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雷人廣告鋪天蓋地,如何管?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方海平

編輯:周鵬峰

近期,幾則消費借貸廣告因其毀三觀的雷人設計招致輿論抨擊,將借貸宣傳的話題再次推至風口浪尖。事實上,圍繞借貸的廣告宣傳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涉及誘導消費、價值觀等諸多層面的問題。

在中國市場,網際網路金融和網貸經歷非同尋常的發展,也在混亂中進入了逐步規範的階段,日前,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公開表示,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已完全歸零,被視作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一個標誌性節點。

話音未落,網絡借貸雷人廣告的消息又開始刷屏。21世紀經濟報導從抖音、B站、快手等各大短視頻網站上發現,「雷人廣告」大量存在,這些廣告在呈現形式、傳遞信息等方面各有不同,對這些廣告進行大致歸類整理,可發現其中諸多值得關注的問題。

這一現象並不是今天才有,監管部門也曾注意到並予以關注,向市場平臺和消費者發出過警告和提示,但這仍未能阻止雷人借貸廣告的泛濫,網絡借貸對於相關機構平臺而言是一項業務,一類產品,但是一種特殊的產品,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對其宣傳和推廣理應有更加嚴格的管理。

五花八門的借貸宣傳

視頻網站上的這些短視頻借貸廣告多以情景劇的形式出現,包括360借條、京東金融、好分期、分期樂、有錢花、新浪借錢等大量平臺都利用短視頻形式推出了此類廣告。具體的典型場景包括:

1、在吃飯、購物等消費場景中,發現資金不夠,業務員推薦使用借貸產品,直接進行掃碼支付;

2、在情侶對話、面試場景中,引出借貸產品,並將借貸額度直接掛鈎個人財富、個人能力、可靠度。比如360借條廣告中,情侶對話場景中女生因為男生不知道360借條而要分手;面試場景中,面試官因為面試者不知道360借條表示不適合公司。

3、平臺領導與員工對話、資本方與公司對話的場景,以假設的平臺領導指出,公司推出的借貸產品不是為了公司盈利,而是為了讓老百姓借到錢;資本方要向平臺注入數百億資金的投資額等。

這些廣告在表達方式上極其誇張,選用帶有明顯身份特徵、形象極端的角色進行表現,多投放於各類視頻網站。甚至有爺爺以死相逼孫子提高產品貸款額度、放開審核的場景,相比於精心設計和製作的傳統廣告,這些短視頻宣傳讓很多人大叫「雷人」、「low」、「毀三觀」、「低俗」等等。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看了大量相關廣告,其宣傳點基本類似,主要包括幾大點:1,門檻低,只要一個手機號碼或一張身份證即可申請,免抵押免擔保,最高可借20萬;2,操作簡單,放款快速,1分鐘/3分鐘/5分鐘等即可放款,不少廣告語中強調「不像其他平臺那樣需要很多亂七八糟的手續和證明」等;3,免息,利息低,只要一瓶水的利息。

相比於此類泛濫於抖音等視頻網站上的較為低俗的借貸廣告,另一些借貸廣告看起來要高端很多,宣傳以走心的文案為主,直擊靈魂,刺激消費,典型代表如支付寶花唄。花唄廣告文案有,「熱愛的不能省」、「工作之前想先去看看世界」、「自由的感覺真好」。

記者梳理了一些此類廣告,總結其特點:1,廣告針對的受眾對象主要為經濟實力較弱的群體,如剛畢業尚未工作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工作和生活壓力較重的家庭支柱成員,常被視作低端收入的群體,如外賣員;2,廣告的內容大多鼓勵人們解放自我,追求自由,提高生活品質,常見的主題如環球旅行、滿足親情等。

規範借貸宣傳監管不能缺位

這些五花八門的借貸廣告,目的自然主要是為了宣傳公司的貸款業務,跟所有的廣告一樣,竭盡所能宣傳其「好」的方面,避免其「不好」的方面,獲取流量,吸引客戶,做大業務規模,為公司盈利。在借貸行為上,就具體表現為,告知受眾借貸能滿足你目前的需求,儘量避免提及帶來成本和未來的還款壓力。

但是,真實表達、不能誤導消費者、遵守公序良俗、傳達正確的價值觀是所有廣告的基本要求,更何況借貸產品是一類特殊產品,上述五花八門的廣告中,即使不考慮道德和價值觀問題,也不難發現其中的誤導現象,比如將借貸額度等同於個人財富、只要一個手機號碼就可快速貸款等,不符合基本業務常識。

