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日書單丨故宮漫遊記

2020-12-19 紫禁城

原文來源: 故宮書店 ,原文發布於2019年5月18日原文標題:博物館日書單丨故宮漫遊記

怎麼樣,博物館日的答題挑戰,你得了多少分?

如果沒有及格,在單純的熱愛之餘,是時候買些書充充電啦!

為此,我們特意整理了這份「漫遊故宮」系列書單,邀請您走進這片曾經神秘的領地,把對故宮的愛,變得更加具體。

手繪的故宮百科丨紫禁城100

趙廣超老師傾力之作,豆瓣評分9.6。

《紫禁城100》中收錄了大量清晰嚴謹的建築手繪圖,語言風格亦莊亦諧,妙趣橫生,囊括幾乎所有關於紫禁城建築、陳設、功能、歷史、收藏等方面知識。

《紫禁城100》內頁圖

來看故宮學院單霽翔院長的推薦語:

……通過書籍宣傳故宮,讓更多人了解故宮,進而繼承和發揚故宮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光輝。

(閱讀此書)首先可以了解故宮的歷史……第二,可以了解紫禁城空間內建築的變化,其功能的演變,以及建築背後的思想,設計,藝術,功能等方面的因素……第三,紫禁城不僅是空間,也是人生活於其中的地方。這裡有前朝事,宮院事,花園事,心靈故事,等等,事事非同尋常……

《紫禁城100》內頁圖

故宮遊覽寶典丨紫禁城全景實錄

點擊圖片,抱走新書

本書通過娓娓道來的文字,以方位為主線,以大小宮殿為索引,介紹明清兩代在宮內各個地點曾發生過的重要事件。列舉大量史料,雜以少量軼聞,可讀性和實用性都很強。

慈寧宮大佛堂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讓每一處沉默的宮殿,復原當年鮮活的氣息;使早已封存的典禮、禮儀,再現成一個個活的背景;輕拂歷史的塵埃,揭示皇宮人物的真實面目;帝後們的悲歡生死,歷史重大關頭的熱鬧與悲涼,政務活動的理性與荒誕,皇宮生活的奢華與困窘,都精彩呈現。

《紫禁城全景實錄》內頁圖

讀罷此書,再次走進故宮時,站在某一處宮殿前、某一扇宮門下,眼前的景象似乎與過去的歷史交融起來,而故宮也在時間的維度下顯得別具韻味。

細說故宮丨建築·歷史·人物

故宮以其獨特而宏偉的建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豐富而珍貴的收藏,雄踞世界著名的皇宮之林。

明清近五百年,紫禁城內,帝王獨裁統治,掀起多少雲譎波詭的朝廷政治波瀾;後宮禁地,帝後嬪妃纏綿悱惻,悲歡離合,演繹多少神秘莫測的宮廷秘闈故事。

作者李旻在查閱大量明清宮廷檔案,掌握第一手信史資料的基礎上,考證借鑑,擷取精華,為讀者敘述了一段有深度、有廣度的紫禁城歷史。

午門夜景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全書十九章,條理清晰地介紹紫禁城的種種建築,立體化揭示了發生在紫禁城裡的種種史跡,並追根溯源詮釋其歷史背景,綜合梳理相關史料推證尋求真相,引導讀者認識真實而生動的紫禁城原貌。

建築物語丨建筑紫禁城

佔地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十七萬平方米,在這裡,幾乎每一座宮殿、每一座院落、每一處山石,甚至每一口水井、一床一案都有一段不同的經歷。

珍妃井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由能工巧匠和藝術家們所建造的巍峨宮闕、朱紅高牆、御苑瓊臺,述說著500多年的歷史滄桑,引人入勝,發人深思。

《建筑紫禁城》一書力求以簡潔、流暢、通俗的語言,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為讀者介紹皇宮內各建築、文物、史事,以及相關典章制度的基本情況。

故宮角樓寶頂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該書不僅介紹了故宮開放的建築群體,還介紹了未開放部分的建築;不僅介紹了建築的形制、功能,還介紹了其內部構造、裝飾特點。可以說,這是目前比較權威、全面地介紹故宮建築、展示故宮文化內涵的一本書。

