固態電池方案 對行業的衝擊有限
    來源:金融界網來源:光大證券蔚來發布固態電池方案2021年1月9日晚,蔚來舉辦了「NIO Day 2020」,發布首款轎車產品ET7,並且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使用150kWh電池包(固態電池),可實現360Wh/kg的能量密度。
  • 充電10分鐘,續航500公裡,豐田大眾要靠固態電池逆襲
    固態鋰電池性能驚人 如何兼顧電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安全問題?一直以來,業內公認最後的方案一定是固態電池。固態電池的原理與傳統鋰電池相同,只不過其電解質為固態,具有的密度及結構可以讓更多帶電離子聚集在一端,傳導更大的電流,進而提升電池容量。
  • 日本政府或砸數千億日圓資助研發固態電池
    全固態電池是將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改成固態的電解質,除了降低電池起火風險、提高安全性外,電池能源密度也將提高數倍,且充電時間僅需約10分鐘就可完成,是現在充電時間的三分之一。日本全固態電池的研發,豐田目前保持領先,擁有專利數愈千,居全球首位。
  • 奔馳電動鉸接巴士eCitaro G 將搭載固態電池
    該巴士將配備NMC(鎳鈷錳三元鋰電池)或固態電池(鋰聚合物電池)。全電動驅動的eCitaroG鉸接巴士是Citaro城市巴士家族的新成員,這意味著邁向更環保城鎮和提供更好生活質量城市的重要一步。隨著新的全電動鉸接巴士的推出,梅賽德斯-奔馳進一步擴大了其作為技術先鋒的角色:在推向市場後不久,新的鉸接巴士將提供新的電池技術,這包括成為同類巴士中第一款配備創新固態電池的巴士。
  • 買電動車總是心有餘悸 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到底哪家強?
    眼看著北方的冬季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慢慢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在距離冬至倒計時還有三天的今天,蘇老師還是想和大家來聊聊電動車的電池問題。面對國家的政策鼓勵以及純電動車的日趨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開始考慮電動汽車,但是面對除價格外的許多因素大家又開始迷茫,頻頻的自燃事件以及冬季的續航、充電的問題等等都在告訴大家買電動車又是個讓人心有餘悸的問題。
  • 動力電池革命即將來臨?固態電池離我們還有多遠?
    固態電池「你是誰?」 所謂的固態電池,最基本的區別從字面可以理解。固態電池電解質為固態,相當於鋰離子遷移的場所轉到了固態的電解質中。而傳統鋰電池採用的是液態電解質,是可以流動的。
  • 大眾投資的固態電池 靠譜嗎?
    而兼顧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固態電池,是電池技術的一個終極目標。固態電池的起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當年,Scrosati B.首次報導了一種採用LiI為電解質的固態鋰離子一次電池。11年後的1983年,日本東芝開發了一款可實用的Li/TiS2薄膜全固態鋰電池。從那以後,固態電池的研究就一直在持續。
  • 「固態電池」將成鋰電行業顛覆者,產業鏈上都有哪些投資機會?
    電池系統容量的核心是電芯,電芯的能量密度由Wh/kg來衡量,就是每公斤的電芯,能夠產生多大功率的能量。目前市場公認的答案是,現有電動車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翻一倍半,從普遍的160Wh/kg,到400Wh/kg,才是電動車徹底取代燃油車的開始。當下主流的動力電池,無論是磷酸鐵鋰電池,還是三元鋰離子電池,都是液態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理論的最高能量密度為350Wh/kg。
  • 聚焦下一代電池明星:全固態電池
    固態電池並非新的概念,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在1991年左右固態電池實現了商業化,目前耳機中所使用的微型鋰電池就是一種固態電池。當時的固態電池以薄膜電池形態出現,而當時其未獲普及的原因是因為固態薄膜電池存在著容量小,成本高等缺點,但它能進行商業應用,也證明了固態電池技術還是具有可行性。
  • 體驗日產e-POWER——不用充電的電動車
    1、什麼是e-POWER技術 剛剛去日本橫濱的日產追浜測試場,試駕了搭載日產e-POWER智充電動技術的三款量產車型。e-POWER是其EV純電動車標誌性產品聆風的技術延伸,同樣採用電動機100%的驅動模式,屬於電動化車型;它的創新是將原來通過外接電源獲得電能,變為搭載一個1.2升型汽油發動機自行發電。
  • 諾貝爾獎得主站臺,固態電池重大突破,大眾特斯拉背書
    汽車人參考參加了這次線上會議,這裡為讀者全面分享有關固態電池的最新進展,全文邏輯Why-How-What。 1.為什麼是固態電池(Why) 目前電動汽車用的鋰離子電池,無論是正極三元高鎳或NCA,負極採用石墨或者石墨/矽體系,質量能量密度已到了天花板(300Wh/kg)。 而要繼續實現能量密度的突破,採用金屬負極是其中一種可能,也就是鋰金屬電池,能量密度可以做到500-600Wh/kg的水平。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21期:固態電池明年量產?此「固態...
    固態電池明年量產?此「固態」非彼「固態」被稱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固態電池有望在液態鋰離子電池的基礎上大幅提升能量密度。近日,一家臺灣的固態電池初創公司輝能科技高調宣傳,稱將於2021年實現固態電池的量產。然而近期寧德時代的一位電池開發負責人表示,寧德時代的全固態電池還在開發中,也製作了樣品,但要實現商品化,恐怕要到2030年以後。有業內人士分析,「固態電池」也有可能是液態跟固態混合,目前市面上的固態電池大多如此;而「全固態鋰電池」不含任何液態成分,只有它才具有更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