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衝突背後:從波斯到沙俄,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成帝國博弈之地

2020-12-13 冷兵器研究所

編者按:近日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發生了衝突,引起了廣泛的國際關注。作為歷史仇敵,歷史上雙方發生過極其多的摩擦,編者決定藉機簡要梳理一下他們的幾百年來的恩怨情仇。

首先讓我們首先來到雙方衝突的那卡地區——這個夾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重要地區,這塊地盤以亞美尼亞族為主。亞美尼亞人是個高山民族,納卡地區也在小高加索山脈上,與亞美尼亞氣候文化都接近,反而與亞塞拜然庫拉河下遊的平原地區差異很大。公元前190年,亞美尼亞王國達到全盛後,其囊括了裏海西岸延伸至地中海東岸,顯然這樣廣闊的疆域包含了今日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但是亞美尼亞王國的平靜很快被波斯帝國與羅馬帝國的爭奪打破了。作為亞歐大陸的連接段,兩國重要的兵源基地,亞美尼亞王國被迫一分為二,其西部一帶置於羅馬的保護之下,東部則被波斯收入囊中。在東西兩大勢力的分割之下,高加索地區的分裂由此開始。在西部,由於受到古基督教的與羅馬帝國基督化的影響,亞美尼亞西部的基督教勢力紮下根來,東部亞美尼亞王國部分的人群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日益擴張則伊斯蘭化。阿拉伯繼業者——尤其是塞爾柱突厥帝國便以此為跳板對拜佔庭帝國發起了瘋狂的進攻。在1071年,曼茲科特戰役後,亞美尼亞地區徹底陷落,逃亡的亞美尼亞人在奇裡乞亞建立了流亡王國,進一步抵抗羅姆蘇丹國的入侵,1375年其為馬穆魯克蘇丹國所滅。原亞美尼亞地區在奧斯曼帝國崛起後,伊斯蘭教得到了鼎盛,原那卡的亞美尼亞人不得已再次向壓縮,高加索地區的基督教似乎已經岌岌可危。不過在高加速北部,彼得大帝軍改後的沙皇俄國為亞美尼亞人點燃了希望。

▲圖為高加索山脈地形圖

在兩百多年俄土戰爭的較量下,沙俄取得了外高加索地區。在沙俄時代,其為了鞏固統治,官方極力支持亞美尼亞人返回納卡,在1859年時其穆斯林為主要人口,佔據了高達七成比例,1914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人口統計中,有16.4萬亞美尼亞人(佔據百分之71.4)5.9萬穆斯林(佔據百分之25.5)7千名俄羅斯人,其中有2萬居住在舒沙及其周邊地區,針對亞美尼亞所屬區有135400名亞美尼亞人與29700亞塞拜然人在此地區,截止蘇聯成立前夕,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已然超越亞塞拜然人成為主體民族。在帝俄1917年爆發革命之際,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與大多數被沙俄殖民佔領的國家一樣發起了獨立運動。雙方為了爭奪那卡地區進行了一系列小型戰爭。為了取得優勢,亞塞拜然還拉攏了同宗夥伴——苟延殘喘的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進行打擊。戰爭前後,亞塞拜然還與其支持者奧斯曼一起進行了多場針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和有計劃的種族滅絕,這便是臭名昭著的亞美尼亞大屠殺。1915~1917年間,被屠殺的亞美尼亞人數量超過150萬,成了所有亞美尼亞人民心中的痛。