悅讀故宮丨紫禁城雜誌

《紫禁城》雜誌於1980年創刊,由故宮博物院主辦,是以明清歷史、中國古代宮廷文化為經,以古代文物藝術、建築營繕、歷史掌故為緯的文化藝術類月刊。

2019年3月號《乾隆皇帝和他的朋友們》,以乾隆皇帝及其「朋友」們的友誼為主線,帶我們穿越紛繁的傳說與演義,在乾隆朝君臣的詩詞書畫往來中發現這個風雅蘊藉、留心文藝的文人天子的另一面。

古代中國婚者,多在昏時行禮,故為「婚禮」。昏時為黃昏之時,正為陰陽相交之時,婚禮便是「合二姓之好」,是兩個人乃至兩個家庭、兩個族屬的結合。

紅木漆杆皇后轎圖片來源丨《鸞鳳和鳴 清代皇帝大婚》配圖

古代婚禮有六,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人們歷來將婚禮視為人生大事,帝王婚禮更是非同小可。

大紅色綢繡八團龍鳳雙喜棉袍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2019年4月號《鸞鳳和鳴 清代皇帝大婚》,介紹清代帝後大婚中有關典禮、器物、洞房、劇樂、服飾等方面的內容,為讀者展現清代帝王婚禮的細節和魅力。

皇帝的傳記丨清朝十二帝

《清朝十二帝》一書原名《清朝皇帝列傳》,是閻崇年先生以數十年的治學功底,梳理史料、厚積薄發的—部力作,2001年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後,一直深受讀者歡迎。

徐揚 乾隆皇帝南巡圖卷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本書主要介紹清朝皇帝的身世、家庭、性格、素質、情感、悲喜、業績、成敗。從開創時代的天命大汗,到固本鼎新的崇德皇帝,從全盛高峰的乾隆大帝,到由盛轉衰的嘉慶皇帝……清興於合而亡於僵,終於在1912年畫上句號。

本書分解開來,是清代12位皇帝的傳記;整合起來,又是一部296年清朝的歷史。通過對每位皇帝求真求是的記述和鞭辟入裡的剖析,清晰地勾勒出清王朝興、盛、衰、亡的歷史軌跡。

宮闈之後丨清代后妃宮廷生活

《清代后妃宮廷生活》分上、下兩編,以典制、傳記的形式,展示清代后妃的宮廷生活,所述均為律令所定,史有所載。

玫貴妃春貴人行樂圖軸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秀女如何被選進宮?從秀女成為后妃的路有多長?深宮生活中如何消遣時間?「母憑子貴」是可行的開掛升級方式嗎?后妃的身後事怎麼處理……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在下編中,書中又以烏拉納喇大福晉、孝莊太后、董鄂妃、孝賢皇后、香妃、慈禧太后等十餘位名妃為重點作傳,力圖還原歷史中有血有肉的帝王女人的真實一生。

香妃戎裝像

悅目丨后妃的美容與養顏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宮廷是最能體現封建社會女子美容與養顏的地方,后妃們的妝容更是民間女子爭相效仿的對象。但宮廷女子的養顏並非世人想像的那樣一味追求奢華,而是實用主義至上。

琺瑯瓜形胭脂盒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黃地桂兔紋妝花紗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本書共分三章,介紹了古代宮廷女子的髮式、首飾、妝容、養顏、護髮、健身、中藥養容、美容醫方等內容。

象牙描金帶彩什錦梳具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悄悄透露一個慈禧太后的護顏秘方:

用雞蛋一枚,磕一個小孔留清去黃,在蛋內裝入硃砂細末,然後用蠟將小孔封住,隨同其它待孵的雞蛋一起放到雞窩裡,讓母雞孵化。

等小雞出殼時,將硃砂蛋取出,磕皮取藥塗於面上,可使面容白裡透紅,光滑潤澤。

「梳頭穿淨面衣服拿團扇聖容」像

想知道古人是如何美容養顏?后妃的養顏食譜如何製作?她們又是如何打扮自己的?

