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內鬼」洩露公民信息?德邦最新回應來了!警方支招如何防範

2020-12-20 荔枝新聞

「貨到付款,99元。」近日,南京的劉女士收到了一份和自己姓名、地址和手機號碼完全一致的包裹。但奇怪的是,她並沒有在網上下過單。覺得事有蹊蹺的劉女士立即報警,這一報警,竟牽出了一起盜取公民個人信息並精準實施詐騙的案件。

收件人報警 揭開「貨到付款99元」騙局

今年7月23日,劉女士向所在轄區派出所報警稱,自己收到了一份快遞,貨到付款後,發現裡面是一個劣質的太陽燈,但她卻沒有在網上購買過。

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漢中門派出所民警肖基良介紹:「包裝盒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商,這個太陽燈在網上的價格也就不到10塊錢。快遞單上明確顯示了這個人的名字、手機號碼、家庭住址,我們察覺這可能涉及牽扯公民個人信息的情況。」發現線索後,南京警方從快遞攬件人入手尋找突破口,從而牽出了「99元貨到付款」精準詐騙的黑幕。在德邦快遞的協助和配合下,警方很快將衛某、劉某等6名快遞員抓捕歸案。

快遞「內鬼」多方勾結 竊取信息謀私利

警方調查發現,劉女士的快遞是通過德邦快遞從河南鄭州一家名叫依米電商的公司寄來的。在對當時攬件快遞員的手機進行勘驗後,警方發現快遞員和這家電商公司的負責人有大量的聯繫,「快遞員通過手機給電商老闆發了大概20多萬條數據,包括用戶姓名、聯繫方式和地址」。

肖基良介紹,獲取數據後,電商公司再從這些信息中篩選習慣貨到付款、籤收率較高的客戶進行盲發,甚至還會進行物品匹配。「比如用戶買了書,他就發一本書過去。客戶以為自己買的東西到了,付款後打開一看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為了竊取用戶信息,快遞員說服了德邦快遞河南鄭州分公司的三個營業部經理,三人為了增加自己營業部的發貨量,主動將自己的帳戶密碼上交。肖基良介紹:「快遞費電商公司每月一結,快遞員發單會有額外提成,籤收成功1單的話,會有1塊錢的提成。如果客戶拒收了,需要返單,就是1塊6的提成。快遞員很樂意幫助營業部提升業績,營業部經理也願意幫他們導數據。」

南京警方表示,這起案件涉及多家快遞公司,目前,包括6名快遞員在內的1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或詐騙罪被刑事拘留。

德邦回應:已在全國開展自查 對客戶信息洩露「零容忍」

個人信息輕易被快遞員洩露,這不禁讓一些市民感到擔心,對快遞公司保護用戶信息的能力存在懷疑。

對此,德邦快遞巡視部第二巡視組總監蘇懷山表示,公司對客戶數據採取的是機防、人防等多重防洩露機制。而此案中,信息洩露沒有及時預警,主要是因為快遞員通過拍照和手抄的方式來竊取用戶信息的,應該說屬於個例。「客戶信息安全在整個行業來講是一個通病,企業會接受大量的客戶信息,特別是物流行業,不可避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目前,德邦公司已和警方保持高度聯繫並配合警方進行調查。下一步公司還將繼續完善防洩露機制,同時加大對基層快遞員工的普法教育,將制度落實到基層。「公司也會保持零容忍態度,發現一個打擊一個。」

警方提醒:企業還需加強監管 網購愛好者要注意保護隱私

南京市公安局網安支隊駐鼓樓分局大隊長蔣廣東表示,目前快遞行業普遍存在用戶信息被竊取的風險,「從辦理案件來看,這種竊取用戶數據和電商合作進行的精準詐騙,其他快遞公司也有類似行為,目前警方正在偵查之中」。在他看來,雖然目前一些快遞公司總部對於用戶信息的查取制定了嚴格的規範制度,但在市、縣區域的執行方面有所欠缺。企業還需要加強監管,將制度落實,同時加強員工法律意識和法律教育。