▲描繪亞美尼亞大屠殺的漫畫

1920年4月,蘇維埃率先接管了亞塞拜然。當年8月,亞美尼亞又與蘇維埃達成了協議,同意蘇維埃暫管整個納卡地區。1921年,同一區域的亞美尼亞和喬治亞也被納入了蘇維埃的管理。為了安撫土耳其的情緒與平衡利益,蘇聯將不與亞美尼亞直接相連但亞美尼亞人佔多數的納卡地區劃歸了亞塞拜然,而將不與亞塞拜然直接相連,但亞塞拜然人佔多數的納希切萬(現亞塞拜然飛地)劃歸了亞美尼亞。而根據1921年的公投結果,有超過90%的納希切萬人希望能以自治共和國的形式加入亞塞拜然。最終,蘇維埃政府與土耳其籤訂條約,確定了納希切萬將歸屬於亞塞拜然這一決定。納卡地區成立了歸屬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納卡自治州,而納希切萬則成立了歸屬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自治共和國。但是危機並沒有因為此次劃分就得以消除,蘇聯後期,由於那卡地區亞美尼亞裔人數幾乎佔據絕對優勢,加上蘇聯不適當的同化政策,該自治州開始自發的組織「脫阿入亞」運動。這場運動進而導致了納卡局勢的失控,最終蘇聯中央不得不直接派兵維持該地區的穩定。

