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天價購買一把軍刀,老農拒絕後道出實情,讓人感慨

2020-12-11 不精準的人

幾百年的血雨腥風,幾百年的漫漫徵程,一代又一代人篳路藍縷,砥礪而行,終於迎來了和平的曙光。在歷經了生死涅槃後,中華民族的面貌煥然一新,仍然像熱騰騰的驕陽,傲然挺立在東方。

在抗日戰爭期間,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不屈不撓的抵抗著外來侵略,鮮血染紅了山川河海,最終為我們迎來了勝利的曙光。這些挽救危亡仁人志士,除了沙場上的戰士們,以筆為劍的知識分子們…還包括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們。在敵後方,廣大的工人和農民階級投入到抗日救亡中,與「鬼子」和漢奸鬥智鬥勇,為革命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許多在中日戰爭中繳獲的日本物資便遺留在中國了。這其中就有一把重要的軍刀。現今這把軍刀的持有者是一位來自河南的老人,日本曾多次派人給出天價希望能讓此刀「重回故土」,但一直被老人嚴詞拒絕。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在這把刀的背後,究竟又有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01軍刀的非凡來歷

說起老人與刀的不解之緣,還得從1938年的一樁血淋淋的慘案說起。

老人當年也是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家住在河南省延津縣的一個名為野廠村的小村莊裡,雖然戰爭年代動蕩不安,饑荒不斷,但這裡的人民風淳樸,相親相愛,生活得倒也安然。

直到1938年,日軍的一個小分隊來到了延津縣城周邊村落徵糧,悲劇自此上演。當時的日軍糧草緊缺,一時之間補給又跟不上,因此急需周邊鄉鎮「上貢」。

野廠村人丁興旺,全村上下有二百來戶人,自然也有較多以備不時之需的糧食餘存。

漢奸劉道善不知從哪聽來的消息,便帶領日軍闖入野廠村要求村民們「上貢」。

村民們不從,他們哪裡甘願將自己活命的糧食交到敵人手裡,做這種助紂為虐的事。於是,喪盡天良的日軍便對這些手無寸鐵的進行了殘忍的屠殺。

村民們誓死抵抗,絕不妥協,寧可犧牲也不願將糧食交到敵人手裡。村裡自發組織起武裝力量,他們拿起紅纓槍、大刀與敵人殊死搏鬥,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場戰爭足足維持了十幾天,敵人卻不能靠近野廠村一步。

敵人將村子圍的水洩不通,此時村內的村民在經歷了十幾天的戰鬥後幾近彈盡糧絕,死的死傷的傷,而村外的敵人請求支援,加大兵力,準備將這群「暴民」一舉殲滅。後來,日軍甚至動用了生化武器。可悲的是,村民們面對毒氣彈毫無還手之力,終究是寡不敵眾,成了亡魂。

02 軍刀是抗日戰爭的見證者

李久文老人是這起「野廠血案」的倖存者,他在戰後的廢墟裡撿起了一把軍刀,一直保存至今。戰爭結束後,李久文老人在自己的家鄉建立了小型的抗日戰爭紀念館,這把日本軍刀正是其中的重要展覽品之一。

這些年來,不乏有日本商人來到中國重金求購此刀,希望它「重回故土」,但都被李久文老人拒絕了。

這把刀之所以引得日本人千金求購,只因其上面刻有「昭和十五年」、「天皇」等字樣,而老人之所以「千金不換」,也正是因為這幾個字。

這把軍刀上曾沾染了無數中國人的鮮血,它的持有者與李久文老人和野廠村人有著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它陪伴著他走過數十載,見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見證了滄海桑田…

這把千金不換的軍刀,早已不再是一把普普通通的軍刀,它更像是一種象徵。正如老人所說,它是日本侵略者鐵蹄踐踏中華大地的見證者,它是野廠幾百條鮮活的生命乃至無數中華兒女為革命光榮犧牲的見證者,它更是警醒我們後人勿忘國恥,居安思危的警鐘。

