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 故宮書店 ,原文發布於2019年5月18日原文標題:博物館日書單丨故宮漫遊記
怎麼樣,博物館日的答題挑戰,你得了多少分?
如果沒有及格,在單純的熱愛之餘,是時候買些書充充電啦!
為此,我們特意整理了這份「漫遊故宮」系列書單,邀請您走進這片曾經神秘的領地,把對故宮的愛,變得更加具體。
手繪的故宮百科丨紫禁城100
趙廣超老師傾力之作,豆瓣評分9.6。
《紫禁城100》中收錄了大量清晰嚴謹的建築手繪圖,語言風格亦莊亦諧,妙趣橫生,囊括幾乎所有關於紫禁城建築、陳設、功能、歷史、收藏等方面知識。
《紫禁城100》內頁圖
來看故宮學院單霽翔院長的推薦語:
……通過書籍宣傳故宮,讓更多人了解故宮,進而繼承和發揚故宮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光輝。
(閱讀此書)首先可以了解故宮的歷史……第二,可以了解紫禁城空間內建築的變化,其功能的演變,以及建築背後的思想,設計,藝術,功能等方面的因素……第三,紫禁城不僅是空間,也是人生活於其中的地方。這裡有前朝事,宮院事,花園事,心靈故事,等等,事事非同尋常……
《紫禁城100》內頁圖
故宮遊覽寶典丨紫禁城全景實錄
點擊圖片,抱走新書
本書通過娓娓道來的文字,以方位為主線,以大小宮殿為索引,介紹明清兩代在宮內各個地點曾發生過的重要事件。列舉大量史料,雜以少量軼聞,可讀性和實用性都很強。
慈寧宮大佛堂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讓每一處沉默的宮殿,復原當年鮮活的氣息;使早已封存的典禮、禮儀,再現成一個個活的背景;輕拂歷史的塵埃,揭示皇宮人物的真實面目;帝後們的悲歡生死,歷史重大關頭的熱鬧與悲涼,政務活動的理性與荒誕,皇宮生活的奢華與困窘,都精彩呈現。
《紫禁城全景實錄》內頁圖
讀罷此書,再次走進故宮時,站在某一處宮殿前、某一扇宮門下,眼前的景象似乎與過去的歷史交融起來,而故宮也在時間的維度下顯得別具韻味。
細說故宮丨建築·歷史·人物
故宮以其獨特而宏偉的建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豐富而珍貴的收藏,雄踞世界著名的皇宮之林。
明清近五百年,紫禁城內,帝王獨裁統治,掀起多少雲譎波詭的朝廷政治波瀾;後宮禁地,帝後嬪妃纏綿悱惻,悲歡離合,演繹多少神秘莫測的宮廷秘闈故事。
作者李旻在查閱大量明清宮廷檔案,掌握第一手信史資料的基礎上,考證借鑑,擷取精華,為讀者敘述了一段有深度、有廣度的紫禁城歷史。
午門夜景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全書十九章,條理清晰地介紹紫禁城的種種建築,立體化揭示了發生在紫禁城裡的種種史跡,並追根溯源詮釋其歷史背景,綜合梳理相關史料推證尋求真相,引導讀者認識真實而生動的紫禁城原貌。
建築物語丨建筑紫禁城
佔地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十七萬平方米,在這裡,幾乎每一座宮殿、每一座院落、每一處山石,甚至每一口水井、一床一案都有一段不同的經歷。
珍妃井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由能工巧匠和藝術家們所建造的巍峨宮闕、朱紅高牆、御苑瓊臺,述說著500多年的歷史滄桑,引人入勝,發人深思。
《建筑紫禁城》一書力求以簡潔、流暢、通俗的語言,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為讀者介紹皇宮內各建築、文物、史事,以及相關典章制度的基本情況。
故宮角樓寶頂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該書不僅介紹了故宮開放的建築群體,還介紹了未開放部分的建築;不僅介紹了建築的形制、功能,還介紹了其內部構造、裝飾特點。可以說,這是目前比較權威、全面地介紹故宮建築、展示故宮文化內涵的一本書。
悅讀故宮丨紫禁城雜誌
《紫禁城》雜誌於1980年創刊,由故宮博物院主辦,是以明清歷史、中國古代宮廷文化為經,以古代文物藝術、建築營繕、歷史掌故為緯的文化藝術類月刊。
2019年3月號《乾隆皇帝和他的朋友們》,以乾隆皇帝及其「朋友」們的友誼為主線,帶我們穿越紛繁的傳說與演義,在乾隆朝君臣的詩詞書畫往來中發現這個風雅蘊藉、留心文藝的文人天子的另一面。