1991年8月、9月,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先後脫離了蘇聯,蘇聯對這一地區不再擁有影響力,納卡地區的民族衝突也進一步升級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作為前蘇聯的加盟國,駐留此處維持和平的來自其他加盟共和國的前蘇軍留下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這些武器裝備多通過非法交易的方式由其他加盟共和國的原蘇軍士兵賣給交戰雙方。由於地緣與經濟原因,亞塞拜然前期佔據優勢,但是在亞美尼亞人的頑強抗戰下,亞美尼亞人逐漸扳回了局面。而在這場由民族仇恨引爆的戰爭中,交戰雙方也都對平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出於宗教和地緣政治等原因,亞美尼亞選擇加入了俄羅斯主導成立的獨立國協,而亞塞拜然則選擇了與土耳其走近。這也使俄羅斯成為了亞美尼亞的後臺,而土耳其成為了亞塞拜然的後臺。此外,出於「凡是土耳其支持的我們都反對,凡是土耳其反對的我們都支持」的原則,希臘也開始對亞美尼亞進行援助。另一邊,亞塞拜然人則拉來了阿富汗塔利班、車臣武裝分子等伊斯蘭教武裝組織支援。不過就算得到了更多方面的支持,亞美尼亞依舊佔據上風,那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號稱要建立一個新的阿爾察赫共和國,直至1994年納卡戰爭的雙方在俄羅斯和歐盟的極力斡旋下停火,雖然沒有任何一個聯合國成員承認阿爾察赫共和國,但亞塞拜然已經再也無法控制這一地區。在本年9月16日當時一名亞美尼亞士兵和一名亞塞拜然士兵在衝突中被對方射殺。而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二次衝突了,今年7月份雙方就爆發過一次武裝衝突,那場衝突造成了12名亞塞拜然士兵,1名亞塞拜然平民和5名亞美尼亞士兵死亡。而這次衝突的規模更大,動用武器裝備更多也更先進,想必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綜合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圍繞納卡地區歸屬權的衝突的歷史,這兩國的關係錯綜複雜,絕不那麼簡單,背後是一系列的大國博弈。近年來俄羅斯開始支持亞塞拜然,而亞美尼亞引入了美國與歐盟,這又將地區外大國的勢力引入了這一地區。而隨著介入國家的增多,亞阿兩國的衝突或將演變的更加複雜。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小獅子阿爾斯蘭,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納卡衝突背後:從波斯到沙俄,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成帝國博弈之地
    首先讓我們首先來到雙方衝突的那卡地區——這個夾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重要地區,這塊地盤以亞美尼亞族為主。亞美尼亞人是個高山民族,納卡地區也在小高加索山脈上,與亞美尼亞氣候文化都接近,反而與亞塞拜然庫拉河下遊的平原地區差異很大。
  • 納卡: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在納卡起衝突?該地究竟是誰的?
    阿拉伯帝國滅亡後,後來的波斯薩法王朝、奧斯曼帝國等伊斯蘭勢力頻繁染指亞美尼亞地區,到公元16世紀,亞美尼亞被奧斯曼和波斯瓜分。其中,包括納卡地區在內的「東亞美尼亞」被波斯佔領,納卡地區被納入波斯的一個行省。奧斯曼則佔據了黑海沿岸地區的亞美尼亞西部。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阿拉伯帝國滅亡後,後來的波斯薩法王朝、奧斯曼帝國等伊斯蘭勢力頻繁染指亞美尼亞地區,到公元16世紀,亞美尼亞被奧斯曼和波斯瓜分。其中,包括納卡地區在內的「東亞美尼亞」被波斯佔領,納卡地區被納入波斯的一個行省。奧斯曼則佔據了黑海沿岸地區的亞美尼亞西部。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愛恨情仇
    自9月27日以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武裝衝突不斷,人員傷亡不斷激增。亞美尼亞聲稱遭受亞塞拜然侵略,亞塞拜然認為亞美尼亞襲擊了境內平民,所以出動軍隊解放被亞美尼亞佔領的領土。雙方的爭議焦點在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的主權歸屬,今天我們從歷史角度來看兩國的愛恨情仇。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背後是否有大國博弈的影子?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西亞內陸的兩個國家在近日爆發了武裝衝突,甚至有了戰爭全面升級的趨勢。雙方都動用了威力巨大的火炮去消耗對方的軍事力量,亞美尼亞更是開了全國動員大會,希望年輕的成年男性能夠參軍保家衛國。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這場戰爭在短時間內不會停止,那麼為什麼不會停止呢?背後真的有大國博弈的影子嗎?
  • 納卡軍事衝突折射怎樣的大國博弈
    亞塞拜然民族形成較晚,起初信奉拜火教。在公元七世紀阿拉伯擴張過程中,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均成為帝國的一部分,亞塞拜然與大部分外高加索地區民族一道皈依伊斯蘭教,而亞美尼亞人卻仍堅持基督教信仰。隨後波斯薩法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先後主宰這片土地,為了對付他們眼中的異教徒,帝國的統治者們鼓勵信仰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人西遷至納卡並成為納卡地區的主體民族。為之後的衝突埋下伏筆。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互相傷害,納卡問題到底是如何出現的?
    納卡地區位於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在國際上,這片地區普遍認為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實際上,這個地區的主體民族是亞美尼亞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獲得獨立,並在納卡問題上發生衝突,導致這片以亞美尼亞人為主的地區並沒有加入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沒有獲得事實上的控制。納卡地區獲得事實上獨立,當地成立了「納卡共和國」,但沒有得到國際承認。
  •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亞塞拜然的飛地從2020年9月底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武裝衝突,使得這兩個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國家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波斯帝國割讓給俄國的地盤(數字為割讓給的年份)沙俄鼓勵同樣是基督教信仰的亞美尼亞人回遷至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納希切萬地區以及納卡等地區。大量亞美尼亞人的「回歸」使得兩地的人口結構出現了改變。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互相傷害,納卡問題到底是如何出現的?