對於習慣網購和喜歡貨到付款方式的用戶,蔣廣東提醒:收到包裹時,首先要仔細甄別自己是否在網上購買過,對包裹的外觀也要進行判斷,對於來歷不明的包裹堅決予以拒收;此外,在網購過程中,也儘量不要將自己的個人信息填寫得過於詳細,「可以把收貨地址填到小區或是街道,包裹『最後一公裡』的環節來交給智能快遞櫃或是小區物業等,儘量保護個人隱私。」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黎明 顏斌 荔枝新聞/韓瑜)

相關焦點

  • 圓通回應內鬼洩露公民信息:已報案 相關嫌疑人於9月落網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圓通最新資訊 > 正文 圓通回應內鬼洩露公民信息:已報案 相關嫌疑人於9月落網
  • 「內鬼」偷查快遞單,洩露40萬條公民信息,1元/條打包賣?圓通回應
    「內鬼」偷查快遞單,洩露40萬條公民信息,1元/條打包賣? 每經編輯 趙雲     11月17日,針對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一事,圓通速遞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回應稱,已報案,相關嫌疑人於9月落網,堅決配合打擊非法售賣和使用快遞用戶信息的行為。
  • 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圓通快遞迴應
    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11月17日@圓通速遞 回應稱「堅決配合打擊涉及用戶信息安全的違法行為」超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每條信息出售單價約為1元據新京報貝殼財經報導,在由河北邯鄲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聯合邯鄲市永年區公安局成立的專案組近期偵辦的一起部督案件中,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
  •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調查:「內鬼」批量調取 網點直接拍運單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調查:「內鬼」批量調取 網點直接拍運單 圓通快遞「內鬼」涉洩露40萬條快遞客戶信息,在快遞業或許只是冰山一角。但圓通的回應未明確指出「內鬼」外洩快遞用戶信息的規模及販賣金額等情況。其實,圓通洩露用戶信息並非首次。有媒體報導稱,2013年10月,近百萬條圓通快遞單個人信息網上可購,單號數據24小時滾動刷新;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間,有人利用爬蟲軟體從圓通公司網站非法竊取公司快遞信息並獲利100萬元。
  • 洩露個人信息不止圓通:黑產涉及申通EMS韻達 「內鬼」批量調取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調查:「內鬼」批量調取,網點直接拍運單圓通快遞「內鬼」涉洩露40萬條快遞客戶信息,在快遞業或許只是冰山一角。11月17日,圓通速遞稱「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利用員工帳號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竊取運單信息,導致信息外洩。」但圓通的回應未明確指出「內鬼」外洩快遞用戶信息的規模及販賣金額等情況。其實,圓通洩露用戶信息並非首次。
  •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調查:「內鬼」批量調取,網點直接拍運單
    圓通快遞「內鬼」涉洩露40萬條快遞客戶信息,在快遞業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連日調查發現,快遞用戶遭信息洩露現象涉及的不止圓通一家,網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可能涉及申通、德邦、EMS(郵政速遞)、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0.5元/條,快遞信息可低價網購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丹 近日,圓通速遞迴應「『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一事稱,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竊取運單信息,導致信息外洩。公司已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相關犯罪嫌疑人於9月落網。此事引發的關於個人信息洩露的討論仍在繼續。
  • 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 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
    來源:新京報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在一條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條上浮現。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獨家獲悉,在由邯鄲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聯合邯鄲市永年區公安局成立的專案組近期偵辦的一起部督案件中,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東窗事發,始於今年8月。
  • 快遞洩露實錘,拿什麼保護你的隱私?
    近日,有媒體報導,圓通快遞「內鬼」導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頭條超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每條信息出售單價約為1元據報導,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
  • 圓通速遞被約談 專家:保護個人信息不洩露應成快遞公司標配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圓通速遞(600233.SH,以下簡稱圓通)員工洩露消費者個人信息案件引發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11月25日,上海市網信辦微信公眾稱已約談了圓通公司,要求其認真處理員工違法違紀事件,加快建立快遞運單數據的管理制度。