現實中,被短視頻借貸廣告誤導進而掉入借貸漩渦中的案例比比皆是,記者在黑貓、聚投訴等爆料平臺以及公開媒體報導中發現了大量此類事件。比如,據央視報導,遼寧大連一位投資人一開始通過抖音下載了兩三個App,借2000塊錢,到手只有1400元,"砍頭貸"利息高達30%,還不上之後,又推薦她下載其他平臺借款。最多的時候,手機裡的小貸App有100多個,連本帶息一天要還一萬多,就這樣從最開始借1500元到欠各種小貸平臺50多萬,兩個月時間經歷了電話恐嚇、簡訊轟炸、公司鬧事、騷擾親友同事等一系列"暴力催收"之後,該投資人的父母最後選擇賣了房子。

網絡借貸和超前消費的現象一直是個爭議不斷的社會話題,當這些行為以廣告的形式向社會大眾進行推廣,勢必引發討論,當消費主義遇上道德和價值觀,本身就是個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借貸,尤其是今天鋪天蓋地的網絡借貸,它是一類金融業務,一種經濟行為,一種社會行為。

針對借貸業務本身的規範,監管部門已經出臺了很多監管規則,比如,過去多年中對P2P網貸亂象的清理,同時由銀保監會會同工信部、公安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等部門研究出臺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對網絡借貸業務的規則作出明確規範。

但是,對於借貸在廣告宣傳方面的亂象,某種程度上還處於監管空白的狀態。但監管部門並不是無所作為,對這些問題以及隨之導致的更深層問題也都有所了解。2019年3月,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發布《關於網絡借貸不實廣告宣傳涉嫌欺詐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風險提示》,要求各從事網貸業務的會員機構及提供網絡小額貸款服務的相關機構應恪守行業自律要求,堅持合規審慎經營,不違規宣傳和發布不實廣告。同時呼籲消費者應提高警惕,謹慎判斷,防止上當受騙造成經濟損失。

然而,現在看來,網絡借貸廣告宣傳亂象仍然廣泛存在,可見以「風險提示」和「呼籲」的形式還不足以阻止和規範這些行為,勢必加強管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近幾年在金融加強監管的背景下,針對金融活動的監管力度事實上已經非常有力,並且取得了很大成效。其中針對金融業務的宣傳推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金融監管處罰、司法判決等多渠道均有不少案例,不過,據記者了解,這些針對金融宣傳的監管主要是針對通過網際網路平臺進行投資理財方面,比如禁止保本、禁止承諾收益、禁止誇大宣傳金融理財產品的回報,強調在金融產品的銷售過程中必須進行風險提示等。相關的投資者教育活動在社會各界中也在如火如荼的鋪開。

相比之下,網絡借貸作為另一類金融行為,在宣傳推廣和消費者教育及保護上的監管顯得有些不足。

從其他市場的發展經歷來看,也曾經歷過類似階段。據熟悉日本消費金融市場的業內人士介紹,日本在上世紀60-80年代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但商業銀行鮮有面向個人的借貸業務,消費借貸平臺問世,並在媒體渠道投放廣告,但很快被抵制和叫停,一些受害消費者自發組成了被害者組織。80年代後期,隨著日本產業發展進入瓶頸,日本政府轉而刺激內部消費,逐漸放開對借貸公司的限制,慢慢允許在深夜播放借貸廣告。

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的一些消費金融公司逆勢發展,並開始上市,街頭也開始出現大量借貸廣告。與此同時,也導致了更深層的社會問題,數據顯示日本社會自殺數據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快速上升,金融部門的數據則顯示幾大消費貸款公司客戶佔自殺人數的25.5%。

