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情施意丨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2020-12-21 澎湃新聞

風起杭州,潮湧清江。自2016年開始,杭州攜手恩施,歷經4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實現恩施州八縣市整體脫貧出列。脫貧攻堅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

農業強 農民富

產業興旺是關鍵

11月12日,記者來到鹹豐縣忠堡鎮馬倌屯村。環村公路懷抱中,大棚園、荷花園、苗木園星羅棋布。「馬倌屯,今非昔比。」馬倌屯村黨支部書記林安平說。

馬倌屯曾是鹹豐縣重點貧困村之一,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74戶569人,2016年底,馬倌屯村率先脫貧。

鹹豐縣忠堡鎮馬倌屯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鹹豐縣忠堡鎮馬倌屯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村民在幹農活

脫貧不是終點。2016年,馬倌屯村開始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餘杭區結對幫扶鹹豐縣後,這個項目深深刻上了杭州印記。2018年至今,餘杭區已投入資金1100萬元,建設智能化溫室大棚和農業指揮中心,使農產品種植過程管理和追溯信息化。如今,鹹豐-餘杭現代農業產業園設施完備,技術成熟。

「農業產業園+合作社模式,讓全村村民變為股民,為100餘戶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忠堡鎮人民政府駐馬倌屯村「尖刀班」隊員巴登峰說。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

杭州舉全市之力,增強恩施州產業造血功能,加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目前,102家浙商企業在恩施州落地投產達40餘億元,建成23個產業園區和123個規模化種植養殖基地,帶動全州形成茶葉、中藥材、生態種植養殖、高山果蔬四大特色產業。

在利川市,杭州市蕭山區引進精細化現代農業模式,建成利川高科技現代農業產業園,將農舍改造成藏紅花催芽溫棚,建立藏紅花研究院,為當地農民提供技術培訓。

利川高科技現代農業產業園藏紅花

在恩施市,杭州市幫助引進技術,將往年無人採摘的夏茶加工成抹茶,提高茶產業附加值。2019年,直接受益農戶4936戶,茶農增收1136萬元。

在建始縣,杭州市濱江區成立建始濱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用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建設現代化蛋雞養殖場,創新產業合作模式,讓貧困村當股東,一舉消滅92個重點貧困村集體經濟「空白」。

人氣聚 素質高

人才振興是支撐

鄉村振興要培養造就一支「三農」工作隊伍。培育鄉村黨支部書記、實施致富帶頭人「領頭雁」工程、培養新型農民……杭州市充分發揮「幫帶」作用,為恩施州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宣恩縣李家河鎮柏子坳村,曾經的荒山已變成花椒林。2016年,當地青年盧雲返鄉,發展花椒種植產業,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

杭州市西湖區扶貧幹部實地考察盧雲的花椒基地

2018年9月,盧雲參加杭州西湖區針對宣恩縣貧困村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後,決定籌建花椒加工廠,但資金緊缺。西湖區掛職幹部、宣恩縣副縣長裘凱經過協調,為盧雲籌集了40萬元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

建廠房、購設備,盧雲的加工廠運作起來了。宣恩縣東西部扶貧協作辦公室在理念和資金上給予幫扶,還為盧雲的花椒銷路牽線搭橋。

今年,宣恩縣已有3個鄉鎮共發展1110畝九葉青花椒種植,帶動369戶村民就業,其中貧困戶佔200餘戶。盧雲在新種植的500畝花椒林中套種蜜薯,新增帶動51戶村民就業。

「要脫貧,先要培育致富帶頭人。」4年來,杭州市幫助恩施州累計開展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6394人次,其中經過培訓創業成功2997人,幫助帶動27722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孕育出「花椒姐」「麵條姐」「蓴菜哥」「湖羊叔」等創業致富帶頭人,為恩施州的脫貧攻堅和後續發展注入了強勁的人才動力。

