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衣大食
書寫世間傳奇的人物,解讀皮囊之下的靈魂
隨著#冰雪奇緣2#的熱映,那個讓全世界女生瘋狂的冰雪女王又回來了,在這一集中她又一次拯救了阿倫黛爾,並明白了自己強大魔力的來源,更用大團圓的結局又一次溫暖了全世界。
其實,和迪士尼大多數作品一樣,冰雪奇緣這個IP也同樣來自童話故事,只不過它的劇情和人物形象經過加工與再創作,和它的來源已經相去甚遠了。
01 瑞典夜鶯
一百多年前,面對日德蘭半島上莽莽蒼蒼的白雪,安徒生的筆下誕生了白雪皇后,雖然善惡殊途,但她卻是原初那個艾莎公主原型,她們同樣魔力無邊、外表冷若冰霜,也同樣喜歡將周圍的一切弄得銀裝素裹。
想必安徒生那時的心是冰冷的,所以還嫌北極圈附近的溫度太高,愣要憑空捏造一個更加喜歡製造冰雪的魔頭。
而是什麼把曾經充滿激情的童話大師凍住的呢?
只能是一個走進他心裡,並在他如椰子般的心中留下一杯哈根達斯的女人。
她就是被稱為「瑞典夜鶯」的珍妮·琳德。
提起她,在瑞典無人不知,因為她代表著財富,誰的手中她越多,誰就越有錢。
對了,她就是被印在鈔票中的女人(面值50的瑞典克朗)。
就是這個面容端莊、柔美的女人,當初不知迷倒了多少歐洲的風流才子,被世人所知的就有安徒生、孟德爾頌。
安徒生為了她終生未娶,孟德爾頌更為了她鬱鬱而終。
她天籟般的歌聲、美麗的容顏、不染凡塵的氣質像一把利劍,刺中了兩大才子的心臟,讓他們的靈魂為之震顫,不約而同的和她產生了強烈的共振。這種頻率是那麼的高亢,以至於他們在以後的人生中再也無法找到替代的人選(可憐的孟德爾頌連找的勇氣都失去了)。
02 童話國度
琳德從小生長在劇院裡,她的養父(生母將她拋棄)是斯德哥爾摩大劇院的樂師。
9歲開始學習聲樂,一張口就與眾不同,讓聽者堅信這是一副驚天地泣鬼神的聲帶所發出的聲音,就像希臘神話中冥後珀耳塞福捏最愛的俄爾普斯手中的豎琴,都是「人間難得幾回聞」的珍寶。
23歲時的琳德已經在瑞典家喻戶曉,就像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趁早」,年紀輕輕的她又將觸角深到了海峽對面的日德蘭半島。
在那裡,有一個其貌不揚的文學中年在等著她。
他就是日後的近代童話之父,安徒生。
正在人生低谷徘徊的安徒生在一次演出中領略到了琳德那傾倒眾生的魅力,於是潛藏在心裡,被十年前的一次情場潰敗熄滅得乾乾淨淨的愛情之火又一次死灰復燃。
為了得到她的青睞,他不但寫了大量熱情洋溢並表達著愛慕的信件,還以她為象徵的對象,寫出了流傳後世的名篇《夜鶯》,在那裡面,琳德的歌聲就是能讓人起死回生的靈藥,而她要救的那個國王其實就是這個陷入愛中、早已不能自拔的作者本人。
面對已經被愛折磨得病入膏肓的安徒生,25歲的琳德明顯還沒有準備好,至少她覺得自己喜歡的並不是眼前這個陰柔、瘦弱的大叔。
她婉拒了他,並與他結拜為兄妹。
可憐的童話大師掂量著這個世間所有女人拒絕男人的最絕妙方式,感覺心靈又一次受到了創傷。
但是,相比十年前,此刻的他多了一絲成熟男人的堅韌,一絲人到中年的無恥,這種無恥就像體臭一般悄無聲息地爬上每一個歷經世事的男人,以執著為藉口、以圓滑為託辭,攻破昔日少年那羞澀的臉龐,不留下一絲蹤跡。
03 白雪皇后
於是,他開始更加瘋狂地寫信,只為他的夜鶯。
他的信件很快如雪片般堆滿她的梳妝檯。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降雪,琳德不知所措,生怕傷害這個敏感、內向,又才華橫溢的男人。
她選擇逃避——反正不久後她就要離開這裡了,他會慢慢忘了自己的,她想。