古代中國婚者,多在昏時行禮,故為「婚禮」。昏時為黃昏之時,正為陰陽相交之時,婚禮便是「合二姓之好」,是兩個人乃至兩個家庭、兩個族屬的結合。
紅木漆杆皇后轎圖片來源丨《鸞鳳和鳴 清代皇帝大婚》配圖
古代婚禮有六,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人們歷來將婚禮視為人生大事,帝王婚禮更是非同小可。
大紅色綢繡八團龍鳳雙喜棉袍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2019年4月號《鸞鳳和鳴 清代皇帝大婚》,介紹清代帝後大婚中有關典禮、器物、洞房、劇樂、服飾等方面的內容,為讀者展現清代帝王婚禮的細節和魅力。
皇帝的傳記丨清朝十二帝
《清朝十二帝》一書原名《清朝皇帝列傳》,是閻崇年先生以數十年的治學功底,梳理史料、厚積薄發的—部力作,2001年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後,一直深受讀者歡迎。
徐揚 乾隆皇帝南巡圖卷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本書主要介紹清朝皇帝的身世、家庭、性格、素質、情感、悲喜、業績、成敗。從開創時代的天命大汗,到固本鼎新的崇德皇帝,從全盛高峰的乾隆大帝,到由盛轉衰的嘉慶皇帝……清興於合而亡於僵,終於在1912年畫上句號。
本書分解開來,是清代12位皇帝的傳記;整合起來,又是一部296年清朝的歷史。通過對每位皇帝求真求是的記述和鞭辟入裡的剖析,清晰地勾勒出清王朝興、盛、衰、亡的歷史軌跡。
宮闈之後丨清代后妃宮廷生活
《清代后妃宮廷生活》分上、下兩編,以典制、傳記的形式,展示清代后妃的宮廷生活,所述均為律令所定,史有所載。
玫貴妃春貴人行樂圖軸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秀女如何被選進宮?從秀女成為后妃的路有多長?深宮生活中如何消遣時間?「母憑子貴」是可行的開掛升級方式嗎?后妃的身後事怎麼處理……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在下編中,書中又以烏拉納喇大福晉、孝莊太后、董鄂妃、孝賢皇后、香妃、慈禧太后等十餘位名妃為重點作傳,力圖還原歷史中有血有肉的帝王女人的真實一生。
香妃戎裝像
悅目丨后妃的美容與養顏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宮廷是最能體現封建社會女子美容與養顏的地方,后妃們的妝容更是民間女子爭相效仿的對象。但宮廷女子的養顏並非世人想像的那樣一味追求奢華,而是實用主義至上。
琺瑯瓜形胭脂盒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黃地桂兔紋妝花紗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本書共分三章,介紹了古代宮廷女子的髮式、首飾、妝容、養顏、護髮、健身、中藥養容、美容醫方等內容。
象牙描金帶彩什錦梳具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悄悄透露一個慈禧太后的護顏秘方:
用雞蛋一枚,磕一個小孔留清去黃,在蛋內裝入硃砂細末,然後用蠟將小孔封住,隨同其它待孵的雞蛋一起放到雞窩裡,讓母雞孵化。
等小雞出殼時,將硃砂蛋取出,磕皮取藥塗於面上,可使面容白裡透紅,光滑潤澤。
「梳頭穿淨面衣服拿團扇聖容」像
想知道古人是如何美容養顏?后妃的養顏食譜如何製作?她們又是如何打扮自己的?
翻開這本《悅目 后妃的美容與養顏》尋找答案吧。
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保存著1,862,690件藏品的故宮博物院,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
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近10年來,故宮博物院利用信息化、數位化技術和設備,建立起一座同樣壯麗輝煌的「數字故宮」,V故宮、各類故宮App不斷上線……傳統的魅力與現代的生機在故宮博物院得到完美融合。
故宮的未來,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