「花椒姐」

「培養致富帶頭人是可持續發展的做法,哪怕有一天扶貧工作隊撤回了,但品牌留在了當地,創新理念留在了當地。」在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雪兵看來,這就是「帶不走,留得住,變輸血為造血」。

杭州充分發揮「創新創業之都」的優勢,幫助恩施州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和新型職業農民。今年,杭州市江幹區在恩施市屯堡鄉花枝山村打造了一個「網紅直播村」。貧困戶「秀秀大姐」已成為「帶貨達人」,她售賣的臘肉月銷售額近4萬元;致富帶頭人「老農民」直播紅米,預售80%;有志青年「小情歌」逆襲……這些「農民網紅」,演繹著一個個堅持不懈、開拓創新、回鄉創業的動人故事。

生態好 鄉風淳

宜居宜業是基礎

恩施市盛家壩鎮龍洞河村楓香河自然村,土家吊腳樓星羅棋布。

東西部扶貧協作春風吹醒了這個古老村莊。2018年,杭恩兩地政府部門與浙江新湖慈善基金會、中國農業大學「小雲助貧中心」團隊聯合,開闢扶貧協作項目,推進楓香河自然村綜合性治理。今年5月1日,楓香河以嶄新面貌迎接客人。

好生態,孕育好「錢」景。楓香河村民謝良華趕上扶貧項目,自籌資金17萬元,加上新湖慈善基金會支持的6萬元,翻修老房子辦民宿,平均每月增收近2000元。楓香河自然村有40戶村民,目前有22戶村民改造老屋辦民宿,並全部納入合作社統一管理。

恩施市盛家壩鎮龍洞河村楓香河自然村吊腳樓

除了民宿,更多市場元素湧入山村。村民土地流轉後,每畝每年有200元保底收益,種植的藤茶產業也能帶給村民收入和利潤分紅。

因地制宜,打造宜居宜業宜遊村莊。利川柏楊壩鎮永興街今年相當「火」。永興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位於永興街,文化廣場、衛生室、閱覽室、技能培訓學校一應俱全。如今,村民上樓回家,下樓掙錢,幸福生活如此簡單。

今年7月,「網紅街」每天上午10點舉辦一場20分鐘的「龍船調」演出,表演者大多是村裡的文藝志願者。另外,從柏楊壩鎮58名「村花」中選拔出來的幾位佼佼者正式「上崗」,為利川特產代言,直播帶貨。僅半個月,「網紅街」迎來6000餘人打卡,收入超300萬元。

村民腰包鼓起來,文明鄉風也讓村莊的「裡子」美起來。恩施市盛家壩鎮二官寨村加強鄉風文明軟體基礎建設,文明鄉風的培育,離不開「杭州經驗」。「今年8月,我有幸參加杭州市對口幫扶貴州黔東南州、湖北恩施州鄉村振興幹部培訓班,深入學習了人居環境整治、院落布局等鄉村振興的『杭州經驗』,回來就付諸實踐。」 二官寨黨支部書記康尚說。

「杭州開辦對口幫扶恩施、黔東南鄉村振興工作培訓班,為杭州與兩地東西部扶貧協作向鄉村振興過渡邁出了第一步。」杭州市副市長王宏在開班式上講話時說。

惠遊湖北 • 怎麼預約 ?

關注「恩施文旅號」

點擊文旅號下方菜單「硒遊微網」

點擊「惠遊湖北預約」

趕快行動!

預約你想去的恩施景點!

