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金玉鋪地,花團錦簇的伊甸園中,在撒旦化身的毒蛇引誘下,夏娃吃下了罪惡之果,上帝震怒降下懲罰,被貶出極樂之地的亞當夏娃從此開始了人間酸甜苦辣的煙火;在黃河滋養的豐饒大地上,黃土捏成的男女開始了第一次結合,繁衍後代生生不息,大地之母女媧漸漸退出了人類的世界;耀眼得讓人睜不開眼的陽光下,奔騰的尼羅河帶走了沙漠的燥熱,恢弘的聖殿前,太陽神見證著一對對少男少女的十指相扣。婚姻的儀式第一次完成,夫妻的許諾從此堅貞不破,男女同心一體的夫妻生活出現在了人類社會,從此合二為一開始共同面對世間的考驗。
婚姻是文明起源的奠基,它的歷史同文明的本身一樣古老。最早的婚姻起源於古埃及,以愛之名的結合,相敬如賓的夫妻生活,將財產細緻劃分的婚姻契約,與千年之後的婚姻觀有了極大的契合度。古埃及的婚姻,在千年前科技全無,物質匱乏年代中的現代夫妻生活理念。
一生一世一雙人,來世仍願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愛情是婚姻的靈魂儘管古埃及的婚姻最初是為了王國的穩定和後代的綿延而設定的,但在古埃及的文化中,愛情才是婚姻的主導,浪漫的愛情對埃及人來說同對現代人一樣重要。浪漫是婚姻的基調,情定終身便是永恆。14歲的少女,17歲的少年便可以開始自由戀愛,選擇自己伴侶,任何父母,宗教的力量都無權幹涉。在古埃及人的信仰中,兩情相悅才是維持婚姻長久,家庭綿延長久的最好保障。對於能歌善舞的埃及少年來說,獲取少女芳心的捷徑是寫情詩,並在少女的窗前伴著音樂高聲唱出,以此博得少女的青睞。在新王國時期,即公元前1570-1069年,出現了許多愛情主題的詩歌
我聽你的聲音,好像石榴酒我從聽到它中汲取生命。我能看你一眼嗎,對我來說會更好而不是吃或喝。
一夫一妻
由於埃及人重視社會和諧,因此他們特別強調鼓勵家庭和諧。一夫一妻制甚至出現在了眾神的故事中,神通常只有一位女性妻子或配偶,雖然從十三王朝,即公元前1795-1650年開始,一夫多妻制在王室的婚姻中比較普遍,法老會選擇一位正妻,但為了確保順利誕下王室男性繼承者,或與外國甚至是強大的地區領導人的關係鞏固,法老可能會迎娶其他妻子。儘管如此,古埃及關係的理想且主流的夫妻形式還是一夫一妻,他們需要對彼此保持忠誠,並生育孩子。
即使是擁有200多位妻子的拉美西斯二世,對於第一任妻子奈菲爾塔利的珍愛也從未改變。在遺留的這位法老的壁畫中,大多少不了奈菲爾塔利的身影。在阿布辛貝爾的奈費爾塔裡神廟的正面的牆壁上,拉美西斯二世刻下了對奈菲爾塔利最動人的告白
每天的太陽因你升起,當你輕輕的走過,就帶走了我的心。
我現在是埃及的法老,我擁有一切。如果你要的是合理的,你要一我給一,如果你要的是不合理的,那我願意為你做一個昏君
只有這位結髮妻子有權和拉美西斯二世一同出現在公眾面前,與法老比肩,也只有這位妻子最後與拉美西斯二世同穴而眠,遵守來世重逢的約定。即使在王室,愛情的忠貞並不會因為政治婚姻而變色。
永恆的婚姻
埃及的婚姻是有望延續一生,甚至在來世還會延續的。大多數男人只活到三十多歲,而大多數女人會在十六歲左右時因分娩去世,挺過這一劫的女人們的壽命要比男人長一點。在埃及的文化中,來世是會重複今生的生活。如果一個人與自己的配偶有良好的關係,來生再見時,他們希望將會在某種程度上減輕死亡的損失。埃及人對永恆的信仰是婚姻的重要基礎,所以雖然因為人們的壽命短暫,婚姻中彼此相伴的時間並不長,但在婚姻中夫妻雙方都會考慮到對方的感受,互敬互愛,以便可以永遠享受幸福。在埃及人眼中沒有超凡世外的「天堂」,他們認為人死後,會來到一個與前世生活一樣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他們會碰到前世的妻子,再續前緣。
二超前的婚姻觀緣定今生,美滿的婚姻不需要儀式開啟
莎草紙上的契約:結婚證和婚前協議的結合體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在,埃及的婚姻都必須得到新娘和新郎家人的批准,在未婚男女表明心跡後,便會由雙方父母商談結婚事宜,時間。在古埃及,一場婚姻意味著兩個家庭的血統相連-兩條河流匯合,一般來說婚姻通常是同一社會階層的人們之間的婚姻,但人們似乎很少考慮種族甚至國籍,北部埃及人嫁給努比亞人,甚至來自另一個國家的人也很普遍。近親結婚只是用於用於鞏固統治的皇室,在民間近親結婚是絕對禁止的,這也有效減少了產生家族性遺傳病的可能。
從公元前十七世紀起,在雙方父母互相溝通同意了這門婚事後,通常會由於新郎和新娘的父親起草一份婚姻契約,該契約將在雙方父母選出的在當地很有聲望的作證人面前籤署。婚約包括籤署當天日期,夫妻雙方共同姓名和父母的姓名,以及他們的職業,所住地區,同時還有對於新婚夫婦婚前的所有財產做了詳細說明。有的還會在契約中寫出,如果離婚,夫妻雙方對於財產的劃分。在契約末尾處,見證人還要同新婚夫婦一同寫下親筆籤名。這份契約不僅表明著這對夫婦從此身份轉變為已婚人士,且婚姻合法,等同於現代結婚證的作用。同時也對財產做了明確劃分。對於離婚時的財產分配也會列出規定,如果婚姻破裂,夫妻雙方對共同獲得的任何財產都有要求權,儘管財產分割並不平等。