    納卡地區位於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在國際上,這片地區普遍認為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實際上,這個地區的主體民族是亞美尼亞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獲得獨立,並在納卡問題上發生衝突,導致這片以亞美尼亞人為主的地區並沒有加入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沒有獲得事實上的控制。納卡地區獲得事實上獨立,當地成立了「納卡共和國」,但沒有得到國際承認。
  • 亞塞拜然有錢,亞美尼亞能打,蘇聯解體最強陣痛納卡衝突何時休
    俄語中,「納戈爾諾」表示「多山的」,突厥-波斯語中,「卡拉巴赫」意為「黑色花園」。這個由兩種語言拼接而成的地名,意味著納卡地區複雜的過去。在大高加索地緣政治格局中,外高加索位於整個格局的核心,納卡地區又被視為核心中的核心,這註定了該地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納卡地區曾屬於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亞塞拜然的飛地從2020年9月底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武裝衝突,使得這兩個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國家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波斯帝國割讓給俄國的地盤(數字為割讓給的年份)沙俄鼓勵同樣是基督教信仰的亞美尼亞人回遷至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納希切萬地區以及納卡等地區。大量亞美尼亞人的「回歸」使得兩地的人口結構出現了改變。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政治衝突在足球表現:場上不見的他們卻在場下...
    從9月27日起,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關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州(以下簡稱納卡)以及附近地區爆發了新一輪的衝突,雙方都指責是對方違反了停火條約。到目前為止,雙方仍未達成真正的和解。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何都認為納卡屬於自己?蘇聯曾扮演關鍵先生
    因為後來不論是亞美尼亞還是亞塞拜然都納入了伊斯蘭教的範圍,只不過生活在裏海沿岸平原地帶的亞塞拜然人服從于波斯,而主要生活在高加索山區的亞米尼亞人則遭到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佔領。19世紀沙俄最終打敗了土耳其與波斯,拿下了整個外高加索。 和以往相比,新的外高加索統治者沙俄,信仰的是基督教中的東正教,很自然的他就會扶持信仰相似的亞美尼亞人,而對於信仰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人則無情的打壓。
  • 誰才是納卡地區真正的主人?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長久以來一直存在主權爭議,2020年7月份雙方「小打」之後,又在9月份開始「大打」。此後雙方衝突愈演愈烈。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衝突範圍已不限於納卡地區,逐漸升級到互相炮擊對方領土的程度。在衝突升溫的同時,兩國領導人也互不相讓,互相指責是對方阻礙了和平談判。一頓甩鍋後,兩國先後宣布進入全面軍事動員。
  • 納卡衝突停火的背後——三國博弈 誰是贏家?
    亞美尼亞國力本就弱於亞塞拜然,自衝突爆發以來,亞美尼亞方面始終處於下風,不但損失了大量武器裝備,還丟失了原來控制的多個城鎮和村莊。尤其是納卡地區戰略重鎮舒沙的丟失,更成為迫使亞美尼亞同意停火的「最後一根稻草」。舒沙坐落於納卡地區首府斯捷潘納克特以南15公裡的高地上,是連接納卡地區和亞美尼亞的重要關卡。舒沙被阿軍控制後,斯捷潘納克特直接面臨著阿方的軍事壓力。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領土為何犬牙交錯?
    文/王凱迪 從10月份開始,高加索地區的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突然引起全球關注,雙方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劇烈武裝衝突。從地圖上來看,兩國的疆域交互交錯,亞美尼亞主張的納卡處在亞塞拜然國土包圍之下,而亞塞拜然的納希切萬則被亞美尼亞國土攔腰截斷。
  • 從納卡地區衝突,看小國、中等國家和大國的生存之道
    納卡衝突後來,阿拉伯帝國崛起,佔領了整個高加索,亞塞拜然很快皈依了伊斯蘭教,而亞美尼亞在阿拉伯之下就顯得比較被動。後來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崛起,伊斯蘭世界的又一個大國全面佔據這一地區,奧斯曼帝國可就沒這麼好說話,對亞美尼亞人極為殘忍,對亞美尼亞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包括將亞美尼亞人趕入大沙漠,造成數十萬亞美尼亞人死亡。而納卡地區也被劃給了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人漸漸被趕出納卡地區,亞塞拜然人佔據了納卡地區,成了主體民族。
  • 與亞塞拜然武裝衝突的敏感時期,女星金·卡戴珊支持故鄉亞美尼亞
    最近,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加劇,土耳其和俄羅斯也有加入進來的意思,可能亞美尼亞又要經歷一場劫難,美國模特金·卡戴珊表達了自己的意願,她呼籲停止亞塞拜然邊境的武裝襲擊並對亞美尼亞表示支持。金·卡戴珊表示,美國議員可能用停止向亞塞拜然提供軍事援助的方式幫助她的祖國。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暫停衝突,為什麼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武裝衝突是今年的一件國際大事。今年9月,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圍繞著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引發衝突。在俄羅斯的調停下,今年11月,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衝突告一段落。納卡地區在蘇聯時代被劃分給了亞塞拜然,但該地區主要住著亞美尼亞人。在這次衝突中,亞塞拜然有著土耳其的支持,亞美尼亞則有傳統的俄羅斯盟友。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不斷百年恩怨,為何俄羅斯能調停?
    但是和巴勒斯坦地區相似,高加索地區也在歷史上多次被徵服,亞美尼亞也輪流被波斯帝國、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統治,在1220年還曾被西侵的蒙古統治過。隨後被奧斯曼帝國所徵服。到了1920年亞美尼亞才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國家,並於1922年加入蘇聯。而亞塞拜然的歷史也差不多,只不過亞塞拜然族形成的歷史比亞美尼亞人要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