相關焦點

  • 網貸雷人廣告鋪天蓋地 規範借貸宣傳監管不能缺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網貸雷人廣告鋪天蓋地 如何管?近期,幾則消費借貸廣告因其毀三觀的雷人設計招致輿論抨擊,將借貸宣傳的話題再次推至風口浪尖。事實上,圍繞借貸的廣告宣傳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涉及誘導消費、價值觀等諸多層面的問題。
  • 全棉時代廣告涉嫌侮辱女性 雷人廣告切莫迷信「黑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9日電(記者 袁秀月)全棉時代的一則廣告出圈了,只不過是被罵出圈的。這則廣告宣傳的是一款卸妝溼巾,顯然目標受眾主要為女性。然而,其廣告內容卻似乎並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視頻截圖廣告中,一個女孩獨自走夜路時被黑衣男子尾隨。女孩發現後神情慌張,皺眉思索如何脫身。突然,她停下腳步,從包裡拿出一盒卸妝溼巾。
  • 全棉時代廣告涉嫌侮辱女性 雷人廣告切莫迷信「黑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9日電(記者 袁秀月)全棉時代的一則廣告出圈了,只不過是被罵出圈的。這則廣告宣傳的是一款卸妝溼巾,顯然目標受眾主要為女性。然而,其廣告內容卻似乎並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視頻截圖廣告中,一個女孩獨自走夜路時被黑衣男子尾隨。女孩發現後神情慌張,皺眉思索如何脫身。突然,她停下腳步,從包裡拿出一盒卸妝溼巾。
  • 京東金融低俗營銷犯眾怒,「雷人」借貸廣告屢禁不止
    近日,京東金融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投放的一系列借貸廣告引來廣泛批評,其情節設計缺乏邏輯、內容低俗,被網友嘲為「雷人」、「無下限」。為此,短短三日內,京東金融兩次公開道歉,承認其投放的借貸廣告「一味追求業績」,存在的嚴重價值觀問題。
  • 京東金融低俗營銷犯眾怒,「雷人」借貸廣告屢禁不止
    近日,京東金融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投放的一系列借貸廣告引來廣泛批評,其情節設計缺乏邏輯、內容低俗,被網友嘲為「雷人」、「無下限」。為此,短短三日內,京東金融兩次公開道歉,承認其投放的借貸廣告「一味追求業績」,存在的嚴重價值觀問題。
  • 京東金融低俗營銷犯眾怒,「雷人」借貸廣告屢禁不止,央媒...
    近日,京東金融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投放的一系列借貸廣告引來廣泛批評,其情節設計缺乏邏輯、內容低俗,被網友嘲為「雷人」、「無下限」。為此,短短三日內,京東金融兩次公開道歉,承認其投放的借貸廣告「一味追求業績」,存在的嚴重價值觀問題。
  • 網貸廣告的「溫柔刀」,向底層砍去
    網貸廣告的大刀向底層砍去但是,有問題的網貸廣告,又何止京東金融一家。網貸廣告的邏輯,就是人生很多問題都是沒錢造成的,但不管你的人生此刻多麼失意,上網貸app借錢就能解決問題,讓你稱心如意。那些low穿地心的網貸廣告,往往還只是一個起點。網貸APP背後的套路才是真的比馬裡亞納海溝還要深。首先,通常網貸廣告只會展示日利率和手續費,看起來雖然低,但一旦換算成年利率就知道,這只是一個文字和數字的遊戲罷了,他們真實的利率往往在15%以上。
  • 揭秘陌陌網貸廣告:掛美女頭像、放高利貸?
    帶著疑問野馬財經嘗試下載了陌陌,使用後發現,陌陌上有非常多的網貸廣告,而這些廣告中有些涉及收取變相砍頭息和高額利息,或涉嫌違法。   網貸廣告遍地,利息嚇死人?  野馬財經經過親身體驗發現,該爆料人所提到的「高利貸」並非陌陌自身的金融產品,而是陌陌上推送的廣告。
  • 揭秘陌陌網貸廣告:掛美女頭像、放高利貸?
    帶著疑問野馬財經嘗試下載了陌陌,使用後發現,陌陌上有非常多的網貸廣告,而這些廣告中有些涉及收取變相砍頭息和高額利息,或涉嫌違法。   網貸廣告遍地,利息嚇死人?  野馬財經經過親身體驗發現,該爆料人所提到的「高利貸」並非陌陌自身的金融產品,而是陌陌上推送的廣告。
  • 網貸廣告不只錯在價值觀
    原來是個網貸廣告。情節跌宕起伏,頗具「打臉」爽感,很符合短視頻傳播需求。只是細品似乎不太對勁。日前,京東金融發布致歉信,承認多條涉該公司產品的短視頻存在嚴重價值觀問題,已下線整改。   不錯,價值觀確實存在問題。
  • 在陌陌上他遭遇網貸廣告騙局