03 「我們沒有資格說原諒」

令人髮指的是,戰爭結束的這些年間,許多日本軍國主義者仍然「賊心不死」,企圖掩蓋和粉飾這血淋淋的真相,為本民族犯下的罪行「洗白」。

仍記得看過村上春樹的一句話:「別說南京大屠殺不存在!如果可以的話,中國比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希望它從未存在過! 」

是啊,如果可以,我多希望那冰冷的子彈從未刺穿我同胞們的胸膛,我多希望他們歡聲笑語團團圓圓,而不是聲嘶力竭的吶喊漫山遍野的哭號。我多希望這一切從未發生過!

可是,沒有如果。

時光荏苒,轉眼數十載已過,硝煙早已不再瀰漫,金戈鐵馬和妻離子散也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明媚的歌聲和溫馨的燈火。也許現在生活的安逸和富足讓我們暫時從戰爭的傷痛中解脫出來,但這不代表作為後輩的可以忘記歷史,忘記屈辱。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居然有一部分中國人成為了「精日分子」。精日,顧名思義,在精神上把自己當作日本人。這些人不單單仇恨自己的民族,而且還以一種盲目、極端的方式「跪舔」著屠戮我們父母和同胞的劊子手,將軍國主義奉為圭臬,傳播著與歷史事實相悖的荒謬言論。

他們或許從未真正有過殺人放火的行徑,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比那些真正的「劊子手」還要可憎。他們公然挑釁人民的道德底線、侮辱和褻瀆我們的英雄先烈,在精神上將自己視為「日本人」。這群「精日分子」失去了「脊梁」,面目可憎到令人髮指,正如王毅外長所說的那樣:「他們是民族的敗類」

作為後人,我們沒有資格替那些革命烈士說「原諒」,我們更不能接受為我們民族曾遭受的殘忍殺戮「洗白」的行為,更不能接受「精日分子」的褻瀆和侮辱。

先輩們為我們換回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能做的,除了銘記歷史,珍惜當下,開創未來,再無其他。