信息來源:杭情施意

原標題:《杭情施意丨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杭情施意丨百餘家浙商杭商活躍武陵深處
    杭州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魏萍說:「杭情施意,千裡一家親!」恩施風情之旅、巴楚國旅等與杭州職工國旅、西湖國旅等旅行社達成長期合作協議,推出景區門票和酒店優惠。杭州與恩施還攜手策劃推出「杭情施意,恩施等你」大型旅遊推介周活動,杭州到恩施的機票一票難求,航班密度由最初的每周3班增加至1天1班。
  • 【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2020-12-17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杭情施意,小康旅遊,宣恩等你
    中國社科院戰略研究院旅遊與休閒研究室主任戴學鋒國研智庫旅遊研究院院長魏雲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所長楊宏浩……數十位業內知名專家對文化和旅遊融合背景下景區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了研判杭情施意2020湖北省•恩施州文旅(杭州)推介10月21日,享有「鄂西林海」之稱的恩施州,在杭舉行了「杭情施意
  • 鄉村振興_專題
    組織篇:「鋒領寧海」激發 鄉村振興「組織動能」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堅實基礎。今年以來,我縣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加強高素質專業化「三勇」鐵軍建設……【詳細】 組織篇:夯實基礎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政治保障,要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必須著力推進組織振興……【詳細】 生態篇:繪製鄉村秀美底色
  • 晉中:平遙縣用「五地一產」入市改革「金鑰匙」解碼鄉村振興
    木瓜村是平遙縣推進「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確定的模板之一,也是該縣依託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加快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如果說《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二十五條》是全市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金剛鑽」,那「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無疑就是全市農村改革的一把「金鑰匙」。怎樣用好這把「金鑰匙」,解碼鄉村振興?平遙縣模板化引領,推進式規範,在全縣農村吹響全面推進「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的集結號。
  • 宅梧鎮搶抓機遇打造產業振興「金鑰匙」
    宅梧鎮搶抓機遇打造產業振興「金鑰匙」項目落地建設迎來爆發期聯威沉香生態茶園項目的快速落地,正是宅梧鎮搶抓機遇、打造產業振興「金鑰匙」的一個縮影。如今的宅梧鎮,項目落地建設迎來爆發期。據統計,經過幾年努力,該鎮目前有22個農業項目進駐,19個落地建設。其中,農旅項目有15個,8個已投產,3個正在加緊規劃。
  • 鄞州鍛造「金鑰匙」解鎖鄉村振興路 奮力交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分...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就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鄞州區作為寧波都市核心區、半城半鄉地,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鄉風文明為保障、治理有效為基礎、生活富裕為根本,鍛造了農村「雙創」、全域治理、藝術賦能三把「金鑰匙」,開啟鄉村振興騰飛之門。
  • 鄉賢能人成為鄉村振興的「引路人」
    來源:麗水日報-麗水網鄉土人才是振興鄉村的「金鑰匙」,是帶動群眾致富的「領頭雁」。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需要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本土的「能人賢才」可以說是不可替代的。特別是熟悉當地資源、文化優勢以及發展短板的人才,能更好地發揮輻射作用,為鄉村振興貢獻堅實力量。
  • 【學習十九大】王超:以鄉村旅遊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特別是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建立國家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戰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重大現實指導意義。如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呢?根據近些年來湖南發展研究中心、湖南智庫協調中心、湖南紅色文化研究院以及湖南智庫聯盟等單位在「三農」方面所作的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科學制定規劃,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大力發展和推廣鄉村旅遊,以鄉村旅遊帶動鄉村和經濟、文化、生態文明等各項建設,進而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條極其重要而現實的有效途徑。
