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影響,我國導遊、領隊群體度過了2個多月的空窗期。他們的狀態怎麼樣,面臨什麼問題,復工和從業情況如何?
近日,中國旅行社協會導遊專業委員會與攜程旅遊學院合作,開展了針對導遊群體的在線問卷調查,發布了「疫情下導遊生存狀態與職業發展需求」的調查報告。此次調查覆蓋了各地導遊協會成員、旅行社相關的導遊、領隊,以及網上自由執業導遊,參與人數為10614人,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
國內導遊群體受疫情影響嚴重
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導遊群體的生存狀態嚴峻。在工作狀態上,80%的被調查者「從事導遊工作、目前無業務」;10.6%的人從事導遊工作、兼顧做網上銷售等其他工作;8.4%被調查者已轉行或計劃轉行做其他工作。
導遊的工作,預計會受到疫情多長時間的影響?9.30%被調查者選擇3個月以內,49.8%預計4到6個月,40.90%的人預計停止工作6個月以上。
疫情影響工作,自然也影響收入。30%被調查者選擇今年收入降幅為5.3%,預計降幅30%到50%的佔比24.6%,預計降幅50%以上的比例為70.20%。
在導遊群體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參與調查的導遊人員選擇最多的是:導遊服務費與服務成正比,按實際付出給予導遊相應報酬(69.70%);提升導遊社會認可度與職業榮譽感(66.40%)等。
導遊領隊更願意帶純玩團 期待擴展定製師、研學師、當地嚮導等新方向
調查發現,儘管工作受疫情影響嚴重,但從業者依然熱愛導遊工作,並對未來職業發展有更高的期待。如果能夠自由選擇,導遊、領隊更加傾向帶哪種團?選擇純玩多日遊的為45.10%;選擇定製遊、私家團、自由執業等新型產品的為38.00%;選擇純玩一日遊的為10.10%。
對於工作的回報,導遊們普遍希望通過合理的導遊服務費獲得收入,選擇每天400-500元的最多,比例為30.90%;其次是500-600元,佔比25.2%;再次是300-400元,佔比20.00%。也有8.90%的被調查者選擇800元以上。
此外,78.10%的被調查者希望進一步開放導遊自由執業,通過旅遊APP等平臺接單。
96.40%的被調查者願意參加導遊技能方面的專業資質、認證、培訓,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希望參加旅遊定製師、研學旅行指導師、旅遊諮詢師、當地嚮導、民宿管家等認證,考取相關證書,拓寬就業渠道。
導遊領隊成抗疫先鋒 七成領隊全球帶回口罩支持國內
在此次抗擊新冠疫情中,我國導遊、領隊也作出了積極貢獻,體現了中國人團結友愛、無私奉獻的精神。
疫情防控初期,各地導遊、領隊紛紛化身防疫物資「搬運工」,想方設法籌集口罩、防護服等送至防疫一線。此次問卷調查發現,69%的出境遊領隊因為疫情參與全球採購或幫忙帶回口罩等醫療物資,支持武漢或其他地區。一些旅行社的領隊還自髮帶回了幾十萬件防護物資,並且直接捐贈到武漢醫院。
旅遊行業協會也積極組織導遊隊伍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北京導遊協會就組織了一些有外語特長的領隊,參與首都國際機場和社區的志願者服務。
導遊有序復工:旅行社一天發百團 網約導遊訂單增3倍
如今,隨著文化和旅遊部有序推動文旅企業復工復產,恢復省內旅遊,國內導遊也開始帶團上崗了。
「這是我兩個月以來的第一個團,導遊帶團才能有收入,再次看到客人就像見到親人一樣親切、感動、踏實。」3月28日,貴陽導遊匡輝帶領荔波雙飛遊首發團60位遊客順利啟程。當天,攜程還在全國12個省組織了約100個旅遊團、近3000人在省內旅遊。
國內一些自由執業導遊也開始接到訂單。「目前在線諮詢量開始多了,我們工作室的嚮導和客服也正常上班,最近幾個訂單都是客人當天下單預訂的。」三亞當地嚮導吳桂玲說。攜程當地嚮導平臺數據顯示,3月下旬以來,旅遊者在網上找嚮導下單的人數,環比增長3倍,熱門目的地和地區有海南、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廣東、四川、廣西等。
近日,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直播,吸引61萬名網友在線觀看,銷售額突破千萬。在直播中,攜程貴州當地嚮導周莉受邀與梁建章同臺互動,還為家鄉旅遊做起了廣告,這也讓自由執業導遊這一新職業被更多人了解。
中國旅行社協會秘書長孫桂珍表示,我國規模龐大的導遊群體是旅遊業快速持續發展基礎力量之一。在今年的突發疫情下,導遊問題更加緊迫突出。她建議,充分發揮導遊行業協會、大型在線旅遊企業、專業院校的力量,加快推進供給側改革、開放、創新,從提升導遊的專業技能、職業認證與就業方式入手,釋放導遊從業者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攜程旅遊學院院長徐郅耘認為,隨著遊客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散客化、網際網路化,導遊市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導遊執業技能的擴展,培訓、認證、評價與管理體系構建非常迫切。徐郅耘建議,讓更多導遊參加旅遊定製師、研學旅行指導師、旅遊諮詢師、當地嚮導、民宿管家等認證,攜程也願意提供平臺,幫助導遊考取相關證書,拓寬就業渠道。(來源:在線旅訊)