    2016年9月26日,在某裝飾公司供職的鄧富(化名)在陌陌上看到一條貸款廣告,因為急需資金,便按照要求填寫了貸款申請,沒想到竟然遭遇了騙局。  在騙子失聯、報案無果後,鄧富很是疑惑:陌陌是如何審核廣告的?為什麼會有騙子混跡其中?」
  • 多家借貸平臺廣告被指雷人,律師:若違反公序良俗最高罰百萬
    短視頻廣告因價值觀問題被質疑,這在網貸公司中並不鮮見。除了為此道歉的京東金融,包括360借條、度小滿等公司的推廣視頻均曾受到詬病。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抖音、B站、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檢索發現,被指「雷人」的借貸廣告大量存在。
  • 「萬元日息只要一瓶水」 這些網貸靠譜嗎?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無面審無抵押萬元日息2塊5,面對鋪天蓋地的網貸廣告消費者該如何分辨?在小額貸款、融資租賃、典當等金融領域遇到問題遭遇風險,該如何應對呢?融資租賃小貸公司商業保理典當等方面有問題需要諮詢或投訴都可以在本文下方或直播間留言我來幫你問廳長一條界河兩位河長,為何沒管好
  • 借貸廣告的路子有多野:說好替我付錢,結果是替我網貸?
    還有一句隱藏在背後的話:網貸一時爽,還款火葬場。然而,這並不是只有一則廣告,而是一系列廣告。同一組演員還出演了男子帶母親去賓館借錢住豪華套房、借錢吃飯等多個戲碼。但年輕人已經不能滿足借貸平臺的野心,平臺正通過這些「土味視頻廣告」,想要「下沉市場」,瞄準的是那些對網貸知之甚少的低收入群體。借貸的陰面:誘導貸款、暴力催債…
  • 「咆哮體」廣告,是「招人」還是「雷人」?
    網絡上眾多乘客昨天又發帖聲討地鐵族們的另一個「傷不起」:今年新版的「熱帶風暴」水上樂園廣告——這則循環反覆幾乎沒有任何廣告詞的「咆哮體」廣告。(7月10日《青年報》)淘寶體,甄嬛體,咆哮體,這一系列網絡流行的文體頻繁用於各種正式場合,引發不少爭議。「咆哮體」廣告雖然不去違反法律,但其創意效果其實很有限,如果濫用,招致反感不說,也影響投放單位的自身形象。
  • 網貸、網絡賭博正撲向農村
    A在網絡上被垃圾廣告吸引,下載了某賭博App,並在上面進行賭博。一開始A贏了一點,但就跟所有賭博套路一樣,一開始都是讓你嘗甜頭,然後放長線釣大魚,慢慢宰你。A就這樣陸陸續續有贏有輸到後面輸了不少,這時候有個「客服人員」聯繫了A,跟A說如果A手頭緊,可以向另外某網貸App借錢,利息很低,並且贏了可以還回去。
  • 雷人借貸廣告價值觀扭曲、禍害多,如何監管相關科技金融公司
    京東金融的道歉信實際上,這樣「雷人」的借貸廣告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市場中。此前,360借條的「空姐對身著破爛的男子表示只有借錢才能嫁給他」,以及螞蟻花唄的「打工者借錢給女兒過生日」等借貸廣告也曾一度引發爭議。
  • 狗血的劇情,土味的臺詞,網貸廣告雷了誰又收割了誰?
    對於網貸平臺、視頻平臺、廣告代理方和視頻製作方,這似乎是一場四贏的遊戲,網貸平臺獲了客,視頻平臺得了量,廣告代理方和視頻製作方都有了活。唯一笑不出來的還是那些相信了廣告,動了心的用戶們,無人關照。網貸廣告的目標,不是你近期,最著名的網貸廣告與一位農民有關。他個子不高,手裡提著一塊豬肉,站在破敗的泥土房前,深情表示自己會對穿著空姐制服的女人好,希望對方不嫌棄自己的條件。
  • 網貸「Low」廣告背後是獲客焦慮
    對於大老闆提出的建議,他問了一句「這是網貸吧?」這句話體現出農民工兄弟對於網貸的畏懼心理,可能是P2P爆雷事件頻發讓他提高了警惕,因此他對自己的經濟實力與借貸能力擁有一個基礎的判斷,但這一點金融知識顯然不夠,貸款公司的利率遠遠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能夠承受多高的利息水平?多久才能還上貸款?這一切都是需要衡量的因素。
  • 「辣眼睛」的網貸廣告,還要毒害社會風氣到什麼時候?!
    在眾多旅客對第一次坐飛機的主人公嗤之以鼻時,一位正派模樣的同機乘客挺身而出,聲稱出錢為老人升艙,但只是接過主人公的手機,為他辦理了15萬元的網貸……近日,某網貸公司在短視頻平臺投放的一條廣告內容引發了輿論熱議。除了荒唐的情節內容引人側目,更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令觀者感到不適的「辣眼睛」廣告,正在一些社交平臺上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