翻開這本《悅目 后妃的美容與養顏》尋找答案吧。

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保存著1,862,690件藏品的故宮博物院,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

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

近10年來,故宮博物院利用信息化、數位化技術和設備,建立起一座同樣壯麗輝煌的「數字故宮」,V故宮、各類故宮App不斷上線……傳統的魅力與現代的生機在故宮博物院得到完美融合。

故宮的未來,值得我們期待!

相關焦點

  • 主題書單丨好久不見!故宮博物院自5月1日起有序開放
    記者丨何安安4月29日,故宮發布公告稱自5月1日起有序開放。公告顯示,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結合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故宮博物院實際情況,目前開放前三殿、後三宮、御花園、外西路、壽康宮、慈寧花園區域的室外展區及東西六宮部分院落。珍寶館、鐘錶館等室內展廳和室內服務場所暫不開放。
  • 國際博物館日丨陪你去看博物館!
    贛榆宣傳匯聚正能量,網聚微動力5.18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館中藏品非常豐富,以希臘、羅馬、歐洲、美國的藝術品為主,兼收印度、東南亞、中國、日、韓、非洲與美洲的藝術品,簡直可以稱為萬國博物館。在它的官網裡,你可以看見很多梵谷、莫奈的名畫!
  • Read一周丨3米長書為故宮600歲慶生,關於故宮,這張精華書單請收藏
    明清兩代,這裡曾住過24個皇帝,1925年闢為「故宮博物院」。今年,是故宮600周年。《打開故宮》立體書故宮是歷史與藝術的聖殿,作為博物館,它收藏了眾多藝術瑰寶,同時它本身又是一座藝術瑰寶。為紀念故宮建成600周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電子工業出版社眾籌了一個項目:《打開故宮》全景立體書。
  • 香港要建「故宮文化博物館」,西九文化區有了「鎮山之寶」! 丨 文化
    圖示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儀式上交換備忘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風塵僕僕,上周剛在北京主持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籤約儀式,明(28)日又要再啟程赴京,出席29日舉行的故宮文物醫院及「建福榜」落成典禮。連串合作項目下,特區與故宮的距離彷佛一下子大大拉近了。
  • 國際博物館日丨祝勇為你打造一座「紙上的故宮」
    導言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
  • 「從心在良渚、琮心為巴東」——「良良中華漫遊記」巴東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12月7日至8日,良渚博物院少兒社教活動「良良中華漫遊記」來到了湖北省恩施市巴東縣,為巴東民族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有趣的良渚文化課堂,並捐贈包括《良良的陶器世界》在內的各類圖書共計
  • 世界四大博物館是哪四座?為何沒有中國的故宮博物院?
    然而位居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並有著無數稀世珍寶的中國故宮博物院,為什麼沒有進入世界四大博物館的行列呢?故宮博物院,真的如人所說的一樣「不夠格」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世界四大博物館與故宮的數據與文化:論博物館佔地面積故宮位居第一,完全有資格加入世界之最的行列。
  • 「從心在良渚、琮心為巴東」 ——「良良中華漫遊記」巴東行
    12月7日至8日,良渚博物院少兒社教活動「良良中華漫遊記」來到了湖北省恩施市巴東縣,為巴東民族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有趣的良渚文化課堂,並捐贈包括
  • 丨書單
    05如果故宮會說話,讓讀者能夠對北京故宮的各處景物有一個更為深度的體悟。這部書現擬就以20至30個宮廷生活的側面,從故宮談起,一處景物帶入一段歷史的話題,以歷史的角度來了解故宮,以故宮實地為線索閱讀歷史。06普法戰爭:1870-1871年德國對法國的徵服
  • 這次,民進黨又有了「新目標」|臺北故宮博物館|蔡英文|臺獨|臺灣|...
    點擊播放 GIF 0.1M導讀:據相關新聞報導,自民進黨當局將「去中國化」當成重要的「臺獨」策略之後,民進黨就試圖將政治黑手伸進臺北故宮博物館裡。令人無奈的是民進黨當局在「去中國化」的路上竟然沒有遇到什麼特別大的阻礙,在他們自以為計劃進行非常順利的時候,臺北故宮博物館成了阻擋他們去路的「山峰」。據介紹,臺北故宮博物館內存放了大量的千年珍寶,臺北故宮博物館裡面的每一件寶物以及他們的文化意蘊蘊含了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影子。