  • 美宿訊|鄉村振興怎麼做?新書來了! ——《隱墅模式:踐行鄉村振興...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重點著墨於如何在經濟發展中,鄉村進行農文旅融合,全面融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隱墅模式探討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的技術路線、實施路徑、發展模式、新業態等思路舉措,強調鄉村振興戰略如何落地生根,理論與案例論述研究,該書通過大量案例向人們展示了鄉村振興的成功典型,為分析鄉村、研究鄉村和建設鄉村提供了一套簡單易行的方法,把鄉村振興的概念和理念變成了可操作的具體措施
  • 鄉村振興大花園解讀—— 鄉村振興的「開化故事」
    行走在錢江源頭開化縣廣大農村,一波又一波鄉村振興的熱潮正在興起:清河道、建公園、治環境、美農舍……黨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 鄉村振興丨鬥門將打造南澳、蝦山兩大樣板村
    鄉村振興丨鬥門將打造南澳、蝦山兩大樣板村 2019-08-08 13: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丨平順縣西溝村的鄉村振興路
    記者在山西平順縣西溝村駐村採訪期間了解到,隨著西溝村產業布局的不斷優化,生態效應的持續釋放,以及文明鄉風的逐步形成,作為太行精神和紀蘭精神的重要發源地,西溝,這個曾經因為全國勞模李順達、申紀蘭而聞名大江南北的太行山小村莊,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為了更好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專門成立自治區鄉村振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領導小組,並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下設鄉村風貌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2個指揮部,高位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以後廣西的鄉村要變成什麼樣?繼續深入實施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努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2020金融峰會丨梁定基: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助力鄉村振興
    在決戰脫貧攻堅期間,廣西農信社組織發動全區農信系統5000多名工作人員組成工作隊,強化工作機制,夯實組織保障;強化精準投放,全力滿足貧困戶的有效信貸需求;強化風險管控,確保扶貧小額信貸「放得出、管得好、收得回、有效益」;強化定點幫扶,推動定點扶貧村全部「摘帽」。
  • 【脫貧振興八閩行】兩岸茶緣,仙韻漳平 茶香、花香成致富「金鑰匙」
    9月21日和22日「脫貧振興八閩行」網評引導活動走進福建漳平,感受當地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新風貌。「漳平水仙茶是漳平市的一張重要農產品名片,對加快鄉村振興、帶動群眾增收具有重要意義。」南洋鎮黨委書記李達才表示,近年來,依靠水仙茶產業,南洋鎮發展迅速,2017年全鎮實現脫貧,使其成為帶動當地群眾致富的「金鑰匙」。近年來,南洋鎮將水仙茶產業結合鄉村旅遊業,精心打造茶旅結合線路,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逐步形成茶文化旅遊產業鏈。
  • 煙臺萊山區「六種模式」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
    鄉村要發展,產業要振興,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引領。鄉村振興,需要財政資金投入。萊山區發揮財政資金槓桿放大效應,每年至少安排區級獎補資金2000萬元,對農村致富項目進行專項獎補,為鄉村振興助力。今年以來,落實獎補資金2600多萬元,獎補農村集體經濟項目14個,項目預算總投資達7700萬元,全部建成後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2000多萬元。
  • 榆中縣城關鎮東灣村:鄉村旅遊成為脫貧致富「金鑰匙」
    據了解,東灣村不僅僅依靠傳統農業致富,近年來,在東灣村黨支部書記金作紅的帶領下,東灣村引進了新品種櫻桃、油菜花、向日葵等產業,一方面讓這些產業帶動村民脫貧,另一方面推動鄉村文化旅遊業,建設美麗鄉村。&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東灣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託東灣村自然生態環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挖掘鄉土文化,全力推動旅遊與文化、農業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而在2019年,東灣村投資40萬元種植蘭香介6.6畝、魯冰花10畝、金盞菊20畝、格桑花12畝、百日草6畝、三葉草2畝。
  • 2020國考申論模擬題及答案解析:鄉村振興 關鍵在人才
    題目: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強調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參考答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鄉村發展的巨大契機。農業需要提質增效,農村需要跨越發展,農民需要增收,這些的關鍵都離不開一批愛農業、懂農村、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人力資本下鄉,在鄉村振興的所有環節都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
  • 三水南山 生態產業文化共振 講好鄉村振興故事
    作為「珠三角最美鄉村」的三水區南山鎮,如何實現鄉村蝶變,做好鄉村振興文章?在剛剛舉辦的南山鎮鄉村旅遊文化節中,生態、產業、文化多個維度同頻共振,為南山的鄉村振興帶來新的註解。11月16日上午,2019年三水區南山鎮鄉村旅遊文化節暨南丹山森林音樂會在南丹山森林王國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