相關焦點

  • 河南老農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願出天價購買;來歷讓人憤怒
    河南老農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願出天價購買;來歷讓人憤怒 我們都知道由於日本的侵略,中國人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傷害。至今為止都存在著很多在那個年代受到日本傷害的老人。但是由於中國人民的團結,所以抗日戰爭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 老兵曾繳獲日本軍刀,日本出三千萬天價購買,老人:不行
    對於日軍而言,他們因為受到武士精神的影響很深,所以都會佩戴一個日本軍刀。對於他們來說,軍刀就是榮譽,尤其是天皇賜予的軍刀,更是代表了無上的光榮。然而有一位老兵曾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天價購買,仍舊被老人回絕。
  • 抗戰時他繳獲軍刀,日本人出20萬購買被拒絕,臨終捐贈博物館
    二戰時期,日本士兵信奉武士道精神,對於他們來說軍刀不僅是一把武器,更是地位和尊嚴的象徵,抗戰中我軍戰士收繳了很多日本士兵的軍刀,很多人將這些軍刀一直好好收藏,戰爭結束後有的日本人願意出高價購買這些軍刀,一位老人不僅拒絕了日本人,而且在臨終前將這把軍刀無償捐贈給了博物館,這把軍刀其實是他當年親自繳獲的。
  • 中國人收藏的一把日本刀,因為這幾個字,日本人願出天價購買
    中國人收藏的一把日本刀,因為這幾個字,日本人願出天價購買在1937年的時候,日本發動了七七事變,從此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但是1937年只是全面戰爭的開始而已,在之前日本已經就已經開始策劃了,並且在1931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侵華戰爭,甚至可以說更早,早在之前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苗頭。在日本侵華的這段時間裡,日本實行的是「三光」政策,中國人在他們眼中根本就和螻蟻沒什麼差別。日本在這期間造成了眾多的殺戮事件,其中最為出名的自然就是南京大屠殺,三十萬人無一倖免。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三千萬購買,他直接捐給國家
    而他最自豪的一個功勞就是曾經擊斃了一位日本大佐,還繳獲了日本人的軍刀。如今日本想回收這把軍刀,欲出資3000萬購回,卻被他一口拒絕,而他轉頭就把軍刀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看到手下紛紛被擊斃,那個日軍大佐也不逃跑,鎮定的拔出了攜帶的日本指揮刀,向侯永勝衝來。 又是一聲槍響,日軍大佐應聲倒地。侯永勝踢了踢地上的屍體,確定是死透了後才拿起日軍大佐手中的武士刀仔細打量。他發現這把軍刀不僅做工精緻,而且在刀身上還雕刻著「天皇」和日軍大佐的名字。隨後他把日軍的屍體和軍刀帶回部隊,直接被授予了二等功,那把軍刀也被組織留給他當紀念。
  • 老農家中收藏了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天價購買卻被拒,原因令人感慨
    在以前的年代當中,很多人都會覺得有很多的比較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些文物。特別是在一些比較有年代的一些村莊當中就更加的能夠得到體現。就比如說之前就有一個農村老人因為自己身上有著比較有歷史價值的文物,還被一些人想要高價收購。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要買,他卻捐獻給了國家
    有一位抗日老兵就曾經在一次戰鬥中收繳過一位日本軍官的佩刀,但是令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在抗戰勝利之後,這把刀還會給他的生活帶來波瀾。 原來有日本人費勁周折找到了他,提出要以3000萬的高價買回這把日本軍刀,但是老人果斷拒絕了日本人的請求,在幾番思索之後,老人將這把軍刀捐獻給了國家,將其放在博物館中展出。
  • 河南老農收藏有一把日本刀,日本人願出價天價購買,來歷讓人憤怒
    抗日戰爭初期,日本取得了非常大的優勢,在短時間內就佔領了我國半壁江山。面對著裝備精良的日本人,我們選擇了另一種打法,就是拖。日本是一個國土很小的國家,資源不夠多,不足以支持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戰爭。這樣的政策十分有效,日本人對這個方法無計可施。在國內資源被日漸消耗的情況下,他們將目標瞄準了佔領的村子,妄圖通過掃蕩也補充物資。
  •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刀,日本人願意天價購買,來歷讓人氣憤
    抗日戰爭之初,日本佔據優勢,面對裝備精良的日本軍隊,我們選擇了另一種作戰策略,和日軍打持久戰。日本是一個小國,資源不足以支持持續幾年甚至十多年的戰爭。這樣的政策非常有效,日本人對此束手無策。沒能及時逃脫的村民都死在了日本軍隊的手中。但在此前繳獲的日本裝備中有一把特殊的軍刀。這把軍刀刻有「天皇」、「昭和十五年」和櫻花圖案。這顯然不尋常,村民們在慌亂之下帶走了這把軍刀。
  • 日本出百萬想贖走一把軍刀,卻被中國拒絕,只因刀上這9個字