  • 國際博物館日,故宮新老兩任院長都在做什麼?
    國際博物館日,故宮新老兩任院長都沒閒著。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每年今天,故宮博物院都會以新鮮好玩的活動慶祝節日。今年也不例外,故宮以七大主題活動邀請觀眾參與國際博物館日,詮釋博物館的「文化中樞」地位。不同的是,隨著4月8日故宮院長易人,今年在院內主持活動的變成了新院長王旭東。
  • 文佳漫遊記|花海、遊樂園、海底世界 德州兩日遊攻略請查收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5日訊 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這個夏天,閃電新聞記者文佳帶你走進山東的16城市,收藏地圖上的每一道風景。文佳漫遊記第12站,打卡德州。閃電新聞記者 王文佳 實習記者 孫杰 報導為您推薦 海麗氣象吧丨「
  • 臺北故宮,何必自宮?
    臺媒11月28日消息稱,為推動「去中國化」,臺行政部門準備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為「華夏博物館」,並從原先直屬行政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部門。對此,島內網友痛批,民進黨政府推動「去中國化」不遺餘力,那有種乾脆把寶物都還給大陸,這樣豈不更快也更符合「臺灣價值」。
  • 國際博物館日,20餘家博物館抖音開播,故宮、國博、敦煌研究院均在列
    國際博物館日,20餘家博物館抖音開播,故宮、國博、敦煌研究院均在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  2020-05-19 據介紹,此次抖音博物館直播
  • 國際博物館日20餘家博物館抖音開播 故宮、國博、陝博、敦煌研究院...
    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於1977年發起並創立,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首場直播由故宮博物院於5月17日開啟。下午4點開始,超50萬網友湧進直播間在抖音觀看故宮直播,跟隨講解員穿過宮殿、御花園,聆聽歷史故事,感受百年古蹟的秀雅之美。
  • 指南丨博物館文創產業熱 這些世界級博物館都在賣什麼
    2016年,以故宮IP為首,帶動了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發展,2016年5月11日,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文物局《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出臺,成為博物館文創的助推器。
  • 《漫遊記》在浙江衛視播出,和小哇一起探索第一站——克羅埃西亞
    最近,《漫遊記》這綜藝在浙江衛視每周六播出,2019年最後一個月,有漫遊兄弟鍾漢良和郭麒麟陪你們一塊度過,漫遊記,也就是想讓旅行慢下來,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遇見陌生的人,漫遊,終點不只有風景,還有故事。圖片源於網絡首先《漫遊記》第一站是在美麗的克羅埃西亞,克羅埃西亞位於中歐的東南邊緣,亞德裡亞海東岸,與義大利隔海相望,克羅埃西亞的美景、古老的建築每年都吸引很多遊客前往參觀,而且當地有非常豐富的人文特色
  • 國家博物館、故宮5月1日恢復開放
    來源:【國家博物館微博、微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有序開放公告】根據中央關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結合中國國家博物館工作實際,決定2020年5月1日起錯峰限流預約開放。
  • 書單|穿越十個甲子,故宮的故事都在這裡
    【編者按】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頒布詔書,將營建北京宮殿告成的喜訊鄭重地昭告天下,我們把這一天看作是北京城與紫禁城的誕辰,按公曆來算就是 1420 年 12 月 8 日,到 2020 年已經整整六百年了。
  • 書單| 穿越十個甲子,故宮的故事都在這裡
    【編者按】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頒布詔書,將營建北京宮殿告成的喜訊鄭重地昭告天下,我們把這一天看作是北京城與紫禁城的誕辰,按公曆來算就是 1420 年 12 月 8 日,到 2020 年已經整整六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