男人通常會得到三分之二的財產,而女人得到剩下的三分之一。丈夫有義務繼續為其前妻提供一些撫養,通常相當於其收入的三分之一。這等同於婚前協議。古代埃及婚姻的期望之一是生兒育女。有時會進行一年的試婚,看看是否會懷孕。這一切都在婚姻契約中規定。籤署完成的文件需要轉交給第三方保管或保存在當地寺廟的中。較為貧窮的家庭一般不會籤署這份契約,因為他們沒有很多的財產需要劃分,同時請見證人主持籤署契約本身的費用也是很高的。
由於古埃及人對於財產所有權劃分在婚姻契約中的規定是非常詳細的,在婚後夫妻雙方有權保留自己婚前的物品,而不是全部與伴侶共享。在婚前契約中男女地位平等,擁有,管理和獲得財產的權利方面與男子平等,甚至在婚姻中孩子的所有權是母親的,如果離婚,孩子會與母親同住。婦女在婚姻中享受到的自由地位可與現代媲美。
搬家等同於結婚在古埃及是沒有結婚儀式的,目前還沒有任何已知的埃及語言文字描述婚禮儀式,甚至也沒有一個古埃及詞可以等同於婚姻。在莎草紙上記載的文字中,「grgp」,建立家庭一詞在他們的語言中似乎與「婚姻」一詞最為接近。在平民中不會舉行婚姻儀式,只是兩個年輕人決定搬家,在規定的日期將新娘的物品搬到男方的家庭,或者夫妻二人獨立的住宅中,從此兩個人開始生活。
人們對於這次搬家不會有任何特殊的準備,甚至沒有規定需要在這一天穿上新衣佩戴珠寶。只有法老正妻的婚禮會大肆操辦,法老會和他選定的正妻身著華服在神殿前,向太陽神稟告結合的決定,接受神的祝福,一同飲下尼羅河之水,意為永不分離。之後會在高臺上接受人民的祝福,代表著人民對於王后的認可,從此王后將以女主人的身份參與到王國的統治中。
三 以愛之名的結合生活美滿,社會賦予了母親應有的權力
家庭生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本質上說,婚姻是一種經濟創造,子女的孕育創造了更多的勞動力,可能會給家庭帶來更多的財富。以家庭為單位的經濟創造是古埃及社會的常見形式,由此埃及人也極其重視家庭的概念,享受與家人共度的時光。在古埃及留下的壁畫,雕像中不乏描繪丈夫和妻子在一起吃飯,跳舞,喝酒和在田間幹活的作品,這表達了當時的人們對於幸福的最好詮釋。即使埃及藝術被高度理想化,來自代爾麥地那村的一篇新王國時期的記載一個工人被賦予與妻子和新生兒共度時光的父權:
「那些修建宗廟的人:卡薩,他的妻子正在分娩,他有三天的假期。」
母親擁有孩子的絕對擁有權古埃及人學會了應用一些懷孕測試技術。一項測試是測量脈搏,調查女性的皮膚顏色和狀況,另一項測試建議檢查大麥罐上的尿液。在這個測試中,埃及人試圖預測男孩或女孩是否會出生。這個女人每天都需要小便在二粒小麥和大麥小麥上。若先發芽的大麥麥子,婦人必生一個女兒。當二粒小麥第一次發芽的時候,這個孩子是男性。如果這些植物中的任何一種根本沒有發芽,那麼這個女人可能還沒有懷孕。
已婚的婦女可以自己決定節育或者墮胎。大約公元前1542年的《埃伯斯醫學紙莎草》中有一段關於節育的文字:「使婦女停止懷孕一年、兩年或三年的處方。用蜂蜜把相思棗子磨碎。用混合物弄溼種子木材並插入陰道」。儘管處女身份可能會被求婚的男人所珍視,但也不要求女人在新婚之夜保持處女身份。一個女人婚前的性經歷並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關於女性性行為的唯一警告是那些引誘男人遠離妻子的女人。這僅僅是因為一段穩定的婚姻促成了一個穩定的社會,所以一對夫妻繼續在一起符合所有人的最大利益。婦女擁有對孩子的決定權,她可以自行決定終止妊娠,丈夫無權幹涉。對於生下來的孩子無論男女,成年之前的所有權歸母親所有,如果夫妻雙方離婚,妻子有權利帶走全部的孩子。
結語
湛藍到清澈的天空,沒有一絲雲朵,耀眼得讓人睜不開眼的陽光下,在太陽神的面前,共飲尼羅河之水的男女彼此相擁,在情投意合中婚姻萌芽。古埃及的文明使公元前的婚姻將平等互愛深入人心,也是這樣的美滿家庭生活將古埃及的文明推向了巔峰。時間的風沙漸漸腐蝕了這個曾經的輝煌,散落的沙礫將文明吹向四方。
古埃及一本讀不盡的文明史書,難以想像在那個荒蠻的年代,諸神代替科技主導的社會中,所制定的婚姻制度與歷經多次革命後的的現代社會達到了完美的共識,埃及人先知般的智慧體現的淋漓盡致。小家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愛是維繫小家和睦長久重要也是唯一的力量。以愛之名結合,至死不渝地忠貞,絕不放手的相伴,再創如金字塔般燦爛的輝煌。
參考文獻
《古埃及文獻》
《古埃及家庭》
《社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