得不到任何回信的安徒生心灰意冷,十年前的那種感覺又回來了。
每一夜,他都夢到自己在冰雪的城堡中醒來,身下是玄冰凝結的床,頭上是一道道鋒利的冰凌,仿佛分分鐘就要呼嘯而下,刺穿他的頭顱,釘住他的靈魂。
他感覺身周刺骨的寒冷,那寒氣通過他的每一個汗毛孔鑽入他的身體中,讓他的血液也為之凝固。他僵硬的四肢逐漸越縮越緊。
每一次,他醒來時,都發現自己像個孩子一樣,蜷縮著身體,緊抱著四肢。
後來,就有了《白雪皇后》,在故事裡,安徒生就是那個被魔法所蠱惑來到冰雪之國的小男孩加伊,而執著的格爾達就是安徒生潛意識裡和自己兩情相悅的那個琳德的投影,白雪皇后就是那個對他來說冷若冰霜、讓他魂牽夢縈卻相思無果的真實的琳德。
所以,在童話中,女孩格爾達找到了加伊,用愛解除了魔法,將他從冷酷的白雪皇后那解救了出來。
而現實中的琳德呢,她並沒有把這個可憐的男人從苦悶與孤獨的冰冷深淵中解救出來的打算。
04 萊比錫的作曲家
完成了在哥本哈根的成功演出後,她來到了普萊塞河畔的萊比錫,去尋找自己事業中的又一個巔峰。
在這裡,琳德和大作曲家孟德爾頌相遇了。
也許是同行間的惺惺相惜,也許是盛名之下的耀眼光環,總之兩人很快走得很近。孟德爾頌甚至要將籌備已久的歌劇《以利亞》的女高音獨唱部分交給琳德,但是由於種種陰差陽錯的原因最終沒有實現。
帶著愧意,孟德爾頌竟然用他所剩不多的精力,為琳德量身訂做了一出歌劇,這就是取材於萊茵河傳說的《羅蕾萊》,在劇中琳德扮演羅蕾萊——萊茵河上的塞壬,她那美妙的歌聲,就如同傳說中奪人心魄的女妖一般,令人沉溺而無法自拔。
這段日子中,孟德爾頌與琳德有頻繁的書信往來,其中更是不止一次提到過自己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她,並要和她一起到當時象徵自由、夢想的美國去私奔的想法。
面對著表面風度翩翩,內裡熱血瘋狂的孟德爾頌,琳德能感覺到自己那顆平靜的心已經被攪得狂跳不止。
她尊敬他,他是舉世無雙的天才,他的風度翩翩,他的才華橫溢,他的激情澎湃,無不滿足著她對完美男人的一切最狂野的幻想。
怎奈他有家室。那個美國夢就像一個拴在她心頭上的小鹿,時時刻刻地撞擊著她那年輕、驛動、不甘平凡的靈魂。
這一切,都隨著孟德爾頌的突然離世而戛然而止,那句信中的玩笑話:不和他一起去美國,他就抑鬱得想去死。竟然一語成讖。
葬禮上,她哭得像一個孩子。
人群中,一雙因嫉妒而敵視的眼睛也在注視著她,那是死者的遺孀賽西爾夫人。
05 歸隱
幾年後,29歲的琳德精疲力盡,決定永久退出「演藝圈」。
在退出之前,她去了一趟美國,那個令幾年前的她心馳神往的地方,也是孟德爾頌念念不忘的地方。
在那裡,她用93場演唱會,走遍了大半個美國,從紐約到佛羅裡達,從亞特蘭大到聖保羅,一唱就是9個月,她終於可以在夢中為那個音樂才子描繪出真正的美國了。
從美國回來後,她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那裡有孟德爾頌的學生奧託·高施密特在等著她。
她迫不及待地將自己嫁給高施密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嗅到那個她時常夢到之人的一絲微弱的氣息。
再後來,琳德一邊享受著平靜優雅的生活,一邊將自己的後半生獻給了瑞典的慈善和教育事業,因此成為瑞典歷史上的著名人物,被印到了面值50的老版瑞典克朗上,成為如葛麗泰·嘉寶和英格瑪·伯格曼一樣的瑞典的旗幟。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作者予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