    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日本軍隊在中國無惡不作,還製造了很多起屠殺事件,其中最悲慘的就是南京大屠殺,然而日本投降後並沒有承認,甚至還多次篡改教科書,想要掩蓋南京大屠殺的事實,讓我們十分的氣憤。要知道真正發生的事情無論日本想要怎樣掩蓋都是無濟於事的,比如在日本投降之後,我國沒收了大量日本的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很多日本軍刀。軍刀是日本軍官身份的象徵,再加上武士道精神的洗腦,軍刀對於日本軍官們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我國在將日本俘虜送回國的時候,日本士兵是拒絕了,因為他們想要我們歸還軍刀,這樣他們才會離開,當然我國肯定是不會理睬的。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曾想出3000萬買走,老人斷然拒絕
    有位抗戰老兵就曾在戰場上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曾經想出3000萬買走,老人卻斷然拒絕,這是怎麼回事兒?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的近身攻擊武器主要還是佩刀。由於刀劍文化的滲入,日本人對武士思想十分重視。身份比較高的都會佩戴軍刀,因為象徵著身份和地位。
  • 此人曾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價3000萬購買,他拒絕要上交國家
    當時很多日本軍人一提到了遊擊隊都是又恨又害怕,各個都是咬牙切齒,但又對他們無可奈何。因為不光是日本人在行動的時候遊擊隊們會不斷搞破壞,就連日本人老老實實待在自己的老巢裡,還是會被來無影去無蹤的遊擊隊給盯上,他們總是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為這些日本侵略者製造麻煩。
  • 日本出百萬想贖回一把軍刀,中國拒絕了,只因刀上有9個大字!
    日本出百萬想贖回一把軍刀,中國拒絕了,只因刀上有9個大字!親愛的觀眾老爺你們好,小編還是今天的小編,大家猜猜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什麼呢?很多人就說了,是不是傻,標題上明擺著的嘛~也是,廢話少說,我們進入正題。
  • 日本欲花重金買一把軍刀,被中國方面直接拒絕,軍刀上刻有9個字
    在上個世紀,日本官方居然願意花上數百萬美元的巨款,只為從中國買回一把軍刀,但是中國卻直接拒絕了。其實日本之所以願意花這麼多錢,並不是因為這把軍刀到底有多麼珍貴。恰恰相反,這把軍刀只是一把普通的軍刀罷了,但是它卻象徵著罪惡。
  • 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千萬也不賣,最後交給博物館
    前言 戰爭與和平是全人類一直都有的話題,近代中國也發生過大大小小的戰爭,其中讓人至今都不能忘記的就是日本發起得侵華戰爭,前後一共耗時十四年之久才結束,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無情踐踏中國的土地,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無數人慘死在日本人刀下,這份傷痛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抗戰時他繳獲軍刀,日本人出20萬購買,他拒絕後無償捐贈博物館
    1937年在裕仁天皇的指示下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侵華期間他們在我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我們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和損失,當時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思想盛行,每個人那都被天皇的狂戰思想洗腦
  • 順手拿走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曾出3000萬買回遭拒,現藏博物館
    當時正值日本侵華戰爭時期,自幼就目睹日軍燒殺搶掠的候永勝暗自發誓,一定要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轉眼候永勝長大成人,他如願以償成為當地遊擊隊員,專打日軍。經過一段時日的訓練,候永勝逐漸在遊擊隊中嶄露頭角。由於實戰經驗豐富,練就了候永勝過人的膽識,一次候永勝偷溜到城裡刺探日軍軍情。沒想到與一日本軍官狹路相逢,候永勝當機立斷將日本軍官三五下給除掉,並得到日本軍官隨身攜帶的一把軍刀。
  • 日本出百萬想贖走一把軍刀,但是卻被中國拒絕,只因刀上這9個字
    眾所周知,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日本的野心就是稱霸整個亞洲,首先要佔領的地方就是中國。對於一心想要擺脫島國生活的日本人來說,中國是他們最好的去處。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但雖然日軍極力否定,而中國抗戰老兵也相繼辭世,但總還有人證,人證之外還總能有物證,而侯永勝和他的一把日本軍刀就是最好的證明。侯永勝出生於1927年河南省鶴壁市一個叫作鉅橋村的小村子裡,從小家裡就十分貧困,侯永勝兒時也過得十分困苦。在1931年日軍侵華開始之後,侯永勝一家人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也因此兒時的侯永勝就極其痛恨日本兵。
  • 日本欲出高價向老人買一把軍刀,老人發現上面刻有7字,果斷拒絕
    日本軍刀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唐朝時期。當年,我國唐朝的唐刀漂洋過海來到日本,原本是直刃的唐刀經過平安時代中期的各種戰亂,最終演變成了彎刃的形態,故而成了日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