  • 郵政申通等多家均涉嫌「用戶信息洩露」!用戶權益如何保障
    快遞業「內鬼」頻現,用戶隱私信息交易灰色產業鏈浮出水面。懲治用戶隱私信息洩露難道已無良策?  近日,快遞業可謂「雙喜臨門(603008)」。「雙十一」的購物浪潮讓快遞業忙碌得人仰馬翻,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快遞客戶信息讓整個行業都蒙蔽在「用戶信息洩露」的陰影之中。
  • 代購、網點……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澎湃新聞連日調查發現,快遞用戶遭信息洩露現象涉及的不止圓通一家,網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可能涉及申通、德邦、EMS(郵政速遞)、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  在販賣快遞信息鏈條上,不僅有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號販子」,參與者還有做代購的商家、為商家發貨的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快遞員、自稱管理單號的工作人員等快遞公司「內鬼」。
  • 偷拍運單批量調取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調查:「內鬼」批量調取,網點直接拍運單圓通快遞「內鬼」涉洩露40萬條快遞客戶信息,在快遞業或許只是冰山一角。澎湃新聞連日調查發現,快遞用戶遭信息洩露現象涉及的不止圓通一家,網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可能涉及申通、德邦、EMS(郵政速遞)、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不僅快遞,你的簡歷也被賣了
    來源:新京報網記者:李大偉被圓通快遞內鬼洩露的四十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只是龐大信息販賣江湖的冰山一角。11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獨家報導了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一事,引起大眾對於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的重視。
  • 個人信息洩露引熱議,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隱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李鳳虎前不久,圓通速遞「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該事件再次引發社會各方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熱議。如今,不管是網購、叫網約車、點外賣還是使用App,都需要提供個人信息。該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為什麼會被洩露?該如何加強監管?
  • ...信息遭洩露!你的姓名和電話能賣多少錢?「信息販子」價目表曝光→
    就在幾天前,圓通速遞被曝有5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導致超過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近年來,快遞等掌握個人信息的行業洩露客戶信息的情況屢屢發生,背後有一條黑色「產業鏈」。一些市民建議,加強源頭治理,對企業採集個人信息進行規範,加大對這些掌握個人信息企業的監管力度,一旦發現存在違法行為應依法嚴懲。
  • 七途徑洩露個人信息 火車票快遞該妥善處理
    我們的「個人信息」是如何洩露的省檢察院揭秘公民個人信息洩露路徑,過去7年171人因洩露個人信息被起訴26日,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案管部門通報,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新增設「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罪名後,江蘇檢察機關共受理該類案件
  • 40萬條快遞信息洩露,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如何做好保護?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在感嘆資訊時代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和智能的同時,來自平臺、機構等諸多渠道造成的個人信息洩露成為當下人們對於自身信息安全方面更深層次的擔心。近日,圓通快遞因為「內鬼」洩露用戶個人信息上了熱搜。
  • ​電商「內鬼」洩露信息獲利近10萬元,申通圓通30家快遞網點被查封
    【編者按】雨果網將推出「跨境電商晚報」系列,旨在為跨境進出口電商從業者提供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電商「內鬼」洩露信息難防,線上銷售網遍布全國 中國青年報消息:今年30歲的河南小夥杜城(化名)原本以為找到了一條可以致富的「捷徑」——從上海麗人麗妝化妝品有限公司(辭職後,他利用原來掌握的管理員帳號,盜取公司客戶個人信息,並進行倒賣。 江蘇徐州警方將其抓獲後,發現杜城通過違法手段獲取各類公民信息達1000多萬條,以女大學生和職場女白領為主。
  • 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前段時間圓通快遞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引發消費者對個人信息保護強烈關注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通報該院審理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的情況及典型案例其中表示近幾年,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從「倍數級」進階至「指數級」爆炸式增長,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企業成為信息洩露的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